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在隔离区用药物诱导显性核不育小麦孤雌生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隔离区,以太谷核不育小麦和矮败小麦为供试亲本,用炔诺酮,甲地孕酮,乙烯雌酚,马来酰肼(MH)等化学药剂诱导不育株孤雌生殖。结果表明,太谷核不育小麦的诱导结实率高于矮败小麦。炔诺酮,甲地孕酮和乙烯雌酚的诱导结实率均超过马来酰肼。小穗剪颖后用药剂处理和药剂处理后穗子套袋均能提高诱导结实率。用药剂处理时间以晚上19时后效果最佳。不同供试亲本对喷药次数的反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用幼胚拯救法提高矮败小麦孤雌生殖诱导频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矮败小麦是显性不育基因MS2 与显性矮秆基因Rht10的紧密连锁体 ,这一特性不仅在遗传理论研究上有其特殊的意义 ,而且在小麦孤雌生殖育种上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991年以来 ,通过化学药剂诱导和延迟授以远缘花粉 ,已成功获得了孤雌生殖二倍体纯系 ,并从中筛选出了一些农艺性状比较优良的株系 ,从而证实了矮败小麦在孤雌生殖育种上应用的可行性。但研究发现 ,不育株经化学药剂诱导后 ,有的子房明显的膨大并形成胚乳 ,但不能发育成胚 ;有的虽然能够发育成胚 ,但胚乳发育不良 ,形成干瘪种子 ,最后不能出苗或出苗后即夭折 ,从而导致孤雌…  相似文献   

3.
秋水仙素和二甲基亚砜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隔离区内,以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中的不育株为供试亲本,用秋水仙素(Col)和二甲基亚砜(DMSO)诱导孤雌生殖。结果表明,Col和DMSO均具有诱导不育株孤雌生殖的作用,并且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同一药剂不同的诱导方法,其诱导效果有差异;小穗剪颖处理的孤雌生殖结实率较高;处理时间和套袋与否对孤雌生殖结实率影响不显著。孤雌生殖纯系在纯度和遗传稳定性方面均接近于对照品种(丰抗8号)。从遗传理论和育种实践的角度,讨论了药物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的可行性及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两性生殖它是指昆虫通过两性交配的生殖行为,雌性个体所产生的卵子受精后,能正常发育成新个体的方式。孤雌生殖(或平性生殖)指雌性昆虫的卵不经过受精,却能发育成为正常的新个体。偶发性生殖它是指某些昆虫正常情况下,进行两性交配生殖,而雌性成虫偶尔会产生受精卵,照样发育成新个体的方式现象。经常性生殖(永久性生殖)这是指一种雌成虫,所产下的卵,既有受精的卵,又有未受精的卵,只是奇在前者能发育成为雌虫,而后者却发育为雄虫。周期性生殖(循环型生殖)它是指昆虫在进行1次或多次孤雌生殖后,却  相似文献   

5.
王莉 《种业导刊》2013,(3):30-30
1形态特征麦蚜虫体很小,体色浅绿、绿色至深绿。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以无翅型孤雌蚜生活。在营养不良、环境恶化或群体密度大时,则产生有翅型迁飞扩散。2发生规律麦蚜一般一年发生10~20代。麦二叉蚜以卵越冬,翌年3月底4月初开始孵化,进行孤雌生殖2~3代后产生有翅蚜迁飞转移。气温升高后,一个孤雌蚜一天可生2~8头若蚜,最多20多头,4~10d可完成一代。小麦收获后,在田边杂草上和土缝内过夏,秋播麦苗出土后,又转到麦苗上繁殖危害,秋末产生有性蚜交配产卵在麦根部越冬。麦二叉蚜耐寒力强,  相似文献   

6.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河南省21个小麦新品种(系)麦谷蛋白高分子量(HMW)亚基构成、不同等位基因间亚基变异及出现频率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计算了品质得分。结果表明,河南省现有小麦新品种(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构成中以2+12亚基居多,5+10亚基的品种数量较少,对今后河南省小麦品质改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小麦无融合生殖育种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0余年研究,从上万份不同类型小麦亲本及杂交后代中,鉴定、筛 选、培育出5种具有小麦无融合生殖特性的基因型材料,分别是:多苗材料,表现兼性无融合特点的材料,表现专性无融合生殖特点的材料,孤雌生殖材料,具有雌蕊材料。  相似文献   

8.
马勇 《小麦研究》2001,22(4):8-9
本文较详尽地阐述了我所最新育出的三个各具特色的专用优质小麦新品系克96-351(专用饼干小麦)、克98R-813(超强筋面包小麦)和克95R-498(家庭专用小麦)的特征特性及产量品质表现,以为专用小麦的优化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小麦孤雌生殖育种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娜  赵昌平 《种子》2007,26(3):47-50
孤雌生殖的雌配子体不经过受精,在基因控制或其他外界刺激下引起细胞分裂直接发育成胚。孤雌生殖的诱导方法如药剂诱导法、远缘杂交诱导法和延迟授粉法等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快速固定优良性状,缩短育种周期,创新种质资源等方面发挥作用。两系法杂交小麦具有优良不育系易选育,配组自由的特点,较易获得强优组合,孤雌生殖育种能够使杂交小麦亲本包括光温反应特性在内的各种优良性状在早世代稳定,能够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加速两系法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孤雌生殖后代的鉴定方法很多,SSR是目前应用最多且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粘果山羊草Ae.19(Ae.kotschyi,19)为母本,中国春和云南铁壳小麦为桥梁亲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雄性不育株。再用普通麦78-1等为轮回亲本,与其测交并连续回交,育成了K-19-78-1A等小麦雄性不育系。然后用500余份普通小麦品种(系)与K-19-78-1A进行测交,获得469个组合F1杂种,其中73个测交种(占总数的15.57%)能完全保持K-19型小麦的雄性不育性。其余396个测交种(占总数的84.43%)对K-19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表现不同程度的育性恢复。恢复度幅度为1.0%~97.5%。396份材料中有14.14%对K-19型不育系表现高度恢复,按国内法计算恢复度达到80.1%~97.5%;测交、回交后代产生单倍体频率在0~17.5%之间,发现一批综合性状好、不产生单倍体的保持系和恢复源。  相似文献   

11.
6X小黑麦品种Venus和2个普通小麦品种杂交回交,选育出NR9849等8个系群94个系,其中大部份抗条锈病或(和)白粉病。应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脉(APAGE)分析了NR9849等系群的64个株及其亲本Venus、小偃6号和川育12号的醇溶蛋白,结果表明,50.00%的株系具有1RS/1BL所特有的G1d1B3位点,20.31%的株系在Gli-2位点发生了普通小麦与6X小黑麦遗传物质重组;64个株系中出现了1种亲本类型,3种重组类型和3种突变重组类型,突变率15.6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指出,大多数株系Glu-1位点与普通小麦亲本相同,即由Glu-A1编码的亚基1,Glu-B1编码的亚基7+8、14+15,Glu-D1编码的亚基5+10、2+12。文中还讨论了6X小黑麦向普通小  相似文献   

12.
灰色关联度在小麦新品系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华中工学院邓聚龙教授创立的灰色系统的关联分析法对湖北襄樊市1990 ̄1991年度小麦新品系区域试验材料中新品系(种)进行综合评判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0-1-3新品系表现最好,其次为989新品系。  相似文献   

13.
钟芳 《中国种业》2002,(9):42-42
山东省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近年来在小麦育种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有三个小麦新品种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认)定。现将其作如下简要介绍,以供生产参考。1淄农033为高产小麦新品种,系以(744433×74-0133)F3×(洛夫林13×淄  相似文献   

14.
在植物界存在的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和无融合生殖三大系统中,无融合生殖是较少研究而又有特殊价值的一种生殖方式。孤雌生殖属于无融合生殖的一种,它是指植物体内大孢子母细胞经过正常减数分裂后所产生的单倍性卵细胞未经受精,单独发育成胚而后生成种子或长成植株。孤雌生殖与花粉(花药)培养均属于单倍体育种的范畴,是快速育种的重要途径。但比起花粉培养,目前对它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诸如孤雌生殖的产生机理及各种作物的有效诱导技术等,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Shunji  白朴 《小麦研究》1997,18(2):34-36,F003,F004
我们曾提出利用S^ˇ型细胞质和IBL-IRS染色体互作引起的雄性不育选育杂交小麦的方案(Toriyama等,1993),并用13个品种选育了雄性不育系及它们的保持系。Ae,kotschyi的S^ˇ型细胞质的供体是农林26的S^ˇ;IBL-IRS染色体的供体是911-B-8-10(以下简写为st.911)。通过(S^ˇ)-Norin26和st.911与13个品种重复回交,获得了这13个品种的代换系(  相似文献   

16.
K型杂交小麦恢复基因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149A,保持系149(B)和3个恢复材料L783、太106和PH85-4(R)及其杂交后代群体F1(A/R),F2,B2(A/F),B2′(A∥BR)作为试验材料,对育性指标进行了比较,以恢复性遗传研究的最佳指标-套代自交结实率为育性指标,对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恢复的遗传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是配子体不系,三个恢复材料的育性恢复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7.
软质小麦品质性状与酥性饼干品质参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张岐军  张艳  何中虎  R J Pe 《作物学报》2005,31(9):1125-1131
选用我国17份软质小麦品种(系)在3点种植2年,研究软质小麦品质性状与酥性饼干品质的关系,探讨优质饼干品种的筛选指标。结果表明,粉质仪和拉伸仪参数与饼干品质的相关系数较小;吹泡仪弹性、吹泡仪弹性/延伸性、碱水保持力(AWRC)、碳酸钠溶剂保持力(SRC)和蔗糖SRC与饼干直径关系密切,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75  相似文献   

18.
EGF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液(含FSH)中分别添加10,30,50ng/ml表皮生长因子(EGF),24h检查成熟率,并进行孤雌激活。结果表明:添加10ng/ml、30ng/ml EGF组牛卵母细胞成熟率较对照组(未添加EGF)无显著差异(79.8% vs 71.5% vs 70.4%,p>0.05),但EGF添加至50ng/ml时牛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显著提高,达85.4%(P<0.01);在实验1的基础上,比较培养液中添加10ng/ml、30ng/ml 、50ng/ml EGF对牛孤雌激活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培养液中添加EGF并不能显著提高牛卵母细胞体外孤雌发育囊胚率(P>0.05),但可显著提高其囊胚孵化率(P<0.01)。  相似文献   

19.
瓜类雌性系(强雌系)高产育种原理的形成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国内瓜类作物普遍存在的雄花多、雌花少、产量低的状况,综述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前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为解决这一难题所研究出瓜类雌性系(强雌系)高产育种路线的形成过程。这一育种路线通过实践检验,成为70年代后期以来指导瓜类育种的主流原理之一。80年代后期开始,瓜类雌性系(强雌系)育种原理与时俱进,先后结合了抗病育种、生态育种、品质育种等研究内容,在瓜类育种上取得了较大进展。据此还展望了瓜类雌性系(强雌系)今后育种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20.
高粱无融合生殖系SSA-1和296B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粱无融合生殖系SSA-1和296B的选育牛天堂,张福耀,吴树彪,韩雪梅,韦耀明,尚勇进,孟存刚,阎喜梅,王景雪,郑静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太原030006)无融合生殖是植物种子的无性生殖方式,也是固定杂种优势的理想工具。禾本科作物的研究开始于Rao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