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鄞州区鲜食优质早熟葡萄醉金香引种试验,介绍了鲜食早熟葡萄醉金香及对照品种鄞红葡萄的引种表现,总结了其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地区的葡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在河北承德地区栽培的优良鲜食葡萄品种,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优化当地鲜食葡萄种植结构,对京亚、醉金香和绿玫香等14个鲜食葡萄品种进行引种试验。试验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包括观察记录各供试品种的物候期和生长特性,测定果实的理化成分,评价果实的感官质量。结果表明,卓越玫瑰、蜜光、巨茉莉、醉金香和绿玫瑰5个鲜食葡萄品种栽培性状和果实品质最佳,可作为中早熟品种承德推广种植,金光和摩尔多瓦不适宜在承德露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正>欧美杂交种四倍体鲜食葡萄品种醉金香葡萄,是适宜建平县栽培的优良品种。醉金香葡萄果实品质上乘、果实成熟期早、抗逆性极强、丰产性能好,是深得消费者、经营者和生产者青睐的优良鲜食葡萄栽培品种。实践证明,应用醉金香成龄葡萄园无核化栽培技术后,每亩常规产量保持在1 500~1 800 kg。为此,依据实践栽培经验,提出了醉金香无核化栽培"五项管理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供各地在  相似文献   

4.
七月玫瑰葡萄是最新培育成功的极早熟大粒鲜食葡萄新品种。该品种克服了早熟葡萄品种味淡、较酸、挂果时间短等缺点,是今后早熟葡萄中的佼佼者。由于它同时具有玫瑰香的口感和巨峰大粒的特点,深受引种户和消费者的欢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主要特点是:一、属大粒极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5.
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基地引进‘香妃’、‘夏黑’、‘醉金香’、‘巨玫瑰’、‘高妻’、‘阳光玫瑰’、‘红宝石无核’7个葡萄品种,通过对其物候期、果穗性状、果实性状等综合表现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郑州市葡萄引种栽培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夏黑’可作为早熟品种扩大推广,‘高妻’可作为中熟品种大面积推广,‘阳光玫瑰’可作为晚熟品种推广,‘香妃’、‘醉金香’、‘巨玫瑰’、‘红宝石无核’均需在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进行相应的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16,(16)
正葡萄是世界主要栽培果树之一,我国葡萄栽培面积60万公顷左右,年产量约1 000万吨。辽宁省是我国葡萄生产大省,鲜食葡萄产量居全国首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在葡萄新品种选育和葡萄高效栽培技术等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强的研究和推广能力。葡萄研究室多年以来先后育出了9个香型鲜食葡萄新品种。其中芽变选种2个是"沈阳玫瑰"和"康太";杂交育种7个有"瑰香怡""紫珍香""夕阳红""醉金香""香悦""状元红"和"巨紫香";新品种的育成填补了我国大粒鲜食葡萄品种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不同砧木对“醉金香”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不同砧木对“醉金香”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通过在3个砧木品种“贝达”、“华佳8号”和“SO4”上分别嫁接“醉金香”,观测葡萄的生长指标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不同砧木对“醉金香”葡萄长势、产量、品质等均有显著影响.醉金香/华佳8号“小脚”现象不明显,叶面积最大,叶绿素含量、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最高,可滴定酸含量最低;醉金香/SO4综合表现次之,而醉金香/贝达“小脚”现象明显,生长弱,单株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可滴定酸含量最高.综上,不同砧穗组合的葡萄生长及品质表现由好到差分别为:醉金香/华佳8号,醉金香/SO4,醉金香/贝达.  相似文献   

8.
正一、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偃师市地处黄河支流伊河与洛河交汇区,土地肥沃,土壤含钾量高达127?mg/kg,适宜葡萄生长。露地鲜食葡萄同一品种上市时间较华中地区推迟7~10?d,较华北集中产区提早7?d上市,填补了市场空白。葡萄品种以中熟的巨峰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有早熟品种如维多利亚、夏黑、京亚等,还有少部分种植巨玫瑰、醉金香、户太8号、摩尔多瓦等中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9.
醉金香葡萄花穗整形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对醉金香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醉金香葡萄省工、优质的整穗方式,以5年生醉金香葡萄为试验材料,在见花前2~3 d至见花后2~3 d分别进行不同的整穗处理,并对不同处理下醉金香葡萄果实的生长指标、品质指标及工作效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对醉金香葡萄果实的生长指标及品质指标影响较大。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的综合评价结果为留穗尖4 cm>留穗尖5 cm>留穗尖6 cm>去主穗留副穗>留穗尖7 cm>剪短小分枝>留穗尖8 cm>去上去下留中间>留穗尖9 cm。结合生产实际认为醉金香葡萄生产中使用的最适花穗整形方式为留穗尖5 cm。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对醉金香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醉金香葡萄省工、优质的整穗方式,以5年生醉金香葡萄为试验材料,在见花前2~3 d至见花后2~3 d分别进行不同的整穗处理,并对不同处理下醉金香葡萄果实的生长指标、品质指标及工作效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对醉金香葡萄果实的生长指标及品质指标影响较大。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的综合评价结果为留穗尖4 cm>留穗尖5 cm>留穗尖6 cm>去主穗留副穗>留穗尖7 cm>剪短小分枝>留穗尖8 cm>去上去下留中间>留穗尖9 cm。结合生产实际认为醉金香葡萄生产中使用的最适花穗整形方式为留穗尖5 cm。  相似文献   

11.
对鄞州区种植的稻谷、叶菜类、水果类、豆类、茄果类和块茎类农产品按月进行了411个批次抽样,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22个农药项目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发现样本农药项目检出率为0.3%,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97.82%,农药残留检出项目中88.89%是杀虫剂。超出农药残留标准的样本主要是5—10月的青菜,叶菜类超标样本率达到3.72%。农药残留超标样本在平原、滨海地区种植散户中有发现,而在山区各规模农户中均有发现。小学文化程度农户样本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4.50%,是大学文化程度农户样本农药残留超标率的6.16倍。为了降低鄞州区农作物农药残留率,提出5方面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土地整理优先度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主成分分析与两维图论聚类分析有机结合,确立了土地整理优先度的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宁波市鄞州区土地整理的评价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2016—2017年对天津地区蔬菜主产区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危害程度进行调查,以天津市静海区、西青区、武清区、宝坻区、蓟州区、北辰区6个区的蔬菜大棚为研究对象,对棚内土壤中根结线虫的发生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地区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病主要为南方根结线虫危害;该病在天津地区保护地蔬菜上发生已相当普遍,主要为害黄瓜、番茄、苦瓜、豇豆、芹菜、黄秋葵等蔬菜;6个区大棚土壤中根结线虫数量普遍随土层的加深呈明显减少的趋势,并且根结线虫数量随着大棚前缘向内呈不均匀分布,且不同地区根结线虫发生量存在明显差异。结合天津地区根结线虫发病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L16(45)筛选适合葡萄SSR标记的PCR反应体系,对52份葡萄种质进行SSR标记,采用UPGMA聚类法分析葡萄诱变群体和亲本的遗传关系.优化的葡萄SSR-PCR反应体系为:Mg2+1.5 mmol·L~(-1),d NTP 0.2 mmol·L~(-1),Taq酶1.0U,引物0.4μmol·L~(-1),模板DNA 50 ng,总体积20μL.48对引物共扩增出270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49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2.2%,有31对引物的多态性百分率达到了100%.每对引物可扩增3~10个等位基因,平均为5.6个.52个葡萄样品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81~0.889,各诱变单株与‘醉金香’母本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30~0.859.利用SSR分子标记能将供试验的52份葡萄样品相互区分.在遗传相似系数0.756处将所有葡萄样品分为5个类群,大部分诱变单株与原始母本聚在一起.构建的SSR分子标记体系适用于葡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SSR标记也适合葡萄诱变群体的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宜黔东南及其相近气候地区栽培的优质鲜食葡萄品种,2015—2016年对引进的7个鲜食葡萄品种成龄树的物候期、果实性状、生长和结果习性等进行观察比较,并对果实性状与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7个鲜食葡萄品种在简易避雨棚栽培条件下,萌芽期为3月中下旬,成熟期主要集中在8月;夏黑生长势最旺,巨玫瑰和黑巴拉多生长势较弱,其余品种生长势中等;夏黑产量最高,达1 632.6kg/667m~2,巨玫瑰、紫珍香、紫脆无核和甬优1号产量约1 500kg/667m~2,黑巴拉多产量最低。综合而言,以夏黑、巨玫瑰、紫珍香和紫脆无核综合表现最优,可在黔东南及相近气候地区推广种植;醉金香和甬优1号可作为特色品种适度发展;由于转色不良和产量较低的问题,黑巴拉多不宜在黔东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不同茬口直播水稻开展高产技术研究,集成配套适合汉滨区的水稻直播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并在全区各镇办大力示范推广,节本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高温胁迫对葡萄高温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适宜的温度是葡萄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南方地区葡萄在成熟期常常经历连续高温环境,叶片容易失水干枯,果实会发生明显的日灼,严重地影响了其经济效益。选择不同树龄葡萄树进行高温胁迫的相关研究,以解释高温对葡萄的伤害,为生产中高温逆境的抵御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南方地区常见的鲜食葡萄品种‘巨峰’‘巨玫瑰’‘醉金香’‘夏黑’‘申玉’‘申丰’‘申华’和‘沪培1号’为试验材料,其中葡萄幼苗选择长势基本一致的1年生扦插苗移至人工气候培养箱,在可控条件下培养7 d后于每天10:00—16:00(模拟夏季高温发生时段)进行不同温度处理(25℃、35℃、45℃),观察处理后0、3、6和150 h高温应答反应;葡萄成年树选择6年生树为试验材料,在2015年夏季观测到2个处理点分别为:"37℃"处理(2015年7月23日13:00 h最高气温为37℃)和"42℃"处理(2015年7月31日13:00 h最高气温为42℃),观察以上处理的8个不同葡萄品种在高温胁迫下叶片表型变化,对抗逆基因(HSFA2、GLOS1、HSP70、HSP17.9)和HSP21蛋白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申玉’‘夏黑’和‘申华’在高温发生初期,顶部新梢和老叶有失水,并在150 h时有所恢复;‘巨峰’和‘巨玫瑰’叶片在高温发生3 h时轻微失水,6 h时大面积失水,‘申丰’‘沪培1号’‘醉金香’叶片在高温发生3 h时大面积失水,6 h时整株干枯。同时对葡萄幼苗和成年树的抗逆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发现:不同温度处理(35℃/45℃/"42℃")下不同葡萄品种的抗逆基因均被诱导表达,但是表达丰度有所不同,表现为温度水平越高,基因的上调倍数越大。另外,‘申玉’‘申华’‘醉金香’‘巨峰’和‘巨玫瑰’的GLOS1、HSFA2和‘申玉’‘申华’‘夏黑’和‘巨峰’HSP70表达在长期高温处理后恢复至原初水平;并观察到HSP17.9在高温发生后上调表达,但并未因为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表达倍数。高温处理(45℃/"42℃")会诱导葡萄幼苗和成年树的HSP21蛋白水平,但是在一些品种(‘醉金香’和‘申丰’)中HSP21蛋白表达量有所减少。【结论】不同葡萄品种对高温的耐性有差异,其中‘申玉’‘申华’和‘夏黑’抗性最强,而‘申丰’‘沪培1号’和‘醉金香’属于抗性较弱的葡萄品种。树龄和高温发生方式是影响葡萄幼苗和成年树的抗逆基因和蛋白表达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针对绥化市北林区平菇的代料栽培技术,以玉米芯为主要原料,从栽培模式、栽培季节、原料准备、发酵以及出菇管理几方面阐述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肖莉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9):246-247
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角度出发,对颖州区大豆模式化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实验,本文总结其具体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