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问:我们家原来在农村,前几年落实政策时,全家都转为城镇户口,只留下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仍在农村。前年他结婚时,父亲已经给了他4 间房,另外4 间由我和父母居住。我们进城以后,这4 间房就托异兄看管。前些日子,异兄把我们的4间房租给了别人,我不同意,他就说,我们现在已经离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我们家原来在农村,前几年落实政策时,全家都转为城镇户口,只留下我的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仍在农村。前年他结婚时,父亲已经分给了他4间房,另外4间由我和父母居住。我们进城以后,这4间房就托异兄看管。前些日子,异兄把我们的4间房租给了别人,我不同意,他就说,我们现在已经离开农村,谁在农村。房子就属谁。还说,即使房子是我们的,宅基地也是他的。请问,他的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3.
正[案例]张某家原来在农村,前几年落实政策时,全家都转为城镇户口,只留下了张某同父异母的哥哥仍在农村。2014年他结婚时,父亲已经分给了他4间房,另外4间由张某和父母居住。张某家进城以后,这4间房就托异兄看管。前些日子,异兄把张某家的4间房租给别人,张某不同意,他就说,张某家现在已经离开农村,谁在农村,房子就归谁。还说,即使房子是张某家的,宅基地也是他的。请问,  相似文献   

4.
问:张某家原在农村,前几年全家大部分人转为城镇户口,只留下张某的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仍在农村.张某的哥哥结婚时,父亲分给了他4间房,另外4间由张某和父母居住.张某和家人进城后,这4间房托异兄看管.后来异兄将4间房租给他人,张某不同意.张某的异兄认为,张某已经离开农村,谁在农村房子就归谁,即使房子是张某的,宅基地也是他的.请问,这样的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我家原来在农村,前几年全家都转成了城镇户口,只留下一个哥哥在农村。前年他结婚时,父亲已经分给了他4间房,另外4间由我和父母居住。我们进城以后,这4间房就托他看管。前些日子,哥哥把我们的4间房租给了别人,我不同意,他就说,我们现在已经离开农村,现在谁在农村,房子就归谁。还说,即使房子是我们的,宅基地也是他的。请问,他的说法对吗?宁夏张民瑞张民瑞读者:从信中看,你哥哥已经与你分家另过,你留在农村的这4间房子是属于你的。你哥哥在代管期间擅自出租给别人是错误的。如果他已经租给了别人,那么收取的租金也应该归你所有。你哥…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我于1995年在镇所在地街道上建了两间3层的楼房,当年建好之后并搬进居住。1999年下半年,当地商业公司经批准与我房相邻建了一座4间3层的楼房,但未处理好我房与他房之间的排水问题,使我房后来因雨水侵泡发生了下沉,导致我房3层都有不同程度的裂缝。在诉讼过程中,省、市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00,(2)
编辑同志:我家房邻原先是农村户口,前几年他们盖房没有宅基地,正好我祖父遗留下来的宅基地有空闲,我就让他家建了房。现在他们家转为城镇户口要搬走,镇上决定把他家原先住的3间房宅基地划给另一个村民,我们去找镇领导想要回宅基地,领导却说宅基地是集体的,应当收回。请问...  相似文献   

8.
<正>编辑同志:我于2003年初大学毕业后在省城定居工作,同时将农村户口迁往所在城市。2013年秋,父亲因病去世不久,母亲改嫁离开居住地,因此,父亲留在农村的4间平房由我的妹妹管理。最近,妹妹将该房对外出租,每年获得租金3 600元,母亲分得2 000元,妹妹分得1 600元。我提出继承部分房产时,母亲与妹妹均不同意,并提出该平房建筑在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农村宅基地上,城  相似文献   

9.
<正> 律师同志: 我家房邻原先是农村户口,前几年他们盖房没有宅基地,正好我祖父遗留下来的宅基地有空闲,我就让他家建了房。现在他们家转为城镇户口要搬走,镇上决定把他家原先住的3间房宅基地划给另一个村民,我们去找镇领导想要回宅基地,领导却说宅基地是集体的,应当收回。请问,这位镇领导的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我和湖北省远安县某小区看门房的同志聊天。看他对党的政策、农村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说得头头是道,就问他:“您以前是干什么工作的?挺有水平嘛。”他说:“我在农村连续干了30年的村支部书记,现在已快满60岁了,年轻支部书记上任了,我从岗位上退下来了。为了生计。只有来这里看大门、看车子。  相似文献   

11.
《农民致富之友》2006,(5):38-39
走进坐落在青山绿水间的开化县齐溪镇左溪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好奇地问村干部村后小红房是不是村民的新居时,村主任汪德发自豪地告诉我们。那是村民们养猪的专用房,每户村民一闻,是村里统一规划新建的。  相似文献   

12.
佟天佑 《饲料博览》2009,(5):I0016-I0017
魏文王问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  相似文献   

13.
我是县广播站的编辑.多年来,一直把《农村新技术》作为学习、借鉴和运用于实践的指导性教材我将责刊中操作性强的文章剪下来,经过归纳、整理、编辑后,在农村节目中播出。贵刊的《作物栽培》、《生活百科》、《养殖技术》、《贮藏保鲜》、《开发指南》、《政策法律》等栏目都是我制作节目时采用最多、效果最好的题材。前年5月份,我到大河乡采访,见一位青年种了近3间房的蘑菇,  相似文献   

14.
<正>律师同志:我和丈夫与父亲共同生活。1991年,我们盖了3间房,1997年又盖了两间。2003年8月份,我去外地出差,离开家3个多月。谁知父  相似文献   

15.
我父亲于2001年5月承租了帅某的店房一间从事小商品批发,双方约定月租金2000元,租期3年.至2004年5月底止。2003年3月,我父亲在外出购货时遭遇车祸不幸身亡。现在帅某拟将该店房另租与他人,便以我父亲已经去世为由要求终止合同。我不同意.我认为我已经继承了我父亲所有的财产,  相似文献   

16.
兰强是某乡镇农机厂的工人,1998年下岗后回到农村老家做生意:摆地摊,开服装店,收购白莲,贩运西瓜……凡是目前农村市场有的生意他都做了,可是赚的钱还不足维持家庭的日常生活开支,为此,他感到苦闷、困惑、无奈。此时,在外地打工的弟弟来信提醒他:在农村办个废品回收站也许能赚钱。理由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有了提高,随之,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里面有很多还有利用价值的物品,可是目前农村捡破烂,回收废品的人很少。弟弟的提醒使他眼前猛地一亮。于是,他二话没说,在乡镇农贸市场旁边租了一间店面房。他没日没夜,披星戴月,走村串…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我家于1986年按照当时农村一个儿子三间宅基地的规划,共分得6间宅基地并建起了6间瓦房。后来在1999年由于外公一家搬至县城,将其所属的4间宅基地及一些设施以4000元的转让费转让给我家。同年,我家在该宅基地上建了4间楼房,并一直在其中生活至今。当时建4间楼房时由于想节约费用,于是我家把原先的6间瓦房拆了5间,留了一间未拆。请问,我家在拥有新的4间宅基地的同时,原先的6间宅基地是否仍属于我家?  相似文献   

18.
李文成 《农友》2001,(3):30
去年,我在县农贸市场盖了一间铁皮房准备做服装生意,不料被刘某等一伙人将房子推倒,使我遭受了经济损失。我向县法院起诉要求依法处理,但是法院的一名审判人员说他与被告刘某有亲戚关系,按法律规定应当回避,所以要我到邻近的其他法院起诉,本院不受理。请问,他这种作法对吗?  相似文献   

19.
《农家致富》2005,(7):47-47
杨律师:1996年我与李某结婚.2002年.因购置房屋时,接受了我父母5万元资助款。后因李某有了外遇.我决定与他离婚,但我们就房屋分割产生了分歧,李某认为应将房屋折价后,由两人平分;我认为父母资助的5万元房款必须扣除后,再平分。此房该如何分割?  相似文献   

20.
昆明读者王先生咨询:我是城镇户口,于2000年向李某购买了一栋农村宅基地房,签订了房屋买卖协议,房屋一直由我居住至今。2009年,该栋房屋在城中村改造的范围之内,面对巨额拆迁补偿款的诱惑,李某反悔,要求我返还房屋。他有权要回房屋吗?我的权益应怎样才能得到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