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南方红豆杉菌根菌中筛选出产紫杉醇和紫杉烷类化合物10-去乙酰巴卡亭Ⅲ(10-DAB)的高产菌株,对分离获得的21株菌株进行了液体发酵培养实验,通过TLC、HPLC及LC-MS检测发现,有10株菌株具有产紫杉醇及紫杉烷类化合物的能力,其中4株菌株中产10-DAB分别为260.05、92.88、393.27、70.52μg/L,但未检出产紫杉醇;6株中产紫杉醇分别为434.94、1 242.19、200.65、360.77、317.90、29.82μg/L,但未检出产10-DAB,说明南方红豆杉的各种菌根真菌虽具有合成紫杉醇或紫杉烷类化合物的能力,但各自所合成化合物有差异,不同种类的菌根菌可能分别参与了紫杉醇生物合成的不同环节,即南方红豆杉菌根高含量紫杉醇的生物合成可能是多种菌根菌协同参与作用的结果,且其中的高产菌株具有发酵生产紫杉醇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云南红豆杉枝叶的6种紫杉烷类物质含量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天然生长、人工栽培的云南红豆杉林木及云南红豆杉扦插苗203个小枝叶样的6种紫杉烷类物质含量进行了检测,进而对此6种紫杉烷类物质含量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红豆杉枝叶中的6种紫杉烷类物质总体含量较高,其合计含量达0.514 g·kg-1,其中以10-DAB的含量最高,占其总量的51.36 %,而紫杉醇的含量排在第三,为总量的12.06 %;云南红豆杉枝叶的6种紫杉烷类物质的含量间,均为正相关关系,多数相关系数都在α=0.01的水平上显著.据此,建立了云南红豆杉枝叶中10-DAB及紫杉醇的含量与其他5种紫杉烷类物质含量间的直线回归方程,用以预测其他5种紫杉烷类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红豆杉的枝、叶、皮、果含有紫杉烷类化合物和紫杉酚、紫杉碱、紫杉醇等成份,是重要的药源植物。  相似文献   

4.
紫杉又名红豆杉,常绿乔木,高达25米,是世界珍稀树种,我国云南、西藏、黑龙江、吉林、湖北、四川、广西、江西等省均有少量分布。研究发现,从其皮、根、叶中提炼出的紫杉醇,防治癌症、白血病、艾滋病有特殊的功效。紫杉醇比黄金贵,故紫杉有“黄金树”之称。经林科专家实验,我国南北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5.
紫杉醇研究现状“曝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9年——Wani 和 Wall 从太平洋红豆杉中分离到紫杉烷类化合物-紫杉醇(Taxol);1971年——紫杉醇化学结构被确定;1979年——Horwitz 发现紫杉醇独特的微管活性;  相似文献   

6.
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又名紫杉,赤柏松,米树,宽叶紫杉等。为红豆杉科(Taxaceae)乔木植物,是第三纪孑遗的珍贵树种。以茎、枝、叶、根入药。主要成分有紫杉醇、紫杉碱、双萜类化合物,尤其以生长环境特殊的东北红豆杉含量最高,紫杉醇有抗癌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的效用。东北红豆杉侧枝多,红枝绿叶,株形娇美,果实似红豆,艳丽多姿,极具观赏价值。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长白山和黑龙江南部。  相似文献   

7.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不同干燥温度处理的云南红豆杉鲜枝叶中提取的紫杉醇和紫杉烷含量,探究温度对该树种鲜枝叶中紫杉醇和紫杉烷类物质含量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温度对云南红豆杉鲜枝叶中紫杉醇和紫杉烷的含量并无显著影响。但从干燥效率上看,实际生产中以90℃干燥60 min的方案为佳。  相似文献   

8.
抗癌植物药的开发   目前已发现的由植物提取的抗癌新药或抗癌成分有紫杉醇类抗癌药、喜树碱类抗癌药、鬼臼毒素类衍生物、雷公藤内脂醇类化合物等 ,此外还有营养辅助剂中的防癌抗癌成分 ,如绿茶中的茶多酚等。中国紫杉和云南紫杉 这两种植物的紫杉醇含量大多在 0 .0 1 %~ 0 .0 3 %之间 ,海南省和四川省已有药厂利用它们生产抗癌药。紫杉醇已广泛用于治疗卵巢癌、肺癌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 ,也作为治疗多种肿瘤的化疗复方药物之一。喜树 从我国特有植物———喜树中分离而得的喜树碱 ,既可治疗快速增长的肿瘤 ,也可治疗增长缓慢的实体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内外紫杉资源及抗癌活性最强的天然药物——紫杉醇资源解决途径的研究分析,总结出塞罕坝机械林场产业化培育、规模繁殖紫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紫杉烷是以抗癌药物紫杉醇为首的具有五甲基十五碳烯骨架的一类二萜类化合物的总称,多数为红豆杉属植物中的主要成分。其中有些紫杉烷可以作为半合成紫杉醇的原料,有些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从不同种源、不同性别及年龄、不同部位以及环境因子等方面对红豆杉属植物中紫杉烷类物质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概述,进而为人们对野生东北红豆杉资源合理、有效、充分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不仅为紫杉醇大量生产提供解决途径,又可以避免野生资源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红豆杉中主要紫杉烷类物质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Rehd.]中的紫杉烷类化合物紫杉醇及两种重要前体巴卡亭III(B III)和10-脱乙酰巴卡亭III(10-DAB)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杉醇的含量在同一棵树中的分布依主干皮、根皮、侧枝树皮、种子、须根、嫩枝、叶的次序递减,并发现侧枝茎中紫杉醇在横截面方向呈梯度分布,且紫杉醇含量最高部位是在次生木质层.10-DAB和B III在叶中含量最高,在须根中含量最低,叶子中10-DAB的含量达0.02%~0.03%,高于B III的含量.在2~3 a生的小树枝、叶中未检测到紫杉烷类物质,提示其合成可能与植株发育有关.紫杉醇在30 a 树龄的当年生嫩叶中春季高于秋季,而10-DAB在当年生和多年生的叶中积累都较多,且秋季比春季含量高.  相似文献   

12.
一、红豆杉的特点 1.红豆杉为四季常绿乔木树种,它以茎、枝、叶、根入药.主要成分含紫杉醇、紫杉碱,双萜类化合物.又含金松黄铜、挥发油等,号称黄金树、植树大熊猫.2、有观赏及园林价值,树形端正,可孤植或群植,又可以植为绿篱;适合于修剪成各种雕塑式样.  相似文献   

13.
癌症克星红豆杉近代科学研究证明,红豆杉科的紫杉能抗癌治癌,尤其有抗白血病的作用。因而,紫杉身价百倍。它的主要成分:叶含紫杉素、紫杉次累、紫杉次素A、金松黄酮、挥发油、糖等;茎皮含紫杉醇。然而,紫杉为温带与寒带树种,产长白山林区(台湾亦有分布),故又名东北红豆杉。紫杉生长缓慢,资源稀少,大量开发利用困难。于是,人们期望在它的同科同属植物——红豆杉与南方红豆杉身上,也能找到同样的药物成分。因为,这两个树种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资源多,生长快,开发利用潜力很大。近年中国科学院及全国许多单位正在对红豆杉…  相似文献   

14.
云南红豆杉优树选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云南红豆杉天然林分布区,以及3个重点栽培区的云南红豆杉人工林中,经广泛布点调查初选,采集初选林木小枝叶样品,进行紫杉醇、10-去乙酰巴卡亭Ⅲ(10-DAB)、巴卡亭Ⅲ、三尖杉宁碱(cephaloma-nine)、10-去乙酰-7-差向紫杉醇(10-DAET)、7-差向紫杉醇等6种紫杉烷类含量的检测,并通过扦插繁殖培育出初选优树的扦插苗栽培于立地条件一致的优树汇集区内,经2~2.9年再检测苗木的紫杉烷含量及测定苗木的生物量。以其紫杉烷含量、生物量、紫杉烷产量(紫杉烷含量×生物量)为云南红豆杉优树的评选指标,依此在云南全省的云南红豆杉天然林中评选出优树38株(1级8株、2级11株、3级19株),在云南红豆杉人工林中评选出优树17株(1级4株、2级13株),其选择增益很显著。根据优树的分布,在云南全省寻找到10个云南红豆杉紫杉烷高含量的种源区,这是以林木枝叶紫杉烷的含量为主要选择对象,进行云南红豆杉优树选择的一个新尝试。  相似文献   

15.
红豆杉,又名紫杉,是紫杉科古代孑遗植物,有"活化石"、"黄金树"之美誉,在我国北方和南方均有极少量自然公布,列入我国八种最珍稀濒危的一级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16.
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 Sieb.et Zucc)又名紫杉(东北木本植物图志)、赤柏松(东北)。它的根、枝和叶中都含有抗癌药物一紫杉醇E45H51NO14]。紫杉醇是一种萜烯类化合物,对卵巢癌、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抗癌药物之一。由于东北红豆杉的紫杉醇含量最高,具有更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红豆杉又名紫杉,属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针叶植物,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其枝、叶、皮、根可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此药全世界年需量4800kg以上,而实际年生产量250kg左右.我国北京、上海、辽宁、云南、四川相继建成了紫杉醇制药厂,但原料缺乏,大力发展红豆杉山地造林,是山区农民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将2年生云南红豆杉置于用滤光膜营造白光、黄光、红光和蓝光4种光环境中栽培1 a。栽培期间,测定光合作用,试验期末取样测定植株大小、枝叶特性、生物量和紫杉醇含量等,以揭示不同光质对云南红豆杉形态、光合作用和紫杉烷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能提高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光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抑制叶生长,增加第一级枝枝条总数,促进株高生长,提高茎和植株生物量;黄光使Pmax、AQY降低、使LCP和LSP提高,抑制叶生长,提高茎、叶和植株总生物量;蓝光降低Pmax、AQY,提高LSP、LCP、Rd,抑制叶和地径的生长,促进高的生长。不同光质处理下,根、茎、叶中紫杉烷的含量无显著差异,但是对叶中巴卡亭Ⅲ,根中紫杉醇、10-去乙酰巴卡亭Ⅲ和7-差向紫杉醇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红光显著抑制叶中巴卡亭Ⅲ合成和积累,提高根中7-差向紫杉醇的含量;黄光显著提高了根中紫杉醇、10-去乙酰巴卡亭Ⅲ、7-差向紫杉醇的含量;蓝光显著提高根中紫杉醇的含量,但降低叶中巴卡亭Ⅲ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长类型云南红豆杉林木枝叶的紫杉烷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云南红豆杉天然林在云南分布区的29个县中选择98株林木作样株,又从该树种主要种植地的云南红豆杉人工林和天然林无性系扦插苗中随机选出其林木51株,苗木54株,共计203株。以其小枝叶为样品,检测紫杉醇、10-DAB(10-去乙酰巴卡亭Ⅲ)等6种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含量。以此估计的云南红豆杉林木枝叶中的紫杉烷平均含量为0.051 40%,95%置信区间为0.045%~0.058%;其平均值的排序为人工林(0.087 0%)>扦插苗(0.051 1%)>天然林(0.033 0%),3种类型云南红豆杉林木枝叶所含6种紫杉烷类的平均值排序为:10-DAB(0.026 3%)>10-DAET(0.007 0%)>紫杉醇(0.006 2%)>巴卡亭Ⅲ(0.005 4%)>三尖杉宁碱(0.005 0%)>7-差向紫杉醇(0.001 6%)。检测中发现了10-DAB含量达0.205 9%和紫杉烷类合计值达0.344 8%的云南红豆杉单株,超过了巴卡亭Ⅲ含量0.2%的世界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20.
<正>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亦称紫杉,是一种珍贵稀有的木本植物、长寿树种,系第三纪、第四纪残存下来的活化石,在东北的自然分布为海拔400~1200m的阴坡湿润山中。东北红豆杉木材坚硬、沉重、有弹性、有光泽、有香气,心材红色,广泛应用于细木工业和旋削工业。其树形美观大方,四季常绿,是目前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近年研究发现,东北红豆杉又能提炼高效抗癌物质-紫杉醇,被列为北方重点培育的珍稀树种之一。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于1987年营造了5.3hm2人工林,同时开展了紫杉造林的科学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