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的改变,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强趋势。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是我国春玉米的重要病害。玉米丝黑穗病遍布世界各玉米产区。此病自1919年在我国东北首次报道以来,扩展蔓延很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从全  相似文献   

2.
随着红富士、元帅、金冠等成为当地的主栽品种,苹果轮纹病成为当地最主要的病害之一,给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轮纹病不仅危害枝干,而且能直接侵染果实,它的防治贯穿春、夏、秋3个季节,只有提高广大果农对苹果轮纹病发病规律的认识,及时了解病害的发展动态和防治的最新技术才能更好的对此病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3.
猝倒病俗称歪脖子,又叫绵腐病,南方地区称为小脚瘟,是冬春蔬菜育苗时苗床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番茄、茄子、辣椒等茄果类蔬菜幼苗,各地冬春育苗时都有发生,是一种多发常见病害,与立枯病、沤根合称为蔬菜苗期三大病害,其中猝倒病是最首要的苗期病害,在冬春育苗期遇连续阴雨、下雪或夏季播种后遇大雨,会引起猝倒病大发生。如何  相似文献   

4.
黄强 《广西农学报》2010,25(2):40-41
春玉米纹枯病是春玉米在生产过程中最主要、危害最重的病害,对春玉米的产量及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就近几年都安县永安乡春玉米纹枯病危害日趋严重的现状,分析和探讨春玉米纹枯病的发病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为今后春玉米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灰斑病是云南省近年才发生的一种新病害,也是近年来永胜县东北部玉米种植区的主要病害,对当地的玉米生产危害较大。其症状及防治技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秦岭林区锐齿栎树上一种新的腐朽病害,其病原菌为钩针纤孔菌Inonotushamusetulus。根据采集的病原标本材料对该病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根据野外调查对此新病害的症状和危害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7.
浅析大豆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根腐病是大豆的重要病害之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较重、防治困难的世界性病害。大豆根腐病最早是1917年由CROMMELL等人在美国报道的。此后,日本、埃及、加拿大、苏联及中国等相继报道了根腐病的发生危害及病原菌[1]。我国大豆根腐病主要分布于黄淮地区的夏大豆和北方春大豆生产区,其中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发生较重,尤其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发生最重。近几年,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吉林大豆产区发生也较重。苗期发病影响幼苗生长,甚至造成死苗,使田间保苗数减少;成株期由于根部受害,影响根瘤的生长和数量,造成地上部生育不良,以致矮化,影响结荚数与粒重,从而导致产量下降。根腐病常年  相似文献   

8.
广州地区主要花木病害种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4年春对广州地区主要花木病害作了实地调查,共采集到80种花木的病害标本,已初步鉴定出127种病害。其中普遍发生的病害有72种(为害较严重的有17种);在国内首次报道的病害有26种;在广东省首次报道的病害有29种。  相似文献   

9.
赤峰地区蔬菜病害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3 ̄1996年,对赤峰地区8科23种蔬菜的病害及其危害进行了调查,发现有67种病害,其中14种为1979年以后出现的新病害。文中给出了病害名录,并对新病害和主要病害的发生及危害状况作了简要的叙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是一种危害我国长江以南多个稻区的细菌性病害,发病严重时可导致水稻田绝产失收。近年来该病害在我国江苏、云南等部分地区发生为害,对当地水稻高产、稳产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将根据已有报道,结合最新研究进展,从该病害的国内外为害情况、病原物简介、发病症状、发病因素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进行简要综述,用以为生产上识别与防治该病害提供相应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林分因子、黄柏抗性生理指标与黄柏膏药病发生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踏查法进行调查,以树皮肿胀度代表含水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氮蓝四唑光化还原法测定酶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结果】树龄大的黄柏,病情指数更高,阴坡比阳坡发病率高,树种组成单一的黄柏林更易发病。黄柏感病后,树皮含水量大大降低,树皮相对肿胀度与发病率、病情指数极显著负相关。3个样地健康黄柏防御酶活性均较高,感病黄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波动较大,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呈显著下降趋势,3种酶活性与病情指数为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感病黄柏树皮中的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在病害发生最严重时期显著升高。【结论】树龄、地形、树种组成等因子对黄柏膏药病的发生有显著影响;树皮含水量、防御酶(SOD、POD、PAL)活性、丙二醛含量等抗性生理指标受病害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抗病性及其潜在利用价值,以95份人工合成小麦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接种全蚀病和条锈病、自然诱发白粉病和根腐叶枯病条件下,系统调查人工合成小麦对4种病害的田间抗病情况。结果表明,人工合成小麦中有较高比例的抗病材料,对全蚀病高抗以上材料占21%;对条锈病高抗以上材料占30%;对白粉病高抗以上材料占21%;对根腐叶枯病高抗以上材料占23%。CI93、CI108、CI187对全蚀病表现高抗、对其他3种叶部病害表现免疫,CI94对全蚀病、条锈病和白粉病表现高抗,对根腐叶枯病表现免疫,CI158、CI160、CI166对4种病害都表现高抗。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抗松材线虫病无性系的抗病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工接种松材线虫,研究马尾松抗性候选无性系的抗病性测定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大棚内接种能够加速病害的发生,同时在高温和干燥条件下,松树树种间反应不一样,不能真实体现出各松树种间的抗性能力,接种测定环境适合在野外。在野外接种环境下,火炬松抗性能力最强,确定无性系抗性能力对照树种应为火炬松。各松树在不同接种环境下的感病率在接种第9周后均达到最大值,在此时间内进行调查并分析植株的抗病能力较佳。抗性候选无性系间抗性差异极显著,抗性候选家系的平均健全率78.2%,抗性无性系的平均健全率76%,对照使用的马尾松健全率29.7%,火炬松健全率52.4%。结果显示马尾松抗性无性系的抗性水平高于火炬松0.45倍,为普通对照马尾松的1.63倍。  相似文献   

14.
为构建不同施氮条件下,小麦条锈病病情光谱反演模型,设置了在不同氮素水平条件下接种小麦条锈病,将菌情指数与植被指数、一阶微分参数进行回归分析,构建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乳熟期共5个模型。为了评估施氮量对病情反演模型的影响,在模型中加入氮素因子,模型病情反演预测效果表明,抽穗期模型加入氮素因子后预测效果有所提高,抽穗期的模型1-1(R2=0.392 8,P=0.005 4)、1-2(R2=0.449 8,P=0.011 3)、2-2(R2=0.573 3,P=0.001 7)预测效果较好且较稳定,开花期、灌浆期、乳熟期模型预测效果不理想。本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利用植被指数、一阶微分参数较好反演抽穗期小麦条锈病病情,加入氮素因子后预测效果有所提高,说明氮素因子对病情反演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Thermographic assessment of scab disease on apple leav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hytopathogenic fungi may affect both the cuticular and the stomatal conductance of plant tissue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modifications of leaf temperature. Venturia inaequalis colonizes apple leaves below the cuticle (subcuticularly) causing scab disease. The suitability of digital infrared thermography for sensing and quantifying apple scab was assessed by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V. inaequalis on the water balance of apple leaves in relation to the disease stage and the severity of scab. Transpiration was measured by infrared thermo-imaging to evaluat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the leaves in response to localized infections. Fungal development was assessed microscopically. Subcuticular growth of the pathogen caused localized decreases in leaf temperature before symptoms appeared tha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difference (MTD) of leaves. The MTD increased with scab development and was strongly correlated to the size of infection sites (r2linear = 0.85) and overall disease severity (% diseased leaf area, r2square = 0.71). In later stages of the disease, the MTD decreased because of leaf senescence. Thermographic measurements revealed differences in disease severity resulting from disease stage, resistance of host tissue and differences in the aggressiveness of V. inaequalis isolates. Subcuticular growth of the pathogen was beyond the area of conidia production, therefore, the area of leaf with increased transpiration was larger than the scab lesions; the proportion decreased from >70% in the early stages to <20% for mature lesions. Leaf transpiration was increased by all stages of scab development, therefore, MTD may be used not only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diseased and non-diseased leaves, but also for disease quantification, e.g. in screening systems and monitoring in precision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16.
2020-2021年,对陕西省大荔县核桃主产区炭疽病危害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大荔县核桃主产区炭疽病危害比较严重,已经成为限制当地核桃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大荔县核桃主产区炭疽病的发生和危害与产区所处地理位置和气候有很大关系,赵渡镇与黄河、渭河、洛河相邻,地势低下,环境湿度大、降雨多,危害最为严重;段家镇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南缘,干旱少雨、干热风十分严重,危害相对较轻。同时,根据核桃炭疽病在大荔县的发病规律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引种驯化的珠芽黄魔芋软腐病病害进行有效防控,采集陕西省镇巴县有软腐病发病症状的珠芽黄魔芋叶柄进行病原细菌分离纯化、致病性检测、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从软腐病症状的珠芽黄魔芋叶柄中分离获得了不同形态的15株细菌,致病性试验发现其中的ZYH1菌株可使珠芽黄魔芋、花魔芋、胡萝卜和白菜离体组织表现出软腐症状,并导致珠芽黄魔芋和花魔芋植株发病。分离的ZYH1菌株单菌落圆形突起,乳黄色,边沿光滑整齐,杆状菌体,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已报道的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为99.6%。这是陕南地区首次报道由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引起的珠芽黄魔芋软腐病害,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引种驯化的珠芽黄魔芋软腐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花魔芋抵御软腐病害的分子机制,分别以染病初期和健康的花魔芋球茎为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健康和染病初期花魔芋两组出现3 22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 660个基因上调表达,562个基因下调表达,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细胞组分、生物学过程及分子功能等生理生化过程。表达量上调和下调最大的前10个基因包含编码MiAMP1抗菌蛋白、热激蛋白、胰蛋白酶与蛋白酶抑制剂、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等与抗病相关的基因。GO功能分类和KEGG通路分析表明,类黄酮和苯丙烷类物质在花魔芋抵御软腐病菌侵染初期发挥重要作用。值得关注的是,硒化合物代谢、维生素B6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N-聚糖生物合成及链霉素生物合成通路等抗病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在花魔芋染病初期全部或大部分受诱导表达。利用高通量测序获得大量花魔芋转录组信息,有助于挖掘与花魔芋抗软腐病相关的关键基因,也为魔芋抗病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考虑虫媒传染病具有潜伏期的特征,研究了一类具有饱和发生率的时滞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确定了疾病是否流行的阈值R_0.当R_01时,无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疾病将最终灭绝;当R_01时,唯一地方病平衡点条件稳定,系统会产生Hopf分支.  相似文献   

20.
基于改进VGG卷积神经网络的棉花病害识别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实现自然条件下棉花病害图像准确分类,提出基于改进VGG-16卷积神经网络的病害识别模型。该模型在VGG-16网络模型基础上,优化全连接层层数,并用6标签SoftMax分类器替换原有VGG-16网络中的SoftMax分类器,优化了模型结构和参数,通过微型迁移学习共享预训练模型中卷积层与池化层的权值参数。从构建的棉花病害图像库中随机抽取病害图像样本作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用以测试该方法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提取出棉花病害叶片图像的多层特征图像,并通过Relu激活函数的处理更能凸显棉花病害的边缘信息与纹理信息,分辨率为512像素×512像素图像在样本训练与验证试验效果最好。在平均识别准确率方面,本研究模型较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AlexNET、GoogleNET、VGG-16NET效果最好,达到89.51%,实现对棉花的褐斑病、炭疽病、黄萎病、枯萎病、轮纹病、正常叶片的准确区分。该模型在棉花病害识别领域具备良好的分类性能,可实现自然条件下棉花病害的准确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