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站东村9组村民黄凤官,经营蚕业取得了较高效益.2004年该户2267 m2育71-1桑园饲养春蚕4张,产茧180 kg,收入3420元;饲养续春蚕3张,产茧130 kg,收入2080元,饲养中秋蚕2张、晚秋蚕6张,产中、晚秋茧259 kg,收入5200元.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桑园的综合利用,提高蚕农的经济效益,进行桑草套作,蚕鸡套养.选择黑麦草、苦荬菜、菊苣三个品种,其产量高,适口性好,较耐荫.桑草套作牧草产量能够达到30 000~45 000 kg/hm2,肉鸡一年能出栏四批,每只鸡2 kg左右,纯利润3.5~5元,平均每667 m2收入2 000元左右.桑园植草、养蚕每年每667 m2效益近4 000元.比常规栽桑养蚕收入增加2 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桑园的综合利用,提高蚕农的经济效益,进行桑草套作,蚕鸡套养。选择黑麦草、苦荬菜、菊苣三个品种,其产量高,适口性好,较耐荫。桑草套作牧草产量能够达到30000~45000kg/hm2,肉鸡一年能出栏四批,每只鸡2kg左右,纯利润3.5~5元,平均每667m2收入2000元左右。桑园植草、养蚕每年每667m2效益近4000元,比常规栽桑养蚕收入增加2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4.
由于经济发展而茧价持续低迷,近几年泰兴市桑园面积逐年减少,蚕农管桑积极性低落,养蚕数量、效益大幅下降,单纯的栽桑养蚕增收模式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为提高蚕桑生产的整体效益,泰兴市开展了以果叶两用桑代替原有桑品种、减少桑蚕饲养数量、增加桑果产量的技术研究,以发挥蚕农传统技术优势、提高桑园效益、增加蚕农收入。  相似文献   

5.
2002年如东县共饲养续春蚕3.43万张,约占全县春蚕饲养量的65%,与上年同比增长21.8%,生产蚕茧1303.4t,张均产茧38kg,农民茧款收入达到1400万元。至此,如东县眷蚕生产已连续5年夺得丰收。 在续春蚕生产期间,如东县蚕桑技术部门从县情实际出发,大力推广普及续春蚕饲养新技术,重点在减轻桑树长势衰退上做文章。一方面,不再强调续春蚕的饲养比例和饲养量,坚持“三个不养”,即:桑树管理跟不上,长势已出现衰退迹象的不养;养蚕设施不配套,技术基础差的农户不养;近年刚投产的新桑不养。另一方面,针对饲养续春蚕,桑树秋季生长期缩短这一实际,制订了一整套续春桑园管理的技术标准,去冬今春通过广泛宣传,被广大蚕农所接受,前几年桑树夏伐拖拉现象今年得到彻底改变。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农户亩产效益,春季我场如东掘西原蚕点饲育种蚕就地制种的同时饲养续春蚕。该项措施,对订种蚁量、制种和卵质影响不大,但蚕农每亩(1亩≈667m^2)可增加毛收入500~600元。虽然蚕农饲养续春蚕的效益明显,但也存在诸多矛盾,为此,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泰兴市从2000年起试点推广斜面立体条桑育技术,并于2004年全面推广,近1 000户蚕农养春蚕3 000多张,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东台市是全国茧丝绸主产区之一。全市现有桑园面积0.9万hm2,年饲养蚕种50多万张,生产蚕茧1.75万t,蚕农养蚕年收入达到5.5亿元,平均667m2投产桑园收入4500元,6.5万户蚕农户平均年养蚕收入8460元,茧丝绸行业产值达到15亿元,利税超亿元。蚕桑生产已成为东台市农民重要的骨干致富  相似文献   

9.
吴钢 《四川蚕业》2013,41(2):27-28
<正>近年来四川省果桑产业发展迅猛,果叶兼用、桑果鲜销、桑叶养蚕,成为广大蚕农增收新途径。据统计,2013年全省有果桑面积6666.7hm2,鲜果产值1.5亿元。但果叶兼用桑如何剪伐才能使桑树产果量大质优,同时保证养蚕用叶,进而提高667m2桑综合产值及效益?近期我们到攀西地区调研,当地业务部门及蚕农总结出果叶兼用桑剪伐及管理方式,可实现667m2桑产量质量效益最大化,现将其主要剪伐方式介绍如下。1德昌模式德昌果叶兼用桑,通常选用水肥条件较好的田地栽植。其栽植密度:行距1 m,株距0.5 m,667m2桑约1300株,树型低干。果叶兼用桑品种  相似文献   

10.
从我市今年春蚕饲养的成绩看,张种平均产值1300多元,亩桑效益2000多元,户平均养蚕收入近4000元,蚕农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蚕茧产量、效益存在很不平衡现象,高产户春蚕亩桑养蚕2张,张单产达45多公斤,低产户亩桑养蚕一张左右,张单产不足35公斤.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农户的桑园施肥不合理、不科学,桑园施肥盲目性很大,肥料品种结构单一,归纳起来是三多三少:即化肥施得多,有机肥施得少;鸡粪肥施得多,磷钾肥和微肥施得少;复合肥施得多,桑园专用肥施得少.  相似文献   

11.
王蕾  徐春秀 《中国蚕业》2005,26(1):39-40
1蚕桑高产优质高效目标的提出 近几年来,海门市桑园面积稳定发展,生产水平逐年提高,蚕桑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蚕桑生产的效益,增强行业竞争优势,这一课题摆在了广大蚕技工作者和蚕农面前.为此海门市蚕桑指导站和悦来镇农技站从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出发,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目标(667m2桑养蚕3张种,平均产茧100kg,收入1000元)进行技术研究,逐步在全镇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桑园养鸡的发展前景及技术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青 《蚕桑通报》2012,43(3):58-59
蚕桑产业在桐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曾是桐乡农业经济的支柱。但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蚕桑产业逐渐萎缩。2011年全市实际投产桑园面积为8537hm2,饲养蚕种25.8万张,全年蚕茧产量2.37万t,产值4.36亿元,平均产值3400元/667m2。为了进一步加快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高桑园经济效益,增加蚕农收入,近年来我市探索发展桑园养鸡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桑园养鸡是一种对桑园进行立体开发的模式,能有效利用桑园的剩余空间,实现"以叶养蚕、以园养鸡、以鸡肥桑"的桑园循环综合利用目标,成为促进蚕桑产业发展和提高蚕农收入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续春蚕生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乃达 《蚕桑通报》2003,34(4):56-57
所谓续春蚕是在常规春蚕饲养的基础上,通过推迟桑园夏伐,恰当选留新稍并加强肥培管理,利用所留新稍不断伸展生长的叶片再饲养的一批蚕。由于其饲养期间,气候相对比较适宜、叶质优良,能够生产出与春蚕同等优质的蚕茧,因此对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的饲养量、产茧量,增加蚕农的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续春蚕生产在江苏省起步较早,其相关的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已于今年通过专家鉴定,但作为蚕业重点产区的浙江省在这方面尚无有关推广的报道。我县近几年正在发展规模桑园,培育了一批经营大户,显然对开发续春蚕生产具有较大的潜力。为推广这一技术,…  相似文献   

14.
冬闲桑园套种荠菜关键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闲桑园套种增收的潜力很大,特别是在茧丝行情低迷的情况下,它对稳定桑园面积,稳定蚕农情绪,增加蚕农收入,实现蚕桑产业可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东台市富东镇积极引导蚕农大搞桑园间作套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和社会效益,该镇桑园1460hm^2,套种蔬菜面积达65.6%,据笔者调查,桑园套种荠菜,肥力足的桑园种植户秋种冬收,一般每667m^2收入800~1000元,高产田块收入可达到4000元。  相似文献   

15.
张小荣 《蚕桑通报》2001,32(3):64-65
栽桑养蚕是我市海河、老圩与临城区等乡镇的传统骨干致富产业.2000年,蚕茧行情好,全市460hm2桑地,每667m2平均产值2027.2元,为粮田收入的4.5倍,使蚕农们真正尝到了丰产又丰收的甜头.随着蚕茧市场行情的好转,新一轮扩桑热在蚕区又悄悄涌动起来,不少乡镇都制定了扩桑计划.  相似文献   

16.
刘玲 《北方蚕业》2004,25(2):50
多年来,我镇蚕农习惯于每年养三季蚕,即春蚕、中秋及晚秋蚕,而夏蚕不养,主要原因是一家一户栽桑养蚕,每户的桑园面积不大,一般为667~1334m2,而夏伐后,桑叶长不起来就开始喂夏蚕,不少蚕农觉得夏叶产量低,不足以养蚕,所以干脆放弃夏蚕的饲养.如此以来,不仅浪费了部分桑叶、蚕室、蚕具等物质资源,而且不利于夏季桑园管理,闲置劳力,给蚕农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为了增强蚕桑生产的竞争力,我们自2001年起进行了夏季桑树伏条试验,以增加夏叶产量,促进夏蚕饲养,增加蚕农收入.  相似文献   

17.
桑枝条破碎调直去皮机的研发与推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逸文  肖丽 《中国蚕业》2008,29(3):45-46
安吉县超龙蚕业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桑枝条破碎调直去皮机是一种新型的桑枝条去皮加工机械,它的应用与推广以及与之配套的桑枝条加工经营模式的建立,为桑枝条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解决了关键性的原料加工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桑枝条的破碎、去皮工效;桑枝条的综合利用,蚕农每667m2桑园可增加收入500~600元。  相似文献   

18.
<正>蚕桑生产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迫切需要省力化技术,特别是目前劳力紧张,从业人员老龄化,蚕桑生产相对向种养大户集中,省力化技术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到苏州、常州、南通等市学习借鉴,结合泰兴市实际,从2000年起搞试点推广斜面立体条桑育技术,并于2004年全面推广,近1000户蚕农养春蚕3000多张,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2009年蚕病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任务要求,2009年江苏省苏北综合试验站,在射阳、海安、如皋、东台等试验基地,组织对218户蚕农饲养的850.20盒蚕种进行了蚕病发生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春蚕期平均盒种产茧43.21kg,每667m2桑园产茧68.57kg,平均蚕病发生率1.33%。中秋蚕期平均盒种产茧39.26kg,每667m2桑园产茧48.77kg,平均蚕病发生率4.44%。晚秋蚕期平均盒种产茧44.11kg,每667m2桑园产茧68.96kg,平均蚕病发生率4.62%。从蚕病发生情况看,病毒病是目前影响江苏蚕业生产安全的主要传染性蚕病,约占蚕病和中毒损失率的40%以上,尤以血液型脓病为主;农药中毒亦已成为威胁江苏秋蚕生产安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蚕桑生产基本状况及春季蚕病疫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吴江市、如东县的蚕桑生产的基本现状及春季蚕病疫情调查结果显示:养蚕户的平均年龄为55.5岁,平均养蚕年数达24年。丝茧育户平均拥有桑田0.126hm^2,平均每667m^2桑饲养春蚕1.21张;种茧育户平均拥有桑园0.409hm^2。春季丝茧育平均每户饲养蚕种2.275张,平均孵化率达96%,平均结茧率90%,60%蚕户的张种产量高于40kg,55%农户667m^2桑园的产茧量超50kg。2008年春季蚕病总体发生较少,丝茧育总发病率为0.786%,以病毒病的发生率最高;值得注意的是遗失蚕比例高达9%,大大高于发病率;丝茧育续春蚕总发病率达4%,比春蚕明显提高;种茧育总发病率为1.23%,其中真菌病的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