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超级稻“三定”栽培的技术内涵 超级稻“三定”栽培法是指定目标产量、定群体指标、定技术规范的水稻栽培方法。在目标产量已确定的基础上(定产),群体指标的调控首先是确定基本苗数和栽插密度(定苗),其次是确定适宜的氮肥用量(定氮)。因此,超级稻“三定”栽培法的内涵可理解为:因地定产、依产定苗、测苗定氮,即定产、定苗、定氮。  相似文献   

2.
正超级稻"三定"栽培法是指定目标产量、定群体指标、定技术规范的水稻栽培方法。在目标产量已确定的基础上(定产),群体指标的调控首先是确定基本苗数和栽插密度(定苗),其次是确定适宜的氮肥用量(定氮)。其内涵可简洁地理解为因地定产、依产定苗、测苗定氮,即定产、定苗、定氮。一、品种选择选择超级稻品种时,一定要注意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品种,因  相似文献   

3.
浅谈超级稻“三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级稻"三定"栽培法,即定目标产量、定群体指标、定技术规范的水稻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一、技术原理水稻"三定"栽培的技术原理是:(1)因地定产(定产),即根据种植区域的不同确定水稻生产的目标产量;(2)依产定苗(定苗),即根据区域目标产量确定栽插密度的基本苗;(3)测苗定氮(定氮),即在区域平均法计算氮肥肥用量的基础上,根据水稻苗情确定田间尺度的氮肥用量。1.定产区域目标产量根据根据种植地点多年的水稻产量水平确定,一般在前3年区域平均稻谷产量的基础增15%左右。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国内关于水稻和超级稻高产栽培的基本生物学规律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经验,提出了定目标产量、定群体指标、定技术规范的超级稻“三定”栽培法,并论述和讨论了“三定”栽培法的概念及其理论依据。指出超级稻品种有其适宜的种植区域,在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超级稻产量表现不同。生产上应按照超级稻的种植区域,以确定适合的栽培目标产量,采用与目标产量相一致的定量化栽培技术和群体发育调控技术,实现高产稳产高效的超级稻生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实施水稻"三定"栽培试验,掌握水稻"三定"栽培的增产效果及技术特点,为今后推广水稻"三定"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三定"栽培和对照两个处理,"三定"栽培处理按"三定"栽培技术进行施肥管理,对照处理按常规栽培法进行。【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栽培技术的共同实施,根据目标产量,"三定"栽培处理比对照处理,早造增产51.0kg/667m~2,增产率9.0%,晚造增产48.8kg/667m~2,增产率8.3%,增产率均达到了8.0%以上,达到了原预定目标,实现了定产、定苗、定氮"三定"目的,水稻"三定"栽培获得了良好收益。【结论】应用"三定"技术栽培水稻比常规栽培具有增产增收、省肥节本、减少环境污染的良好效果,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广大种植农户应用。  相似文献   

7.
超级稻"三定"栽培是以高产定型群体的各项指标为目标,以高产群体的动态生理指标为依据,对水稻各生育时期及各器官发育做定时、定向、定量调控,保证高产群体和目标产量的实现。也称为:定产量目标、定群体指标、定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8.
水稻“三定”栽培技术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水稻因地定产、依产定苗、测苗定氮"三定"栽培技术,于早晚稻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三定栽培水稻生长比较平稳,无效分蘖少,成穗率高,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水稻"三定"栽培技术是以因地定产、依产定苗、测苗定氮(简称"三定")而形成的一套以精量播种、宽行匀植、平衡施肥、干湿灌溉、综合防治病虫等技术集成体系。2012年,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实施三定栽培试验示范,实施面积800.3 hm2,总产698.9万kg,增产幅度达10.4%,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由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超级杂交稻‘三定’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了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超级杂交稻“三定”是指(即因地定产、依产定苗、测苗定氮)栽培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一、超级稻栽培的关键技术 针对超级稻高产栽培的特点,生产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是:氮肥的科学施用,群体的合理控制(定苗),病虫的有效防治.其中,氮肥施用是超级稻生长发育调控的核心,掌握了氮肥施用的科学方法,也就掌握了超级稻栽培的关键技术--测苗定量施肥.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水稻"三定"在粮食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2013年结合我镇开展粮食增产工程项目实施,我站在淇滩镇三壶村开展了水稻"三定"栽培技术试验。旨在探讨当地生产情况下,如何定产、定苗、定肥,从而不浪费肥料,不污染环境,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结果表明:以C处理产量最高,效果最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广西桂平市石龙镇进行水稻三定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证明超级稻能够实现高产与氮肥高效利用相协调,"三定"栽培比传统栽培增产12.4%,还证明了超级稻后期营养生理优势能够转化为产量优势,"三定"栽培抽穗后植株养分吸收能力强,有利于改善植株后期营养,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增加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11,(14):25
平衡施肥要掌握以土定产、以产定氮、因缺补缺、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平衡施用的原则。在测土的基础上,根据气候特点、栽培习惯、生产水平等条件,确定目标产量,提出氮、磷、钾的最佳配比,同时根据土壤情  相似文献   

15.
0 引言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要掌握以土定产、以产定肥、因缺补缺、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平衡施用的原则.在测土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特性、栽培习惯、水稻的需肥规律、生产水平和气候条件,结合上年的产量水平,确定目标产量,再根据肥料的效应,提出氮、磷、钾的最适用量和最佳比例.  相似文献   

16.
水稻“定产定氮”节氮施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氮肥使用量最多的国家,氮素引发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大幅度节氮施肥是解决途径。本文在水稻"仿森栽培"实践的基础上,试图将地力差减法定氮引入到移栽水稻大幅度节氮施肥技术中,使之规范化,具体对目标产量、基础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氮量、氮肥当季利用率等参数的取得及确定进行了探讨。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常规"定产定氮"技术存在的问题;强调科学施肥必须以高利用率为前提。  相似文献   

17.
中科院重大项目"耕地保育与持续高效现代农业试点工程"(江西试区)日前取得突破。该项目依托中科院红壤生态试验站.通过设计栽培、机械化耕作、绿肥和秸秆还田土壤培肥、优化施肥和高效植保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并通过"三定"(定群体指标.定技术规程和定专业队伍),促进集成技术的推广辐射,克服了历史罕见的冰冻灾害和低温冻害以及农资价格持续高位攀升等诸多困难,实现了江西余江试区2008年早稻产量的突破性提高。  相似文献   

18.
水稻平衡施肥要掌握以土定产、以产定氮、因缺补缺、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平衡施用的原则.在测土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特性、气候特点、栽培习惯、生产水平等条件,确定目标产量,提出氮肥的最佳适用量和氮、磷、钾的最佳比例.每100kg稻谷需要吸收氮素2.0~2.4kg,五氧化二磷0.9~1.4kg,氧化钾2.5~3.8kg,氮、磷、钾配比约为1:0.5:1.3.  相似文献   

19.
一、超级稻栽培的关键技术 针对超级稻高产栽培的特点,生产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是:氮肥的科学施用,群体的合理控制(定苗),病虫的有效防治。其中,氮肥施用是超级稻生长发育调控的核心,掌握了氮肥施用的科学方法,也就掌握了超级稻栽培的关键技术——测苗定量施肥。  相似文献   

20.
小麦适宜的播量是根据基本苗确定的,确定基本苗即“以田定产,以产定穗,以穗定蘖,以蘖定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