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减少汽车的加油蒸发排放,分析了加油过程中存在的蒸发污染的问题,通过控制设备的成本、结构等因素的比较,提出了车载汽油蒸气回收的办法。简述了车载汽油蒸气回收装置的类型、特点和工作原理,以动密封式车载汽油蒸气回收装置为例进行粗略的分析。使用车载汽油蒸气回收装置前后汽油车汽油蒸发污染物的排放趋势的预测结果表明,应用车载汽油蒸气回收装置,同时改进在用车上原有的汽油蒸发污染物控制装置,能够减少汽车加油过程中的蒸发污染物,是一种节约汽车能源、防治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机场车载皮带输送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针对机场车载皮带输送车试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EQ1118G底盘驾驶室转向传动机构的改制、优化举升装置、托架刚性不足、一二号机挂接困难、输送带跑偏现象、输送速度慢、辅助支撑轮磨损,逐一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法,并体现了机场车载皮带输送车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态分析的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动态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该有限元模型进行自由模态分析,得到工作装置的各阶模态频率和模态特性,确定影响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动态性能的关键模态频率,并以此作为优化目标,对主要结构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以确定工作装置动态优化的设计变量。以工作装置几何约束、性能约束等为约束条件,采用扩展拉格朗日乘子法进行动态优化设计。实例分析表明,该动态优化方法,提高了工作装置结构的刚度,降低了结构的变形,改善了工作装置动态工作性能与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电子技术在汽车车身的应用对其在汽车领域更广泛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实际推动作用,改善了汽车功能。文章结合车辆的实际情况对电子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对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电子控制装置、车载汽车电子装置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进一步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和车载网络技术的发展状况,对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针对“精准农业”的作业需求,为提高植保机械的作业精度,降低驾驶人员的工作强度,设计了一种四轮转向液压底盘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车载电脑、行车控制器、RTK-DGPS采集装置、电控液压转向装置及行车状态采集装置等组成。行车状态采集装置采集行车参数信息并基于i CAN通信协议进行系统通信。车载电脑根据导航控制模型和各传感器实时参数生成控制指令,行车控制器根据车载电脑指令根据四轮车运动模型生成电控信号,并通过各电磁阀控制液压马达和转向油缸实现对底盘4个轮的转向。试验结果表明:当底盘前进速度为2m/s时,平均跟踪误差不超过0.04m。  相似文献   

6.
履带式联合收割机行走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对行走装置的结构、受力情况和影响行走装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土壤样本采集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采集精度低和缺乏信息化管理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车载智能土壤采样系统。该系统安装于无人驾驶采样车上,系统包括土壤样本自动采集装置和电气控制系统。对系统整个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了各关键机构及控制硬件的主要工作参数。电气控制系统以运动控制器为控制核心,土壤样本自动采集装置对不同深度范围的土样进行采集,并按地理位置信息分类收集,通过RFID读写器将GPS系统定位所解算的目标采样点的经纬度地理信息和采样深度等信息写入收集土样采样筒底部的电子标签中。性能试验表明,安装于无人驾驶采样车的车载智能土壤采样系统工作运行稳定、可靠,能够对农耕层0~200mm任意深度范围的土壤进行自动分层采样,效率高、精度高、全程自动化,能够按照位置信息进行分类管理,较好地满足了智能化高质量采集土样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完成了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结构模型的构建,之后对其进行了自由模态分析,明确了影响挖掘街动态性能的主要因素,以此为依据进行了优化设计,有效提升了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动态工作性能以及其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刚性支腿调平装置灵活性差、调平耗时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主动悬挂的车载稳定平台调平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三轴六轮车辆底盘、惯性测量单元、控制系统和液压系统。通过悬架互联方式将悬挂作动油缸对车载稳定平台的六点支撑结构等效转换为三点支撑结构,采用“中心不动”调平算法对三支撑点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车载稳定平台的调平控制。为验证所设计调平系统的可行性,试制了车载稳定平台样机,并进行了驻车调平和行车调平试验。驻车调平试验包括基于本文设计的调平系统调平试验和基于样机自带的刚性支腿调平装置的调平试验,行车调平试验包括过单边桥调平试验和过双边桥调平试验。结果表明,在驻车调平试验中,采用本文设计的基于主动悬挂的调平系统进行调平,平台俯仰角由2.5°调至水平状态约需5.5s,调平精度为0.1°,相比刚性支腿调平装置,在调平速度和调平精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行车调平试验中,过单边桥调平时,平台侧倾角最大误差为0.58°,过双边桥调平时,平台俯仰角最大误差为0.55°,行车调平过程中平台倾角变化误差较小,可基本满足实际使用要求。所设计的基于主动悬挂的车载稳定平台调平系统不仅能保证车载稳定平台驻车调平时的调平速度和调平精度,而且能实现在行车过程中边行走、边调平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装载机工作装置的结构和性能对整机的工作尺寸、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及市场竞争力等有显著影响.本文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某一个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对装载机工作装置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为改善性能,对工作装置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改变机构中部分铰接点的位置,可使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性能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微型纯电动遥控轮式液压抓斗挖掘机模型,初步设计了纯电动遥控挖掘机电液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液压系统及遥控控制系统。挖掘机的硬件结构部分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整体比例缩小,能应用于5 kg以内小型物体的抓取。液压系统采用电磁阀对工作装置进行控制。遥控器及车载控制单元均采用51单片机开发,遥控频率采用2.4 GHz,实现500 M以内距离控制。同时,系统具有轻量化、行走快速、实用、新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弹齿滚筒式捡拾装置参数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弹齿滚筒式捡拾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运动仿真研究.应用ADAMS建立了捡拾装置模型,通过运动学分析对捡拾装置的相关设计参数进行了改进设计,得出了影响因素变化时对弹齿运动状态的影响规律和弹齿滚筒式捡拾装置合理的凸轮盘滑道廓线设计方法,以及一定结构参数下捡拾装置的最优工作参数匹配,并与试验台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采用仿真分析捡拾装置工作过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为特种车辆车载镜头轻量化和提高机械结构性能,首先建立仿真模型,然后设置与实际情况类似的条件对模型进行热分析,最后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对车载镜头零件分批进行尺寸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后的车载镜头进行热分析得出相关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型在-40℃的热分析中,特种车载镜头的应力和位移数值部分有所下降,但数值增加部分都在使用范围之内,同时总质量减少了20.69%,为特种车辆车载镜头轻量化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改善空气质量为目的,设计了一款车载空气净化器,该净化器主要由净化器外壳、活性炭吸附层、HEPA过滤层和风机等部分组成,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车载、能够改善车内空气质量等特点。通过对净化器的手电筒外观和内部的结构设计方案的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了以仿造手电筒的特点设计的方案;通过材料工艺分析,对材料加工和净化器外壳塑成形进行了设计;通过利用三维造型软件solid works,对车载净化器的本体三维造型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5.
甜菜切顶装置的研究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介绍了甜菜收获切顶装置的工作原理,主要工作部件和结构特点,并对其主要参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苏杰 《湖南农机》2015,(1):46-47
文章介绍了斗轮堆取料机工作装置性能的研究,斗轮堆取料机在国内的发展历程,以及斗轮堆取料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斗轮堆取料机的工作装置的运动分析,分别进行了论述,并且对斗轮堆取料机的未来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装载机工作装置结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作业性能的好坏,进而影响整机工作效率。本文基于有限元分析理论,研究了工作装置的静力分析问题,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6种典型载荷工况进行了分析,为工作装置的设计提供了依据。采用自由度耦合模拟销轴的铰接为类似结构边界条件的处理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案。  相似文献   

18.
捣固装置是捣固机械的核心工作装置,分别介绍了小型捣固机械与大型捣固机械的捣固装置的结构,并对其激振方式进行了探究,为捣固装置的学习和进一步研究分析提供了相应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揭示了圆捆打捆机缠网装置的结构原理,通过对传统圆捆打捆机缠网装置的优缺点进行综合分析,采取扬长避短原则,较科学的提出送网时降低送网阻力及切网时对网捆的制动设计方案,并对其机械结构、工作原理进行论述。经改进的缠网装置结构简单,提高了缠网作业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矮化密植红枣收获机捡拾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红枣人工捡拾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矮化密植红枣收获机捡拾装置。该装置与红枣收获机联合作业,能够实现红枣一次性捡拾收获。为此,介绍了捡拾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对关键工作部件进行了设计。采用复数矢量法对捡拾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确定了偏心轮、吊杆、连接杆等关键工作部件的结构参数。通过对捡拾拨杆进行运动分析,获得了工作过程中拨杆端点的运动方程,并确定了红枣抛送初速度与偏心轮转速之间的关系,为红枣收获机捡拾装置的试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