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断奶仔猪小肠黏膜脂肪酸结合蛋白( Ⅰ-FABP)和二肽转运载体1( PEPT1)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谷氨酰胺对其的影响.以69头(21±3)日龄断奶杜×长×大仔猪为试验动物,断奶当天选取3头猪进行屠宰,剩余6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1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1%谷氨酰胺.断奶后第3、5、7、14天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选取3头猪进行屠宰(共计27头),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组织样品,通过实时定量PCR法测定Ⅰ-FABP和PEPT1 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Ⅰ-FABP和PEPT1 mRNA的表达量各肠段间无显著差异(P>0.05);2)Ⅰ-FABP和PEPT1 mRNA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表达量均在断奶后急剧下降,断奶第3天的表达量最低,显著低于断奶当天(P<0.05),而后逐渐升高,第14天达到峰值;3)试验组Ⅰ-FABP和PEPT1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表现出促使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黏膜的Ⅰ-FABP和十二指肠PEPT1 mRNA表达提前恢复至断奶前水平的趋势.结果提示,断奶仔猪Ⅰ-FABP和PEPT1 mRNA表达量随时间而变化,谷氨酰胺对断奶后Ⅰ-FABP和PEPT1 mRNA表达量的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谷氨酰胺对早期断奶仔猪胰腺及小肠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大长北母猪所产仔猪 45头 ,2 1日龄断奶。断奶时宰杀 5头公仔猪作为哺乳对照 ,其余仔猪按公母各半随机分为 2组 ,试验组添加 1.2 %谷氨酰胺。断奶后 14d和 2 8d宰杀仔猪 ,以研究谷氨酰胺对早期断奶仔猪胰腺和小肠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断奶后 14d,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可极显著提高胰腺胰蛋白酶相对活性和总活性 (P<0 .0 0 1)以及比活 (P<0 .0 1) ,而对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食糜及粘膜中胰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断奶后 2 8d时 ,日粮添加谷氨酰胺对胰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食糜粘膜中胰蛋白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对照组仔猪胰腺、十二指肠和回肠胰蛋白酶活性在断奶后 14d已基本恢复到断奶时水平 ,空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超过断奶时水平 (P<0 .0 5 ) ;断奶后 2 8d胰腺胰蛋白酶比活和总活性极显著高于断奶后 14d(P<0 .0 1) ,胰腺和回肠胰蛋白酶相对活性显著高于断奶后 14d(P<0 .0 5 )。试验组仔猪胰腺和空肠胰蛋白酶相对活性和比活在断奶后 14d极显著超过断奶时水平 (P<0 .0 1) ,达到了对照组断奶后 2 8d时酶活性水平 ;断奶后 2 8d胰腺胰蛋白酶相对活性、比活和总活性维持在断奶后 14d水平 ,而空肠胰蛋白酶相对活性和比活又降至断奶时水平。结果表明 ,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有助于缓解由于早期  相似文献   

3.
《中国畜牧杂志》1995,(4):11-13
本研究选用18头28±1日龄断奶的杂交仔猪(平均体重约5.5kg),研究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1)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使仔猪血浆挥发性盐基氨含量、血浆尿素氨含量和腹泻指数降低(P<0.05或0.01)。(2)采食全植物蛋白型氨基酸平衡饲粮(CP18.3%)的仔猪,其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肉比(P/G)与采食复合蛋白型对照饲粮(CP19.7%)的仔猪差异不显著(P>0.05),但前者的增重成本比后者降低(P<0.05)31%。(3)采食复合蛋白型氨基酸平衡饲粮(CP18.4%)的仔猪的生产性能优于采食复合蛋白型对照饲粮(CP19.7%)的仔猪,前者的ADG和ADFI分别提高(P<0.05)61%和32%,F/G和增重成本分别下降(P<0.05)24%和37%。(4)采食全植物蛋白型氨基酸平衡饲粮的仔猪,其ADG和ADFI低于(P<0.01)采食复合蛋白型氨基酸平衡饲粮的仔猪。前者的F/G和增重成本趋于高于后者,但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可显著降低仔猪断奶后腹泻和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复合蛋白型?  相似文献   

4.
21日龄平均体重的5.85kg的断奶仔猪32头,按随机区组设计分2组,分别饲喂豆粕(SBM)和膨化全脂大豆(EFS)型日粮。试验结果表明:0~14d间,SBM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分别比EFS组显著提高45.9%和25.8%(P〈0.05);15~28d间,SBM组ADG比EFS组显著提高7.7%(P〈0.05)。全期试验(0~28d)SBM组ADG和ADFI分别比EFS  相似文献   

5.
谷氨酰胺对饲喂生大豆仔猪小肠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选18头28日龄断奶体重相近的大长北公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于代谢笼中进行试验。按等氮等能原则平衡各组日粮,基础日粮含5%的生大豆,试验Ⅰ组添加1%的谷氨酰胺、试验Ⅱ组添加2%的谷氨酰胺,49日龄屠宰所有仔猪以研究谷氨酰胺对仔猪小肠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Ⅱ组仔猪十二指肠粘膜中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而空肠和回肠中蛋白质两试验组都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各组间肠道DNA含量无显著差异。两试验组仔猪回肠粘膜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十二指肠和空肠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试验Ⅰ组仔猪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也显著高于试验Ⅱ组,试验Ⅱ组仔猪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仔猪空肠中段绒毛高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空肠前段和空肠后段各组间无显著差异。不同肠段的粘膜厚度也无显著差异。试验Ⅰ组空肠中乳糖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肠道亮氨酰氨基肽酶活性各组间无显著的差异。试验表明了谷氨酰胺可以缓解因饲喂生大豆造成仔猪肠道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6,(11):1949-1953
试验仔猪选用妊娠45日龄至分娩期间饲喂精氨酸民猪母猪所产7日龄仔猪,共48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水平上添加0、0.8%的谷氨酰胺。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谷氨酰胺组的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长度显著升高(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谷氨酰胺组十二指肠、空肠以及回肠ZO-1和occludin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谷氨酰胺对仔猪小肠绒毛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能促进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的形成,增强小肠黏膜的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断奶对仔猪小肠中谷氨酸/谷氨酰胺转运载体表达的影响。试验从40头母猪的仔猪中各选出体重相近、10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1头,共40头仔猪,随机不配对分为2组,每组20头仔猪,对照组为哺乳仔猪,随母猪喂养;试验组为断奶仔猪,隔离断奶饲养。试验期10 d。饲养结束,每组随机选取12头仔猪,屠宰后取空肠和回肠组织,测定谷氨酸/谷氨酰胺转运载体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并检测小肠组织形态和小肠氧化应激水平。结果表明:与哺乳仔猪相比,早期断奶显著提高了仔猪空肠和回肠谷氨酸/胱氨酸交换载体(xCT)和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2(ASCT2)蛋白和mRNA表达量(P0.05);皮尔森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断奶仔猪与哺乳仔猪的xCT和ASCT2蛋白表达量在空肠和回肠组织匀浆、细胞内质、细胞顶膜与空肠和回肠中对应mRNA表达量之间均呈正向线性关系,且差异显著(P0.05)。与哺乳仔猪相比,断奶仔猪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增加,差异均显著(P0.05)。与哺乳仔猪相比,断奶仔猪空肠和回肠组织的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且空肠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显著提高(P0.05),回肠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早期断奶使仔猪小肠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小肠组织中xCT和ASCT2蛋白及mRNA表达量,以促进谷氨酸/谷氨酰胺的摄取,降低仔猪小肠的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8.
螺旋藻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40头35日龄(出生相差不超过3d)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性别、体重平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用 1%螺旋藻代替1%的国产脱脂鱼粉进行为期1个月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螺旋藻替代鱼粉添加到日粮中可提高断奶仔猪日增重15.41%(P<0.05),降低料重比9.95%(P<0.05);另外还可增进食欲、提高采食量3.93(P>0.05)、减少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日粮添加谷氨酰胺对早期断奶仔猪小肠酶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选用大长北仔猪40头 ,21日龄断奶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按等氮等能的原则配制日粮 ,试验组日粮添加1.2 %的谷氨酰胺。分别在35日龄和49日龄每组屠宰5头性别相同的仔猪 ,以研究日粮添加谷氨酰胺对早期断奶仔猪小肠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日粮添加谷氨酰胺可缓解仔猪49日龄时小肠乳糖酶活性的降低 ;可显著增加35日龄和49日龄十二指肠粘膜和组织中亮氨酰氨基肽酶的活性 ;35日龄时试验组仔猪空肠亮氨酰氨基肽酶的活性也明显增加 ,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49日龄时试验组仔猪空肠亮氨酰氨基肽酶的活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仔猪回肠亮氨酰氨基肽酶的活性无论在35天和49天都无显著的变化。日粮添加谷氨酰胺可增加肠道亮氨酰氨基肽酶的活性 ,对乳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仔猪饲料添加剂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成10个小组,再用三种中草药配方(代号为A、B、C),各配方按0.5%(A1、B1、C1)、1%(A2、B2、C2)、1.5%(A3、B3、C3)的比例分别加入相同基础日粮中,对断奶仔猪进行增重、料肉比、经济效益的比较研究。得到:A配方(麦芽20g、山楂20g、陈皮10g、苍术10g、黄精10g、白头翁10g、板兰根10g、地榆5g、大蒜5g、生姜5g等10种草药原料)比对照组,增重提高17.9%(P<0.05)、料肉比降低9.72%(P<0.05)、经济效益提高22.54%(P<0.01)。A配方为被选中配方,并建议在日粮中添加1%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肉牛饲喂不同日粮(玉米秸,50%玉米秸加50%玉米面)后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pH值及粉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肉牛小肠不同部位的PH值及淀粉酶活性不同,回肠PH值高于空肠,回肠和空肠PH值显著高于十二指肠(P〈0.05),喂50%玉米秸加50%玉米面日粮的牛小肠PH值低于喂养一玉米秸日粮;空肠淀粉酶活性高于回肠,空肠和回肠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十二指肠(P〈0.05),饲喂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仔猪出生后10~20 d,早期断奶仔猪小肠谷氨酸转运载体基因表达情况与哺乳仔猪的差异。试验分别从40头不同母猪的仔猪中各选出体重相近,10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1头,共40头仔猪,随机不配对分为2组,每组20头仔猪,对照组(哺乳组)为哺乳仔猪,随母猪喂养;试验组(断奶组)为断奶仔猪,隔离断奶饲养;试验期10 d。饲养结束,每组随机取12只仔猪,宰杀取空肠和回肠,测定谷氨酸转运载体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载体1(EAAC1)蛋白质表达情况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断奶显著降低了仔猪空肠和回肠EAAC1(57和73 ku)及其相关蛋白谷氨酸转运联合蛋白(GTRAP3-18)(50 ku)的蛋白质和mRNA表达量(P0.05)。断奶提高了仔猪空肠游离谷氨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却降低了仔猪回肠游离谷氨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早期断奶降低EAAC1和GTRAP3-18的蛋白质含量,这可能与早期断奶仔猪遭受营养谷氨酸缺乏导致的肠道氨基酸吸收转运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粮对肉牛小肠pH值及胰蛋白酶话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肉牛饲喂不同日粮玉米秸,50%玉米秸加50%精料后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pH值及胰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肉牛小肠不同部位的pH值不同,回肠pH值高于空肠,回肠和空肠pH值显著高于十二指肠(P〈0.05),饲喂50%玉米秸加50%精料日粮的牛小肠pH值低于喂单一玉米秸日粮;肉牛小肠不同部位的胰蛋白酶活性不同,空肠高于回肠,空肠和回肠显著高于十二指肠(P〈0.05),饲喂50  相似文献   

14.
谷氨酰胺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形态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21日龄断奶的杜大长仔猪72头,按试验要求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2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含1%谷氨酰胺(Gln)日粮,试验期21 d,在断奶后0 d、7 d和14 d分别屠宰取小肠测重,并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测定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试验结果表明:断奶后7 d,日粮中添加Gln可显著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小肠相对重量,提高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的高度,降低十二指肠和空肠的隐窝深度;断奶后14 d,日粮中添加Gln对断奶仔猪的生长和肠道形态发育影响与基础日粮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半胱胺对小鹅血浆中β-END和某些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选用24只二月龄的杂交鹅(川白×太湖),随机分成对照组(12只)和试验组(12只)。试验组于日粮中一次性添加半胱胺(100mg/kg·BW)。处理后第三天从翅静脉采取血样。用RIA双抗法测定其中的β-END、IGF-I和各种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的SS含量较对照组低19.64%(P<0.05)、而GH、IGF-I和β-END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高50.00%(P<0.01)、62.80%(P<0.01)和44.55(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的TSH低32.32%(P<0.05),T4下降14.72%(P>0.05),而T3升高26.80%(P<0.01)。以上结果提示:半胱胺可能是通过降低鹅血液中SS含量,使β-END、IGF-I、GH和T3水平升高,从而促进了鹅的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6.
仔猪断奶应激对血液和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机选取 10 头健康的42~45 天断奶长白仔猪,分别于断奶时、断奶后7 天、14 天上午采血,检验血液学、血清生化等多项指标,结果如下:仔猪血清 A S T、 C K、 L D H 活性在断奶后 7 天时都升高,其中 A S T、 L D H活性与断奶时相比差异极显著( P< 001);血清 A M Y L 活性,断奶后均比断奶时高,但无统计学上差异( P>005);血清 T P、 G L O B、 A L B、 B U N、 C H O L 含量在断奶后极显著或显著降低( P< 001 或 P< 005); G L U、 C R E A、 T C O2 含量降低,但无统计学上差异( P> 005)。血液 R B C、 H G B、 H C T、 M C V 断奶后极显著降低( P<001), M C H C 断奶后极显著升高( P< 001); W B C、 P L T 等断奶后虽有变化,但均无统计学上差异( P>005)。结果表明,仔猪在断奶后一段时间,处于营养缺乏性单纯小红细胞性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兽医学报》2020,(1):172-178
为探讨复方术苦芩有效成分术苦芩多糖(ZKQPs)对湿热泄泻仔猪小肠Notch信号通路的干预,进一步阐明ZKQPs对湿热泄泻仔猪小肠修复作用机制。将60头断奶仔猪分为空白对照组(n=10)与造模组(n=50),并将造模成功后的50头仔猪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ZKQPs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头,拌料给药,连用7 d。每天观察各组仔猪临床症状,统计有效率、治愈率作为评价指标。用RT-PCR法检测湿热泄泻仔猪小肠组织中Notch-1、Hes-1和Hath-1的mRNA表达情况。模型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Notch-1 mRNA表达量升高,ZKQPs各剂量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Notch-1 mRNA表达量降低,其中ZKQPs高剂量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Notch-1 mRNA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模型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Hes-1 mRNA表达量升高,ZKQPs各剂量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Hes-1 mRNA表达量降低,除ZKQPs低剂量组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外,其余ZKQPs各剂量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Hes-1 mRNA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模型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Hath-1 mRNA表达量降低,ZKQPs各剂量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Hath-1 mRNA表达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ZKQPs可通过降低仔猪小肠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Hes-1的mRNA表达量和升高Hath-1 mRNA表达量来发挥修复肠道作用,达到治疗仔猪湿热泄泻。  相似文献   

18.
选57头28日龄断奶仔猪(平均体重约4.5kg),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大肠蛋白质腐败作用和腹泻的影响。结果显示:(1)饲粮CP水平分别与仔猪的CP、未消化CP日摄入量,结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挥发性盐基氮(VBN)和氨氮(AN)含量,以及腹泻指数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2)结肠内容物中VBN和AN含量分别与仔猪腹泻指数呈显著(P<0.05)的正相关。(3)饲粮CP水平分别与盲肠内容物中VBN和AN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4)随着饲粮CP水平的升高,仔猪结肠组织病理变化亦增加。(5)与CP20.4%的全植物蛋白型饲粮和CP19.2%的复合蛋白型饲粮比较,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CP16.5%)可有效地降低仔猪结肠内容物中VBN和AN含量及腹泻指数。试验表明,饲粮CP水平对结肠蛋白质腐败作用可产生显著的影响。随着饲粮CP水平的升高,结肠内蛋白质腐败、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和仔猪腹泻指数均有增加。平衡饲粮氨基酸使CP水平降低可减少结肠内蛋白质的腐败和仔猪断奶后腹泻。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素和低聚木糖对断奶仔猪肠道pH及肠黏膜形态学影响。用240头平均体重6.83kg的21±2日龄PIC杂交断奶仔猪,分为4个处理,试验Ⅰ组(正对照组,含有较多的鱼粉和乳清粉),试验Ⅱ(负对照组,含有较多的豆粕),试验Ⅲ组(负对照+益生素0.035%),试验Ⅳ组(负对照+低聚木糖0.002%),营养水平参照PIC猪营养需要设计。结果表明:与负对照相比,日粮中添加益生素和低聚木糖能显著提高仔猪十二指肠、回肠、盲肠和结肠的pH(p〈0.05),能显著提高仔猪空肠绒毛长度(p〈0.05),对仔猪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长度影响不明显;日粮中添加益生素能显著缩短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隐窝深度(p〈0.05);添加低聚木糖有缩短仔猪回肠隐窝深度的趋势;仔猪日粮添加益生素和低聚木糖能显著提高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绒腺比(p〈0.05),对仔猪回肠绒腺比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过瘤胃保护性精氨酸(rumen protectedarginine,RP Arg)和大豆油对细毛羊肌内脂肪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 15只细毛羊,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g/dRP Arg、2.0g/dRP Arg、1.5g/dRP Arg+3%大豆油和 2.0g/dRP Arg+3%大豆油的饲粮。预试期为5d,正试期为 45d。试验结束后每组选 2只羊进行屠宰,取背最长肌样用于测定肉质指标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试验组肌肉 pH、系水率和熟肉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添加 RP Arg和大豆油有提高肌肉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 γ(PPARγ)、脂蛋白脂酶(LPL)mRNA表达量,降低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mRNA表达量的趋势。综合指标,以 1.5g/dRP Arg组与 1.5g/dRP Arg+3%大豆油组添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