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文报道柱隔孢属3个国内新记录种:蕹菜柱隔孢Ramularia ipomoeae F.L.Stevens,白头翁柱隔孢R.pulsatillae Hollos,千里光柱隔孢R.senecionis(B.etBr.) Sacc.,标本保藏于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研究室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梨孢属(Pyricularia)在莎草科(Cyperaceae)上的一个新记录种希氏梨孢(Pyricularia higginsii Lutrell)和新记录变种希氏梨孢浦那变种(Pyricularia higginsii Lutrellvar,ponsnsis Thirum,Kulkarai&Patel),以及姜科上的二个已知种闭鞘姜梨孢(Pyriculariacosti(Sawada)Ito)和姜梨孢(Pyricularia zingiberi Nishikado)的新分布和新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3.
 寄生在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上的柱隔孢属一新种和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上的柱隔孢属一中国新记录种,分别是:黄柏想方设柱隔孢Ramularia phellodendri Y.X.Wang和茴香柱隔孢Ramularia foeniculi Sibilia.对新种作了拉丁文和中文描述,对新记录种进行了中文描述,均有形态图,同时讨论了与相近种之间的区别.标本藏于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研究所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我国柱隔孢属Ramularia的3个新记录种,即不等柱隔孢R.dispar Davis,克里柱隔孢R.kriegeniana Bres和透明柱隔孢R.lucidae Davis,它们分别寄生于紫茎泽兰、大车前和杨柳叶片引起斑点病.标本存云南农业大学植病研究室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5.
在分离鉴定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根部相关内生菌的过程中,筛选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菌株SHEN20121。通过对其16S rDNA 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其与类芽孢杆菌属中97个细菌的序列相似性为97%~99%;系统学分析显示该菌株与多粘类芽孢杆菌聚在一个分支上,bp支持率为 100,因此菌株SHEN20121被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通过平板对峙实验证明了菌株SHEN20121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尖孢镰孢(Fusaricum oxysporum),互隔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灰葡萄孢(Botrvtis cinerea),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柑橘青霉病菌(Penicillium italicum)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灰葡萄孢,小孢拟盘多毛孢和柑橘青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尤其是首次发现对拟盘多毛孢属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作者认为该菌在生物农药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并可能将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云南22种葡萄真菌性病害,国内未报道的病害有9种,其中5种有描述和附图,即葡萄小褐斑病Anaphysmene sp,叶斑病Discosia sp,黑星病Fusicladium viticis,枝枯病Massamia phomeioides,大叶斑病Pestalotiopsis sp,后3种进行单孢分离接种;另4种为省内未报道的病害,即葡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黑点病Septoria sp,黑斑病Alternaria viticola,叶枯病Monochaetia uniseta,亦进行描述并附图。  相似文献   

7.
对安徽省3个不同地区竹林样地的虫草及虫生真菌进行了野外采集和调查,发现安徽省竹林中分布的虫草分别为多座线虫草(小蝉草)Ophiocordyecps sobolifera、大蝉草 Cordyceps cicadae、拟细线虫草 O. gracilioides、一种线虫草 O. sp.;主要虫生真菌分别为蝉棒束孢 Isaria cicadae、细脚棒束孢 I. tenuipes、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 bassiana、布氏白僵菌 B. brongniartii、柱孢绿僵菌 Metarhizium cylindrosporae。其中蝉棒束孢最多,在3个地区竹林中均占60%以上。竹林中主要寄主为蝉若虫,在3个地区竹林中均占80%以上。并且对竹林中蝉棒束孢的发生规律和发生周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大孢指疫霉三个新变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大孢指疫霉Sclerophthora macrospora可区分为3个变种,即大孢指疫霉水稻变种S.macrospora var.oryzae var.nov.,大孢指疫霉小麦变种S.macrospora var.triticina var.nov.和大孢指疫霉玉蜀黍变种S.macrospora var.maydis var.nov.,新变种有汉文和拉丁文描述及形态图,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杜鹃(Rhododendron mucronatum)和云南红花杜鹃(R.dentonsum)上鉴定出一种不同于国内已有记载的,生于杜鹃蒴果上的真菌病原杜鹃黑锤[Sporocybe azaleae(PK.)Sacc.]确定为Pycnostysanus azaleae(Peck) Mason.该属和种在国内尚无记载报道.国外资料中从属到种变动较大异名亦较多.本文依据资料和标本,研究了该属的变动过程,结合丝孢纲近年新的分类方法和寄主,将该属Pycnostysanus Lindau拟译中名为:芽链束梗孢属;该种拟译名为:杜鹃芽链束梗孢Pycnostysanus azaleae(Peck)Mason.  相似文献   

10.
 在上海引种苎麻的同时,我们对苎麻的病害进行调查,查到有关的病原真菌多种,已鉴定8种,其中国内外苎麻上未报道的有:白卷担菌(Helicobasidium albicans Saw.),乳卵孢霉(Oospora lactis(Fr.)Sacc.)。短柄梨孢帚霉[Scopulariopsis breviculis(Sacc.)Bain)],头孢霉(Cephalosporium sp.),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 kunze)。  相似文献   

11.
园林花卉真菌病害研究之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昆明等地的14种园林植物上18种真菌病害的症状、病原菌、发病期与分布,其中国内新记录1种,省内新记录15种。  相似文献   

12.
常绿树种在昆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昆明市区代表性的几大绿地类型中常绿树种应用现状的实地调查,从该市绿地系统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指出昆明市常绿树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充分发挥常绿树种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方面的功能并分体现昆明“春城”与整个云南“植物王国”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昆明市城市中心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区域特征及昆明城市中心的生态环境出发,论述昆明城市中心公园植物选择要点,从生态和景观角度探讨如何进行空间配置和色彩搭配,并考虑植物的其他观赏要素,进行综合配置.使植物景观既能满足市中心文化的观赏需求,同时更符合市中心生态敏感地带的环境需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考察昆明地区花卉市场,对该地区干燥花植物资源和产品类型作了调研,发现该地区干燥花植物约有46科100种,分别对其进行了分类学鉴定;还对干燥花植物资源的使用部位、生长状态、艺术造型手法、加工处理技术、产量等作了分析,对昆明地区干燥花的应用现状与发展作了探讨,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49~2008年以来粮食生产统计数据、人口数据及相关调查资料,分析云南省粮食产能安全的时间变化特征;同时在GIS软件支持下分析云南省各市(州)1998~2008年粮食产能安全变化的区域差异,并以2008年各市(州)粮食自给率为依据,应用GIS自然分类法将各市(州)粮食产能安全分等级,从而揭示云南粮食产能安全的空间差异特征。研究表明,云南粮食总产与粮食单产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粮食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粮食产能安全总体上处于安全状态,但在空间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昆明市和玉溪市的粮食自给率最低,粮食产能安全问题严重;而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和曲靖市为粮食大量供应地区,在云南省粮食产能安全保障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在云南省开远市发现寄生于茄(Solanum melongene L.)的霜霉属菌一新变种,鉴定为烟草霜霉茄变种(Peronospora tabacina Adam. var. solsni Zeng var. nov.)。  相似文献   

17.
云南林木真菌病害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云南林木真菌病害23种,其中:国内新记录4种,云南省内新记录11种,云南省内已知种新分布8种.前者有描述,其余以名录列后,拟供植保和植检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昆明市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宇飞  施玉  丁伟  赵小飞  柏家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260-17261,17269
以云南省昆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以生态安全的相关安全评价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包括3个层次、共29个指标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6~2010年昆明市的生态安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0年城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标得分分别为-0.546、-1.240、2.865、1.636、2.239,生态安全综合得分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趋势。可见,昆明市生态安全总体状况呈波动状态,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昆明市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应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14种园林花卉植物上12种真菌病害,其中国内新记录5种,国内新寄主植物2种,省内新寄主植物6种,全部种有描述,新记录种附病原图,全部病害按病名、学名、寄主、发病期、分布为害、症状与病原叙述,以供科研、教学、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昆明地区种鸡J亚群禽白血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云南省昆明地区种鸡场J亚群禽白血病的感染状况。[方法]从云南省昆明市疑似感染禽白血病的某种鸡场采集644份泄殖腔(公鸡)拭子和460份蛋清(母鸡)样品,采用ELISA法对种鸡J亚群禽白血病进行抗原检测。[结果]在检测的460份蛋清样品中,172份抗原呈阳性,阳性率为37.39%;在检测的644份泄殖腔拭子中,520份抗原呈阳性,阳性率为80.75%。A养殖场共检测644份样品,总阳性率为63.66%,其中蛋清样品的阳性率为39.13%,泄殖腔样品的阳性率为82.07%。B养殖场共检测460份样品,总阳性率为61.30%,其中蛋清样品的阳性率为34.78%,泄殖腔样品的阳性率为78.99%。此次检测结果表明云南省昆明地区种鸡群已严重感染J亚群禽白血病。[结论]该研究可为种鸡J亚群禽白血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