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锂离子电池为负载,采用双向DC/DC变换器为主电路,提出了充放电控制策略,使系统能实现恒压恒流、Buck/Boost之间切换,并利用Matlab软件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型,验证其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解决交流子网与直流子网间的功率传输,降低电流谐波,基于三相电压源型变流器及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在MATLAB R2018a环境下搭建了储能变流器的整体仿真模型。电路主要由三相电网、三相PWM变流器、Buck/Boost变换器和蓄电池构成。三相PWM变流器控制中间电压为稳定在700 V,实现能量由电网与直流母线的双向变换;Buck/Boost变换器实现双向DC/DC功能,对电池进行恒功率充电或恒功率放电;三相PWM变流器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双闭环PI控制,电网电压和电容电流前馈,电感电流解耦,SVPWM空间矢量调制;Buck/Boost变换器采用PID闭环控制。  相似文献   

3.
根据光伏水泵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实际需要,提出一种数字控制器解决方案.为降低控制器续流损耗,基于同步整流技术采用MOSFET代替体二极管续流,并可降低控制器温升,提高系统可靠性.研究了改进的无差拍控制策略,采用自适应无轨迹卡尔曼滤波方法(Adaptive UKF)在线辨识、修正系统参数,以改善力矩电流控制效果.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易于数字实现,参数辨识有效,电流控制精度高.提高了系统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4.
DC/DC变换器辅助电源的作用是将DC/DC高压电转换成低压电供其内部使用。DC/DC内部芯片的低压供电可以通过辅助电源,也可以将其作为冗余设计。设计的辅助电源通过开关电源主控芯片和电压调节器共同配合,生成5 V,12 V,15 V电压,其精度和稳定性能够保证DC/DC正常运行。辅助电源设计的好坏,影响了用电器件工作的稳定,确保整车处于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中。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电动汽车电源系统和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阐述了该系统中隔离型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工作原理,并利用Simulink和电气系统模块库相结合,采用模块化的方法,对该调速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系统以双向半桥(两象限)DC/DC电路为主电路,以DSPIC30F2020单片机为主控制器,实现了向DC/DC变换器的功能.控制器设定充放电模式,通过对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利用闭环控制策略,结合PID控制算法使得充电模式下恒流输出,放电模式下恒压输出.实验表明,该设计具有高稳定性、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和完备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稻稀泥育秧制浆机刀片切割泥浆过程中的功率损耗问题,运用Box-Benhnken design(BBD)中心组合方法对水田刀片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折弯角、折弯高度、副刀角度3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建立3维响应面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功率损耗的影响;同时采用数值模拟对水田刀片切割泥浆的作业过程进行仿真,并与泥浆槽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功率损耗影响显著性顺序为折弯高度>折弯角>副刀角度,其对功率损耗的贡献率分别为2.35、2.26、1.46;②在研究范围内,折弯角越大、折弯高度越小、副刀角度越小,越能够节省功率损耗;③泥浆槽试验与计算流体动力学商用软件模拟的均值误差为7.44%。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根据其输出的非线性关系选择一个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方法,从而设计了一款基于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技术的光伏充电系统,对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设计主要由光伏电池模型、DC/DC控制器、MPPT控制器、蓄电池、四部分组成。结合DC/DC变换器对常用MPPT算法进行仿真。本文DC/DC控制电路选择前级升压后级降压的电路对蓄电池进行控制,然后在MATLAB-Simulink建立光伏电池仿真模型,进行实验测试证明本设计的合理性,满足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拖拉机耕作过程柴油机输出功率不易精准测量的问题,基于柴油机燃油控制策略的转矩模型,对雷沃拖拉机在理论速度为5.7km/h和8.9km/h的耕地过程的柴油机功率进行了在线测量。将在线测量的指示功率与燃烧分析仪测量的指示功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拖拉机耕作速度较稳定的一段区间内,在线测量的指示功率平均值误差为2.99%,但瞬时值严重失真;分析发现喷油量和喷油时刻的变化是引起功率测量偏差较大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柴油机输出功率在线测量的精准度,利用GT-Power模型得到了该柴油机12个典型工况的空燃比和喷油时刻与转矩的定量关系,并提出利用喷油量修正系数和喷油时刻修正系数对在线测量方法进行修正。优化后方法的测试结果表明:拖拉机稳定运行阶段柴油机功率平均值误差为0.88%,瞬时值误差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电动汽车进行动态无线充电的过程中,汽车轴荷改变以及车道偏移会造成原副线圈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导致耦合系数波动。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原边或双边参数进行耦合系数估计需要增加通讯模块,使充电方案变得复杂。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次侧参数的耦合系数估计方法,使车辆检测自身参数就可以完成耦合系数估计。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前耦合系数估计值调节DC/DC占空比,稳定充电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估计当前耦合系数并提升充电效率,减少互感变化对充电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车载数字化充电电源上的隔离型移相控制对称半桥双向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并根据现代控制理论建立了该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以TI公司DSP芯片TMS320F2812为处理器的控制系统,并阐述了一种简单可靠的基于DSP的移相脉冲生成方法。研制了试验样机,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分布式发电具有投资省、损耗低、效率高、系统可靠性高、能源种类多等优点,将成为21世纪电力工业发展的方向之一。该文介绍了一种分布式发电系统,该系统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AC/DC、DC/DC转换器等4个单元组成,各单元通过直流总线相联接,自主控制。直流总线通过DC/AC转换后经变压器直接接在配电网10kV线路上。最后,对未来分布式发电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发挥光水互补发电系统的互补发电特性,基于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包含水轮机调节系统、光伏发电系统以及电力系统和负荷的光水混合发电系统,在验证了该模型正确性的基础上,以秒级尺度模拟系统功率互补过程,并对水轮发电机组功率调节展开参数不确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发电机转动惯量In、发动机阻尼系数Fr、水轮机流量对导叶接力器行程水轮机输出力矩对导叶接力器行程的传递系数Eqy、水轮机输出力矩对水头传递系数Eh传递系数对水轮机功率调节时间及调节稳态值输出结果无明显影响,而流量对水头传递系数Eqh和水轮机输出力矩对导叶接力器行程的传递系数Ey对水轮机功率调节稳态值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参数Ey与水轮机功率调节稳态值成正相关关系,而水头传递系数的微小扰动将引起水轮机调节稳态值的较大波动,这一结论对光水互补发电系统功率互补过程的风险决策与评估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1 高频开关电源的分类和性能(1 ) 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控制开关晶体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 ,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 ,开关电源一般由脉冲宽度调制 (PWM)控制 IC和 MOSFET构成。开关电源的分类 :开关电源分为 AC/DC、DC/DC两大类。 AC/DC变换是将交流变换为直流 ,输入为5 0 /60 HZ的交流电 ,输出为直流电 ;DC/DC变换是将固定的直流电压变换成可变的直流电压 ,也称直流斩波。开关电源的发展方向是高频、高可靠、低耗、低噪声、抗干扰、模块化 ,这使其进入广泛的应用领域。AC/DC变换器目前已作到高频化、模…  相似文献   

15.
光伏电池由于其非线性功率输出特性,需要实时变更光伏系统的输出特性进行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传统基于Buck或Boost拓扑的PID恒压控制法的MPPT技术,具有精度差、调节时间长、灵活性差等不足,提出了一种采用仿人智能控制算法(HSIC)进行恒压控制,并在电路拓扑上采用Buck-Boost拓扑电路代替传统的Buck或Boost电路,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下进行建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灵活性高,控制速度和精度等动稳态性能优于一般的PID控制方法,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一种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采用两级式的光伏并网结构,在前级DC/DC电路中应用扰动观察法进行光伏电池输出最大功率点的跟踪控制,在后级DC/AC逆变电路中采用双环电流控制法跟踪并网电流。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的实现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并实现了网侧电流正弦化和单位功率因数,证明此系统在实际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高速电主轴功率流模型,研究了电动机电磁损耗、轴承摩擦损耗和风阻损耗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实验测量2ZDG60型高速电主轴运行过程中的电磁损耗参数,对此模型进行验证,其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高。在此基础上,对2ZDG60型高速电主轴进行了热态有限元仿真,分析其不同转速下的温升分布,其中在集中产热区域轴承和电动机处温升较高,测量前轴承外圈以及壳体前部、中部、后部的温升情况,实验数据与仿真数据相比误差较小,进一步验证了高速电主轴功率流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流场特性的液力缓速器叶栅角度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液力缓速器制动转矩系数,对液力缓速器内湍流流动进行了三维瞬态多相流数值模拟。通过对其内流场特性分析,发现液力缓速器工作流道的壁面脱离现象以及弦面内产生的涡旋区不利于恒定制动转矩的输出。针对这一问题,考虑到液力缓速器各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对多参数共同作用的内流场进行数值分析,优化叶栅参数。结果表明,通过分析多参数共同作用的流场来优化缓速器叶栅参数的方法比较合理;对液力缓速器叶片前倾角和叶片前缘倒角进行优化后,叶轮流道内存在的涡团和流动分离现象基本消失,制动转矩系数提高6%。  相似文献   

19.
根据波文比能量观测系统在2017—2020年间的ETc观测数据,分别对FAO-56作物系数模型(S-kc)与Priestley-Taylor(PT-α)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及修正,分析了茶树ETc在各生育期内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特性,并评估了修正后的S-kc与PT-α模型对于苏南丘陵地区茶园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S-kc模型的作物系数kc在茶树生长初期为0.83、中期为1.19、后期为1.06,PT-α模型系数α年均值为1.09;气温、水汽压差及土壤体积含水率对ETc的影响在0.05的水平下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各气象因子对ETc的相关性均表现为在茶树生长中期高度相关,生长后期偏低;以波文比能量观测系统的ETc观测数据作为参照,修正后的S-kc模型高估了茶树ETc,PT-α模型低估了ETc,但PT-α模型的误差(R2=0.91)稍低于S-kc模型(R2=0.88),S-kc模型的模拟效果在茶树快速生长期(MAE=0.72 mm/d,RMSE=0.99 mm/d)和生长中期(MAE=0.36 mm/d,RMSE=0.48 mm/d)较好,PT-α模型的模拟效果在茶树生长后期(MAE=0.35 mm/d,RMSE=0.23 mm/d)较好.该研究明确了苏南丘陵地区茶树各生育期ETc的变化特征和模拟手段,对于苏南丘陵地区茶树实现科学生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修正车辆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使之适用于装用电涡流缓速器的车辆,对装用电涡流缓速器的车辆制动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并且提出了增加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系数来提高装用缓速器后的车辆制动稳定性的技术措施.对给定参数的车辆的定量分析表明,提出的技术措施能扩大车辆同步附着系数的范围,降低车辆后轮先抱死的可能性,提高车辆的制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