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棚栽培草莓,由于棚内湿度大,草莓易发生灰霉病、叶斑病、白粉病及红蜘蛛、蚜虫、线虫等。用具有广谱杀菌和杀虫效果的烟雾剂防治,可明显提高防效且农药残留量少,还可改善棚内小气候,减少畸形果。  相似文献   

2.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不少地方利用大棚种植早熟草莓,到12月中下旬后,就开始有草莓采摘上市。在冬季阳光较好的条件下,一般翌年1月就会进入采果盛期,盛采期可一直持续到3月份,至4月底可采摘完毕。大棚生产草莓,因棚内高温多湿,易发生病虫害。因此,要使大棚草莓获得优质高产和高效益,必须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3.
大棚生产草莓.棚内高温多湿.易发生病虫害。因此,要使大棚草莓栽培获得优质、丰产、高效益,必须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4.
《农家顾问》2009,(10):35-35
大棚草莓可实现分批种植.延长上市期。本月起.部分大棚草莓逐渐处于开花结果期,主要工作有以下几点:①温度、湿度管理。为确保草莓开花、结果,冬季草莓须设施栽培。根据情况,可采用温室、大棚、中棚、小棚、草帘搭配使用,使棚内气温白天保持在20℃左右,夜间5℃以上。结合温度管理,注意降低棚内湿度,在白天气温高时通风换气,清理好垄沟、沟渠等排水系统。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研究信阳大棚草莓生长期间主要气象灾害指标和应用。[方法]利用信阳市气象局观测站气象资料和信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供的大棚草莓生长、产量、主要资料,对信阳市农科院草莓种植园内气象要素光、温、水与棚内草莓产量关系,采用相关分析法进行分析;棚内温度与气温关系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结果]在建立棚内温度与外界气象站气温关系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大棚草莓生长、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和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确立了大棚草莓生长期间气象灾害预警指标及防御对策。[结论]在品种和生产技术相同的条件下,草莓单产的高低受棚内气象条件和棚外气象灾害的共同影响。总结出草莓生长期间的农业气象灾害及预警指标,为信阳草莓生产期间开展气象专题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根据建立的指标,通过农业智慧气象小气候仪进行超极限温度报警和干旱肥水一体化自动灌溉装置,为大棚草莓生产管理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6.
豫南草莓大棚栽培气象条件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人为控制其最佳上市时间,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方法]对采用不同方式处理后的大棚草莓进行对比试验,观测其品质和产量发生的变化。[结果]经过遮阳处理的大棚,气温低、日照少、光照强度差,因而草莓花芽分化早而快;而未进行遮阳处理的大棚因其棚内气温高、光照强,较经处理的大棚草莓分化日数平均多6 d。草莓在开花期,应当提前加温、加光处理,并使棚内温度保持在20℃以上,湿度应适当降低,最好能控制在60%以下。大棚草莓在果实膨大期如果环境温度高,则小果多,所以此期应通过通风、棚外喷水等人工调控技术适当降低棚内温度。大棚草莓灰霉病发病率与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白粉病发病率与棚内温度呈正相关。[结论]确定了延长草莓果实膨大期,提高大果比例,促进增产增收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棚内释放CO2对草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大棚内草莓的释放CO2的试验,结果表明:棚内释放CO2能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使草莓长势好,提高草莓早期产量,且释放CO2气肥比颗粒剂CO2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均比对照显著。  相似文献   

8.
《北京农业》2010,(9):17-18
大棚草莓于9月中旬定植.10月下旬覆盖地膜和大棚膜,11月上旬棚内放蜂,11月下旬草莓开始采收,3月中下旬草莓地套种甜瓜,4月中下旬甜瓜搭架长高后,除去草莓植株。  相似文献   

9.
南京地区大棚草莓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青英  马红松  邢后银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3):106-106,117
该文从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出发,分析了种植大棚越冬草莓效益,叙述了大棚草莓促成越冬栽培技术,包括做好定植前的准备、及时覆盖大棚设施、控制好棚内温湿度、加强肥水管理、植株调整和病虫害防治和择时采收等。  相似文献   

10.
大棚草莓促成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大棚草莓促成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育苗、定植、扣棚保温与棚内温湿度管理、水肥管理、植株调整、赤霉素处理、放蜂授粉、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供草莓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早春4月,走进山东省平度市云山镇草莓种植专业村北柳村,村北银光闪闪的草莓大棚首先映入眼帘,很是壮观美丽:棚内的人们忙着施肥浇水、摘叶打权,一片忙碌景象。  相似文献   

12.
大棚草莓半促成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了大棚草莓半促成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草莓品种选择、育苗、幼苗定植、覆膜及扣棚、棚内环境管理、植株管理、土肥水管理和主要病虫害防治等,以期为广大草莓种植户在大棚草莓半促成栽培中提供技术上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夏树让 《北京农业》2007,(11):28-28
若充分利用果树大棚内不同方位、空间的温度变化和光照强弱变化,充分利用棚内一切隙地,合理搭配种植,每亩可增加收入1000~3000元。 间作草莓 果树定植后和第一年结果期,行间有空地可进行间作草莓,8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前在行间施入氮磷钾复合肥并起垄,垄宽50厘米,每垄种2行,灌水后覆膜,在果树需冷量满足后罩棚升温。  相似文献   

14.
大棚草莓促成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郭丽敏  徐启发  方银来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97-4297,4312
从适宜品种的选用、培育壮苗、适时定植、棚内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大棚草莓促成栽培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棚栽培草莓面积日益扩大,棚内蜂群授粉和蜂群技术管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棚内温差大,湿度大,蜂群在棚内授粉时间长,到了中后期往往使蜂群严重削弱,所剩无几。本人一直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大棚授粉蜂群的技术研究工作,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技术,现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垄垄草莓叶肥翠郁,一颗颗鲜果红艳欲滴,嗡嗡的蜜蜂上下飞舞。好一个棚内春天!”这是笔者在集安市太王镇果农李忠林的草莓大棚里看到的景象。  相似文献   

17.
草莓大棚蜜蜂授粉蜂群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棚栽培草莓面积日益扩大,棚内峰群授粉和蜂群管理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棚内温差大.湿度大.蜂群在棚内授粉时间长,到了中后期往往使蜂群严重削弱,所剩无几。笔者一直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大棚授粉蜂群的管理研究工作.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技术,现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山西农业科学》2017,(9):1458-1461
为了明确不同地膜覆盖对草莓生长的影响,在塑料砖棚和土棚同时进行不同地膜覆盖试验,以黑白相间地膜、双色地膜(上层为银灰色,下层为黑色)与黑色地膜覆盖进行了大棚草莓生长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草莓种植在塑料砖棚内采用地膜覆盖的多次生理指标测试结果都要优于在塑料土棚内采用地膜覆盖的测试结果;黑白相间地膜覆盖对土温影响较大,对草莓植株根系活力影响显著;双色地膜覆盖对草莓色泽有显著影响;黑色地膜覆盖对草莓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不同地膜覆盖对草莓生长因素影响不尽相同,可根据塑料大棚及设施和草莓品种特点选择相适宜的地膜覆盖方式,从而达到最佳配置,进一步提高草莓的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9.
大棚生产草莓,其不足之处是棚内高温多湿,为病虫害发生创造了极有利的环境条件。因此,要使大棚草莓栽培获得优质、丰产、高效益,必须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做到"治早、治小、治了"。  相似文献   

20.
不同温度及不同光强条件下草莓叶片的光化学效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棚内栽种越冬草莓可保证其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条件,但棚内光照不足;棚外虽然光照强,温度却很低.2种不同温度、不同光强条件下使草莓叶片的Fv/Fm、Qp、QN均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从光合生理的角度来研究在棚内外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下草莓叶片的光化学特性,证明在保证棚内温度的同时,改善棚用薄膜的透光性以增加棚内光照强度,可提高棚内草莓光合速率从而提高草莓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