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微囊化及释放特性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以乙基纤维素为囊壳,采用相分离法制备了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微囊粒剂;同时研究了乳化剂、控释剂、搅拌速度、有机相中溶剂加入量及水相中聚乙烯醇浓度、有机相滴加速度等因素对该微囊粒剂的平均粒径及包覆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室内释放分析。结果表明,使用乳化剂700#较为理想;以油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或正十二烷为控释剂,均能制得包覆率较高的微囊粒剂;搅拌速度、有机相中溶剂加入量及水相中聚乙烯醇浓度、有机相滴加速度对微囊粒剂的平均粒径及包覆率的影响较明显。控制释放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内较稳定的条件下,能持续释放110 d以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用3种不同种类的崩解剂,用量分别为1%、3%、5%,制备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7%水分散粒剂,通过测定崩解性和悬浮率,研究了崩解剂种类和用量对农药水分散粒剂崩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的崩解剂均不同程度的提高崩解性能,其中羧甲基淀粉钠的性价比最高,并最终通过配方优化确定了甲维盐5.7%水分散粒剂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3.
以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拮抗菌——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 T6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培养基配方及助剂类型的筛选,成功研制了长枝木霉T. longibrachiatum T6水分散粒剂,并测定了其贮存稳定性。结果表明:制备长枝木霉T6水分散粒剂的最佳配方(质量分数)为:羧甲基纤维素(紫外保护剂)0.5%,碳酸钙(稳定剂)4%,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黏结剂)5%,可溶性淀粉(崩解剂)5%,凹凸棒土(载体)5%及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5%。由此配方制备的水分散粒剂中孢子含量为5.6×108 cfu/g,悬浮率53%,pH值6.0,水分含量3.5%,湿润时间52 s,且在冷藏温度为(4±2)℃条件下的稳定性显著高于在室温(25℃)下的。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的研制,简述了它的制备方法、配方选择、质量技术指标和贮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  相似文献   

6.
66%二甲戊灵水分散粒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新型的农药剂型——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及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7.
正交法优化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水分散粒剂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生防菌株B1619对设施蔬菜土传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加工工艺对生物杀菌剂B1619水分散粒剂中含菌量的影响,作者通过单因子水平筛选和正交试验,对B1619水分散粒剂主要助剂配比和颗粒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3种主要助剂的最佳配比(质量分数)组合为:硅酸镁铝1.0%、萘磺酸盐甲醛3.0%、硫酸铵4.5%,优化后颗粒含菌量比初始含菌量提高了152.0%;最佳颗粒制备条件为:筛孔粒径1.5 mm、烘干温度65℃、烘干时间20 min,优化后颗粒含菌量比初始含菌量提高了160.0%。验证试验表明,加工工艺优化前B1619水分散粒剂颗粒的含菌量为2.50×108 cfu/g,优化后颗粒的含菌量为1.05×109 cfu/g,优化率为320.0%,优化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对难溶或微溶农药的高效利用,并满足速效、低毒和绿色环保的要求,采用医药研究中常用的固体增溶/分散技术,以聚乙二醇10000为固体增溶/分散介质,TANEMULCON1为分散剂,氯化铵为崩解剂,经混合造粒制备了啶虫脒可溶粒剂。当配方(以质量分数计)为啶虫脒30%、PEG10000 60%、分散剂TANEMULCON1 4%、氯化铵补足至100%时,啶虫脒可溶粒剂具有性质稳定、崩解速率快、能形成稳定的真溶液的特性。表明固体增溶/分散技术是将难溶于水的农药制备成可溶粒剂的一种简单、优良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简述了该制剂的特点、配方选择、质量技术标准、贮藏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悬浮率90%以上,崩解时间<60s,热贮(54℃±2℃,14d)分解率<5%等特点,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水分散粒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氟铃脲50%水分散粒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氟铃脲50%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简述了该制荆的特点、配方选择、质量技术标准、贮藏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悬浮率90%以上,崩解时间〈60s,热贮(54℃±2℃,14d)分解率〈5%,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水分散粒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农药新剂型—水分散粒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农药新剂型──水分散粒剂蕲春农药总厂(436315)张舒,曾国湘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农药助剂品种增多,质量提高及加工技术的进步,美国和欧洲相继开发出一种农药新剂型──水分散粒剂。所谓水分散粒剂(W·D·G—Waterdispersible...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环己磺菌胺50%配制水分散粒剂的研制过程,确定了润湿剂、分散剂、填料的类型及用量,得到了优化配方,并对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测定,各项指标符合水分散粒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环己磺菌胺50%配制水分散粒剂的研制过程,确定了润湿剂、分散剂、填料的类型及用量,得到了优化配方,并对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测定,各项指标符合水分散粒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水分散粒剂有时也被称为干悬浮剂,这种剂型是把固体的有效成分、粘着剂以及分散剂等混合、聚结而成。水分散粒剂的形状、大小及其性能可因加工方法不同而有所差异。水分散粒剂必须具有以下性质:1.在水中有很好的分散性;2.在操作时无粉尘,不破碎;3.有效成分含量高;4.理化性质稳定。同其它剂型比较其主要优点是:同可湿性粉剂比,水分散粒剂①无粉尘、更安全;②悬浮性和分散性更好;③喷雾量少;④便于使用和贮藏。  相似文献   

15.
种子丸粒化是种子包衣的重要类型,与常规的种子包衣相比,种子丸粒化不仅可以改变种子形状,使种子外形标准化,而且有效成分携带量更大、有效成分间相容性更好。本研究以不规则的大葱种子为对象,考察了不同填料及黏结剂用于种子丸粒化的性能,在获得优化配方的基础上,对所制备丸粒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将硬脂酸镁和滑石粉按质量比1 : 2混合后作为填料,以质量分数为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作为黏结剂时,较适合用于大葱种子的丸粒化,所制得的丸粒各项指标合格,符合种子丸粒化的要求。微观结构电镜观察表明,采用不同填料制备的丸粒在微观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填料间的结合越紧密,丸粒的强度越大。添加农药对丸粒化种子的影响评估结果表明,合理添加适宜的农药对种子发芽影响较小。本研究通过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相结合,进一步丰富了种子丸粒化研究基础理论,对提高精量化播种和规范化种植水平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95.5%草甘膦铵盐原药、98%麦草畏原药为原料,通过选用合适的润湿剂、填料进行了70%麦畏·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的配方开发,最终确定了最佳配方。经检测,该配方制备的70%麦畏·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外观优美、性质稳定、运输方便、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快速筛选农药水分散粒剂最佳配方的实用方法,该方法以3种变量的含量为坐标建立三角坐标系,选用重要且快速简单的质量评价指标为试验指标,适用于农药配方研制中两种或3种助剂的配比研究,可以提高水分散粒剂配方筛选的科学性和效率。室内以质量分数为43%的戊唑醇水分散粒剂配方为例,运用三角坐标图法对分散剂、润湿剂进行了最佳配比和含量的筛选和验证,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保水剂和活性炭、硅藻土、凹凸棒为填充剂的包衣材料制作丸粒化胡麻种子,研究了丸粒化处理对胡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加保水剂相比,保水剂质量与种子质量为1∶1时,丸粒种子的活力指数和出苗率显著提高20.11%、18.62%;随着保水剂含量的增加,幼苗的根冠比显著减小3.25%。包衣剂中以活性炭:凹凸棒=1∶1为填充剂的发芽率和出苗率比不加填充剂的明显提高6.79%、22.41%,幼苗生长最健壮。与未丸粒化的种子相比,当保水剂质量与种子质量为1∶1时,以活性炭:凹凸棒=1∶1为填充剂的丸粒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出苗率显著提高,而且幼苗的茎粗、叶面积和根冠比分别显著增加11.02%、27.35%、28.07%。可见,适量的保水剂(保水剂质量与种子质量为1∶1)和以活性炭、凹凸棒为填充剂的包衣剂能提高胡麻种子活力,增加出苗率,使幼苗的干物质重增大,根系发达,根冠比提高,为胡麻高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在四川地区开展田间试验。选择25.2、37.8、50.4、75.6 g a.i./hm~2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4个剂量进行杂草防除试验,选择25.2、37.8、50.4 g a.i./hm~23个剂量进行后茬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作为土壤处理剂可有效防除田间主要阔叶杂草凹头苋、辣子草、铁苋菜、叶下珠,在施药46 d后,4个剂量处理总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在95.09%~99.69%之间,鲜质量防效均高于99%;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的推荐剂量为25.2~50.4 g a.i./hm~2。大豆田施用推荐剂量的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对后茬蚕豆、油菜、小麦的出苗率(或存活率)、株高、生物量、分枝数(或分蘖数)和产量的影响较小,种植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研制了注干用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以下简称甲维盐) 可溶粒剂,并通过在马尾松树干基部钻孔施药,考察了其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以苯甲酸钠、单水乳糖、可溶性淀粉和羧甲基纤维素为水溶性载体,采用混料均匀试验设计及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对水溶性载体的配方进行了优化。将水溶性载体与溶于正丁醇和乳化剂OP-10的甲维盐 (油相) 在不同时间下混合并造粒,通过对其性能指标的追踪检测得出粒剂最佳配比和混合时间。结果表明:10%甲维盐可溶粒剂的最佳配比 (质量分数) 为:甲维盐10.0%(折纯),乳化剂OP-10 6.7%,正丁醇12.0%,苯甲酸钠39.0%,单水乳糖20.5%,水溶性淀粉3.0%和羧甲基纤维素4.5%;机械混合时间为10 min,粒剂外观为乳白色圆柱体,各项性能指标合格。注干施药结果表明:在浙江临安东湖村松材线虫病疫区,注干110棵马尾松,1 a后马尾松死亡率为0,对照区为6.1%;在福建泉州仙公山疫区,注干230棵马尾松,1 a后马尾松死亡率为1.7%,对照区10.8%。结果表明,所研制的10%甲维盐可溶粒剂可在松脂分泌旺盛的松树上注干施药,制剂造粒工艺简单,无包装物污染,对松材线虫病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