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甘薯黑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述了甘薯黑斑病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症状、致病机理,甘薯对黑斑病的抗性鉴定、抗性遗传特点和防治方法,并展望了甘薯黑斑病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
介绍甘薯黑斑病的发生症状、发病条件,提出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以为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甘薯黑斑病目前仍是北方薯区甘薯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特别对一些食用的敏感品种,甘薯黑斑病的危害远高于其他病害,而薯苗黑斑病的传播是其主要发病途径。通过对硅酸钠施用量、有病症无病症盖土和盖土灌根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硅酸钠能有效的防治黑斑病,50 g/m2硅酸钠有病症盖土灌根处理能有效的减少甘薯黑斑病的发生。为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黑斑病是甘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选育抗黑斑病的甘薯品种是防治黑斑病的重要途径之一。黑斑病抗性鉴定是甘薯抗病育种的基础,然而目前采用的甘薯黑斑病抗性鉴定方法仍存在不足,尤其是病原菌的纯化和准备。利用甘薯液体培养基对黑斑病菌进行扩大培养,成功接种苏薯8号和华东51-93并致病。采用该培养方法连续2年对苏渝303等8个品种进行黑斑病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较为稳定一致,能有效反映甘薯品种对黑斑病的抗性水平。该培养方法科学高效,操作简单,不易污染,从而可为甘薯抗黑斑病品种选育提供高效精准的抗性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安徽省甘薯主要病害甘薯茎线虫病、甘薯根腐病、甘薯黑斑病、甘薯黑痣病的发生概况及流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病害的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以期为上述病害的有效防治和甘薯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安徽省甘薯主要病害甘薯茎线虫病、甘薯根腐病、甘薯黑斑病、甘薯黑痣病的发生概况及流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病害的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以期为上述病害的有效防治和甘薯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福建加城甘薯薯块上发生的变色、变苦的病害,经病原分离,分离到了黑斑病菌,但用防治黑斑病的方法防治时,不能完全控制此病,经对土壤进行测定,发现土壤有效B的质量分数极低。用石英砂作甘薯缺B盆栽试验,得到了与连城病薯相似的症状。在用B肥和B肥多加菌灵进行防治时,能控制此病。因此我们认为莲城薯病有2种病因:一为土壤缺B;二为甘薯黑斑病。  相似文献   

8.
安全贮藏甘薯种是综合防治黑斑病的重要环节。我们通过安丘南郚样板田的工作,调查了解到郚城大队1962年贮藏的185,000斤甘薯种,结果烂了45,000斤,出窖时黑斑病块率15—40%。当时虽认为管理方法存在问题,但在当地条件下,如何管理,怎样控制  相似文献   

9.
福建连城甘薯薯块上发生的变色、变苦的病害,经病原分离,分离到了黑斑病菌,但用防治黑斑病的方法防治时,不能完全控制此病.经对土壤进行测定,发现土壤有效B的质量分数极低.用石英砂作甘薯缺B盆栽试验,得到了与连城病薯相似的症状.在用B肥和B肥加多菌灵进行防治时,能控制此病.因此我们认为连城薯病有2种病因:一为土壤缺B;二为甘薯黑斑病.  相似文献   

10.
1963年夏,我们在山东省安丘县南郚公社郚城大队建立了农村科学实验基点,开展了防治甘薯黑斑病的工作。两年来,基本消除了甘薯黑斑病的危害,树起了一个由黑斑病发病重到基本消灭为害的样板。同时,在样板田上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推动和搞好了生产,而且也丰富和提高了科技人员的科学理论水平,我们体会较深的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1.
连城县紫甘薯主要病虫害有甘薯瘟、甘薯细菌性黑腐病、甘薯蔓割病、甘薯黑斑病、甘薯病毒病、甘薯小象甲、甘薯大象甲、烦夜蛾和甘薯麦蛾。在研究其发生特点的基础上,从培育无病壮苗和大田期病虫防治方面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甘薯黑斑病,又名黑疤病,是严重危害我国甘薯生产的三大病害之一,主要危害甘薯根部及茎部。因其传播途径多,彻底根除有一定的困难,目前大多是在综合防治的基础上加以控制,其中培育抗病能力强的甘薯品种仍然是最主要、最直接的方法之一。该文主要对甘薯黑斑病的致病菌、致病机理、抗性遗传方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为今后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甘薯黑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国艳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0):66-66,95
甘薯黑斑病的发生受到温湿度、品种抗性及机械损伤等影响,生产上应通过建立无病留种地、培育无病种苗、高剪苗、轮作及做好收贮工作以预防和防治甘薯黑斑病。  相似文献   

14.
北方薯区甘薯三大病害和杂草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危害北方薯区甘薯安全生产和贮藏的甘薯茎线虫病、甘薯黑斑病、甘薯根腐病及杂草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进行了系统介绍,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是由于牛吃进一定量有黑斑病的甘薯后,发生以急性肺水肿与间质性肺泡气肿、严重呼吸困难以及皮下气肿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俗称牛喘气病、牛喷气病。病因本病主要发生于种植甘薯地区。由于甘薯块根多汁,在收获或贮藏保存时期,如条件不好、方法不当,极易感染黑斑病,使其侵害甘薯局部成为黑色斑块,周围组织成为褐色,煮熟后有苦味。甘薯黑斑病的有毒成分主要是翁家酮与甘薯酮,对牛可引起肺水肿和肺间质性气肿等病变,导致窒息死亡。当牛食入有黑斑病的甘薯块根过量时,就会引起中毒;用经加工处理的有黑斑病的甘薯渣喂奶牛,也会使…  相似文献   

16.
<正>甘薯黑斑病多发生于冬季甘薯贮藏或春季种薯育苗时期,本病为饲喂患黑斑病的甘薯所引起的一种中毒病,主要发生于牛,有时也见于猪。1预防注意事项预防牛黑斑病甘薯中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收获甘薯时,尽量勿擦伤表皮,贮藏时,地窖应干燥密封,温度控制在11℃~15℃。其次,染黑斑病的甘薯、甘薯苗、甘薯干及其副产品,严禁饲喂家畜。特别是病甘薯不能作种用,加强饲养管理,有效防止甘薯黑斑病的传染。2因病施治家畜发生中毒时,高度呼吸困难和皮下气肿,  相似文献   

17.
<正>甘薯黑斑病多发生于冬季甘薯贮藏或春季种薯育苗时期,本病为饲喂患黑斑病的甘薯所引起的一种中毒病,主要发生于牛,有时也见于猪。1预防注意事项预防牛黑斑病甘薯中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收获甘薯时,尽量勿擦伤表皮,贮藏时,地窖应干燥密封,温度控制在11℃~15℃。其次,染黑斑病的甘薯、甘薯苗、甘薯干及其副产品,严禁饲喂家畜。特别是病甘薯不能作种用,加强饲养管理,有效防止甘薯黑斑病的传染。2因病施治家畜发生中毒时,高度呼吸困难和皮下气肿,  相似文献   

18.
甘薯黑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当耕牛误食一定量的罹患黑斑病的甘薯后,就会引起中毒,称为耕牛甘薯黑斑病中毒。在基层工作中曾治疗多例耕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症,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诊治情况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2006,(7):9-9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是由于牛吃进一定量有黑斑病的甘薯后,发生以急性肺水肿与间质性肺泡气肿、严重呼吸困难以及皮下气肿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俗称牛喘气病、牛喷气病。病因本病主要发生于种植甘薯地区。由于甘薯块根多汁,在收获或贮藏保存时期,如条件不好、方法不当,极易感染黑斑病,使其侵害甘薯局部成为黑色斑块,周围组织成为褐色,煮熟后有苦味。甘薯黑斑病的有毒成分主要是翁家酮与甘薯酮,对牛可引起肺水肿和肺间质性气肿等病变,导致窒息死亡。当牛食入有黑斑病的甘薯块根过量时,就会引起中毒;用经加工处理的有黑斑病的甘薯渣喂奶牛,也会使…  相似文献   

20.
以地窖为例,介绍了甘薯的窖藏技术以及贮藏时期分期管理的要点;在简要分析介绍甘薯在窖藏的过程中常发生的甘薯软腐病、甘薯黑斑病和甘薯小象甲的危害后,提出了一些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