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水土保持学报》创刊于1987年,现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和中国土壤学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术期刊。1996年经科技部批准,重新申请登记为《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从2000年1月起更名为《水土保持学报》。创刊以来,发表了大量有关水土保持与土壤侵蚀领域的研究论文。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原名《中国生态农业学报》,1993年创刊,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万方数据库统计源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刊、中国期刊网统计源刊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源刊,并被国际农业生物学文摘(CABI)、美国化学文摘(CA)、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国际数据库及检索单位收录。《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是以农业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农业生态系统及其稳定发展理论与技术的大农业学术期刊。适于国内外从事农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及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技人员、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农业及环境管理工作者及基层从事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人员阅读和投稿,欢迎投高质量、有创新性的中、英文稿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为月刊,每月1日出版。国际标准大16开本。每期定价70元/册,全年840元。北京市报刊发行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82-973,国外发行代号:Q1625。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漏订者可直接到编辑部订阅。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原名《中国生态农业学报》,1993年创刊,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万方数据库统计源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刊、中国期刊网统计源刊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源刊,并被国际农业生物学文摘(CABI)、美国化学文摘(CA)、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国际数据库及检索单位收录。《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是以农业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农业生态系统及其稳定发展理论与技术的大农业学术期刊。适于国内外从事农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及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技人员、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农业及环境管理工作者及基层从事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人员阅读和投稿,欢迎投高质量、有创新性的中、英文稿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为月刊,每月1日出版。国际标准大16开本。每期定价70元/册,全年840元。北京市报刊发行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82-973,国外发行代号:Q1625。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漏订者可直接到编辑部订阅。  相似文献   

4.
《农业工程文摘》(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bstracts简称《AEA》)是由国际英联邦农业局(CABI)编辑出版的。创刊于1975年,月刊,英文版。CABI由30个成员国组成,下设十个分局和四个研究所,共出版58种检索刊物,其原始资料来自100多个国家、40多个语种的8500多种期刊和其他出版物。每种检索刊物均包括农业方面的一个主要学科,其中《AEA》是唯一详细介绍农业工程方面重要文献的检索刊物,它收集了70%以上的全世界农业工程方面的文献。由于采用机编、报导及时,而且收集范围广、内容专一、著录简单、查阅方便、质量可靠、可替代原文,是不可忽视的检索刊物。  相似文献   

5.
《水土保持学报》创刊于 1 987年 ,中国科学院主管 ,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它是我国水土保持与土壤侵蚀领域具有影响的惟一学报刊物。报道内容 :主要刊登有关水土保持与土壤侵蚀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水土流失规律 ,土壤侵蚀 (水蚀、风蚀等 )过程及机理 ,流域管理与生态环境 ,土地退化 (荒漠化、沙化、石化 )与国土整治 ,土壤水分与养分 ,水保生物、工程措施与综合治理 ,泥石流、滑坡、洪涝等灾害的预防与监测 ,以及与之有关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 (RS,…  相似文献   

6.
十年来专业委员会已历三届,与十多个有关学会建立了联系,召开了四次全国性学术讨论会,向国家提出了农业基地建设、改造低产田、土地开发、土地评价等一系列建议;组织进行了热带地区土地利用和柴达木盆地绿州农业考察;联系全国28个省610个单位成立了情报网;编印出版了参考资料23期,编写出版了《土地利用工程》和手册、专辑等三本书;组织会员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百科全书》本专业条目的编辑撰写工作;开展了河北、内蒙畜牧业生产基地和黄河黑山峡大柳树灌区可行性咨询活动;举办了农业良性循环等三个学习班。今后发展方向是向整体性和综合性,使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理论工作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工程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创刊于1985年,现为半月刊,全年24期,大16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期刊。读者对象为农业工程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及生产科技人员、技术管理及推广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刊稿内容涵盖了农业装备工程与机械化、农业航空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信息与电气技术、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土地保障与生态安全、农产品加工工程等学科专业领域。  相似文献   

8.
正《农业工程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创刊于1985年,现为半月刊,全年24期,大16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期刊。读者对象为农业工程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及生产科技人员、技术管理及推广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刊稿内容涵盖了农业装备工程与机械化、农业航空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信息与电气技术、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土地保障与生态安全、农产品加工工程等学科专业领域。  相似文献   

9.
经过近5年的共同努力,由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联合主办,并由中国农业大学承办的《农业生物技术学报》与CABI合作出版《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的意向终于实现了。合作协议已于2004年2月10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与其正式签署。《合作主要内容是:1)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每年出版3期,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工程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创刊于1985年,现为半月刊,全年24期,大16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期刊。读者对象为农业工程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及生产科技人员、技术管理及推广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刊稿内容涵盖了农业装备工程与机械化、农业航空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信息与电气技术、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土地保障与生态安全、农产品加工工程等学科专业领域。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于1979年11月正式成立。本文简要介绍该会成立前的历史回顾和近十年来的迅速发展经过。四十年代初期,我国致力于农业的有识之士发起成立中国农具学会;四十年代中期,我国留美学习农业工程专业的30多位学人,在大洋彼岸发起筹备中国农业工程师学会;七十年代后期,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筹备成立了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十年来该会迅猛发展,目前已拥有23个地方学会、6个工作机构、11个专业学术委员会和2个事业机构,拥有全国会员5100名,其前途广阔,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2.
张坤竹  王柳 《农业工程学报》2017,33(Z1):381-387
期刊论文被SCI数据库收录期刊引用的情况是期刊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的标志之一。该文对《农业工程学报》(简称:学报)自创刊以来的所有论文在SCI数据库的引用数据进行了检索和统计分析。统计表明,自1985年5月创刊至2015年12月31日,学报被SCI数据库引用的论文共计3 150篇,累计被引频次6 871次;近5年来被引频次前5位的论文27篇,集中在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土地整理工程和农业航空等领域;近30 a来被引频次前5位的论文10篇,其中秸秆资源类的5篇,单篇最高被引次52次;引用作者共6 045位,来自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引用最多的作者所在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农业工程相关的农学和环境科学在施引论文所属学科中位居前列;引用学报的SCI论文资助来源主要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析结果表明:学报被SCI数据库引用的数量显著增加,近年达到一定规模;引用学报论文的SCI期刊总体处于国际中等水平。从文献应用角度,建议今后期刊可考虑适当增加涉及能源、环境、生态学等方向的基础研究成果和农业信息技术、土地整理工程、农业航空等新兴热点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并通过继续提升国际化水平吸引更多的国际学者关注。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农业工程学报》跟踪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的成功经验,详细分析了未来《农业工程学报》跟踪学科各个专业的报道方向。指出随着学科的发展及时调整学术期刊的报道方向是科技学术期刊的任务和职责,是使期刊保证及时反映相关学科的发展,保持在学科发展中应有的促进作用,在众多期刊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在充分分析中国学术期刊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术期刊如何规避不利因素等应对策略,为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科技咨询的性质入手,论述了咨询服务在我国“四化”建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学会在组织开展咨询服务中的优势。文章介绍了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科技咨询服务工作的发展概况,并列举了几年来组织完成的若干咨询项目,以及所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介绍了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科技咨询服务部目前能够承接的咨询项目和业务范围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农业工程?农业工程包括的范围是否太广泛了?农业工程与其它工程是什么关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的十年实践回答了这些问题。农业工程内容的广泛和所具有的综合性是由农业产业的性质决定的。像土地利用,农村能源,保护地栽培或环境工程以及遥感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系统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等重要问题,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所组织的学术会议里都得到了富有成果的讨论,而在这以前却没有人提及到这些问题。与动植物及其产品的生物学特性有密切联系是使农业工程区别于其他工程的另一特点。农业工程对农村发展是如此重要以至它除了工程设计之外,还必须十分重视经济与社会问题,因而它是与社会科学相连系的。由于这些特点,农业工程不是任何另一种工程的重复,也不能被另一种工程所替代。农业工程师们应当与许多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共同为正在向现代化前进的中国农业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工程研究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农业工程学科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准确把握与判断学科发展方向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1957—2014年发表在《农业工程学报》与《农业机械学报》中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应用科学计量学方法与可视化知识图谱技术,直观呈现了不同阶段中国农业工程研究热点,总结了不同阶段研究热点组成与基本特征,探讨了研究发展总体趋势。研究表明,中国农业工程研究总体上经历了以较单一热点主题向多元化主题发展的过程;在研究领域方面经历了从简单工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向工程技术与计算机、生物、资源、环境与生态等科学的跨学科交叉融合及丰富化过程,在研究手段与技术应用上经历了从简单的实验分析向计算机模拟仿真、智能控制及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为主的创新与拓展过程。当前中国农业工程研究正向以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为核心的智能精准农业技术研究方向发展,突破环境与资源约束,发展高效、安全与可持续现代农业成为学科研究与发展的新方向。研究可为相关研究人员追踪学科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十年来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在科学普及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如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编辑出版科普读物、制作科普录象、向农村推广实用技术等。本文还为今后的科普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立足本土提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加强对外的科技交流,增强中国的软实力,除了扶持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外,还需立足本土,提升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农业工程学报》在被国际工程权威数据库EI(美国工程索引)、国际农业权威数据库CAB Abstracts等收录的基础上被美国农学、环境、土壤学会联合会数字图书馆(ACSESS Digital Library)收录;2014年位列国际学术搜索引擎Google学术搜索高被引中文期刊第10名;2013年入选(Top5)"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这些都得益于采取的一系列的立足本土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措施。实践证明中文科技期刊可以通过加大论文英文信息量及提高英文质量;引进有国际视野的期刊领军人才和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专职编辑;编辑部人员中长期境外访学;开展国际编辑学术交流培训;开发学报网站英文界面,拓宽学报数字化国际展示平台等措施的实施增加其在国际上的展示度,提高国际影响力。该经验可为同类中文科技学术期刊提高国际影响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于1979年11月。15年学会取得的成就,是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果。15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土地利用、农村能源、生物环境、农产品加工以及遥感、电子、计算机、系统科学等在农业上的应用,均是农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工程科技发展为中国农业取得历史性的进步作出了贡献,在将来必然更为重要,因为广义农业不仅指提高农作物产量,也应包括提高农民收入与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在中国,农业工程一词,既指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也指有关的工程建设工作,两者在性质上虽有区别,但都是重要的不可偏废的。未来学会工作的开展,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协自2007年1月起举办了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农业工程学报>积极参与该活动.该文介绍了该见面会的目的,<农业工程学报>的基本情况及参与该见面会的情况以及参加该会取得的成果.该文还从学术期刊与新闻媒体的受众特点,新闻媒体传播的作用,新闻媒体宣传对学术期刊品牌建设的影响分析了学术期刊参与新闻宣传的重要性,提出新闻媒体有助宣传科技期刊的论文成果、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渠道,架起学术与科普间的一座桥梁,是学术期刊创立品牌服务的途径之一.该文还提出该项活动需要编者及作者的重视和积极参与,媒体记者积极参与是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结合报道成功的关键,作者到会宣讲成果并与记者沟通效果更显著.最后从期刊的角度对该项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