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瑞芳  徐怡  薛雯雯  张志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82-10685
[目的]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的拮抗作用。[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枯草杆菌Bs501的发酵基础培养基和最适发酵条件,明确了几丁质的添加量及添加时机,分析了二价金属离子对枯草杆菌发酵液的影响。[结果]枯草杆菌在LB培养基上培养12 h达到对数生长末期,随后生长曲线快速下降,56 h出现小波峰。各因子对枯草杆菌Bs501生长量的影响为蛋白胨>蔗糖>酵母膏>K2HPO4,它们对枯草杆菌Bs501的抑菌活性为蔗糖>蛋白胨>酵母膏>K2HPO4。最佳基础培养基确定为3%蔗糖、1%蛋白胨、0.5%酵母膏0、.45%K2HPO4。最适发酵条件为:起始pH值7.0、培养温度30℃、发酵时间48 h。培养12 h添加0.5%几丁质诱导枯草芽孢杆菌Bs501产生拮抗物质的效果最显著。Ca2+可显著提高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结论]该研究为枯草芽孢杆菌的工业深层发酵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将海栖热袍菌极耐热木聚糖酶基因xyn B(Gen Bank登录号AY340789)在枯草芽孢杆菌Bs916中进行异源分泌表达,并阐明工程菌分泌重组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克隆极耐热木聚糖酶基因xynB,将其与罗克霉素启动子融合,构建融合质粒载体pXYNB2,将其转化到枯草芽孢杆菌Bs916中,获得重组枯草芽孢杆菌(Bs916/p XYNB2),并对重组芽孢杆菌分泌表达的极耐热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SDS-PAGE法测定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分泌的蛋白在相对分子质量43 000处有明显的蛋白表达条带。重组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p H值为5.0~5.8,重组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大于或等于100℃,重组极耐热木聚糖酶在pH值4.6~7.8比较稳定,重组木聚糖酶的温度稳定性在90℃下保温2 h后残存酶活83%。可见,生防枯草芽孢杆菌Bs916能有效分泌表达极耐热木聚糖酶,为以后构建多种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其中的协同表达,拓宽其碳源利用范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s5 5和Bs90菌株分别与苏云金芽孢杆菌Bt1和Bt2菌株在共培养条件下的菌体生长、抗菌活性物质脂肽类化合物和杀虫活性物质伴孢晶体蛋白的产生状况。结果表明 ,Bs5 5与Bt共培养的菌体生长和脂肽类化合物的产生与单独培养的Bs5 5相似 ,未检测到伴孢晶体蛋白 ,但有Bt特异性蛋白存在 ;Bs90与Bt共培养的菌体生长和脂肽类化合物的产生与单独培养的Bs90有相对较大的差别 ,检测到伴孢晶体蛋白。说明Bs与Bt可以共生 ,组合适当时可以产生各自的生物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4.
对枯草芽孢杆菌JL-B16进行平板培养,并对菌体进行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和荚膜染色,获得枯草芽孢杆菌JL-B16的培养特征和形态特征;采用温度梯度和pH梯度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JL-B16的最适培养条件,绘制其40 h内的生长曲线,并对其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JL-B16菌落为黄色,菌落边缘不平整,菌体呈杆状,革兰氏阳性,有芽孢,无荚膜;枯草芽孢杆菌JL-B16最适培养温度为25℃,最佳生长pH为7.0,适宜生长pH 6.0~8.0.对枯草芽孢杆菌JL-B16进行生物学特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为后续系统研究枯草芽孢杆菌JL-B16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芽孢杆菌芽孢形成过程中重金属离子胁迫的生物学特征,选择枯草芽孢杆菌和简单芽孢杆菌各1株,通过芽孢染色法判断2株芽孢杆菌芽孢形成时间,同时选择4种重金属离子(Pb~(2+)、Cd~(2+)、Cr~(6+)、Hg~(2+))对2株芽孢杆菌在芽孢形成过程中进行胁迫培养,测定芽孢形成过程中的生长曲线、DNA、RNA、可溶性糖、蛋白质、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结果表明:2株芽孢杆菌芽孢形成时间有很大差异,枯草芽孢杆菌芽孢形成的初始时间为43h,简单芽孢杆菌为16h。2株芽孢杆菌在芽孢形成过程中对4种重金属离子的耐受能力有一定差异,枯草芽孢杆菌对重金属的敏感性为Cr~(6+)Cd~(2+)Hg~(2+)≈Pb~(2+),简单芽孢杆菌为Hg~(2+)≈Cd~(2+)Cr~(6+)Pb~(2+);简单芽孢杆菌芽孢形成前期DNA、RNA含量较高,后期呈逐渐下降趋势,枯草芽孢杆菌一直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后期上升速率大于前期;蛋白质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PPO含量呈上升趋势,CAT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核桃叶抑菌成分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对核桃叶乙醇提取物和其不同溶剂萃取部分及层析组分进行抑菌试验,结果显示: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黑根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乙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强.不同浓度处理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根霉的抑菌作用均达差异极显著水平,对蜡状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差异显著.结果还显示:同一浓度提取物对不同细菌的抑菌作用亦不同.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枯草芽孢杆菌T4-4、S-30和S-11菌株的抑菌作用,以草莓根腐病菌C16-4为靶标,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孢子萌发法、产孢量统计法和光学与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进行了抑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T4-4、S-30和S-11的菌株和代谢产物都能够抑制草莓根腐病菌C16-4的生长,并且在代谢产物中含有脂肽类物质;这些脂肽类物质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抑菌带宽度可以达到9.5、8.5、7.0mm;3株枯草芽孢杆菌的代谢产物能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产孢抑制率分别为79.2%、50%和33.3%;对分生孢子的萌发有推迟和抑制的作用,在处理24h内的任意时段孢子萌发率均低于对照;通过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菌丝的变化,发现枯草芽孢杆菌代谢产物能致使菌丝细胞壁表面粗糙,出现细胞膨大、扭曲等畸形现象。  相似文献   

8.
一株芽孢杆菌16S rRNA的基因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南黄河稻区土壤中分离出一株具有较强稻瘟病菌拮抗活性的芽孢杆菌菌株BS501,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和电镜技术,确定其为芽孢杆菌属细菌,为进一步确定其分类学地位,扩增了 BS501基因组的16S rDNA.并将测序结果提交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FJ755787).利用BLAST软件将该序列与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芽孢菌属细曲及大肠杆菌16S r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系统进化树表明,BS501与芽孢菌属细菌存进化关系上组成一个大的分支,与枯草芽孢杆菌最为接近,与大肠杆菌较远.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序列与枯草芽孢杆菌PRE23同源性达99%,证实该菌株的分类学地位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猪肠源性枯草芽孢杆菌对逆性因子的耐受性。将猪肠源性枯草芽孢杆菌作如下试验处理,在pH为2.0、3.0和4.0的营养液中培养3、6和9 h,在含0.1%、0.3%和0.5%胆盐营养液中培养4和8 h,在70、80、90和100℃的营养液中处理10和20 min,在Cu和Zn离子浓度分别为0、100、200、300、400和500 mg·L-1的营养液中培养24 h,测定细菌存活率;在常规营养液中和37℃条件下培养24和48 h,测定培养液中细菌分泌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试验结果显示,猪肠源性枯草芽孢杆菌对酸和胆盐有较强的耐受性,对70~90℃的高温也有不同程度的耐受力;微量元素铜离子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增殖有促进作用,但锌离子对其有抑制作用;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强的产蛋白酶能力,但产淀粉酶性能较弱。基于试验结果推断,猪肠源性枯草芽孢杆菌对酸、胆盐、高温和铜离子的耐受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猪肠源性枯草芽孢杆菌对逆性因子的耐受性。将猪肠源性枯草芽孢杆菌作如下试验处理,在pH为2.0、3.0和4.0的营养液中培养3、6和9 h,在含0.1%、0.3%和0.5%胆盐营养液中培养4和8 h,在70、80、90和100℃的营养液中处理10和20 min,在Cu和Zn离子浓度分别为0、100、200、300、400和500 mg·L-1的营养液中培养24 h,测定细菌存活率;在常规营养液中和37℃条件下培养24和48 h,测定培养液中细菌分泌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试验结果显示,猪肠源性枯草芽孢杆菌对酸和胆盐有较强的耐受性,对70~90℃的高温也有不同程度的耐受力;微量元素铜离子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增殖有促进作用,但锌离子对其有抑制作用;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强的产蛋白酶能力,但产淀粉酶性能较弱。基于试验结果推断,猪肠源性枯草芽孢杆菌对酸、胆盐、高温和铜离子的耐受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稻瘟病菌拮抗微生物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将稻叶和种子浸在NB培养液中,并研碎成浆浆液,用接种环挑少量匀浆液在NB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获得356个菌株,分别将它们接种于NB培养液中,振荡培养3d,并利用它们的培养液对稻瘟菌分布孢子进行萌发抑制试验,最终获得具显抑制作用(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2.5%和100%)的2个拮抗菌株,按照伯杰手册进行严格的鉴定,初步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和短小芽孢杆菌(B.pumillus)。  相似文献   

12.
具有稻瘟病菌拮抗活性的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梯度稀释分离法,从黄河稻区水稻根际土壤中分离出耐高温芽孢菌722株。通过真菌生长抑制试验,获得具有稻瘟病菌拮抗活性的菌株27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指标鉴定,获得具有稻瘟病菌拮抗活性的枯草芽孢杆菌疑似菌株7株。挑取其中抑菌活性最强的1株进行16SrDNA鉴定,将其16SrD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与枯草芽孢杆菌16SrDNA有99%同源性,判定此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BS501a。  相似文献   

13.
枯草芽孢杆菌BS501a代谢物生防效果与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将枯草芽孢杆菌BS501a开发成生防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抑制试验,研究其发酵上清液对1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率,发现BS501a发酵上清液对稻瘟病菌等10种病原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菌丝生长抑制率在85%以上.在温室条件下研究其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发现BS501a发酵上清液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为63.8%.以体重20...  相似文献   

14.
从不同水稻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了486株细菌。采用平板测定法和微培养离体测定试验获得12株对稻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结果表明:B4,B8,B18,B31,B34,B73和B74等菌株对稻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其培养液100%抑制稻瘟菌孢子萌发;同时对水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草莓炭疽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等多种病原真菌有较好抑制作用,经鉴定该组拮抗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1,B43和B44菌株对稻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较好抑制作用,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经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48和B59为链霉菌,对稻瘟菌的抑菌带明显,但对稻瘟菌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的形成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裴韬  任大明  石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576-2577
[目的]研究小麦赤霉病拮抗菌P72的抑菌活性及稳定性。[方法]将Bacillus subtilisP72接种于发酵培养液中,接种量5%,28℃摇床培养48 h后,8 000 r/min,离心10 min取菌株发酵离心所得上清液进行分离纯化、遗传稳定性、热稳定性及酸碱稳定性测定。[结果]P72菌株发酵上清液经过盐析、透析后进行DEAE-52离子交换层析,用0.5 mol/LNaCl溶液洗脱的蛋白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拮抗能力最强。SDS-PAGE电泳显示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分子量约为40 kD。经过稳定性的试验测定,该抗菌物质的拮抗活性具有遗传稳定性,在60℃有较高的稳定性,无菌液对酸具有稳定性,在碱性溶液中不具有稳定性。[结论]小麦赤霉病拮抗菌P72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拮抗能力较强,抗菌活性较稳定,且热稳定性较好,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6.
拮抗细菌Bacillus subtilis A30对水稻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由杭州郊区水稻叶围分离得到BacilussubtilisA30菌株,平板检测表明它对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Rhizoctoniasolani、Fusariummoniliforme和Magnaporthegrisea等多种水稻病原真菌、病原细菌均有很好的拮抗作用.以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纹枯病为代表进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A30菌株的防病效果分别为58.1%和39.0%.A30菌株的培养去菌液经70%饱和度(NH4)2SO4处理,拮抗物可被(NH4)2SO4沉淀,其拮抗粗提液经Diol150及proRPCHR5/10等色谱柱分离得到两种对X.oryzaepv.oryzae的拮抗峰和两种对R.solani的拮抗峰.  相似文献   

17.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4和B6菌株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产生抗生代谢产物抑制病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抗菌物质无挥发性,主要为脂溶性和水溶物质。通过硫酸铵盐析和SDS-PGE分析,抗菌蛋白是重要的抗菌物质,蛋白组分的分子量范围在20~63kD之间。最适于两菌株产生抗菌物质的条件是:YSP培养基、pH7 0、28℃和充足的氧。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高峰期,分别是在培养72h(B6菌株)和96h(B4菌株)。抗菌物质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对热稳定,在碱性条件下则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