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落果特性花生品种荚果性状及果壳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系统研究了不同落果特性花生品种的荚果性状、果壳强度、果壳结构及结构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不易落果品种潍花13号(W13)和潍花32号(W32)果壳厚度和果腰直径显著高于易落果品种潍花6号(W6)和潍花11号(W11);不同成熟度和含水量荚果的果壳破碎强度、果壳的中果皮和内果皮厚度及子房柄与荚果连接处厚度、果壳中结构物质含量均显著高于易落果品种;同类型品种间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系统研究了不同落果特性花生品种茎枝生长状况与组织结构。结果表明,不易落果品种潍花13号(W13)和潍花32号(W32)株高、分枝数和主茎与分枝间角度适中,茎机械组织发达。节间干物质和结构物质含量显著高于易落果品种潍花6号(W6)和潍花11号(W11);茎微观组织结构中厚角组织厚度、木质部厚度、韧皮外侧纤维厚度、维管束最大直径不易落果品种均显著大于易落果品种,髓最大直径小于易落果品种。  相似文献   

3.
花生果柄和荚果力学特性影响着花生收获机作业质量指标。本研究对92个花生品种(系)鲜荚果的果柄强度、荚果压缩破壳力、荚果层厚度和高度、产量和品质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34个品种(系)在荚果处脱落率为100%。大多数品种(系)的果柄强度在未熟和成熟荚果间差异不显著,秧-柄节点的果柄强度大于果-柄节点,荚果侧压破壳力正压立压。果柄强度均值与不同成熟度的果柄强度、秧-柄节点的果柄强度、果-柄节点果柄强度、荚果处脱落的百分率有一定的相关关系。3个方向的破壳力之间,荚果层厚度与荚果层高度之间,夹持状态荚果层厚度与荚果层厚度、夹持状态荚果层高度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筛选出了10个适于机械化收获的优质大花生品种(系),果柄强度较高,荚果和籽仁产量均比对照品种花育33号增产。为培育筛选适宜机械化收获的花生品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水分对3个花生品种(鲁花11、鲁花14号、花育16号)农艺性状及耗水特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各水分处理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生的荚果产量均随土壤相对含水量的上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鲁花11号和花育16号在土壤相对含水量70%时荚果产量最大,而鲁花14号的荚果产量在土壤相对含水量60%最大。耗水量与水分生产率呈负相关,鲁花11的抗旱性最强,鲁花14号次之,花育16号最差。就经济效益而言,鲁花14号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时经济效益最佳,而鲁花11和花育16号均在土壤含水量为70%时最佳,因此鲁花11号和花育16号的高产高效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而鲁花14号的为60%左右。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Tai模型对2012年参加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的13个品种的荚果产量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航花3号、桂花68表现为平均稳定性品种,具有较好的稳产性;汕油诱1号、仲恺花10号等11个品种表现为难以预测品种,产量表现不稳定。  相似文献   

6.
澳洲坚果开花与座果习性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澳洲坚果开花及座果习性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澳洲坚果花日开放率与开花进程呈极显著直线正相关关系;品种间花序的开放天数差异显著,花序花朵数差异极显著;澳洲坚果座果率与开花进程呈极显著直线的负相关关系;澳洲坚果落果量最大的是花后20~50d,落果占总座果数的76%;其次是花后60~100d,落果占总座果数的14.5%。  相似文献   

7.
《花生学报》2021,50(3)
以不同果型花生品种泰花8号、泰花9号、宁泰9922荚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荚果含水量处理条件下机械剥壳的效率和效果。结果表明:花生荚果含水量对机械剥壳效率及效果的影响较大。花生荚果在低含水量时,机械脱壳率高,但籽仁破损率、发芽率低;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籽仁破损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U形曲线趋势,即含水量控制在12.0%~13.5%时,籽仁破损率最低;相关线性分析表明花生产量与出苗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含水量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因此本试验认为花生荚果含水量的差异影响机械剥壳对籽仁的损伤程度,进而影响出苗率,造成产量差异。  相似文献   

8.
影响甘蓝型油菜角果抗裂特性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3个抗裂和4个易裂品种(系)分析了品种间、品种内单株间、单株内分枝间、主花序上的着生部位和角果相对含水量与抗裂角指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间抗裂角指数差异极显著,说明遗传特性是影响抗裂角性状的主要因素。品种内不同单株间抗裂角指数变异系数在15.81%~73.78%,但变异范围没有超出该品种的抗裂角特性。单株内不同着生部位影响抗裂角指数,不同品种分枝部位间角果抗裂角指数的变异范围在18.67%~93.57%。下部第一分枝的角果抗裂角指数大于其它部位角果,主花序顶部角果的抗裂角指数分别比主花序中部和下部角果小55.04%和60.43%。角果相对含水量对抗裂角指数的影响很大,油菜角果的抗裂角指数(y)随角果相对含水量(x)的增加呈直线上升的关系,即y=0.0149x-0.4779,R2为0.4284。上述各因素对抗裂角品种的影响远大于对易裂角品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掌握害虫在储藏物环境的感染发生、存活危害等知识是昆虫生态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防治害虫的基础,锈赤扁谷盗在储藏花生中偶有发生但缺少其适应程度的研究。在高油酸花生2个品种豫花99号(油酸含量76.71%,下同)、冀花11号(80.50%)和非高油酸花生3个品种豫花22号(35.87%)、天府3号(42.02%)、豫航花1号(55.24%)分别为破损籽仁、去衣籽仁、带衣籽仁、破损荚果和完整荚果的不同物料状态下,观测了锈赤扁谷盗成虫在其中的存活时间、存活率、产卵时间、幼虫存活时间及其龄数。在2种高油酸花生中,破损籽仁中锈赤扁谷盗成虫最多存活48 d(存活率从100%降至0%),半数存活时间ST50值分别为25和23 d;相应品种的去衣籽仁中锈赤扁谷盗成虫可存活44 d,其ST50值为23和20 d;带衣籽仁中可存活40 d, ST50值为19和16 d;破损荚果中可存活28 d, ST50值为13和11 d;完整荚果中最多存活5 d, ST50值均只有2 d。高油酸花生中未见锈赤扁谷...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全国南方区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共有12个新品种参试,七省区11个试验点承担本年度试验,结果粤油13、湛油62、汕油162、泉花627、粤油29、闽花2号、金花37和湘花120等8个参试品种的荚果产量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粤油13、湛油62和泉花627参加2005年南方区花生品种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