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春 《中国种业》2013,(12):85-85
江麦919是宿迁中江种业有限公司用杂交方法育成的新品系,通过几年试验、示范种植表现出高产、稳产,适于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正>1品种来源江麦919是江苏省宿迁中江种业有限公司2003年以中引179/皖麦38为母本,郑麦902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后代连续单株选择于2009年育成的常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田间表现高产、稳产、抗性强、后期熟相好。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正5月23日至6月14日,为了进一步确认中麦578的产量表现,河南、安徽、江苏、河北、山东等省陆续举行了中麦578实打实收活动。活动表明,中麦578在各地大面积产量接近高产品种,既优质强筋又高产稳产的特性符合产业的需求,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其中,河南焦作地区沁阳市百亩方平均每667m2产730.1kg,高产攻关田产785.2kg;新乡市新乡县千亩方平均产  相似文献   

4.
对优质强筋专用小麦新品种烟农19号的特征特性及其在江苏徐淮地区的表现进行了试验分析,并针对其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提出了相应的优质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水稻大面积高产原因及关键技术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参与实施导师张洪程教授主持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单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对江苏高产水稻进行了深入全面考察, 认为江苏水稻大面积产量重复超10500 kg/hm2, 从技术路线、栽培理论、关键技术到品种推广的指导思想等方面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偏迟熟水稻北移,充分利用光温生态生产潜力,是大面积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前提;高产群体质量的优化调控,是高产的技术理论基础;“壮秧、扩行、减苗、调肥、控水”是其高产的关键技术。据此引发思考并对安徽及同类地区水稻生产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华泰998是陕西省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金23A和自育恢复系R21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晚籼杂交稻新品种,在陕西汉中平坝及安康川种植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能力强、适应性较广等特点。本文介绍了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江麦816由徐954与烟2801杂交并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2010-2012年参加江苏省淮北组小麦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31.8kg,较对照淮麦20增产6.3%,2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2-2013年参加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24.0kg,较对照淮麦20增产4.8%。2013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属于半冬性小麦品种。幼苗匍匐、株型较紧凑,株高78.1cm,分蘖力强、综合抗病性好、抗倒性强,容重高品质优,高产潜力大,在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189西红柿在江苏适合越冬栽培,宜在8月中下旬播种,9月中下旬定植,春节前上市。从育苗、定植前准备、定植后的管理和采收等几个方面介绍了189西红柿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秦优11号是陕西省咸阳市农科所等单位育成的集高产、稳产、多抗、优质于一身的三系杂交油菜优良新品种。适宜长江下游区和江苏全省种植。2008年分别通过江苏者审定(苏审油200801)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油2008029)。  相似文献   

10.
玉稻518是2015年9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粳稻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等特性,适宜河南沿黄及信阳、山东、江苏淮北、安徽地区种植。为加大该品种的推广力度,特制定了本品种高产生产技术规程,供生产上大面积操作使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山东省枣庄市抱犊崮林场的23年生40个侧柏种源试验林生长特性和抗冻性进行了调查,利用一维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分析表明:山东历城、山东微山、山东泰安、山东枣庄、江苏铜山、河南确山和江苏徐州等为枣庄及其毗邻地区的最佳种源。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高产、多抗且配合力较高的大豆品种‘周豆23号’及其衍生的10个新品种(系)的特征特性,深入挖掘‘周豆23号’在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培育方面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追踪‘周豆23号’的系谱,计算其原始亲本的细胞质及细胞核贡献率,并与其衍生的10个优异新品种(系)的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周豆23号’聚合了50个原始亲本的优良基因,地理来源涉及美国和中国7个省市;在高产、稳产、抗倒伏等特性具有较强的遗传力,不仅是作为种质资源创新、培育新品种重要的材料,同时也是通过分子水平探求大豆高产、稳产、多抗特性的重要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3.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理论与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理论与技术苏祖芳(扬州大学农学院225009)水稻高产群体质量与技术是凌启鸿等在叶龄模式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多年试验、示范所创立的。该成果在江苏、安徽、上海等省市大面积上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从1992—1995年在江苏省不同地...  相似文献   

14.
江苏淮阴教育学院等单位连续6年进行了春玉米高密度(82,500~90,000株/公顷折5,500~6000株/亩)化学调控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获得了比常规高产方法增产1~2成的效果。此项研究,1985年11月30日通过市级鉴定。  相似文献   

15.
春玉米优质栽培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春玉米生产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的应用,许多专家、学者先后开展了作物模式化高产栽培研究。但这些研究均未涉及高产下的优质问题。近年来,江苏农科院及南京农业大学等研究了氮、磷肥对小麦籽粒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但有关玉米优质栽培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在春玉米模式化高产栽培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本项研究,旨在探讨春玉米高产条件下,栽培措施与品质间的关系,及筛选出优质栽培的最佳农艺组合方案,为春玉米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吴强 《中国种业》2020,(1):77-78
中江玉5号是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对该品种亲本的生育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为加快产业化进程,扩大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部分地区大螟、二化螟回升迅速,对水稻壮苗分蘖和高产丰收影响较大。为了探索四氯虫酰胺等药剂对水稻二化螟、大螟的防治效果及其应用技术,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受江苏通联植保公司等有关公司企业的委托,我们于2014年8月下旬在江苏南通通州区二化螟发生较重的骑岸镇进行了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等多种新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和应用技术试验,这次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粳稻-小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充分挖掘稻麦周年高产潜力,通过不同生态区稻麦两熟多项生产技术试验,研究提出江苏各地粳稻一小麦周年高产的最适播(栽)收期与茬口衔接、最适播栽方式、最适群体起点(密度)以及适宜的肥料运筹、水分管理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苏油6号由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 201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油201103.该品种优质、高产、多抗、植株高度适中,适合江苏地区油菜直播、摆栽、机械化收割等轻型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戴传刚 《中国种业》2017,(12):75-76
江麦919由宿迁中江种业有限公司以中引179/皖麦38//郑麦9023,于2009年育成,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播期弹性大、分蘖成穗率高、穗粒结构协调、综合抗性好等特点。在江苏省淮北地区稻茬栽培要根据播期确定播量,合理运筹肥水,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强化田间管理,注重抗灾应变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