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鳞砗磲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海及南太平洋等地区,喜欢生长在潮间带珊瑚礁间。近年来我国三沙海域由于海洋环境变化和过度非法捕捞等导致鳞砗磲野生资源几近枯竭,因此开展鳞砗磲人工养殖迫在眉睫。在三沙海域开展鳞砗磲底播增养殖活动,无论是在政治、经济、珊瑚礁保护的环境生态上,还是在碳汇渔业及商业开发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南海开展鳞砗磲底播养殖技术研究,有利于恢复鳞砗磲在珊瑚礁海  相似文献   

2.
保护南海砗磲贝类资源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砗磲资源现状砗磲是一种大型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不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贝壳可制作成精美的贝雕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和药用价值。砗磲分布在南海诸岛和海南岛等海域,生活在热带珊瑚礁海中。其种类有:库氏砗磲(Tridacna gigas)、番红砗磲(Tridacna crocea)、长砗磲(Tridacna maxima)、鳞砗磲(Tridacna squamosa)等,其  相似文献   

3.
<正>为突破砗磲的人工繁育技术,作者在2013年~2014年分别在西沙永乐群岛和琼海市开展了砗磲人工繁育试验,均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国内多次培育出不同规格的砗磲稚贝,掌握了砗磲人工繁育的关键技术,现将有关技术做出总结。砗磲是一类热带大型海洋珊瑚礁底栖贝类,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域,我国南海的珊瑚礁澙湖、礁盘是砗磲的传统自然分布区。砗磲主要物  相似文献   

4.
<正>砗磲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帘蛤目Veneroida,砗磲科Tridacnoidea,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等国,以及我国台湾、海南、西沙群岛和南海等印度洋、太平洋海域[1-4]。目前,世界上报道的砗磲有2属10种[1-4],其中砗磲属(Tridacna)有8种,砗蚝属(Hippopus)有2种。在我国分布的砗磲有6种,分别为大砗磲(Tridacna gigas)、无鳞砗磲(Tridacna derasa)、鳞砗磲(Tridacna squamosa)、长砗磲(Tridacna maxima)、番红硨磲(Tridacna crocea)和砗蚝(Hippopus hippopus)。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南海西沙海域番红砗磲(Tridacna crocea)为实验对象,通过CSE-1成像色度检测分析系统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其外套膜颜色多态性,同时,比较外套膜颜色与形态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大部分番红砗磲外套膜颜色分布在蓝原色和红原色区域,少部分个体分布在绿原色区域,且偏亮绿色;番红砗磲外套膜颜色共聚为6个颜色类群,各类群间颜色色差均>15,其中,第4类深蓝色和第6类黄色色差最大,为74.68;第3类浅蓝色和第4类深蓝色色差最小,为18.98;番红砗磲外套膜颜色L、a、b值与壳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2080、0.2210和0.2375。本研究结果可为砗磲资源保护和珊瑚礁生态系统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水温24-26℃下,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5000 lx光照强度和黑暗对壳长为(63.53±1.22) mm(S组)、(75.87±1.50) mm (M组)和(92.75±3.02) mm (L组)番红砗磲(Tridacna crocea)氧、氨氮及活性磷酸盐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光照条件下,番红砗磲释放氧气,吸收氨氮和活性磷酸盐.黑暗条件下,番红砗磲代谢状况与其他双壳贝类类似.番红砗磲个体代谢率与规格密切相关:光照条件下个体越大,产氧率、对氨氮和活性磷酸盐吸收率越高;黑暗条件下,个体越大,耗氧率、对氨氮和活性磷酸盐释放率亦越高.光照条件下,番红砗磲软体部单位干重代谢率与其个体规格呈负相关,个体越大,单位干重的产氧率、氨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吸收率越小.实验首次量化了不同光照条件下番红砗磲对氧、氨氮及活性磷酸盐的吸收和排泄状况,结果可为研究番红砗磲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供依据,对砗磲人工养殖也具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水温24–26℃下,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5000 lx光照强度和黑暗对壳长为(63.53±1.22)mm(S组)、(75.87±1.50)mm(M组)和(92.75±3.02)mm(L组)番红砗磲(Tridacna crocea)氧、氨氮及活性磷酸盐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光照条件下,番红砗磲释放氧气,吸收氨氮和活性磷酸盐。黑暗条件下,番红砗磲代谢状况与其他双壳贝类类似。番红砗磲个体代谢率与规格密切相关:光照条件下个体越大,产氧率、对氨氮和活性磷酸盐吸收率越高;黑暗条件下,个体越大,耗氧率、对氨氮和活性磷酸盐释放率亦越高。光照条件下,番红砗磲软体部单位干重代谢率与其个体规格呈负相关,个体越大,单位干重的产氧率、氨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吸收率越小。实验首次量化了不同光照条件下番红砗磲对氧、氨氮及活性磷酸盐的吸收和排泄状况,结果可为研究番红砗磲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供依据,对砗磲人工养殖也具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4月6日,国内首届"砗磲人工繁育研讨会"在海口召开,与会专家及从事砗磲相关行业的业内人士就砗磲的人工繁育和养殖展开探讨,海南有望试点人工养殖砗磲。研讨会由来自澳大利亚的砗磲养殖专家菲利普多尔主讲。菲利普多尔从1988年到1991年担任澳大利亚第一大砗磲农场的经理,2010年加入埃克斯茅斯砗磲养殖项目(澳大利亚西部)研究海洋农场养殖,2012年又作为志愿者到波纳佩砗磲养殖(中东研究与情报计划)协助解决水污染问题,并在密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广东省汕头市201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重头戏之一,世界砗磲珍珠博览馆开馆仪式暨科普讲座体验活动日前在汕头绍河珍珠科技园举行。砗磲,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的海洋动物,也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王",可作佛珠及装饰宝石。世界砗磲珍珠博览馆汇集的砗磲及其所产珍珠主要来自南中国海、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涵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6月7日,在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实验室内,刘春胜老师正在观察不同光照情况下番红砗磲的生长情况。"砗磲贝保育项目人工育苗与繁殖"在海南获得成功。6月7日,海南省中青公益环保志愿者协会联合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在海口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向社会各界发起砗磲保护倡议。2016年4月,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牧场与生态工程"团队开展对砗磲的人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