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胎衣不下又称为胎膜停滞,是指母畜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将胎膜完全排出。牛的胎衣排出时间大约在分娩后2~8h,最长达12h。1病因①日粮中钙、镁、磷比例不当,维生素缺乏引起。②分娩前缺乏运动。③胎水过多、双胎或胎儿过大,使子宫肌过度扩张,引起子宫收缩机能微弱。④老弱母畜,过度肥胖或消瘦,导致子宫收缩机能减弱引起胎衣不下。⑤胎盘炎症,母畜在怀孕期中由于子宫内膜或胎膜发生炎症使母体胎盘和胎儿胎盘之间发生炎症引起粘连,即使子宫收缩有力,胎衣也不易脱落。2症状胎衣不下分全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牛的胎衣不下时可见阴门脱出…  相似文献   

2.
<正>胎衣不下又名胎盘停滞,是指母牛产出胎儿后胎衣超过正常排出时间仍不能排出而滞留于子宫内。奶牛胎衣不下已成为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理十分复杂。1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1.1饲养管理奶牛在妊娠期,尤其是妊娠后期由于饲料饲草单纯或日粮配比不合理,钙、磷比例失调或不足及缺乏与奶牛繁殖有关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而引起的。1.2产科原因母牛妊娠期延长可能引起母体子宫肉  相似文献   

3.
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奶牛胎衣不下是分娩第三期(胎膜排出期)胎衣不能在8—12小时内自然排出,滞留在子宫内的一种常见奶牛产后期疾病。其特征主要是胎儿胎盘不能从母体胎盘腺窝中分离开来。子宫肌收缩无力或弛缓,仅见一少部分胎膜悬垂于阴门之外。胎衣不下的奶牛外周血浆孕酮含量增高,17β-雌二醇减少,催产素降低,使分娩第二期(胎儿排出期)与第三期的内分  相似文献   

4.
<正>胎衣不下是指牛分娩出胎儿后,如果胎衣在正常的时限内不能排出的一种疾病。正常健康奶牛胎衣在12 h以内排出。胎衣不下容易造成子宫内膜炎而被淘汰。1病因胎衣不下是由于母牛妊娠后期营养不足,缺乏运动,身体过于虚弱或肥胖,胎水过多幼畜过大等引起母畜体内激素分泌不足影响子宫收缩的强度。另外子宫内膜炎,胎膜炎,布氏杆菌病,使幼畜胎盘和母体胎盘黏连也发生本病。分娩时受外界的刺激、分娩节律和子宫收缩扰乱等在胎  相似文献   

5.
奶牛胎衣不下是分娩第三期(胎膜排出期)胎衣不能在8—12小时内自然排出,滞留在子宫内的一种常见奶牛产后期疾病。主要特征是胎儿胎盘不能从母体胎盘腺窝中分离出来。子宫肌收缩无力或弛缓,仅见一少部分胎膜悬垂于阴门之外。胎衣不下的奶牛外用血浆孕酮含量增高,17β—雌二醇减少,健产素的降低,使分娩的第二期(胎儿排出期)与第三期的内分泌机能失调,或因子宫动力学障碍及子  相似文献   

6.
胎衣不下为奶牛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成年母牛分娩后经过一定时间胎衣仍然滞留于子宫内.正常情况下,奶牛分娩后8~12 h仍不排出胎衣,就属于胎衣不下.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因季节、营养状况、胎次及分娩正常与否而有所不同,其也与牛的胎盘组织构造有关.牛的胎盘属于上皮绒毛膜与结缔组织绒毛膜混合型构造,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联系比较紧...  相似文献   

7.
奶牛产犊胎衣不下 ,是一种常见奶牛产科疾病。母牛发病率在 10 %~ 2 0 % ,由胎衣不下而引发泌乳减少、子宫内膜炎等疾患的病牛约占 72 % ,可见此病对牛群的健康、繁殖影响很大。1 发病机制奶牛孕期饲料单纯 ,日粮中缺少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常量和微量元素等。栓系式饲养 ,缺少户外运动。胎儿过大 ,胎水过多 ,使子宫扩张。难产 ,手术助产之后 ,产后子宫阵缩微弱 ,导致胎衣不下。孕期子宫感染 ,使子宫内膜及胎盘发炎 ,导致结缔组织增生 ,使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发生粘连 ,致使胎衣不下。高温季节 ,孕牛热应激 ,使孕期缩短 ,可增加发病率。2 …  相似文献   

8.
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奶牛产犊后不能及时排出胎衣。各地由于饲养环境和管理水平不同,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也有不同。我市近年来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多年来,笔者采取综合疗法获得良好效果。1病因病理奶牛在妊娠期间由于饲料单一、粗糙、营养失调,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缺乏钙盐和VA,以及孕畜消瘦或过肥,运动不足等;另外在怀孕期间受到病原菌的感染,发生轻度的子宫内膜炎和胎盘炎,导致结缔组织增生,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炎性粘连而造成胎衣滞留。奶牛的胎盘组织结构,属于上皮绒毛膜与结缔组织混合型,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  相似文献   

9.
<正> 奶牛分娩后8~12小时仍不排出胎衣,即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正常情况下奶牛产后4~6小时排出胎衣。发病原因孕期饲料单一,矿物质及维生素缺乏;舍饲奶牛消瘦、过肥或运动不足,胎儿过大,双胎及胎水过多;流产、早产、难产等原因引起产后子宫收缩、迟缓无力等。孕期子宫感染发生子宫内膜炎及胎盘炎,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勃连,也能造成胎衣不下。诊断要点胎衣全部不下时呈带状悬挂于阴门外,(也有的全部胎膜滞留在子宫内);部分胎衣不下时,多因排出过程中断离,部分胎衣残留在子宫内,几天后腐败的胎衣和恶露一同排出来,这种情况下,易引起黏液脓性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如果不经过治疗,多数要在3~12天排出;如子宫颈闭锁,滞留的胎衣甚至可以到产后第一次发  相似文献   

10.
母牛产犊后12h仍未排出胎衣,称为胎衣不下.本病是奶牛最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据不完全的调查,发病率在18%~25%之间,给奶牛业造成严重危害,可继发子宫内膜炎,导致产间距延长,甚至屡配不孕,降低奶牛经济效益,还可造成奶牛流产或者引起乳房炎和代谢疾病的发生.因此,预防和治疗胎衣不下,是奶牛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1 发病原因1.1 日粮搭配不平衡,微量元素缺乏,导致母牛产后子宫收缩力减弱,引起胎衣不下.1.2 奶牛运动不足,新陈代谢缓慢,降低了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使子宫的支持组织松驰,腹壁张力降低而胎衣不下.1.3 母牛过肥或过瘦,产道狭窄,或者母牛阵缩无力而胎衣不下.1.4 流产、早产、母体胎盘愈合导致胎衣不下.1.5 双胎、胎儿过大、羊水过多造成难产,人工助产而损伤子宫引起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11.
母畜分娩后,正常排出胎衣的时间分别为:马1.5h,牛12h,羊2~4h,猪1h,超时不排即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多见于牛,特别是乳牛,发病率高达15%~20%,并常继发子宫内膜炎,造成母畜不孕。1病因1.1产后子宫收缩无力日粮中钙、镁、磷比例不当,运动不足,消瘦或肥胖,使母畜虚弱和子宫迟缓。胎儿过多,双胎及胎儿过大,使子宫过度扩张而继发产后子宫收缩微弱。难产后的子宫肌过度疲劳,以及雌性激素不足等,都可导致产后子宫收缩无力。1.2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愈着子宫或胎盘的炎症,都可引起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难以分离而造成胎衣滞留。其中最常见的是感染某种…  相似文献   

12.
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12h胎衣未排出体外的病理现象,是奶牛常见的一种产科病。使部分奶牛被迫提前淘汰,给奶牛生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1.1饲养管理方面奶牛在妊娠期,尤其是妊娠后期由于饲料饲草单纯或日粮配比不合理,C a、P比例失调或不足,及缺乏与奶牛繁殖有关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奶牛过肥或过瘦弱,运动不足导致肌肉紧张性降低而引起子宫驰缓、产后子宫收缩无力。1.2子宫收缩无力、弛缓多见于奶牛怀双胎、胎儿过大、胎水过多、产程过长等使子宫扩张疲劳,收缩无力或胎盘发生充血,水肿不易脱落,机械性损伤或其他因素引…  相似文献   

13.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一般在20%~40%左右,并且常可继发慢性子宫炎,甚至造成奶牛不孕症。一般奶牛在产后4~8h胎衣自行排出,若母牛产后超过12h胎衣还未全部排出,即为胎衣不下。1病因分析1.1奶牛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子宫弛缓,不能排出胎衣。主要是母牛的运动不足,饲料品种单一,营养不良,精料过多,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1.2由于胎儿过大,产双胎,胎水过多,奶牛过肥和体质虚弱,难产等因素,或助产使分娩期延长,子宫肌肉过度扩张,胎儿产出后子宫弛缓,造成使胎衣不能顺利排出。1.3牛的胎盘结构呈扣状,胎儿胎盘上的绒毛比较长,因…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常见多发病。牛产后4~8 h胎衣可自行排出,若产后12 h内不排出胎衣时,叫胎衣不下。孕期运动不足,营养不良,过度肥胖,胎儿过多、过大,胎水过多,流产,难产,子宫损伤等都能减弱子宫的收缩力而引起胎衣不下,牛布氏杆菌病引起的慢性子宫内膜炎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发生粘连或因子宫颈过早闭锁等也常引起本病。我们采用中兽医疗法治疗奶牛胎衣不下,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乳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膜停滞,是分娩后胎衣不能在正常的12h内自然排出,滞留在子宫内的一种常见产后疾病。据调查乳牛发病率约为11.3%左右,常给乳牛饲养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影响母牛的繁殖力。笔者在生产实践中运用下述防治措施,治愈率达97.5%以上,先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乳牛胎衣不下的病因1.1产后子宫收缩无力日粮中钙、镁、磷、钠一些矿物质的不足或比例失调而影响平滑肌正常收缩力,运动不足,妊娠中过肥或过瘦,难产后的子宫肌过度疲劳,以及雌性激素不足等都可导致产后子宫收缩无力。1.2某些炎症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难以分离如子宫…  相似文献   

16.
正常情况下奶牛的胎衣应在分娩后8h内排出,如果胎衣超过8~12h仍不排出则可判定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分娩期一种很常见的产科疾病。现代医学认为:胎衣不下主要是胎盘绒毛组织与母体子宫阜不易分离和子宫收缩无力所致。  相似文献   

17.
史健  汲高丽 《兽医导刊》2014,(12):73-73
母羊在产出胎儿后,超过3h仍未排出胎膜,可视为胎衣不下。该病与母羊日粮中钙、镁、磷比例失调,运动不足,消瘦或肥胖,胎儿过大,环境应激,子宫或胎膜的炎症等因素,引起胎儿胎盘与母体子宫难以分离,造成胎衣不下,若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全身性反应,从而导致母羊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笔者采用中医药对一例患胎衣不下的母羊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奶牛胎衣不下是临床的常见病 ,易引起子宫感染 ,甚至导致乳牛终身不孕或生产性能降低。笔者从事奶牛疾病治疗二十载 ,对1 0 0余例奶牛胎衣进行手术剥离 ,术后怀孕率达 97%。具体方法介绍如下。1 剥离时间奶牛产后 1 2h后如胎衣不下则进行胎衣剥离术。一般剥离时间为产后 1 2~ 30h为宜 ,过迟则胎盘腐烂分解 ,易引起严重的子宫感染 ,甚至死亡。2 剥离方法手术进行胎衣剥离使母体胎盘和胎儿胎盘完全分离 ,并使母体胎盘不受伤损为宜。术前对奶牛外阴和术者手臂进行严密消毒 ,并将生理盐水 50mL灌入子宫内 ,以利排除宫内腐败产物。剥离时…  相似文献   

19.
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h内未排出,就叫做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分娩12~24h内排出则认为胎衣排出迟缓,分娩24h内仍未排出则认为胎盘滞留。如不及时治疗的主要易引起子宫感染、子宫恢复延迟和卵巢机能障碍,导致母牛不怀孕。主要导致原因是母牛怀孕后期运动量不足,饲料单一,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造成营养不良。母牛过胖或过瘦,胎儿过大,羊水过多,致使子宫过度扩张。流产或难产,致使子宫收缩无力。母牛胎盘出现炎症,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出现粘连等。  相似文献   

20.
母羊在产出胎儿后,超过3h仍未排出胎膜,可视为胎衣不下.该病与母羊日粮中钙、镁、磷比例失调,运动不足,消瘦或肥胖,胎儿过大,环境应激,子宫或胎膜的炎症等因素,引起胎儿胎盘与母体子宫难以分离,造成胎衣不下,若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全身性反应,从而导致母羊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笔者采用中医药对一例患胎衣不下的母羊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