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舟山群岛2种濒危植物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chenii和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 sericea的天然生境和迁地保护区生境进行了调查与比较分析。调查结果显示:2种植物所处群落具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点。普陀樟原生境土层较厚、有机质较丰富,呈酸性;舟山新木姜子原生境土壤土层较薄,肥力较强,呈酸性。迁地保护区群落具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特点。迁地保护区土壤呈酸性,有机质质量分数呈中等程度。对原生境和迁地保护区重要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自然气候条件、群落特征还是土壤理化性质上,2种生境都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在此基础上,本着尽可能保持种群多样性的原则,迁地保护了普陀樟的5个种群和舟山新木姜子的5个种群。通过物候观察,普陀樟和舟山新木姜子已经在迁地保护区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2.
舟山群岛因面积变化、地理隔离和人类高强度干扰而蕴育着丰富的植被和海岛特有植物群落。基于洛迦山岛30个植被样地划分其植被类型,分析特有植物群落的物种和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1)洛迦山岛植被可划分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灌丛和灌草丛;按优势种和植物区系特征划分出10种群丛或群落类型;按群落年龄和外貌划分出10种演替阶段的群落类型。2)红楠-普陀樟群落和滨柃-海桐灌丛的胸径级结构均呈“L”形分布,胸径在0~5 cm的个体占比最高。3)红楠-普陀樟群落的平均密度显著低于滨柃-海桐灌丛(P<0.05),其他物种多样性在2种群落间无显著差异(P>0.05);仅红楠-普陀樟群落的功能离散度和Rao二次熵指数显著大于滨柃-海桐灌丛(P<0.05)。综合发现洛迦山岛植被类型丰富,海岛特有植物群落结构完整、物种和功能多样性高。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陆桥型海岛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和提升海岛特有植物群落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广东天井山云锦杜鹃种群及其所处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广东天井山云锦杜鹃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特点。在2 000 m^2的调查样方中,共记录胸径≥2.5 cm的立木701株,隶属于14科23属32种;该群落以山茶科、樟科和蔷薇科植物最为丰富,群落的优势种为假地枫皮,其次为云锦杜鹃和拟赤杨;云锦杜鹃为该群落的亚优势种,具稳定型种群结构,以Ⅱ-Ⅲ级小树较为丰富,幼苗较少,自然更新不良。建议通过适度的人工干预,促进天井山云锦杜鹃自然种群的自然更新,同时加强迁地保护,促进云锦杜鹃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广西局部地区紫茎泽兰的入侵定植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3年全区农业植物有害生物疫情普查发现,紫茎泽兰自20世纪70年代入侵广西后,已在百色、南宁、河池3市的14个县发生危害,其中百色市受害面积达12.7万hm^2.田林、隆林、西林等县土山荒坡发生密度一般为38株/m^2,最高达73株/m^2;河沟边发生密度为20株/m^2,最高达40株/m^2。紫茎泽兰为害造成田林县每年玉米产量损失18%、水稻损失9%、经济林损失5%。牲畜误食紫茎泽兰可致病、致残、流产,畜牧业经济损失达6%。  相似文献   

5.
叶海跃  谢春平  汤庚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735-17737
选择了南京地区的10个寺庭和10个寺园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植物群落学的方法,共记录维管植物146种(含变种),隶属于96属.63科。对各植物群落优势种群、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相似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寺庭和寺园的优势树种均为乔木。乔木在整个植物群落中占主导地位;灌木层(0.32株/m^2)的总体密度大于乔木层(0.21株/m^2)。寺园的乔木密度(2.4株/m^2)和灌木密度(4.5株/m^2)均大于寺庭。②寺园样地物种丰富度和Simpson指数均高于寺庭样地,反映了寺园样地为寺庙附属绿地,物种丰富度较高,群落层次与结构较合理;乔木层和灌木层的Pielou指数均较高,说明寺庙园林中各树种的数量分布均匀。③各寺园的相似性系数相对高于寺庭,但均未超过50%,反应了寺园中物种的种类相对丰富度较高,相对于树种较少的寺庭,树种重复出现几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3种珍稀树种引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陀樟和舟山新木姜子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普陀鹅耳枥为严重濒危灭绝等级珍稀植物,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对3种珍稀树种进行引种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3种树种在引种地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普陀樟和舟山新木姜子有较强的抗逆性和抗风、耐干旱等特性,保存率为96%以上,普陀鹅耳枥保存率为85%。对普陀樟和舟山新木姜子进行播种育苗试验,发芽率达80%以上。本试验可为缓解树种的濒危状态、提高福州市沿海地区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提供基础,为3种树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舟山海岛普陀樟等3种特有树种种质资源清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清查,发现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 chenii集中分布于舟山市普陀区所辖范围内的洛伽山、朱家尖岛以及以朱家尖、桃花、六横岛为中心的毗邻悬水小岛上,种质资源比较丰富,全市共有结果母树1.2万余株,大年种子产量有1500 kg左右。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 sericea分布在普陀区的朱家尖、桃花、普陀山和定海区的大猫岛,其分布特点是孤立,散生,且范围极小,无成片分布,共有结果母树300余株,种质资源较为贫乏,加之不合理的采种,迄今大年种子产量仅为100 kg。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分布范围更是有限,主要分布在桃花岛蚂蝗坑和定海区大猫岛茅草屋冷坑,呈群落分布,共有结果母树170余株,每年种子产量极少,能采到的种子只有0.25 kg左右。表3参12  相似文献   

8.
九连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结构与种类数量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西省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典型群落的结构与数量特征。群落主要由热带、亚热带科属组成,优势科为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Camelliaceae,安息香科Styrac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和木兰科Magnoliaceae等科,优势树种以相应的优势科属树种为主。物种数量特征采用重要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5个样地中,胸径≥3cm的个体密度1808株·hm^-2群落相对较高大,平均高度达11.5m,乔木垂直分化较明显:林木平均径阶为14.2cm,树种水平分布不均。许多常绿阔叶林群落正处于过老与更新发展之中,并常见有阳性落叶树种如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拟赤杨Alriphyllum fortunei和光皮桦Betula lurainirera等侵入林窗,形成常绿阔叶树与落叶阔叶树混交林。  相似文献   

9.
通过样地调查,对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五岭坑低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内物种丰富,计33科58属124种,种类组成以冬青科、樟科、壳斗科、山茶科、蔷薇科、山矾科等为主,常绿阔叶树种104种3 040株,分别占种数和总株数的83.87%、98.51%,群落的树种组成反映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的典型特征;2)群落幼树量大,自然更新良好。胸径与株数呈指数分布,立木径级分布连续,表明该群落处于成熟阶段。群落的平均胸径与密度之间存在负相关性;3)群落的Simpson指数、Gini均匀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较高,说明树种丰富,分布均匀,优势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草莓新品种栽植密度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个引进草莓新品种:达赛莱克特(DARSELECT)、土特拉(TUDLA)和卡图诺(CARTUNO)在我国北方和南方,4种栽培模式和不同栽培密度试验表明,达赛莱克特更适合北方栽培,土特拉和卡图诺适合南方栽培。经专业化繁育的无病毒新品种苗木超过当地生产者自繁传统品种苗木的结果产量25%-48%。单株和单位面积产量不如引种地的主要原因是低水平栽培条件造成。密度试验表明,密度与株产基本上呈负相关,密度与单位面积产量基本上呈正相关,单株产量与单位面积产量呈正相关。针对不同品种与栽培模式,可以初步筛选出获得最高产量(1500kg/667m^2-2000kg/667m^2以上)的种植密度,日光温室8000株/667m^2,大棚和小拱棚4400株/667m^2,露地5000株/667m^2-7400株/667m^2-7600株/667m^2,但在改善栽培条件后,还在降低定植密度与生产成本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定西市胡麻田杂草种类及群落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多年定点观察和大田调查,初步掌握了定西市胡麻田间杂草的发生种类、种群分布及危害程度。全市胡麻田草害面积达85%以上,杂草种类有23科51种,平均株数15.6-170.0株/m^2,株高2.82-17.77 cm,地上部鲜重1.92-457.66 g,主要有2、3、4、5、6、7、8、9、12元9种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12.
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 sericea是主要分布在舟山群岛区域的珍稀树种。在进行宁波市生态公益林调查中发现天童林场有舟山新木姜子天然群落,采用标准样地法,对这一大陆种群进行群落学调查,分析了舟山新木姜子及其主要组成种群落结构。在与舟山原产地生境和个体形态比较基础上,讨论了天童林场舟山新木姜子的群落起源及其更新类型。结果表明:群落为4种共优势种群落,林木层中出现木本植物21科41种;种群结构有4种类型:逆J字型、单峰型、单柱型和L字型。逆J字型的舟山新木姜子更新个体和萌枝较多,将维持舟山新木姜子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群落现处于灌丛阶段,与大猫种源舟山新木姜子生境较一致;叶形态与普陀种源的舟山新木姜子基本相同,因此推测该群落可能起源于普陀种源舟山新木姜子的种子漂移。图2表1参24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脱毒苗扦插密度对微型薯数量及大小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脱毒苗剪枝扦插密度对微薯数量及块茎百粒重的影响,本试验设计了200株/m^2、400株/m^2、625株/m^2三种密度。研究结果:选择400株/m^2密度,50天收获一次,可收百粒重160g的微薯531个/m^2。,这类微薯繁殖系数高,可直接应用于大田。  相似文献   

14.
详述了舟山海岛特有珍稀树种——普陀鹅耳枥、普陀樟及舟山新木姜子的分布状况及远程迁地保存现状,并提出通过合理开发利用来达到物种种质资源保存目的的新思路,以为当地野生植物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塑料大棚栽培早熟丝瓜,始收期较露地栽培提早20d左右,4月中旬可采第一批瓜,市场售价达4.00元/kg左右。在大棚内可采用高密度栽培,密度可达2000~2500株/667m^2,而一般露地爬蔓栽培约为400株/667m^2。大棚丝瓜高密度栽培,能提前采收,周年生长,省工降肥,优质高产。667m^2大棚可采收丝瓜10000kg以上,产值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三江平原芦苇湿地植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研究了三江平原芦苇湿地群落类型、组成,种类的数量特征及在群落中的作用,对常见藻类、苔藓类的组成及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湿地芦苇群落类型主要为芦苇群落、芦苇-小叶樟=毛果苔草群落和芦苇-小叶樟-狭叶甜茅群落;芦苇群落为单一优势种,其余2个群落为芦苇、小叶樟双优势种群落。藻类主要以硅藻门藻类为主,土壤微生物主要为真菌和好氧性细菌,所占比例为4.3%和95.2%。  相似文献   

17.
北京十三陵林场侧柏人工林林分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十三陵林场侧柏人工林13块样地资料为依据,研究其林分结构的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侧柏林林分平均密度为1535株/hm^2,平均高6.2m.断面积平均胸径为10.9cm,平均断面积为14.69m^2/hm^2,平均蓄积量为56.75m^3 /hm^2。应用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对数正态分布、Gamma分布和Beta分布拟合直径和树高结构,发现正态分布和Weibull分布拟合直径分布和树高分布效果最好,也符合人工林的林分结构规律。侧柏人工林层次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低,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hannon—Weiner指数、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85、0.58.0.75、0.39,0.78、0.58。在0~30cm阶段,更新幼苗以鹅耳枥、臭椿、槲树和栓皮枥为主;在30~50cm阶段,更新幼苗以槲树为主要更新树种;在50cm以上阶段,更新幼苗以侧柏、黄栌等喜光性树种为主,且每公顷50cm以上株数占总株数的55.5%。同时提出了“近自然森林经营”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夏玉米不同品种与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豫北温县生态区对郑单958、豫单998、晋061、晋014、晋024五个品种进行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郑单958、豫单998的最佳密度是5000株/667m^2,其产量分别为637.5kg/667m^2、652.7kg/667m^2,晋061、晋024的最佳合理密度是4000株/667m^2,其产量分别为594.7kg/667m^2、580.5kg/667m^2;而晋014三个密度间产量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品种、不同种植密度对株高的影响亦不同。  相似文献   

19.
适当增密对高秆大穗型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个高秆大穗型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密度条件下的产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三个品种的产量都随着增加,增加一定密度后,产量不再增加,而是逐渐下降。本试验条件下,东单60在3200株/667m^2时产量达到最高,产量751.3kg/667m^2;博丰109适宜密度2800株/667m^2,产量755.3kg/667m^2;辽单37的适宜密度3000株/667m^2,产量732.1kg/667m^2。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透光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珍稀树种水青树群落学特征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元江自然保护区分布的水青树群落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物种组成与结构、更新特点与保护对策.结果表明:元江自然保护区水青树群落共记录维管植物32科46属55种及变种,水青树是群落的优势树种,山茶科、樟科和蔷薇科是群落伴生植物的主要组成科.水青树具有在林窗或林缘下更新的特点,在光照条件好,郁闭度不大的次生林下,其更新幼苗生长能力较强.当地的水青树群落结构较典型,自然更新良好,属我国水青树分布区原生状态较好的群落类型.在元江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中应将水青树群落类型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并且与其生境保护同时进行,实施就地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