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吴淑芳 《农家致富》2006,(21):26-26
杏鲍菇,以食用菌柄为主,是食用菌重点发展品种之一。杏鲍菇品种分为两类:一为保龄球状.其子实体形态为菌柄基部膨大,向上渐细.顶部菌盖较小,仅较菌柄连接处直径稍张开.一般为0.3~0.8厘米:二为柱状菇.即其菌柄上下粗细基本相同,菌盖亦较小。前者形状好、色泽白、价值高,但生物学效率偏低.一般商品生产的生物学效率为40%~60%:后者产菇量较高,生物学效率一般在80%以上,高者可超过120%。现以柱状菇为例,介绍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正>球盖菇菌盖圆形、中实、红褐色,初时淡黄色、棕色,成熟后变深,直径3~12厘米,菌柄圆柱形,灰白色、中实,菌柄与菌盖为中生,菌相与菌柄着生形式为直生,孢子椭圆形,孢子印黑褐色,菌环明显。球盖菇为草腐菌,主要利用长稻草,麦草等原料进行生料栽培。在用纯稻草栽培时,出菇时菇潮来势猛,朵形挺拔高大(最大朵重1~2.5千克),周期短,从出菇到收获结束仅40天左右,每米可收鲜菇15~30  相似文献   

3.
李源 《农家致富》2005,(3):32-32
发病症状 受白腐病危害的蘑菇最初在菌盖及菌柄的表面产生褐色的瘤.此后这种瘤逐渐增多。并在病菇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的霉。受害严重的蘑菇一开始长出就呈畸形。成为一个不定形的白色团块。有些病菇的菌柄极粗、菌盖畸彤,最后病菇皱缩、软化,病部常有褐色、具有恶臭味的粘液流出。  相似文献   

4.
金针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当栽培袋或菌瓶由菌丝生长转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出现菇蕾丛生,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小分枝生长一定时间后又产生分枝,小分枝  相似文献   

5.
平菇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措施不到位,环境条件不适宜,常易形成畸形菇。生产中应查明畸形菇形成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1.球形或烧瓶形。平菇的菌柄呈球形或烧瓶形,表面不平或扭曲呈波浪状,菌盖不能形成,只有很小的一点或有明显的冰凌状条纹,  相似文献   

6.
香菇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率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23个香菇菌株为材料,用方差分析法估测了香菇的8个主要数量性状的广义遗传率(h~2B),同时还对上述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测8个性状中,菇峰期的遗传率最高,以下依次为:菌柄直径、菌柄长度、菌盖厚度、单菇鲜重、菌盖直径、干品率,鲜菇产量的遗传最低。在7个与鲜菇产量有关的性状中,菇峰期、干品率、菌柄长度与产量的负相关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其余性状与产量的相关不显著。因此,遗传率较高而与产量密切相关的菇峰期及菌柄长度可作为产量选择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7.
金针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当栽培袋或菌瓶由菌丝生长转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出现菇蕾丛生,只长菌柄而不形成菌盖,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小分枝生长一定时间后又产生分枝,小分枝越长越细弱并下垂,形成一丛似披发状的菌丝,完全不像正常生长的子实体,菌柄向上生长,顶端膨大后形成菌盖.其菌盖停滞在原基发育时的幼小形态,其直径仅1~2毫米.整丛菇体呈胡须状,单个菇体短而尖细,无菌盖,中下部稍粗一些,形似针头.子实体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几乎无产量.  相似文献   

8.
对白玉菇子实体菌盖中心、菌盖与菌柄接合处、菌柄下端外侧、菌柄髓部4个不同部位组织进行分离,获得4个母种,测定菌丝生长速度、长势等生长指标并用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表明,白玉菇菌柄髓部和菌柄下端2个部位菌丝生长速度极显著快于其他部位,长速分别为0.40、0.39 cm/d;菌柄髓部与菌柄下端的菌丝长势好于其他部位,菌柄髓部的菌丝体更浓密、更整齐、颜色更洁白,说明母种分离的最佳部位为菌柄髓部.  相似文献   

9.
1.病害症状 蘑菇病毒病的症状,因病毒粒子的浓度、感染的时间、菌种及栽培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表现为菌丝生长速度减慢,稀疏,变褐色,菌落边缘不整齐。带毒菌种播种后,菌丝生长慢,发菌不均匀。覆土后出菇时,表现为子实体分布不均匀和数量少。有的床面不出菇或零星出菇。已长出的子实体,菌盖小、细长或向一边弯曲。有的菇体矮小;有的则菌柄鼓胀呈球状;有的表现为早开伞,一开伞就释放孢子,菌盖薄而平展;有的菌盖半球形,菌柄上粗下细,呈"钉头菇",病菇的担孢子很小,且萌发较快。  相似文献   

10.
1.褐腐病。病菇幼时受侵染,无法进行分化,后期则形成不规则的灰白色“疙瘩头”,如菌盖极厚如拳,或菌柄菌盖难以区分等,且在表面着生一层“白毛”,温度在20℃以上时,4~5天病菇色泽变暗,继之腐烂,渗出褐色、酱油状液汁,并腐烂、发臭;若棚温低于20℃,该过程变长,约需7天以上。子实体生长中期受侵染,则在菌盖表面出现褐色病斑,菌柄呈粗胖状,继之菇体变软,  相似文献   

11.
症状:被害蘑菇最初在菌盖及菌柄的表面发生褐色瘤肿,后逐渐增多,并在病菇表面形成一层白色霉。受害严重的蘑菇开始长出就呈畸形,成为一个不定形的白色团块。有些病菇的菌柄极粗,菌盖畸形,最后病菇皱缩、软化,病部常有褐色的黏液流出,具恶臭味。  相似文献   

12.
<正>金针菇如果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当栽培袋或菌瓶由菌丝生长转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出现菇蕾丛生,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小分枝生长一定时间后又产生分枝,小分枝越长越细弱并下垂,形成一丛似披发状的菌丝,完全不像正常生长的子实体菌柄向  相似文献   

13.
平菇类①农科12:雨季废菌袋中长出的一个不知名平菇,中广温型菌株,出菇温度5~25℃,菌盖灰至深灰色,覆瓦状叠生,菌肉紧实,商品性好,口感好,耐运输,市场鲜销效果好于一般菌株。(2)8359:分离的不知名菌株,中广温型,适应春秋两季生产,出菇温度5~26℃,最佳为15~20℃,菌盖灰至灰黑色,菌褶细而白,菌柄短而硬实,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14.
<正>金针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当栽培袋或菌瓶由菌丝生长转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出现菇蕾丛生,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小分枝生长一定时间后又产生分枝,小分枝越长越细弱并下垂,形成一丛似披发状的菌  相似文献   

15.
杏鲍菇,以食用菌柄为主,是食用菌重点发展品种之一。杏鲍菇品种分为两类:一为保龄球状,其子实体形态为菌柄基部膨大,向上渐细,顶部菌盖较小,仅较菌柄连接处直径稍张开,一般为0.3~0.8厘米;二为柱状菇,即其菌柄上下粗细基本相同,菌盖亦较小。前者形状好、色泽白、价值高,但生物学效率偏低,一般商品生产的生物学效率为40%~60%;后者产菇量较高,生物学效率一般在80%以上,高者可超过120%。现以柱状菇为例,介绍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正> 一、生物学特征 1.形态特征。菌盖圆形、中实、红褐色,初时淡黄色、棕色,成熟后变深,直径3~12厘米;菌柄圆柱形,灰白色,中实,菌柄与菌盖为中生,菌褶与菌柄着生形式为直生;孢子椭圆形,孢子印黑褐色,菌环明显。 2.生活条件。大球盖菇为草腐菌,对环境条件要求如下:①营养。主要利用长稻草、麦草等原料进行生  相似文献   

17.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是一种伞形真菌。其菌盖半球形,直径5-15cm,褐色或者锈褐色,菌柄近园柱形,靠近基部稍膨大,长约5-12cm。  相似文献   

18.
一、茶薪菇的科学采收及加工1.采收。当菌盖色泽由暗红褐色变为浅肉褐色、菌膜尚未破裂时为最佳采收期。若不能及时销售或加工处理,或对采收把握不准,则应提前采收。采收时要求整丛或单朵一次性采收,并除去菇脚。菌膜破裂的为次等品,商品价值大减;优质茶薪菇要求盖肥、色艳、大小均匀、菌柄粗壮、长短整齐、不开伞,菌柄细长、扭曲的为次品菇。2.加工及贮存。采收后的茶薪菇可直接销售或保鲜后销售,也可晒干、烘干后销售。茶薪菇干品易返潮,要用塑料袋密封保藏,存放于干燥处。同时,干菇盖易破,柄易断,因此,应存放在纸箱内,…  相似文献   

19.
一、真菌性病害1 褐腐病。又称白腐病、水泡病。病菌孢子通过覆土带入菇房 ,由空气和害虫传播。当菇房空气不流通 ,遇高温高湿时发病重。在菇床上形成大量白色菌丝体 ,感病后 ,子实体菌柄肿大成泡状 ,严重时形成畸形菇 ,变为褐色 ,或形成菌盖菌柄不分的白色絮状菌球。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 花菇栽培菌株的选用是获取优质高产高效的关键。目前我省多选用939、9015、135等菌株。9015、939出菇早,产量高,但菌柄偏粗偏长,菌盖裂纹浅,产品只宜保鲜,若是烘干后多为“茶花菇”或暗花菇,达不到优质的要求。135菌株朵大肉厚,菌柄短小,菌盖裂纹深,产品既可保鲜出口,又宜烘干,是目前品质最优的一个难得的花菇菌株。但该菌株若管理不当,在生产上易造成菌筒腐烂(高温烧菌),出菇迟,出菇量少。为此笔者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