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中国对虾病毒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来,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的养殖在全国沿海迅速发展起来。十几年中,其年产量达到15万t以上,成为世界第三大养殖虾类,也使我国成为世界养虾大国。1992年,其产量占我国养殖虾类总产量的78%,约占世界产量的20%。目前...  相似文献   

2.
世界虾获量在1972—1982年期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1972年121.8万吨,1978年169.8万吨,1980年168万吨,1981年近169.8万吨。在这十年里,许多国家的捕虾业和养虾业发展很快。1972年,中国虾获量仅占世界的8.4%,1981年一跃上升到11.3%;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也分别从5.3%和5.5%增长到9.4%和7.1%。在数量上,1981年中国虾获量超过了19万吨,首次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3.
虾是高蛋白高级水产品,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养虾热”正在掀起。据统计,目前世界虾产量为170万吨左右,养殖为10—15万吨。到1990年,世界虾类养殖产量将达到26万吨,约占那时世界虾类总产量190万吨的13.5%。其中主要产在亚洲、北美和拉丁美洲。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养鹅业发展很快,1985年鹅存栏量仅1.5亿只,2000年巳达7亿只,鹅肉产量达70多万吨,饲养量占世界饲养总量70%,我国巳成为当今世界上养鹅大国,加入WTO后,养鹅业更是喜迎新机遇、新挑战。  相似文献   

5.
就世界养殖虾生产而言,亚洲占有绝对统治地位。在1988年世界养殖虾总产量56万吨中,亚洲国家占到85.2%。1987年世界海捕虾总产量为204万吨,而1987年和1988年世界养殖虾的增长率分别达到25%和27%,亚洲养虾国对此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众多的养虾国度中,我国以拥有1800多公里海岸线的强大优势而成为世界养虾霸主。1991年以前养殖虾总产量一直雄居各养虾国之榜首。之后虽被泰国超过,但年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却始终保持在20%左右。 中国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养虾大国,而山东又是中国公认的养虾大省。 自五十年代以来,山东省就开始进行对虾人工养殖的尝试,并由此逐步发展壮大起来。令人难以志怀的1992年,全省对虾养殖面积发展到60多万亩,总产量达到4.5万  相似文献   

7.
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海水养殖业的支柱产业,1992年我国的对虾养殖面积14.7万hm^2,产量21万多吨,成为世界养虾第一大国,为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出口创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自1993年全国发生中国对虾病毒爆发性流行病后,养殖面积、产量大幅度下降。近几年来,经过努力,进一步调整了养殖品种,引进养殖南关白对虾,不仅扭转了海水养虾业的困难局面,同时,给淡水养殖业带来了生机。为了解决南美白对虾的苗种,2004年天津警备区八一盐场第一次将南美白对虾大规模引进天津,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先后从海南水产研究所引进4000对F2代亲虾,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人工繁殖南关白对虾苗151亿尾。  相似文献   

8.
对虾病毒的研究始于本世纪70年代[Couch1974],全世界现已发现的对虾病毒至少在18种以上[陈细法等1997]。自1993年我国沿海地区暴发大面积养殖对虾病毒性流行病以来,病毒病的不断发生与传播已给我国养虾业造成了空前的危害,全国养殖对虾产量从1992年的220000t跌至1993年的87000t和1994年的53000t[石拓等1998]。1995~1997年养殖对虾的产量仍在低水平线上徘徊。时至1998年6月上旬,在未采用对虾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WangAL和WangWN1996]的大部分养虾区,当养殖对虾体长达到30~4Omm时即纷纷死亡。虾病不仅未随时间的推移有所减…  相似文献   

9.
自1993年中国大陆大面积发生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以来,科技人员和养虾业者就开始了对该病的防治研究与试验.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途径,如渗水养虾、井水养虾、蓄水处理后养虾等不同的养殖方式,加强苗种质量检测和苗种的选用,加强饵料质量管理、饵料的投喂,以及水质控制、药物的使用等,使中国对虾的养殖产量大幅度提高,走出了对虾养殖的低谷.但对虾疾病仍然是养虾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生产不稳,风险大.为此,根据几年养虾的实践,结合各地的经验,对对虾疾病的防治提出以下见解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1992 ̄1996年期间世界鹅肉产量平均年增长18.52%,1997~2002年间年均增长3.13%。1992年以来世界鹅肉产量的快速增长,反映出养鹅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估计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世界鹅肉产量的年增长速度将保持在2%~3%。我国是世界上养鹅大国,鹅肉产量从1961年只占世界的41.8  相似文献   

11.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对虾产量增长了5%左右。1977年,世界对虾产量创最高纪录,达170万吨。跨进八十年代以后,世界的对虾生产如何?澳大利亚渔业署估计,1980和1981年的世界对虾产量分别为150万吨和160万吨(鲜重)。 从近年的趋势看,养虾场的虾产量明显增加。例如,美国从去年1—10月份自厄瓜多尔进口的9,000吨对虾中(为1977年进口量的3倍),有6,000吨是养虾场生产的。据分析,八十年代的对虾价格可望继续提高,将进一步刺激厄瓜多尔和一些对虾生产国如委内瑞拉、巴西、哥斯达黎加、巴拿马、菲律宾和中国养虾技术的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12.
我国池养中国对虾已有近十年的历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然而,近年来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养虾单位和养成面积之亏损,尤其是虾民盲目追求高密度、高产量而造成亏本的情况日益严重,这与没有及时对养虾的经济状况作出明了的分析,尚无提出最佳的养虾技术模式供生产上应用,有着极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 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大虾,在海水中繁殖,淡水或咸淡水中生长,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虾类之一。它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达20.5%,与对虾(20.6%)相当,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国外已广泛开展人工养殖。日本从育苗到养成,实行流水作业,667平方米产量达833公斤。我国早在1976年引进,1977年人工繁殖成功,目前已在全国各地进行人工养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奉贤区对虾养殖面积达5330hm^2,占上海市郊养虾总面积60%。其中75%为南美白对虾。2002~2003年奉贤气象局科研人员对南美白对虾生产进行了全程气象系列化服务,为虾农增产增收起到了较好作用。现就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南美白对虾放苗、捕捞和养殖关键期的主要气候问题和气象保障技术作初步归纳,供广大养虾户养殖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渔业生产的迅猛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于体型硕大、肉质鲜美的对虾产品十分喜爱。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的历年渔业产量统计,近几十年来对虾的渔业产量呈现上升的趋势.本世纪60—70年代自然海域的对虾属种类虾群资源仍然十分雄厚,沿海渔场虾群密集,单位网产量较高,年总渔获量保持在30—40万吨。70年代后由于提高网产量和扩大捕捞海域,特别在发展中国家捕虾业的开拓和发展,使对虾的年产量提高到50—60万吨。80年代以来各国人工养虾业又有了大幅度的发  相似文献   

16.
对虾病毒的研究始于本世纪70年代[Couch1974],全世界现已发现的对虾病毒至少在18种以上[陈细法等1997]。自1993年我国沿海地区暴发大面积养殖对虾病毒性流行病以来,病毒病的不断发生与传播已给我国养虾业造成了空前的危害,全国养殖对虾产量从1992年的220000t跌至1993年的87000t和1994年的53000t[石拓等1998]。1995~1997年养殖对虾的产量仍在低水平线上徘徊。时至1998年6月上旬,在未采用对虾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WangAL和WangWN1996]的大部分养虾区,当养殖对虾体长达到30~4Omm时即纷纷死亡。虾病不仅未随时间的推移有所减…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养鹅业近年来发展很快,1985年鹅存栏量1.5亿只,到2000年已近7亿只,鹅肉产量达70多万吨,饲养量占世界70%以上。从全国来看,养鹅业发展较快的地区为安徽、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等省,黑龙江省近年来每年向新加坡出口分割鹅30多万只。据调查得知,吉林省内各地区近两年鹅的饲养量不断增加,出现很多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养殖户。但由于各养殖户缺乏饲养技术,致使小鹅瘟病常有爆发,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损失。如吉林省某养殖户,现养朗德鹅雏1万余只,因小鹅瘟死亡3千多只,直接造成经济损失6万余元。现根据理论教学结合养鹅业生产实践,谈谈小鹅瘟的综合防治,供养鹅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世界虾类的生产,在七十年代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最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1981年世界虾类的产量为192万吨,比1980年增长15.6%。与此同时,各产虾国对提高虾的质量十分重视,虾类的冷冻保鲜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浅谈养鹅业     
近10年来,养鹅业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中国发展更快,1988年全国养鹅的数量为2.6亿只,1993年约3亿只,2006年约达8亿只,占世界养鹅总量的60%左右,始终保持世界养鹅大国地位,七年前全省养鹅不足500万只,2006约达6000万只,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有识之士,从战略的高度审时度势,把普通畜禽养殖业中养鹅业赞誉为最适国情、农情、民情和世情的21世纪的朝阳产业,应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引起广大群众高度关注,积极介入养鹅业,形成了持续高涨的养鹅热潮。  相似文献   

20.
淡水螯虾有540多种,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除非洲、南极洲之外均有自然分布。许多淡水螯虾种类例如克氏原螯虾、红螯螯虾、麦龙螯虾、雅氏螯虾、贵族螯虾和土耳其螯虾等经济价值较高,并有着多年的开发利用历史。淡水螯虾的生产主要有粗养、半精养以及精养等生产模式。我国以及许多欧美国家的淡水螯虾市场需求量较大,生产淡水螯虾利润较高。软壳淡水螯虾市场竞争力较强,产品供不应求,市场缺口较大。我国淡水螯虾分布广泛,产量巨大,而且其生产成本较低,在我国开展淡水螯虾的养殖尤其是软壳赘虾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