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对重庆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影响农民工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农民工所在的单位性质,国有企事业单位、三资(外资)企业的农民工更愿意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对医疗保险政策了解越多的农民工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意愿更强烈。分析还发现,重庆籍的农民工比外地农民工更愿意参加重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2.
杜毅  王孔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710-15710,15772
农民工为农村发展、城市繁荣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社会保障仍然不充分。由于农民工群体的异质性以及现行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的单一性,无法满足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差异性需求,因此提出应将全体农民工纳入强制性工伤保险,提高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分类实施农民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就业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及社会救助,满足不同层次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政策资讯     
农村社区主导型发展扶贫试点项目启动;“东桑西移”工程推动西部开发;我国将逐步扩大直接补贴农业和农民的范围和规模;基本医疗保险解除农民工后顾之忧;《优良种畜登记规则》保护您的新品种权。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996-5998
在对部分地区现行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进行概要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并提出若干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在进行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此次新一轮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其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将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城市流动人口纳入医保范围.  相似文献   

6.
郭明亮  蒋远胜  李瑶  徐慧贞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479-7480,7483
采用重点调查及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成都市温江区和金堂县的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了样本农民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分析了农民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采用多种类型医疗保险;开设农民工异地通用报销点和缴费制度;公开透明报销比例;建立健全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妥善解决农民工在我省城镇务工期间的医疗保险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晋政办发〔2005〕27号),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一、范围对象在本省境内的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上简称用人单位)及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都要依照本办法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本办法所称农民工,是指在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本省或者外省市农业户口,有…  相似文献   

8.
王立新  祁胜勇 《百姓》2007,(4):8-10
在当下的中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了1亿多城镇职工;在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对农民医保有了制度安排,已在全面铺开之中。唯有城市里职工群体之外的其它城镇居民——城镇个体工商户、无业人员、职工家属、农民工、未成年人等成了医保制度“被遗忘的角落”,他们被称为城镇职工和农民之外的“第三类人”——而恰恰这个群体是城市里最脆弱的群体,甚至比农民还要贫弱。  相似文献   

9.
范文国  李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6):232-235
分析了苏北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主要是户籍人口城镇化滞后,市民化任务越来越重,城乡公共服务资源格局没有调整到位,农民工落户政策存在较大的社会隐患,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在此基础上,建议把增进农民工幸福作为市民化的宗旨,把提升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作为市民化的前提,把推进城乡区域常住人口基本服务均等化作为市民化的核心任务,把科学测算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作为制定市民化政策的基础,把科学评估市民化能力作为制定市民化政策依据,把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政策作为增进农民工幸福的重要路径,把建立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作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举措,把建立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作为推进苏北外出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抓手,把加大对落后县(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作为推进全省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着力点,把建立健全农民工市民化考核机制作为推进苏北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谋求工作,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需求愈发强烈。该文采用2016年卫计委动态人口监测数据中隶属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农民工样本数据,利用序次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基本公共服务对不同代际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老生代与中生代农民工,无论是与就业身份相关联的基本公共服务,还是与公民身份相关联的基本公共服务,均对其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青生代农民工群体更为关注与眼见利益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如医疗保险与失业保险等。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抓紧研究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我省于2006年下发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意见(暂行)》(冀政[2006]92号),制定了河北省农民工的养老保险试行办法。但此办法仍是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各省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应该设计出台一个全国统一、科学合理、符合实际、运转高效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劳动保障部门前不久公布的《关于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指导意见》规定,所有用人单位都应当在招用农民工的30天内,为他们办理医疗保险的参保手续。  相似文献   

13.
《河北农业科技》2011,(19):74-75
为进一步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明确:到2015年,我国将形成相对完善的“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农民工文化经费保障机制,农民工文化服务将切实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在进行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此次新一轮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将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城市流动人口纳入医保范围。不过,专家认为,该项政策到底具体怎样实施及效果如何,却是对相关部门执行能力的一大考验。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正受到社会重点关注。然而除了生存状况之外,农民工心理状况也面临着严重困境。只有消除农民工的“心理壁垒”,才能使其真正融入城市,彻底解决农民工问题。本文从农民工“心理壁垒”这一现象出发,探讨如何消除他们的“心理壁垒”使之彻底城市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方法,从医疗保险参保地差异的角度实证分析医疗保险对农民工消费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研究认为:在流入地参保会明显增加农民工消费,且对老生代群体影响更加显著;而在流出地参保会抑制农民工消费,且对新生代群体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合肥市约有135万民工奋战在1200多个建筑工地。针对农民工这一普法的重点和难点,合肥市普法办、市建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利用“农民工业余学校”,创办了336间“合肥市农民工普法学校”.为农民工学法用法开辟了“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8.
欧蓉蓉  龚暄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94-13498
在综述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其他创业类型的区别:起点低,多层次创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多种行业创业;在群体特征上体现出明显的双向互动和可逆性;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强大动力来源于对家乡的感情。将农民工返乡创业分为“回归潮”“投资创业潮”“创业潮”3个阶段,并从社会流动意义上的发展、创业孵化主体的渐变和创业行业范围的拓展3个方面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3个阶段分别进行分析。探讨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法律支持体的构建路径:一是制度化需求:农民工返乡创业法律支持体系构建的依据;二是明确的指导思想:农民工返乡创业法律支持体系构建的前提;三是准确的目标群体定位:农民工返乡创业法律支持体系构建的关键;四是合适的支持路径:农民工返乡创业法律支持体系构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13年对江苏省南京市农民工的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民工留城定居意愿的决定因素,重点考察社会保障中医疗保险对其留城定居意愿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新农合由于异地报销困难等原因对农业转移人口留居城市的意愿有负向影响,城居保、城职保对农业转移人口留居城市有正向影响,但是由于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特征与流动性特点,以及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等原因,农业转移人口的医疗保险以参加新农合为主。  相似文献   

20.
法学视野下的“民工荒”与“权利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德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359-18361
从法学的视野剖析出"民工荒"实际上就是农民工的"权利荒"。通过分析,指出二元经济体制、农民工群体与其他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纠纷以及侵权救济缺失是导致农民工"权利荒"的主要原因。提出要解决农民工的"权利荒",需要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强化政府职能,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