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关岭县秋延晚番茄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岭自治县断桥镇以发展反季节蔬菜为主,番茄的种植面积较大,是当地农民的主要产业。由于连作以及缺乏科学的栽培管理方式,导致番茄大田病害发生比较严重,笔者认为,在提高农户种植水平的同时,加强农户对番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和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为此,笔者专门对关岭县秋延晚番茄主要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摸索出了一套秋延晚番茄病害的综合  相似文献   

2.
资源县地处桂北高寒山区,从1995年开始种植夏番茄,种植初期番茄病虫害较少,基本上不造成危害。种植夏番茄的纯收入最高可达1.2万元/667m^2以上,一般也有6000-7000元/667m^2。现全县年种植面积1300多ha,成为资源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主要途径,并带动周边的龙胜、城步等县夏番茄生产的发展。但是,随着种植规模显著增大和连续种植,番茄病虫的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影响番茄丰收的重要问题。因此,掌握夏番茄生产中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对策,对搞好高寒山区夏番茄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薛德乾 《植物医生》2004,17(1):12-12
番茄晚疫病是上杭县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番茄、茄子等茄科作物面积逐年增加,番茄晚疫病发生逐年加重. 2003年春季全县种植面积 150 hm2.受 3~ 4月多雨、寡照气候条件的影响,株病率一般 40%~ 60%,严重的 100%,晚疫病大发生,部分菜园已绝收改种,病情发展快、危害重,在上杭县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4.
<正>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新传入潍坊市的毁灭性病害,2008年该病在寿光首次发现,2009年在潍坊市番茄种植主产区寿光、昌乐、青州、高密、潍城、寒亭等地都有发生,发生面积达6667hm2以上,发病田病株率一般20%~30%,发  相似文献   

5.
脱水蔬菜是石嘴山市惠农区农业生产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番茄又是该区脱水蔬菜产业的主要加工品种。近年来,随着该区脱水蔬菜产业的逐渐壮大,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7年种植面积达800hm2,占脱水蔬菜种植面积的29.9%。但是,同年番茄晚疫病发生面积达500hm2,造成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6.
大田番茄常见病害诊断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惠水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不断增强,特别是番茄种植面积较2008年又有所增加,但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番茄的病害亦随之加重,严重影响了番茄的品质和产量。为保证番茄的品质与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笔者通过近几年来对番茄病害的调查研究,总结了番茄常见病害的诊断与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黄绍岗 《植物医生》2007,20(3):56-56
广西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番茄,近年来番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2005~2006年,宁明县番茄种植户普遍反映,大面积  相似文献   

8.
厦门地区番茄晚疫病的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厦门市常年蔬菜种植面积 2.1万 hm2左右,近年来,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已达到 2 670 hm2.但由于 2002年晚季和 2003年早季番茄晚疫病发生面积 1 600 hm2,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挫伤了广大菜农种植番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番茄晚疫病是兰溪市番茄的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番茄种植面积和连作面积逐年提高,番茄晚疫病发生逐年加重.2000年全市种植面积333.3 hm2次,发病面积253.3 hm2次,绝收面积73.3 hm2次,平均损失20.25 t/hm2.为此我们引进氨基寡糖素对番茄苗期晚疫病进行了防治试验,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李炳贵 《植物医生》2006,19(5):39-40
随着番茄种植面积扩大.番茄重大病虫发生频率上升.严重影响番茄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指导番茄生产,控制重大病虫发生,降低农药用量.减少农药残留,生产安全、优质、高产的绿色蔬菜产品,对番茄主要病虫种类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调金结果表明,影响独山县番茄生产的重大病虫有青枯病,早、晚疫病,病毒病(花叶型、蕨叶型),棉铃虫等,尤其是青枯病、晚疫病危害更为突出。青枯病在多年种植村组一般受害率达30%,个别严重村组危害率达100%,甚至全田毁灭。晚疫病危害病叶率一般在25%,严重田块达78%.  相似文献   

11.
<正>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2011年世界番茄栽培面积约805万亩,年产量约3 773万t,我国是世界番茄种植大国之一,2011年面积96667公顷,产量约679万t,随着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番茄病毒病的危害逐年加重~([1])。世界范围内番茄除了已有的TMV抗病资源与育成的抗  相似文献   

12.
曹立武 《植物医生》2004,17(2):17-17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面积的不断扩大,茶黄螨在果菜类蔬菜辣椒、茄子、番茄、马铃薯等作物上发生越来越严重.2003年夏县辣椒、茄子、西红柿种植面积1 500hm2,发生面积326.5 hm2,主要集中在埝掌镇、瑶峰镇、裴介镇、尉郭乡等乡镇日光温室,辣椒、茄子、西红柿种植区.  相似文献   

13.
番茄是郓城县传统种植的蔬菜作物,面积达1.4万hm2。先前种植番茄多以春、秋季节栽培为主,上市集中,价格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种植方式改为反季节种植。夏季番茄因成本低,易管理,效益高,深受广大菜农青睐。夏季番茄一般在5月中、下旬开始小畦育苗,6月中旬大田移栽,一般每667m2栽植4 000株左右,8月中旬果实上市,霜降前  相似文献   

14.
近年,牡丹江市保护地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2006年种植面积已达1000.5万m2。当年向俄罗斯出口番茄约2.6万t,向我国南方调运2万t。由于连年种植,一些生理性病果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番茄的商品价值。为了控制其为害,笔者对其中的番茄筋腐病果和脐腐病果的症状识别、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和试验。  相似文献   

15.
凤冈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平均海拔900 m左右,年平均温度15.6℃,年平均降雨量1257.2 mm,日照时数1150 h,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何坝乡位于该县城关镇,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常年种植番茄350 hm2左右,其中大棚番茄27 hm2.由于近年番茄种植的大面积发展,番茄叶霉病在该县发生严重,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为此,当地植保技术人员于2003年对番茄叶霉病进行了研究,并制定出了一系列防治措施,有效地减轻了病害损失.  相似文献   

16.
刘海霞 《植物医生》2011,24(3):10-11
近年来,随着阳谷县大棚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番茄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也日益严重。特别是在温室条件下四季连续发病,毁苗种植事件经常发生。结合阳谷县大棚番茄根结线虫病发生为害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种植的加工型番茄大面积发生晚疫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发生面积1.43万hm2,造成产量损失63.89万t。本文介绍了晚疫病、日灼病发生概况,对其大流行及成灾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气象因素是该病害大流行的主要原因,连续10d的阴雨是诱发晚疫病大流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耕作制度变革与害虫的发生和演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太湖流域耕作制度迭经变革。80年代以来,江苏一侧的双、三熟制面积大幅度下降。杂交稻种植面积也随之减少。近年来成为以单季稻为主,单、双季稻并存的局面。与此同时,稻茬免耕种植冬作物的面积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9.
神农架林区平均海拔高度是1 000m左右,适合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当地政府为保证农民经济多元化,除发展旅游业外,还积极推行"一乡一品"式的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模式,番茄作为主要的蔬菜品种得到很多乡镇的推广种植.在番茄的推广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番茄病害问题.以神农架林区木鱼镇为例,推广以前番茄种植是零星小面积种植,品种也是当地种植了多年的品种,病害问题不怎么突出,但2004年推广"一乡一品"种植模式后,未对引进的番茄新品种进行试种,就大面积推广,当年就出现病害问题(番茄细菌性萎蔫病).由于不知道造成番茄病害病原的种类,当地科技工作者无法制定正确的防治方法,以致出现盲目用药的现象,并且番茄产量连续两年损失60%以上,严重的损失达到90%.为了确诊该病害病原和找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作者应邀对该病害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是务川县除水稻、玉米以外的重要粮食及饲料植物,近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43万hm2,春播为1.2万hm2,秋播0.23万hm2.马铃薯晚疫病是该县发生普遍而严重的流行性病害,田间产量损失可达20%~50%,重的在30%以上,常年发生面积4 667 hm2,产量损失l 750t左右.晚疫病菌不但危害马铃薯,还可对番茄、青椒、茄子等造成危害.多雨、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