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晚稻生长后期,由于受到某些病虫危害,往往出现白穗现象,而水稻上的白穗是比较复杂和容易混淆的病虫危害症状之一。正确区分因不同原因造成的白穗,是指导病虫防治和测报的重要环节。现将几种晚稻白穗识别方法介绍如下:稻瘟病危害造成的白穗。在稻瘟病特别是穗颈瘟发生严重的年份,由于穗颈瘟和枝梗稻瘟病菌的侵入,极易造成  相似文献   

2.
<正>问:有不少农户来电话反映今年水稻普遍有白穗灾害,该找谁处理?是种子原因还是农药问题?答:目前有的稻田的确是有不少白穗,但不是普遍都是,这不是螟虫为害造成的白穗,而是由稻瘟病造成的水稻穗颈瘟。由于今年水稻前期叶瘟发生较重,植保部门及早预计了水稻穗颈瘟将暴发流行大发生,为此江苏省、市、区政府都印发了要求主动出击突击防治水稻穗颈瘟等穗期重大病虫紧急通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抽穗前后常会遭受多种病菌的为害,需要进行化学防治,这是保证水稻获取丰收的重要措施。但是,穗期前后使用杀菌剂必须谨慎,否则就会出现药害,导致减产。抽穗扬花期使用砷制剂,有造成水稻不结实的风险。在生产上已发现,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在抽穗扬花期喷施,用于防治水稻的稻瘟病、稻曲病,结果 3~4天后出现药害症状,稻穗上开始出现大量颖壳发白的空粒,并有零星白穗出现,其余穗子上或多或少出现白  相似文献   

4.
<正> 去年水稻三化螟在淮南发生非常严重,且经各地大力组织防治,基本控制了危害,三代白穗率被控制在0.5%左右,但按此白穗率推算,三代残虫基数较大,大部分地区平均每亩在1000头以上,为今年水稻三化螟的发生提供了大量虫源。多年来的治螟实践表明,仅依赖化学防治措施,不仅增加防治成本,而且不能实现持续控制,还可能带来害虫抗药性上升、环境污染、稻谷农药残留超标等新  相似文献   

5.
小麦青枯白穗是近年周口市农民朋友咨询最多、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导致小麦青枯白穗发生的原因较多,需要鉴别症状,查明病因对症下药。应在搞好综合防治的基础上,根据虫害发生趋势在关键时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6.
水稻正常结实是夺取水稻丰产丰收的必要条件,如果水稻结实不正常,必然会导致减产。在总结回顾息县一季中稻非正常结实纠纷田间现场鉴定案例基础上,结合有关法律法规与科技文献,既提出了水稻非正常结实原因追溯的原则要求,又提出了基于种子真实性、品种纯度、不适宜气温、不适宜水分、养分不平衡、虫害、病害、除草剂药害、粉尘污染等9种原因造成的一季中稻非正常结实的典型症状或指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根除预案,对有效解决有关纠纷、防止类似问题再发生、促进一季中稻生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桂孙  王琴 《种子科技》2024,(2):110-112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为害水稻生长的严重病害,直接造成水稻减产,不利于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以水稻的发病原因(种子、品种、气象、栽培管理)为切入点,分析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和特点,重点论述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杀螟虱等几种新农药防治水稻害虫的效果郭世平(贵州省余庆县植保站564400)近几年来,迁飞性害虫在水稻上危害日趋严重,防治上大量选用有机磷(甲胺磷、氧化乐果)、菊酯类等农药,造成害虫的抗药性增强,稻田生态破坏严重。因此,为了提出防治水稻稻飞虱、稻纵卷...  相似文献   

9.
全圣 《种子世界》2007,(1):38-39
近几年来,经常有农户反映种植的杂交水稻在大田表现不结实,对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也给农户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影响。通过在大田观察,农户反映的不结实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表现为结实率低,其分布呈规律性,在稻田四周结实率较高,稻田中央结实率较低;二是其中部分植株不结实,或在大田分布较均匀,或分布较零乱,或呈条块状分布。农户均认为是种子质量问题造成的。其中确实有一部分是种子质量问题引起的,也有因品种适应性问题造成的,但异常气候、病害以及人为因素也是造成杂交水稻不结实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水稻病虫害“傻瓜”防治技术,又称为轻型防治技术,具有省工、省药、省力和增效的特点,易为农民朋友掌握,特别适宜较难防治的水稻枯心、白穗和穗颈瘟等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1错过防治最佳时期 稻农们没有抓住在关键时期适时喷药预防水稻病害的发生。多数农户疏于田间管理,在防治上存在着重视虫害、轻视病害防治的思想,对稻瘟病的为害性认识不足,存在麻痹思想,往往是在大发生后已看见白穗时才施药防治。防治时间不及时,存在"马后炮"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正>水稻螟虫俗称钻心虫,主要包括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台湾稻螟以及稻褐边螟等,其中以二化螟、三化螟为害最为严重。水稻螟虫在苗期及分蘖期造成枯心,在孕穗期造成枯孕穗,在穗期造成白穗、虫伤株,从而影响产量与品质,轻者损失10%,重者损失30%,甚至颗粒无收,对水稻生产有严重影响。化学防治一直是各稻区防治水稻螟虫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大量、不合理使用,导致螟虫抗药性加剧,防治成本增加,稻米农药残留超标及危害水生有益生  相似文献   

13.
<正>眼下正是水稻穗颈稻瘟防治的关键时间,一旦错过时间,田间就会白穗增多,产量损失增大,轻者减产5%左右,重者减产10%以上。危害症状水稻穗颈瘟是稻瘟病的一种,发生在水稻穗颈部位,发病时间多在水稻破  相似文献   

14.
掖107自交系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山东省莱西市植保站孔显民玉米粗缩病(MRDV)是一种病毒病,植株感染后生长迟缓、矮化,上部节间粗肿短缩,顶部叶片簇生,病株早期感病多数不能抽穗结实。1990年开始,我市鲁玉2号制种中掖107自交系零星发生。1993年突...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中籼稻高温热害情况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在日平均气温30℃以上,日最高气温35℃以上天气条件下抽穗扬花,就会产生高温热害,主要造成水稻花丝萎缩或不伸长,花药不开裂,花粉粒不发芽,以致不能正常受精结实.安徽省今年出现了阶段性高温热害天气,对水稻生产产生了特殊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玉米制种结实不良的原因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制种结实不良的原因与防范措施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齐齐哈尔161041)李清泉1结产不良的原因1.1干旱影响雄穗发育。自交系出苗后,拔节至抽穗期持续干旱将会造成雄穗分化不良,花粉量减少,生活力降低,从而影响了制种田母本结实。1.2高温干旱不利...  相似文献   

17.
玉米杂交制种田结实不良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我国各玉米制种区均有发生,是造成玉米种子减产的最主要原因,一般可减产 15%~ 30%,严重时减产可达 50%以上.我们通过多年的玉米杂交制种实践,并进行外出实地调查,分析了造成辽宁省玉米杂交制种田结实不良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黔南州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及其防治对策王德其(贵州省黔南州植保植检站)稻纵卷叶螟是黔南地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七十年代以前较少成灾,七十年代以来大发生频率上升,每年都要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1974、1975、1976、1978、1982、1985、198...  相似文献   

19.
在小麦生长后期,麦田不同程度地出现白穗现象,而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升造成一定程度的制约,特别是沙壤土地和旱薄地较为严重.经多年的实地观察和防治,总结出小麦出现白穗的原因和以下对策. 1造成小麦白穗的原因 1.1 小麦全蚀病 这是一种毁灭性的典型的根部病害,小麦白穗是由于根部及茎基部受病菌侵染为害引起的.小麦全蚀病菌是土壤寄居菌,是主要的初侵染菌源,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但以苗期侵染为主.病菌可由幼苗的种子根、胚叶以及根茎下的节间侵入根组织内,也可通过胚芽鞘和外胚叶进入寄主组织内.幼苗期感病,初生根部根茎变为黑褐色,重者病斑连在一起使整个根系变黑死亡.  相似文献   

20.
<正>大螟是危害早稻的害虫之一,长期以来在水稻上的发生与危害都比较次要,但近些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以及农业机械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本处于次要地位的早稻大螟危害,在不少地方已有加重发生的趋势,造成早稻后期出现大量白穗,值得引起注意。大螟加重危害的原因大螟是多食性害虫,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玉米、甘蔗、高梁、小麦、大麦、油菜、蚕豆、茭白、向日葵和棉花等作物,以及稗、芦苇、早熟禾等多种杂草。它对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