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稀释对CO掺氢混合燃料燃烧与排放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台转速固定的火花点火发动机上进行了CO2稀释对CO掺氢混合燃料的燃烧及排放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氢气较快的燃烧速度弥补了由于其热值较低造成的对平均有效压力的影响,使得在每个当量比条件下平均有效压力基本保持不变.同时,掺氢对提升热效率及燃烧稳定性、改善CO以及NOx排放都有显著作用.适当的CO2稀释对平均有效压力和热效率的影响均不明显,而NOx排放水平则显著下降.但是过高的稀释率会导致部分燃烧,造成平均有效压力、热效率及CO排放的恶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将再循环废气引入四气门火花点火内燃机 ,发现在所有空燃比范围内 ,随着废气再循环比率的增加 ,NOx 排放能降低 81%~ 90 % ;空燃比不变时 ,不管负荷如何变化 ,EGR对CO排放的影响很小 ;空燃比大于 16时 ,HC排放增加 ,空燃比小于 16时 ,HC排放下降。 8%的废气再循环比率可使燃油经济性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富氧燃烧对发动机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基于一台三缸PFI小型车用汽油机,以三维CFD与一维流动计算、基元反应计算相耦合的计算方法对不同进气氧含量下的缸内燃烧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进气富氧能够强化缸内燃烧,当进气氧含量由23.3%增加到31.3%时,发动机的缸压峰值由5.24MPa升高到8.45MPa,缸压峰值相位由13.3℃A ATDC提前到5.8℃A ATDC,放热率重心也由12.6℃A ATDC提前到6.1℃A ATDC;且此时发动机的指示功率由6.0kW提高到7.2kW,升高约20%,富氧燃烧能够有效提高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另外富氧燃烧使缸内的平均燃烧温度升高,导致发动机传热损失和燃烧废气带走的能量增加,使发动机指示热效率降低,油耗增加。研究结果还表明随着进气氧含量的增加发动机最佳点火提前角推后,进气氧含量每增加1%,最佳点火提前角推迟1.5℃A。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混合油(由植物油,汽油,水,活性剂组成)在BJC-I-4型发动机上应用的试验研究,测定了发动机的转速,扭矩,点火提前角,燃料消耗量及排气温度,CO与HC排放等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燃用混合油时发动机怠速排放明显低于燃烧汽油时的CO及HC排放,分别下降94.6%和41.1%,在发动机中等负荷运转时燃用混合油油耗上升,最大功率下降,经过点火时间调整后燃用混合油发动机外特性曲线比油耗低于汽油,节油效果明显,平均达到9.414%,但功率比燃烧汽油的平均下降8.149%。  相似文献   

5.
用GT-Power建立了某200型天然气发动机工作过程的仿真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仅采用不同的气门升程曲线以获得的不同强度的米勒循环并不能实现米勒循环的各项优点,会导致功率、扭矩、充量系数的严重降低及有效燃气消耗率的升高。采用重新标定的米勒循环后,发动机的最大爆发压力最多可降低5.13 bar,最高燃烧温度可降低98 K,NOx的排放量为最大值的52.5%。  相似文献   

6.
针对液化石油气作为农用汽油机代用燃料,完成了农用LPG发动机部分结构参数、燃料供给系统和气体喷射器流量特性测量装置的开发,对原机的压缩比及点火提前角进行了优化改进.对LPG发动机性能试验证实:优化改造后的LPG发动机的动力性与原机相当,其经济性和排放优于原机.对LPG发动机排放试验证实:LPG发动机HC和CO排放明显优于原机,但由于开发的LPG发动机燃烧温度较高,导致NOx排放较高,可以通过废气再循环和稀薄燃烧技术降低NOx排放.  相似文献   

7.
基于GT-Power软件对12V26型柴油机进行仿真模拟。通过与实验数据的比对,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不同进气门关闭角度对柴油机性能参数与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米勒循环使压缩终点压力温度有效降低。再重新匹配压缩比以补充米勒循环造成的进气损失,重新匹配喷油正时角度以优化燃烧,降低Soot排放。在采用米勒循环M40的基础上重新匹配最佳增压比16.5和最佳喷油正时角-16°CA时,可保证与原机功率相同,油耗降低12.84 g/(kW·h),NOX减排22.08%,Soot减排57.2%。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过热会导致发动机爆震燃烧,功率下降,性能变差,并加速各零部件的磨损,从而造成发动机损坏。通常冷却系统、点火系统、润滑系统、制冷系统等故障都可导致发动机过热。1散热、冷却、润滑系统堵塞导致发动机过热(1)散热器或管路堵塞。冷却水不能进行循环流动,发动机将出现过热。(2)排气管堵塞。废气排放不通畅,有一部分废气就存留在汽缸内,到下一个进气行程进气时,由于气缸内有较多的废气,新鲜的油气混合气就不能充分进来,当火花塞点火时,火焰传播和燃烧速度缓慢,燃烧的时间很长,形成后燃。与燃气接触的零件,因燃烧的时间长,吸收热量散不…  相似文献   

9.
在成熟标定过的商业化涡轮增压汽油直喷(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 GDI)发动机上增加一套低压EGR系统,通过对点火参数的优化,在维持动力性不变的前提下探索EGR氛围下废气稀释上限,进而研究废气再循环(EGR)对GDI发动机性能优化的潜力。结果表明:高负荷下循环变动是限制废气稀释上限的主要因素。EGR引入后,各工况废气稀释上限的状态下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得到大幅度提升,NO_(x)以及CO的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可以得出结论,动力性边界条件下通过优化点火参数,使废气稀释达到上限,可大幅优化发动机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某小型非道路柴油机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柴油机的供油提前角分别为18、19、20、21°CA。喷油压力分别为19、20、21、22MPa时。发动机排放性能的变化情况,为确定供油提前角及喷油压力的调整范围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NOx排放值随供油提前角的减小而显著下降,烟度值随着供油提前角的减小而恶化;发动机排气的烟度值随着喷油压力的增大而明显改善。NOx排放值随喷油压力的增大而增加。证明减小喷油提前角与增大喷油压力是降低柴油机NOx与颗粒排放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为改善小型非道路柴油机排放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CO2稀释对生物质燃气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台火花点火发动机上,分别进行了CO2稀释对生物质燃气中可燃组分CH4、CO和H2的燃烧及排放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稀释燃烧能够有效降低NOx排放量;适当的稀释率对发动机的平均有效压力、循环变动以及热效率的影响较小,但过大的稀释率会导致部分燃烧。通过CO2稀释燃烧的手段,可以得到生物质燃气以一定热效率和NOx排放水平为指标的适宜燃料条件范围。  相似文献   

12.
在一台1.5 L自然吸气汽油发动机上,通过调整进气门关闭时刻使发动机进气门延迟关闭(LIVC),从而降低发动机的实际压缩比,并配合不同的进排气门正时(VVT),对不同高膨压比循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部分负荷下,随着发动机膨压比的不断上升,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膨压比为1.5时,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达到最佳;当节气门全开时,随着膨压比的上升,虽然燃油经济性有明显改善,但由于实际进入发动机的混合气体积减小,发动机的动力性严重下降。在发动机转速为3 000 r/min的外特性工况下,当发动机的膨压比从1升高至1.5时,其平均有效压力(BMEP)降低29.8,有效燃油消耗率降低10.5%。以上试验表明,通过LIVC实现的高膨压比循环,可以有效改善中低负荷下发动机的经济性能,但无法兼顾在极高动力需求下发动机的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不同掺氢比天然气发动机的燃烧排放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控喷射、火花点火的增压发动机上进行了掺氢比(氢气占混合气的体积分数)为0~50%HCNG混合气的固定工况试验.又通过改变点火提前角和当量空燃比,找出不同掺氢比混合燃料的最佳点火提前角和稀燃极限.试验结果表明:HCNG发动机最佳点火提前角随掺氢比的增加而减小,指示热效率则随掺氢比的增加而增加;稀燃极限随掺氢比的增加而增加;燃烧持续期随掺氢比的增加而减少,着火延迟期随掺氢比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掺氢比的增加,Nox和CO排放量升高,CH4排放量降低.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EGR率的变化对LPG燃气在稀燃条件下的燃烧、排放以及循环变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高能双火花塞点火的快速燃烧系统可以加快LPG燃气的燃烧速率,有效地改善引入EGR的LPG发动机的快速燃烧过程。在整个有效废气再循环率(REGR)范围内LPG稀燃稀限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同时抑制了发动机因高温而生成的NOx。同时,采用快速燃烧系统的最大REGR为8.11%,大于普通方式的5%;LPG燃烧过程的循环变动也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EGR率的变化对LPG燃气在稀燃条件下的燃烧、排放以及循环变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高能双火花塞点火的快速燃烧系统可以加快LPG燃气的燃烧速率,有效地改善引入EGR的LPG发动机的快速燃烧过程.在整个有效废气再循环率(REGR)范围内LPG稀燃稀限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同时抑制了发动机因高温而生成的NOx.同时,采用快速燃烧系统的最大REGR为8.11%,大于普通方式的5%;LPG燃烧过程的循环变动也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分析了生物制气的主要成份及热值。由柴油机改制的双燃料发动机,用生物制气作为主要燃料,柴油引燃,测量分析其负荷特性、气缸压力及NO—HC、CO和烟度等废气排放。双燃料发动机与柴油机相比,气缸压力和NOx排放量较低,烟度相当,HC、CO排放量和排温较高。供油提前角提前时,双燃料发动机气缸压力变大、NOx排放量增加、HC和CO排放量减少、排温降低。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小桐子油的主要成分及理化性质。以ZH1115型直喷柴油机作为试验样机,用不同比例的油料作为燃料,测量了气缸压力及NOx、HC、CO和烟度等废气排放,分析其负荷特性。燃用小桐子油与燃用柴油时相比,发动机气缸压力和压力升高率,NOx、HC排放和排温均较低,烟度相当,只有CO排放略高。供油提前角提前时,燃用小桐子油的发动机气缸压力和压力升高率增大, NOx排放量增加,排气温度略有降低,CO排放量变化不大,HC排放量减少。  相似文献   

18.
通过旋转分电器外壳改变点火提前角来研究其对燃用M20甲醇-汽油和E20乙醇-汽油(甲醇、乙醇体积分数均为20%)混合燃料电喷汽油机的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汽油机燃用M20和E20时最高压力点比纯汽油分别提前1℃A(曲轴转角)和0.5℃A,最佳点火提前角分别提前约2℃A和1℃A;随着点火提前角的增大,燃用2种燃料的汽油机性能和排放变化趋势相似,均表现为扭矩和功率增大,能量消耗率降低,CO、HC和NOx排放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小桐子油的主要成分及理化性质.以ZH1115型直喷柴油机作为试验样机,用不同比例的油料作为燃料,测量了气缸压力及NO<,x>、HC、CO和烟度等废气排放,分析其负荷特性.燃用小桐子油与燃用柴油时相比,发动机气缸压力和压力升高率,NO<,x>、HC排放和排温均较低,烟度相当,只有CO排放略高.供油提前角提前时,燃用小桐子油的发动机气缸压力和压力升高率增大,NO<,x>排放量增加,排气温度略有降低,CO排放量变化不大,HC排放量减少.  相似文献   

20.
以天然气为燃料,在可变压缩比单缸发动机上进行了压缩比、点火提前角等参数对废气NO/HC排放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NO/HC排放量随压缩比的增大而增大;压缩比一定,点火提前角的下降会使NO/HC排放量下降;MBT的情况下,NO/HC排放量随压缩比的变化不是直线上升,而是达到峰值后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