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甘蔗中小型机械化种植不同宽窄行行距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种植以宽窄行方式进行生产管理,可以降低投入,方便管理,提高产量和糖份,增加经济效益。通过对甘蔗机械化种植三种不同的宽窄行行距与传统行距的一年新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1.4+0.5)m宽窄双行与行距(1.6+0.4)m宽窄双行在农艺性状、蔗茎产量、甘蔗糖份和经济效益各方面综合表现优于对照(行距1.2m单行),有进一步进行试验、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甘蔗机械化种植不同宽窄行行距新植、宿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种植以宽窄行方式进行生产管理,可以降低投入,提高产量和糖分,方便管理,增加经济效益。通过对甘蔗机械化种植三种不同的宽窄行行距与传统行距的一年新植与一年宿根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1.4+0.5)m宽窄双行与行距(1.6+0.4)m宽窄双行在农艺性状、蔗茎产量、甘蔗糖分和经济效益各方面综合表现优于对照(行距1.2m单行)。有进一步进行试验、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甘蔗宽行距栽培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初步表明:1.4米、1.6米的行距处理在株高、茎径、成茎率、月均生长速、产量、蔗糖分等均比1.2米的行距处理表现要好,但综合各项指标以1.4米的行距处理占优。  相似文献   

4.
甘蔗间种玉米试验设3个处理:宽窄行模式,宽窄行140cm、80cm,玉米双行间种在宽行墒面上;1.1 m等行距模式,采用隔一间一,玉米双行间种在甘蔗行间;1.1 m等行距模式单种甘蔗为对照。结果表明,甘蔗间种玉米等行距和宽窄行两种模式,均能提高甘蔗产量,等行距模式增幅达19.2%,宽窄行模式增幅达11.5%,等行距模式玉米产量为376.5kg/667m2,宽窄行模式玉米产量为338.9 kg/667m2;在0.3~0.5m株距密度下,随着玉米株距的增加,玉米产量增加,玉米密度与甘蔗产量之间没有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适宜机械化作业的甘蔗种植规格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合甘蔗机械作业的种植行距与产量的关系,柳州市蔗糖生产办公室与柳江县甘蔗技术推广站于2008年进行了不同行距甘蔗种植简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130era的甘蔗产量最高,达8220.0kg/667m2,分别比行距90cm、100cm的甘蔗增产530.0kg/667m2、369.6kg/667m2;行距120cm的甘蔗产量为8060.5kg/667m2,分别比行距90cm、100cm的甘蔗增产370.5kg/667m2、270.1kg/667m2.  相似文献   

6.
甘蔗不同种植行距间套种大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桂糖21号不同种植行距为主区,间种大豆不同行数为副区,探索一条适合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有效栽培和管理模式,为其间套种大豆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2m甘蔗种植行距间种单行大豆较有利于甘蔗和大豆的产量形成,总产值位列第一。甘蔗桂糖21号间套种大豆以1.2m种植行距间种单行大豆的种植方式为宜。  相似文献   

7.
株行距和施肥量对木薯产量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株行距和施肥量对华南5号木薯产量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株行距和施肥量条件下,施肥量对木薯产量和生长的影响比株行距大.密植(0.6~0.8 m)有利于提高淀粉产量、鲜薯产量和鲜薯淀粉含量,以0.8m株行距最佳,而疏植(1.2~1.4m)有利于提高单株薯数、单株鲜薯重、单株鲜茎叶重、收获指数和茎径.施肥有利于提高淀粉产量、鲜薯产量、单株鲜薯重、单株鲜茎叶重、茎径、株高和单株薯数,但降低鲜薯淀粉含量和收获指数.丰产栽培技术要兼顾单位面积株数、单株鲜薯重和鲜薯淀粉含量.建议在土壤肥力差和少施肥时,用0.6 m株行距;土壤肥力中等且较高施肥时.采用0.8 m株行距;土壤肥力中上且优越水肥管理,采用1.0 m株行距.  相似文献   

8.
国家甘蔗产业体系甘蔗品种不同种植模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元正交设计进行了9个甘蔗品种在不同行距和不同下种量下的种植模式试验,以便为适应机械化种植模式奠定基础。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采用福农39号,种植方式采用行距130cm、下种量10000芽/667m2的模式甘蔗产量最高,行距较大,比较适宜机械化种植。  相似文献   

9.
以甘蔗桂糖21号为试验品种,设置不同种植行距及配套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探索一套适合甘蔗高效节本的有效栽培和管理模式,为当地开展甘蔗高效节本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2m甘蔗种植行距并配套生产过程采用高效节本综合技术能较大幅度降低吨蔗成本,提高甘蔗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新台糖22号为试验材料,设1.0m行距,单行种植(A);1.25m行距,单行种植(B);2.0m行距,宽窄行种植(C);1.5m行距,宽窄行种植(D)四个处理,对四个处理田间光照、甘蔗的农艺性状以及经济性状指标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四种不同种植模式的处理甘蔗生长前、中期的光能分布与利用的差异可能是造成其产量差异的重要原因,D、B、A三处理均能较好的协调群体和个体的关系,获得较高的产量,是较优的种植模式,而D处理是最优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