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保定郊区建立4种密度的香椿矮化密植园,根据4年的研究,1-4年内以最高密度和高密度的产芽量最高,第4年采完芽后,对最高密度应进行疏伐,保留2.5株/m^2;中密度和低密度5-10年内可以不疏伐。结合采芽进行两种方式的整形,即矮干多侧枝型和灌丛型。  相似文献   

2.
香椿的嫩芽是香椿树一年生枝顶端刚萌发出来的新梢,当长到10-15厘米、尚未木质化时,从基部取下的茎叶综合体。“三月八,吃椿芽”,即“谷雨”前后,对香椿树萌发的顶芽实施采摘;处于潜伏状态的侧芽,随之长出嫩梢,又可采收。香椿1年能采收6-10次,从4月至10月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故有“椿树不怕剃头”之说。  相似文献   

3.
对6年生川西云杉(Picea balfouriana)采穗母树采用摘除主干及Ⅰ级侧枝顶端中心的1个芽和只摘除Ⅰ级侧枝顶端中心的1个芽2种摘芽处理,研究了摘芽处理对其生长、穗条数量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摘芽处理能有效地抑制川西云杉顶端优势,促进保留芽萌发新梢及其伸长生长和粗生长,从而增加采穗母树冬芽数。摘除主干及Ⅰ级侧枝顶端中心的1个芽和只摘除Ⅰ级侧枝顶端中心的1个芽比对照冬芽数分别增加22.4%和21.3%。摘芽处理能刺激川西云杉节间处簇生隐芽,冬芽数和隐芽数增加提高了下年度采穗母树的产穗量。2种摘芽处理与对照当年可采穗条数(>6 cm的新梢)无显著差异,但显著提高了当年可采穗条长度、基径。摘芽后母树当年可采穗条长和基径的变异系数小于对照,穗条均匀,提高了母树当年可采穗条的质量,有利于当年扦插。  相似文献   

4.
依据凉州区自然条件,在日光温室内培育香椿芽,从建造日光温室、育苗、采芽及温室管理等各环节观察记载了一些技术数据,为凉州区大面积发展香椿提供成熟技术。  相似文献   

5.
香椿是我国人民历来喜食用的一种木本蔬菜。作于2000年4月、5月两次采用豆芽生产方式对褐香椿种子进行种芽生产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生产出来的种芽品质可口宜人,特别是不占土地、设备和技术简单,生物效率高,一年四季都可高速生产无污染的绿色保健食品,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矮生一品红(Euphorbia pucherima)“天鹅绒”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丛生芽诱导的组培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适合带芽茎段诱导丛生芽培养基为MS+6-BA 1.2mg/L+NAA 0.05mg/L+活性炭Ac 0.3%+琼脂6.5g/L+蔗糖30g/L pH为5.8,萌芽率高达93.3%,有效芽数2~3个,芽长平均2.7cm。  相似文献   

7.
红芽香椿是邹平县重要的特色农产品,以其色泽鲜艳、香味浓郁、味道鲜美、脆嫩多汁、营养丰富等优点远销全国各地。如果推广温室栽培红芽香椿,反季节上市,将给广大农户增加了一条增收致富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山椒芽营养评价与产量估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山椒(Zhanthoxytum piperitum DC)芽营养价值并估测单株产芽量,测定了不同发育程度的朝仓山椒和花山椒的单芽(枝芽)量、单重、含水率、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Ca、Fe、P等矿质元素的动态变化,利用基径、树高、冠幅等形指指标建立了相关模型。结果表明:山椒芽是一种优良的木本蔬菜,粗蛋白含量为27.6%~35.3%,粗脂肪1.29%~1.96%,氨基酸25.25%~27.09%,显著高于香椿芽;Ca含量为香椿的6.25~8.54倍,Fe含量为香椿的1.89~2.79倍,P含量为香椿芽的4.15~5.31倍。随椒芽的生长发育,单芽生物量显著增加,蛋白质、脂肪逐渐下降,纤维含量稳定增加。综合营养成分变化和生物产量积累,采收时间可控制在椒芽长度7~10 cm时。椒芽产量与树体主要形体指标均具有紧密的相关关系,所建估测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可用于指导芽用山椒园的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9.
文心兰侧芽诱导丛生芽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文心兰侧芽为外植体,研究侧芽采前处理、消毒次数、培养基中不同椰子汁含量配比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在培养基中添加天然植物体,以幼嫩的椰子汁本身所含的微量激素和植物细胞分裂所需的关键诱导因子代替人工合成激素,对以文心兰侧芽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的诱导效果明显;以文心兰侧芽为外植体,通过采前5~7d对植株的控水和喷施抗菌剂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后,可避免病菌感染;经过连续2次0.15%的升汞溶液灭菌(其中消毒时间为第1次7~8min,第2次30~50s),消毒效果最好;以(1/3大量元素)MS+150mL椰子汁+50g/L番茄+20g糖+7g琼脂,pH为5.5~5.8的培养基中,黑暗环境条件下经过30d左右的培养,即可见有丛生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介绍香椿系统培育法与阶段式采椿技术,并提出在江南地区推广该技术的建议,以促进香椿种植技术的完善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Nakai)芽锈病是我国北方林区新发现的病豁。为害苗木、幼树和大树的顶芽和侧芽,严重影响苗木质量和人工林的正常生长。其病原菌为伏鲁宁金锈菌(Chrysomyxa woroninii Tranz.)。病菌以菌丝在病芽内越冬后,5月下旬开始发病,6月中、下旬病枝芽枯死,发病期仅30d左右。  相似文献   

12.
花椒芽具有独特的麻香味,营养丰富,为珍贵的芽菜类蔬菜,本文从花椒体(枝)芽和种芽苗两方面介绍了花椒芽的生产技术,可为山区山地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依据,为退耕还林农民生活提供一条致富思路。  相似文献   

13.
红松芽栖真菌群落结构(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真菌学、森林病理学与群落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对红松本真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其结果:15年生红松芽经分离培养获得芽栖真菌17个属(种):25年生红松芽经分离培养获得芽栖真菌32属37种、其中冠层上部31种(属)、冠中层14种,冠下属14种,通过对红松芽栖真菌的组成研究证明,在解剖学上作为两种不同器官的芽鳞与芽体上真菌组成与数量有明显差异,即芽鳞上多于芽体上,组织外层多于组织内层,红松芽栖真菌群落的种群数量随机树龄的增加而增加,随芽生长部位高度的降低而降低,而且在群落种群组成上也有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4.
红芽香椿在邹平县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在得天独厚的山区小气候条件下生产的香椿,具有嫩芽粗壮、鲜亮、脆嫩多汁、无渣、香味浓郁等特点,以其上市早、商品性好而深受消费者欢迎。2002年获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同年被北京农业局选定为进京菜,2004年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并与全国各大蔬菜批发市场签订了供货合同。近年来,邹平山区香椿发展迅速,已近万亩,种植效益也由原来的每亩1000元,提高到2000元。其无公害栽培技术如下:一、实行基地化管理建立红芽香椿无公害生产基地,要求基地环境(大气、水、土地)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有关标准,制定…  相似文献   

15.
印度花生芽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花●生●芽●枯●病●研●究●进●展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赵志强张建成在南亚和东南亚各国,花生芽枯病(PBND)是花生上最重要的病毒病,每年都造成极大的产量损失。PBND由番茄斑萎病毒组的花生芽枯病毒(PBNV)引起,通过蓟马以持久性方式传播。在印度...  相似文献   

16.
芽苗香椿菜是一个新发展的蔬菜品种,它利用香椿种子作为生产材料,在弱光下生产出芽苗供食用,其品质鲜嫩,营养丰富,属无公害蔬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而且栽培简单,收益高,深受广大农民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不同浓度6-卞氨基嘌呤(6-BA)与多效唑(MET)对水稻实生苗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6-BA可明显促进不定芽的形成;(2)单独使用MET不能诱导不定芽的形成,但与6-BA配合使用可明显提高水稻不定芽的诱导率,这种促进作用对于粳稻尤为明显;(3)籼、粳稻对激素的反应不同。籼稻对激素较为敏感,较低浓度的6-BA与MET配合使用即能诱导实生苗产生不定芽,而粳稻则对激素比较钝感,需要较高浓度的6-BA与MrL配合使用才能诱导产生不定芽;(4)6-BA与MET配合使用同样能诱导籼、粳稻杂种F_2实生苗高频率地产生不定芽  相似文献   

18.
6—BA及MET对水稻实生苗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研究不同浓度6-卞氨基嘌呤与多效唑对水稻实生苗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6-BA可明显促进不定芽的形成;(2)单独使用MET不能诱导不定芽的形成,但与6-BA配合使用可明显提高水稻不定芽的诱导率,这种促进作用对于粳稻尤为明显;(3)籼。粳稻对激素的反应不同。籼稻对激素较为敏感,低浓度的6-BA与MET配合即能诱导实生苗产生不定芽,而粳稻则对激素比较钝感,需要较高浓度的6-BA与MET配  相似文献   

19.
桃树芽苗建园快成形早丰产栽培技术段厥文,陈翔高,武义贵(溧水县科学技术协会211200)(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溧水县涧东茶果场)在南方桃树生产中,多采用当年嫁接、当年萌发的成苗进行定植建园,而采用芽苗建园尚属少见。在成苗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于1990...  相似文献   

20.
一、功能与用途灾后快速生产蔬菜,增加市场供应。 二、技术简介1.茅苗菜种类。黄豆芽、绿豆芽、蚕豆芽、香椿、豌豆、萝卜、芥菜、芜菁、芥蓝、蕹菜、荞麦、苜蓿芽苗等,它们主要是利用种子贮藏的养分直接培育成幼嫩的芽或芽苗,称之为籽芽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