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蜂蜜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纯  顾国达 《世界农业》2002,(6):4-6,12
我国1999年共生产蜂蜜21.4万t,占世界蜂蜜总产量的18.2%;出口蜂蜜8.7万t,占国际市场贸易量的25.7%。作为世界最大的蜂蜜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在世界蜂蜜生产和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世界蜂蜜贸易现状1.世界蜂蜜市场贸易量的变迁80年代以来,世界蜂蜜贸易量占世界蜂蜜总产量的比例保持在22%~29%之间,90年代以后所占比例为25%左右。1980年世界蜂蜜出口总量为21.1万t,1986年增加到30.9万t,1988年下降至26.2万t。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蜂蜜出口量基本保持在28…  相似文献   

2.
主要产米国家进出口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产米国家进出口现状与发展前景中国水稻研究所王巧军随着世界稻米生产和消费的不断发展,稻米贸易也不断增加,贸易量由1960年的546万t增加到1980年的1236万t。而80年代的稻米贸易量却徘徊在1200万t,仅占世界总产量的4%左右。9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3.
经济导视     
《世界农业》2004,(12):50-51
国际水产品贸易酝酿新规则日前在德国布莱梅市举行的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渔业委员会水产品贸易分委会第9次会议上,进行了水产品生态标签、水产品质量追溯等问题的讨论,并将就此蕴酿国际水产品贸易新规则。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水产品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但质量有待提高。目前,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进口市场,占世界水产品进出口总量的35%。欧盟计划在能力建设、人员培训、减少药残等方面投资4800万欧元,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水产品质量以促进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在水产品生物标签方面,为了遵循可持续利用渔业资源的原则,专家磋…  相似文献   

4.
加强渔业标准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水产品质量安全卫生备受关注,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重重,当前急需按国际市场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保证从“鱼塘到餐桌”的质量安全卫生,以破解我省水产品出口年面临的贸易技术壁垒,加快渔业产业化进程。 一、水产品质量呼唤标准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稻米出口已在国际市场上退居第6~7位.8O年代年均出口只有74万t,90年代略有回升,年均出口110万t,占世界稻米总出口量5%~6%.1998年是我国历史上出口大米最多的一年,达到375万t(减去进口稻米24万t,净出口351万t),占世界稻米总出口量19%.9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稻米贸易量只占稻米产量不到4%,比起世界小麦贸易量占其产量20%左右、粗粮贸易占其产量10%~12%要少得多.近年来随着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加速,世界稻米贸易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世界稻米出口量已从1991年度的1300万t增加到1997年度2 800万t(历史最高纪录),1998年度的2 500万t.预计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美、欧等国家出于营养需要(东方优质稻米含有独特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可以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脂),吃米饭的家庭有所增加.因而国际市场的稻米贸易量还将有显著增长,到21世纪初,稻米贸易量将可能达到3 000万t以上,为我国稻谷的生产和稻米的出口,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世界小麦市场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小麦市场走势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李岳云一、世界小麦市场的基本特征1.贸易量连续下降70年代到90年代初,世界小麦贸易除个别贸易年度(7月/6月),如1985/86、1986/87少数几个年度以外都是不断上升的,1992/93年度达到顶峰,小麦贸易...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大麦贸易量经历了一个由快到慢的增长阶段.为全面把握全球大麦的市场贸易动态,尤其是近20年来世界大麦贸易的发展情况,本文从地理分布、主要进出口国家等方面分析了世界大麦的生产与贸易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大麦种植面积的持续下降是造成大麦贸易量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大麦贸易的区域性更加明显,出口更加向欧洲集中,进口重心逐渐由欧洲的发达国家向南美洲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玉米、大豆等作物的扩大种植会制约大麦产量和贸易量的增长,但大麦价格依然具有上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中日之间水产品贸易关系一直十分密切,并且互为对方最大的贸易伙伴。然而近年来,其贸易量却出现了下降趋势。为促进水产品贸易的恢复,两国都进行了诸多研究。通过总结中日水产品贸易的发展历程、背景,并分析两国采取的贸易措施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日间的水产品贸易经历了扩大期、成长期、减少期三个阶段。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生产量与消费量的变化、水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以及食品安全标准的强化等。对于中日之间水产品贸易量下降的现象,我国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法律及食品安全标准的强化和出口管理体系的完善等。此外我国与日本开展了食品安全推进会,以有效应对两国水产品贸易中出现的问题。上述管理措施对于两国水产品贸易量的下降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然而其中尚存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要实现中日水产品贸易的恢复,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国际稻米贸易动态中国水稻研究所王巧军一、国际稻米贸易概况水稻一直被认为是维持生计的作物,大多是当地生产、当地消费,剩余的一部分送到邻近地区和城市消费,只有极少部分出口到国际市场上去。直到现在进入国际市场的稻米占产量的比重还不到5%,世界稻米贸易量19...  相似文献   

10.
菲律宾的水产资源极为丰富,金枪鱼资源居世界前列。在渔业产业方面,自1950年以来,渔业产业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由早期的海洋渔业为主、水产养殖为辅的产业格局变化为海洋渔业与水产养殖业并重的格局。在渔业市场方面,菲律宾的进出口贸易逐年增长,水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经加工处理的鱼类和水产品大部分就地销售,少量出口。在渔业管理机制方面,渔业公共事务由菲律宾下辖的渔业和水生资源局负责,并采取渔业管理实施渔业区域利用权制度。在渔业国际合作方面,与东盟的印度尼西亚、越南有广泛的合作,同时与日本、西班牙、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也有渔业合作;与中国在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下,将发挥中国传统水产养殖技术、海洋捕捞技术与菲律宾的海洋资源丰富等优势互补,将有更广泛的渔业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11.
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依存度和RRCA指数,以2002~2015年为时间序列,对江西省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江西省水产品贸易量虽然保持着每年都在增长,但市场占有率逐年走低,国内市场竞争力逐年下降,国际竞争力也在逐步减弱。最后,从政府、企业的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古巴渔业     
古巴共和国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以古巴岛、波诺斯岛为主,由大小1600个岛屿组成。国土面积11.4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13.6万。 古巴渔业是1959年革命以后发展起来的。据统计,50年代从事渔业生产的有1.3万人,帆船5000艘。现在,全国有4万人从事捕捞、养殖、水产品加工、贸易、渔船建造及其它服务性工作。  相似文献   

13.
泰国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国,也是世界主要的水产品进出口国之一。文章在实地走访、参观和调研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渔业司、宋卡沿海养殖研究与发展中心及泰国部分养殖企业的基础上,借助泰国渔业司提供的资料、东南亚渔业发展中心资料库、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统计数据库和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对泰国渔业的产量、生产方式、水产品品种、水产品消费、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以及泰国渔业管理部门、主要的渔业政策进行简要介绍,分析泰国渔业发展的需求和中泰进行渔业双边合作的可行性,结合“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及中国渔业“走出去”的方针政策,提出了中泰渔业合作的建议,以期为下一步中泰渔业合作规范有序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依存度和RRCA指数,以20022015年为时间序列,对江西省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江西省水产品贸易量虽然保持着每年都在增长,但市场占有率逐年走低,国内市场竞争力逐年下降,国际竞争力也在逐步减弱。最后,从政府、企业的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入探讨两岸渔业技术差异、两岸政策对海峡两岸水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本研究综合采用G-L指数、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了海峡两岸水产品产业内贸易演化特征,并实证分析了两岸水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两岸渔业技术差异和两岸政策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1)海峡两岸水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导,但产业内贸易的成分不断增加,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海峡两岸水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方式。2)两岸渔业技术水平的差异是海峡两岸水产品产业内贸易发生的重要原因;3)两岸政策在两岸水产品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最后,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本研究提出了两岸渔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青岛市水产品出口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九五”期间,青岛市水产品进出口贸易保持年均28%的速度增长,水产品出口创汇保持年均23.5%的速度增长。2001年,全市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总值达11.1亿美元,出口量29万吨,创汇6.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26%和37%。水产品出口创汇占全国的15%,占山东省的45%,位居全国和全省同类城市首位。目前,青岛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及出口创汇基地。 中国加入WTO后,渔业面临着前所来有的机遇和更加激烈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增强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扩大水产品出口的一项重大举措。为此,我们就进一步提高青岛市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等问题做了专题调研,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青岛市水产品生产的基础条件 青岛市水产品生产具有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世界水产品市场与中国出口水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世界水产品市场状况1.生产现状近年来,世界水产品产量稳定增长,1999年世界水产品产量达到12617.7万t,比1990年的97854.4t增长近29%。世界渔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的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泰国和美洲的秘鲁、美国、加拿大,以及北欧的挪威和丹麦等国家,上述国家的水产品产量差不多占世界总产量的60%。其中中国是世界头号渔业大国,以1999年为例,中国水产品产量达4003万t,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1.7%,其次是秘鲁和日本,分占世界总产量的6.7%和4.7%。2.贸易概况20世纪90年…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水产品质量安全卫生备受关注,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重重,当前急需按国际市场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保证从"鱼塘到餐桌"的质量安全卫生,以破解我省水产品出口年面临的贸易技术壁垒,加快渔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正>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几代渔业人的艰苦奋斗,我国渔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渔民生活不断改善,不但成功解决了水产品有效供给问题,而且走出了一条"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道路,谱写了中国渔业发展史上壮丽的篇章,发展成为世界渔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我国水产品生产地区分布上不平衡的特点出发,结合畜禽产品和国外情况,重点分析考察了沿海渔业区、淡水渔业区和山地高原非渔业区水产品在膳食中可能提供的动物蛋白质数量水平及其地位作用。着重指出了人口为全国30%的沿海渔业区占有全国73%的水产品,而人口为70%的淡水渔业区和非渔业区只占有全国水产品的27%。因而尽管1989年全国水产品蛋白质人均占有量仅为3.1克/人日,但沿海渔区却达到相当于世界多数渔业国的7.4克/人日的平均数量水平,并在动物蛋白质中占有平均40%的高比例水平,对保证膳食营养具有重要作用。在人口为40%的淡水渔业区蛋白质的平均占有量为2.0克/人日,在动物蛋白质中只占16.6%,但在淡水生产较快发展的前景下,90年代末仍有可能提高到现有全国平均水平3.1克/人日,部分省区有接近现有沿海渔业区水平的可能。但占有30%人口的非渔业区水产品蛋白质平均占有量仅为0.3克/人日,在提高膳食中动物蛋白质的作用上,不具有任何实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