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建立和保持母猪群体的合理结构 建立和保持合理结构的母猪群体,是规模养猪场的一项经常性的基础工作,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一项根本措施。较为合理的母猪群体结构为:1~2胎母猪占整个生产母猪的30%~35%,3~7胎母猪占60%,7胎以上母猪占5%~10%。要想实现猪场的均衡生产,就要有计划地选留优良的后备母猪,逐渐地更新猪群,使猪群的质量不断提高。选留的后备母猪应符合选种计划规定的品种或杂交组合。个体选择要严格,要求肢体健壮,母本繁殖性能良好,产仔数10头以上,阴户发育正常,无遗传缺陷,有效乳头不低于7对,排列整齐,无内翻乳头、瞎乳头、小乳头等。后备母猪还要加强培育,使之发育良好,具有良好的繁殖体况。  相似文献   

2.
正培养生产性能优异的母猪群是猪场效益的关键。年生产断奶仔猪25头,仔猪28日龄断奶体重达到8.5 kg,是每个猪场追求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在各个阶段,采取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1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1.1后备母猪的选择后备母猪应从2~6胎高产母猪的后代中选择。乳头数要求7对以上,排列整齐,发育均匀良好,体躯长宽,四肢健壮、发育良好。性情温顺,母性好,阴户正常,阴户应向上翘。后备母  相似文献   

3.
1建立母猪群合理的胎次结构 母猪群体结构是规模猪场的经常性的基础工作,也是实现规模猪场优质高产的技术措施。合理的母猪群体结构是1-2胎母猪占整个生产母猪的30%~35%,3-7胎母猪占60%,7胎以卜母猪占5%~10%。同时要有计划的不断选育优良的后备母猪,逐渐更新猪群,建立母猪生产性能档案,使猪群的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后备母猪是猪场持续良性发展的必备条件,后备母猪饲养管理得体,会使养猪场生产良性发展。后备母猪饲养管理要注意以下十要素。1后备母猪的选择后备母猪要有良好的健康状况,优良的品种性能,健壮的四肢,乳头数要求6对以上、排列整齐、发  相似文献   

5.
合理及时地补充后备母猪是一个猪场保持持续高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为保持基础种猪群优秀的生产成绩,每年应淘汰老龄、发情配种异常以及泌乳和护仔性能差的母猪,按计划选留后备母猪补充到生产猪群中,保持猪群合理的胎次结构。母猪群理想的胎龄结构为:1胎母猪占20%,2胎18%,3胎17%,4胎16%,5胎14%,6胎10%,7胎5%。  相似文献   

6.
1 建立并保持合理结构的母猪群体 建立并保持合理结构的母猪群体,是规模养猪场的一项经常性的基础工作,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一项根本措施。较合理的母猪群体结构为一二胎母猪占整个生产母猪的30%~35%,3~7胎母猪占60%,7胎以上母猪占5%~10%。应有计划选留优良的后备母猪,逐渐地更新猪群,后备母猪应符合选种计划规定的品种或杂交组合。个体选择要严格,要求肢体健壮,母本繁殖性能良好,产仔数10头以上,阴户发育正常,无遗传缺陷,有效乳头不低于7对,排列整齐,无内翻乳头、瞎乳头、小乳头等。  相似文献   

7.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汪宏云 《养猪》2000,(2):8-9
母猪的年生产力是指每头母猪一年能提供合格断奶仔猪数 ,它是衡量一个猪场综合生产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将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综合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 维持母猪群体的合理结构通常较为理想的母猪群体结构为一、二胎母猪占整个生产母猪的 3 0 %~ 3 5%,3~ 7胎母猪占 60 %,7胎以上的母猪占 5%~ 1 0 %,生产管理水平较好的猪场可以适当多留些高产高胎母猪。猪场的均衡生产 ,应有计划地选留优良的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的选留与配种应符合以下要求 :肢蹄健壮 ,母本繁殖性能良好 ,产仔数 1 0头以上 ,初生重大于 1 2kg ,小母猪乳头、阴户发育…  相似文献   

8.
《养猪》2006,(6):I0001-I0002
集约化猪场经营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即每头母猪年产胎数和每胎产仔数。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如何提高母猪繁殖率成为大家关注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们研究的主要课题。统计表明.种猪的平均生产水平低于预期标准,大约10%的生产潜能被丢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母猪和后备母猪的发情障碍。母猪繁殖障碍是工厂化、规模化养猪场的常见疾病.也是造成优良种猪淘汰的主要原因.而母猪繁殖率的高低是直接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影响母猪繁殖率的因素很多,如季节、营养、运动等都与母猪的发情、受胎有关,而应用外源性激素来提高母猪的繁殖力,是解决母猪繁殖障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应用HI试验,检测宁夏、西安、兰州、西宁和呼和浩特等14个猪场的607份血样。猪场阳性率100%;猪群阳性率82.21%,1.7-4岁种公猪和3-16胎每殖母猪的阳性率为100%;母猪的阳性率(80.65%)比公猪的(54.55%)高;阳性猪HI抗体效价主要分布在1:640-1:5120以上,占阳性率的57.11%。用血纸代替血清做检测,二符合率为94.6%。  相似文献   

10.
合理及时地补充后备母猪是一个猪场保持持续高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为保持基础种猪群优秀的生产成绩,每年应淘汰老龄、发情配种异常以及泌乳和护仔性能差的母猪,按计划选留后备母猪补充到生产猪群中,保持猪群合理的胎次结构。母猪群理想的胎龄结构为:1胎母猪占20%,2胎18%,3胎17%,4胎16%,5胎14%,6胎10%,7胎5%。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在许多猪场中,常见后备母猪在第一胎或第二胎时因繁殖障碍和腿病等问题而不得不被淘汰,而有时淘汰的比例可占总淘汰母猪头数的45%。因此大大增加了猪场的管理费用、生产费用,且因非生产天数偏高而进一步提高成本。本文就如何加强后备母猪的管理,使其在整个生命期中能发挥最佳生产性能而不被过早淘汰提出五大要素,仅供大家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蛋氨酸螯合物对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的试验研究表明,蛋氨酸铁螯合物组比硫酸亚铁组,初产母猪首次配种受胎率平均提高7.2%,胎产活仔数平均增加0.37头,初产死胎率平均降低2.1%,断奶仔猪成活率平均提高2.9%,断奶至产后发情配种的间隔时间平均缩短1.35天;第2胎-第8胎的经产母猪的胎产死胎率降低7.1%-29.6%,断奶仔猪成活率相对降低3.1%-6.2%;饲喂蛋氨酸螯合物的母猪体况变化平稳,直至第8胎的仔猪仍具有较高的育成率。结果表明,在母猪日粮中应用蛋氨酸铁螯合物替代硫酸亚铁,对母猪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1.受试母猪选择8月龄以上,体重达110kg,体况良好的加系长白、加系约克未发情的后备母猪16头。2~4胎断奶后,30天以上的乏情母猪(无生殖道疾病)16头,共计32头作为试验母猪。2.药品来源孕马血清(PMSG)规格1×800单位产地宁波市激素制品厂绒毛膜促性腺素(HCG)规格1×1000单位产地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3.试验方法对16头后备母猪与16头经产乏情母猪先颈部注射PMSG,剂量1600单位(用生理盐水4ml溶解2支)。72小时后出现发情症状的母猪颈部注射HCG,剂量1000单位(…  相似文献   

14.
集约化、产业化大中型猪场对后备母猪的选择相当严格,但在许多小微型猪场中其重视程度却不高。由于对后备母猪的选择把握不好,以至猪场的繁殖性能参差不齐,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下面结合多年的猪场服务经验,谈谈小微型猪场对后备母猪的选择要求,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与商榷。  相似文献   

15.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生产母猪由于疾病、饲养管理、遗传缺陷等原因,每年大约有25%~35%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需要,必须及时补充后备母猪,而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猪场的生产水平。要想有优良的繁殖母猪,必须从后备母猪的培育开始。要想使繁殖母猪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每年都要淘汰部分年老体弱、繁殖性能低下以及有其他机能障碍的母猪,从而保证繁殖母猪群的规模并形成以青壮龄为主体的结构比例,因此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提高猪群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1后备母猪的选择1.…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规模化猪场母猪的生产水平,提高猪场整体的经济效益。从选择优良后备母猪,完善母猪生产性能的记录管理、加强母猪的饲喂管理工作、做好母猪的生产管理工作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生产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生产母猪由于种种原因 (年龄、疾病、遗传缺陷等)每年大约有25%-35%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需要及时补充后备母猪,以替换效率低或产量低的母猪,为猪群补充更高产的母猪。合适的母猪群体分布为: 胎数0-1胎33%、2-5胎50%、6-9胎17%。  相似文献   

18.
耿健 《猪业科学》2018,(9):113-114
后备母猪是猪场持续正常生产的保障,关系到母猪群的生产性能及猪场效益。后备母猪在进入繁殖母猪群之前需要进行精细的选育工作以保证选取优秀的后备母猪,故猪场后备母猪的选育及引种工作为猪场工作的重点之一。该文就后备母猪的选育标准和引种细则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猪场后备母猪的选育、引种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养猪》2020,(4)
正后备母猪的高效培育是猪场保持高繁殖性能的关键,是一个猪场的火车头。尤其是对一个规模化猪场来说,母猪高繁殖水平要求猪场管理者对母猪群体有合理的规划才能实现。目前,很多猪场对后备母猪的引种无规划,或只关注引种时的体型、肢蹄、乳头等外在因素,而忽略了后备母猪在培育过程中的很多细节。经过良好培育过程的后备母猪,能够提高猪场的后备成种率、分娩率和产  相似文献   

20.
现代养猪生产中.母猪的正常淘汰率在30%左右.后备母猪的选留与补充尤为重要。但近几年后备母猪不发情问题越来越突出。调查发现,后备母猪不发情率在10%以上.个别猪场可超过50%。后备母猪不发情问题已成为困扰养猪生产的一个大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种猪生产和种猪售后服务的经验.对后备母猪不发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