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牛流行热(又叫牛"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病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急迫,流泪和消化器官的严重卡他性炎症和运动障碍。本病病势迅猛,但多为良性经过。对部分病牛的生产性能影响较大,常因瘫痪而被淘汰,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大部分病牛发病后经2~3天即可恢复正常。本病常引起牛大群发病,可明显降低泌乳牛的产奶量。牛是本病最易感的动物,主要侵害奶牛和黄牛,多发于3~5岁牛,犊牛和9岁以上的老龄牛很少发病,本病一旦发生,传播迅速,传染力强,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但死亡率低。传播媒介是吸血  相似文献   

2.
本病是由牛感染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热性、传染性疾病。发病牛表现为发热和腹泻,还可以见有黏膜溃烂等症状,处于妊娠期的母牛会出现流产和胎儿畸形等症状。发病牛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给养殖场造成严重损失,本文通过对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深入研究,着手于本病的诊断和防治,可以为广大牛场防控本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病是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发病迅猛、流行面广,发病率高。长江以南地区较为多发,在发病过程中临床表现为体温高、流泪、流鼻涕、咳嗽、呼吸困难,部分病牛跛行、卧地不起、皮下气肿、排黄色或暗红色带粘膜的稀粪;高产牛发病高于低产牛,妊娠牛高于未妊牛,发育牛高于犊牛。近年来本病有越演越烈之势,发病造成奶牛死亡、淘汰、早产、流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疥癣病是各种家畜共患的寄生虫病。过去羊多发本病,近年来在一些地方,牛发病也较重。但由于牛体型大,不易进行药浴,使本病扩大蔓延,给养牛业造成很大损失。为了控制和消灭本病,多年来我们应用辛硫磷喷浴法防治牛疥癣病,收到  相似文献   

5.
牛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牛后引起牛发生的发热和流产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它不仅能够感染牛,还能够通过传播感染人,引起人的发病。本病是对养殖业影响较大,常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威胁到人类的安全。本文针对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情况和临床诊治进行了简要的概况,旨在能够为牛的饲养和本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牛放线菌病是一种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1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呈散发性流行。导致本病的病原主要存在于被污染的饲料、土壤和饮水中,放线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引起感染。给牛喂饲带芒刺的饲料,可造成其口腔黏膜受损而发病。本病常见于牛,尤其是幼龄牛,除牛外,猪、羊、鹿、人等均可感染本病。2临床症状病初牛舌体微肿,流涎,咀嚼和吞咽困难,严重时舌体肿硬,并伸出口外,难以缩回,患牛水草  相似文献   

7.
牛冬季腹泻是一种季节性传染病,可以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在生产实践中应该引起重视。本病发病突然,诊断简单,一旦发现应当积极治疗避免损失。  相似文献   

8.
牛瘤胃积食是由于牛采食的饲料在瘤胃内不能够被消化,导致瘤胃扩张,食物残留,对牛瘤胃正常的运动和消化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本病是牛的一种常见的内科病。发病后如果不能够及时治疗就会表现出脱水、衰竭等,甚至出现死亡,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损失。本文针对牛瘤胃积食进行详细的归纳,旨在为养牛场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该病在祁连县主要发生于冬季,春初也有流行情况,潜伏期2~5d.仅2010年冬季,祁连县野牛沟乡达玉村,牧户宽太才让的牛发病 75 头,实际存栏数352 头牛,发病率21.3%,死亡35头,病死率46.7%.发病牛主要是急性经过,死亡率较高,对慢性经过者及时合理治疗后可治愈.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接触性传播.本病在祁连县造成流行主要原因是免疫和饲养管理及高寒缺氧地带放牧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牛皮肤乳头瘤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以多发性皮肤疣为特征的慢性增生性传染病,许多产牛国家都有发生。本病的发生可直接影响皮张质量,并可间接影响生长发育或继发感染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一九七九年赵煊等曾报告过我国新疆石河子地区某牛群中本病的发生,十九头发病七头(占36.84%)。贵州省历史上无本病的正式记载。一九  相似文献   

11.
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反刍兽的慢性肠道疾病.本病的特征是病畜表现慢性卡他性肠炎,长期顽固性腹泻、消瘦,易造成患畜死亡.本病在世界广泛流行,以奶牛业和肉牛业发达的国家受害严重.我国于1953年首次报道此病.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引起牛发病,幼牛易感,羊和骆驼也可发病.本病不易被人察觉,平时不会造成突如其来的损失,但感染地区畜群死亡率可达2%~10%,严重的达25%,而且难从畜群中根除,其对养牛业的损失常常超过某些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Ⅰ型牛疱疹病毒感染后引起牛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气管炎、体温升高以及母牛流产等症状,发病较为严重的病牛还可能会出现死亡。本病原的传播范围广,给养牛业造成较大的影响,使得养殖场遭受经济损失。本文将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进行归纳总结,以为养殖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977年秋季,在我县沿海地区六个公社的牛群中流行牛弧菌性痢疾,发病7000头,发病率达34%,部分生产队的牛群发病80—100%。本病来势凶猛,虽然死亡率低,但一时有大量病牛,又时值秋收冬种,造成役力的严重缺乏,影响了农业生产。现把本病的  相似文献   

14.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发病牛表现为体温升高,消瘦和周身淋巴结肿大以及皮肤水肿等,还会在局部形成结节或溃疡,严重降低其利用价值,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牛结节性皮肤病进行详细的归纳和总结,旨在为本病的防控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牛肺疫,是由牛胸膜肺炎丝状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1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发病较多。病原通过病牛或隐性感染牛的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再经直接接触或通过呼吸道造成其他牛感染。病牛尿液、乳汁和阴道分泌物中的病原体也可经消化道或生殖道引起其他牛感染。新疫区的本病多由引进病牛、牛群密集及饲养管理不良所致。2临床症状病牛体温升高至40.5~42℃,高热稽留,其精  相似文献   

16.
随着畜牧业的结构调整,新乐市奶牛存栏量不断增加,饲养管理上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其中生产瘫痪的发病率最多。本病是成年母牛分娩后,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疾病。该病的特征是低血钙症,患牛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四肢瘫痪,体温降低。一、发病情况调查1.发病与胎次有关:头胎奶牛很少发病,即便有也是早配造成的,大多数在3胎后发病。2.发病与产奶量有关:大多数牛发病都在3胎以后,这也是产奶量最高阶段,产奶量越高发病率越高,而日产奶量在20千克以下的牛很少发病。3.本病无季节性:主要与饲料、光照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正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为红眼病,为夏季养牛场的高发病。一般情况下本病不会威胁牛的生命,但严重时可造成牛失明,影响其采食和生长,造成淘汰。1病因1.1传染性病因夏季高温高湿环境利于病原滋生,可直接引起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疾病有牛摩勒氏杆菌病、衣原体眼病等,间接引起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疾病有口蹄疫、牛流感等。1.2机械性刺激和损伤各种异物(如泥沙、杂草、被毛或昆虫等)进入牛眼,或睫毛内翻、寄生  相似文献   

18.
牛流行性感冒是牛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表现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的特点,呼吸道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实验室采用PCR法和ELISA法能对本病进行确诊。第一时间隔离病牛,加强护理和消毒可有效预防本病的蔓延,治疗以中药为主,严重发病的牛必须用化药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9.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与牛感冒症状相似,俗称“牛流感”,多呈良性经过,大部分2~3日即可恢复正常,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易引起大群发病,少数病牛会死亡或瘫痪而淘汰,给养牛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巴贝斯焦虫病是牛的一种原虫病。主要是靠硬蜱传播,以急性发热、贫血、血红蛋白尿为临床特征。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在我国南方各省发病较重,一般在4~9月为发病高峰期,北方发病较轻,是一种世界性的血液原虫病。本病一旦发生,传播迅速,若防治措施不当,死亡率很高,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