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淳安县是浙江省七大蚕茧重点产区之一,蚕茧产量位居杭州市之首、列浙江省第七位.蚕茧质量连续6年名列全省前茅,千岛湖牌蚕茧已被省技术监督局评为2003年度浙江名牌产品.蚕桑生产作为该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途径,是有效解决农村中老年劳动力出路的重要门路,是今后较长时间内其它农产品难以替代的传统优势产业.为深入贯彻最近召开的全省蚕桑西进与优化改造现场会重要精神,极力推进蚕桑西进工程建设,笔者从淳安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分析了淳安蚕桑的比较优势,提出加快淳安蚕桑生产发展的几点思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淳安地处浙江西部,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是建设生态高效蚕桑基地、开发茧丝绸绿色环保产业的理想之地。淳安是浙江四大蚕茧重点产区之一,是《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优质蚕茧重点产区和省实施"蚕桑西进"的重点县(市),养蚕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该县有1.44万户种桑养蚕农民,受益农业人口达4.3万,蚕桑已成为淳安农村经济颇具优势的主导产业之一。2016年全县共发放蚕种67556张,生产蚕茧2647 t,蚕桑总产值13516万  相似文献   

3.
推广桑树专用肥提高桑园肥培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三平 《中国蚕业》2007,28(1):38-39
淳安县是浙江省四大蚕茧重点产区之一,蚕茧质量连续9年名列全省前茅,“千岛湖”牌茧丝的品牌效应日益突显。近3年来在省“蚕桑西进”工程的推动下,新增优质桑园4100hm2,占全省8个蚕桑西进县发展总面积的45%以上,连续3年新发展面积居全省第一,蚕桑产业已发展成为全县农业经济的优势支柱产业。但全县还有2500hm2桑园基础还较为薄弱,特别是桑园分布在旱地,有机质含量少,加上桑园肥培水平较低,桑园偏施化肥,单位面积产出率不高。  相似文献   

4.
浅析淳安县打造中国蚕桑之乡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蚕桑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在新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形势下,作为茧丝绸强省的浙江,以优化区域布局、夯实生产基础、提升质量效益、增强行业优势为目标,2003年9月提出了“蚕桑西进”发展战略,淳安被列为全省实施“蚕桑西进”工程建设8个重点县(市)之首。蚕桑是淳安县的高效生态农业之一,也是全县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把握浙江省“蚕桑西进”这一良好机遇,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万字号基地、创国字号品牌、育上亿元龙头、兴超亿元产业”和“淳安县蚕桑产业十五发展计划”目标,按照“稳定提高、调整发展”和“种良种桑、产品牌茧、建优质茧基地”…  相似文献   

5.
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气候宜人,环境污染少,发展蚕桑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是浙江省"蚕桑西进"的重点县之一.自1996年在全省率先进行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改革以来,作为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的县茧丝绸总公司充分发挥生产、收烘、经营、行业管理职能等优势,大力实施"千岛湖"品牌茧建设,积极探索"公司 农户"为模式的蚕桑产业化建设新路子,全面推行"合同蚕业",使蚕茧综合质量在浙江省具有明显的优势,"千岛湖"蚕茧于2003年获得浙江省名牌产品,但在净度、茧丝长、茧层率指标上低于全省主产区平均水平,这是制约本县蚕茧质量进一步提高、向国家级名牌产品迈进的瓶颈因素.  相似文献   

6.
淳安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蚕桑生产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自1996年成立贸工农一体化的茧丝绸总公司以来,淳安县蚕桑生产紧紧围绕"调整结构、扩大规模、增加总量、提高质量"这一主题,强化技术服务,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蚕茧品牌战略,着力建设现代蚕业示范园区,不断探索栽桑养蚕新技术、新设施,不断引进推广优良桑、蚕品种,大力推广蚕桑生产实用技术.实现了我县蚕桑产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千岛湖"牌蚕茧质量综合指标连续7年名列浙江省前茅,2000年在杭州市农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03年被认定为省名牌产品.抓住省"蚕桑西进"这一机遇,2004年又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蚕桑产值达1.35个亿,蚕茧产量跃居浙江省第四位.  相似文献   

7.
通过加强各级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园区建设、优化桑蚕品种、强化技术服务、推广配套技术和建立村级蚕桑专业合作社,河桥镇在浙江省实施的"蚕桑西进"工程中成效显著,建成临安市首个"万亩"蚕桑乡镇;2004-2007年的蚕桑生产与"西进工程"前的2003年相比,蚕种饲养量平均增加3 900张以上,产茧量平均增加180 t以上,农民蚕茧收入平均增加859万元以上,户均蚕茧收入平均增加1 847元,养蚕农户4年共增收7 392元,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淳安县是浙江省四大蚕茧重点产区和浙江省蚕桑优势区域之一,是浙江省优质茧生产基地和实施“蚕桑西进”的重点县。蚕桑是淳安县的传统优势产业,是淳安县“十五”期间茶、桑、果、畜禽四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新一轮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9.
淳安县自然条件优越,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茧量多质优。有桑园基地0.55万hm2,2005年生产优质蚕茧5963t,居浙江省第4位,是省蚕桑西进的排头兵,该县的千岛湖蚕茧专业合作社为此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蚕桑是淳安县的高效生态农业之一,也是该县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两年来,在完善茧丝绸行业贸工农一体化管理体制,推进以"公司 农户"为基本模式的蚕桑产业化建设同时,依托桑品种进步,大力发展大田连片种桑;大力推广方格蔟,提高茧丝品质;依托浙江省蚕桑西进,推动现代蚕业示范园区建设,打响了"千岛湖"品牌茧丝,拉长了蚕桑产业链,茧丝绸加工业得到发展.2004年该县蚕茧产量首次突破5000t,在全省排名跃居第4位,蚕茧产值首次超亿元,全县茧丝绸行业首只终端产品--蚕丝被面市,全省唯一的蚕桑科技创新中心落户淳安实施.千岛湖牌茧丝参展省农博会获金奖,千岛湖牌蚕茧为中国著名畅销品牌、省名牌产品,千岛湖牌白厂丝为名牌产品.淳安县将在2007年达到桑园6780hm2、产茧1万t、蚕桑产值2.5亿元、缫丝业实现产值3亿元、茧丝绸行业实现产值超10亿元的目标,实现蚕桑产业更大、更广、更强、更优.  相似文献   

11.
蚕桑是浙江省的十一个特色优势农产品之一,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随着2003年浙江省实施"蚕桑西进"和"优化改造"工程以来,蚕桑生产又呈现恢复性增长的态势.提高蚕茧质量,提高蚕桑效益,努力实现从蚕桑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建立优质蚕茧基地,已成为浙江省茧丝绸业内人士的共识.如何进一步提高蚕茧质量,建立优质蚕茧基地,过去多从蚕桑生产技术层面分析.笔者以淳安在建设优质茧基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例,认为建立优质蚕茧基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整个茧丝绸行业和有关政府部门的配合支持等多个层面,蚕桑生产技术层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优质蚕茧基地(是由许多个蚕茧质量优良的规模农户组成的)的建立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农民的技术培训等多个层面进行较大的投入,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2.
淳安县实施"蚕桑西进"工程开局良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淳安被列为浙江省实施"蚕桑西进"工程建设的重点县(市),这对加快蚕桑产业发展是一次极好的发展机遇.淳安县紧紧围绕<浙江省蚕桑西进发展规划>要求,积极调整蚕桑产业结构,掀起了种良种桑、建优高基地的热潮,蚕桑产业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3.
蚕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运行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蚕桑业是临安市重点扶持发展的八大农业产业之一,临安已被列为浙江省蚕桑发展和实施"蚕桑西进"的重点县市之一.随着蚕桑业的稳步发展和"蚕桑西进"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加快了茧丝产业化建设步伐.2003年4月筹建成立了临安市茧丝产业协会,在茧丝产业协会的组织引导下,各蚕桑重点乡镇相继建立村级蚕桑合作社.实践证明,专业合作社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在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推进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方面,已体现出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新生事物,在实际筹建和筹建后的运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结合工作实践,就蚕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运行方式,谈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建德地处浙西山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工业欠发达,环境污染少,利于栽桑养蚕.为振兴蚕桑产业,帮助农民致富,浙江省农业厅于2003年8月制定并实施了"蚕桑西进"工程,建德被列为8个西进工程县市之一.我们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围绕"蚕桑西进"项目建设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实施工作.两年来在省、市主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业务部门和有关乡镇的共同努力,实施省"蚕桑西进"项目初见成效,有力地推进了全市蚕桑产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朱丽君 《蚕桑通报》2004,35(1):58-59
我市现有桑园面积742 hm2,养蚕农户4300余户.蚕种饲养量1.606万张,蚕茧总产量664.7t,蚕茧销售收入1108.9万元,户均蚕茧收入2579元,蚕桑生产产值达到1672.9万元.现有年产150t茧的乡镇1个,年产25t茧的村4个,年产500kg茧的户35个.这些重点乡镇村,桑园面积和产茧量占全市总面积和总茧量的80%,成立了5家蚕桑专业合作社.为了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蚕桑发展,省农业厅特制定了<浙江省蚕桑西进发展规划>战略,并把我市列入了蚕桑西进重点发展的八个县市之一.  相似文献   

16.
蚕桑生产是建德农业的传统特色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历史。高峰时的1992年全市桑园面积1561hm2,蚕种饲养量达到45225张,生产蚕茧1693.7t,经济收入在农村经济作物中居第三位。2003年建德市被省农业厅确定为实施"省蚕桑西进工程"项目的八个重点县(市)之一,为了紧紧抓住实施"省蚕桑西进工程"这一契机,建德市委、市政府也十分重视这一特色产业的发展,制定了《建德市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实施意见》、《建德市蚕桑生产五年发展规划》,2009年出台《建德市蚕茧市场风险金管理办法》,同时又将蚕业列入我市主导特色产业扶持项目之一。但由于市场等各种原因我市的蚕茧产量和价格一直处于频繁的波动中(见表1)。  相似文献   

17.
金华市蚕桑业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健梅 《蚕桑通报》2011,42(2):46+48-46,48
1蚕桑业现状 2004年浙江省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质量为重点、蚕农增收为目标的"蚕桑西进"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中西部优越的资源条件,大力发展稳产高产优质的规模化蚕桑基地,大力推广优质茧生产技术,实施蚕茧品牌战略,努力提高蚕茧质量  相似文献   

18.
淳安县是浙江省四大蚕桑重点产区之一.随着省"蚕桑西进"工程的实施和茧丝绸行情的逐步回升,蚕桑生产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全县有30个乡(镇)、610个村、24 300户种桑养蚕.2003年和2004年两年共发展大田种桑1 867hm2.目前全县拥有桑园面积4 250hm2.2004年全县蚕茧产量突破5 000t,产值超亿元,蚕桑已成为该县农民的重要收入之一,并提出了到2007年实现桑园面积6 667hm2,产茧1万t,全行业产值10亿元,即"10110"工程和打造"中国蚕桑之乡",构建中国茧丝绸强县这一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9.
淳安县是浙江省蚕茧重点产区和实施“蚕桑西进”重点县,自2003年以来高标准建设优质高产桑园基地4087hm2,桑园总面积达6550hm2。2006年淳安县蚕茧产量超历史新高,全县共发放蚕种162624张,蚕茧产值2.1亿元,蚕桑总产值2.5亿元,蚕桑成了淳安农民的增收致富产业。为巩固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20.
<正>蚕桑产业是武义县农业传统优势产业,是县政府重点扶持的农业产业之一。武义县是浙江省蚕桑西进工程的重点县(市)之一,1986年以来蚕茧产量稳定在500 t左右。全县现有桑园548.33 hm2,2014年全县蚕种饲养量占金华市的46%。近年来,随着国家的政策引导和政府的支持,武义县也成立了一些蚕桑专业合作社,对武义县蚕桑生产发展和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