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宋德利 《防护林科技》2016,(4):67-68,71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2年生苗木采取不同越冬方法以研究不同越冬方法对日本落叶松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全埋越冬法,质量最优,能降低苗木的损失率,提高苗木的抗旱能力,减少苗木含水量的消耗,正常维护苗木体内营养物质的循环,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同土壤类型及不同农作物茬口对日本落叶松育苗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农茬地进行日本落叶松育苗应选择壤土或砂壤土,不宜选择碱土、砂土和黏土作苗圃地;不同茬口以日本落叶松重茬地育苗能够明显增加苗木生长量,以白菜茬为对照,日本落叶松重茬地可使苗高增加1.57倍,地径增加0.18倍,封顶量增加1.25倍,每hm2株数增加1.13倍。其他农茬首选大豆茬地、草木樨、瓜地茬,而谷子和白菜地茬不应作苗圃地繁育日本落叶松。  相似文献   

3.
日本落叶松不同家系苗木及幼树生长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落叶松不同家系苗木及幼树生长研究初报祝享盛,宋国彬(本溪市林业种苗管理站117000)(本溪市林业设计院)日本落叶松(Larixkae…人才rt)是辽宁东部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抗性强、用途广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在辽宁省每年造...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落叶松育苗中1、2年生苗木密度进行了试验。试验证明,1年生苗亩保留密度30万株左右,2年生苗亩保留20万株(500株/m~2)左右为最优密度。  相似文献   

5.
以苇河林业局东风林场为实验基地,结合固定标准地和临时标准地调查,从落叶松优良无性系苗木繁育方面进行研究,探讨落叶松无性繁育技术,为速生丰产林提供优良无性系苗木。  相似文献   

6.
落叶松育苗密度与苗木质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苗木高径比分配、造林成活率和幼苗高生长的关系进行试验,研究得出落叶松育苗密度以300-400株/m^2最好,把苗木按等级分为优质苗、中等苗和劣质苗,也得出了育苗中40∶1和50∶1的苗木为最佳高径比。  相似文献   

7.
从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对日本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的不同育苗密度进行了试验总结,提出了上述2个树种较合理的育苗密度。论述了单位面积留苗数量和侧根条数的关系:地径越粗侧根数越多。大体呈现地径每增0.1cm,侧根增多1条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日本落叶松苗木分级造林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落叶松是我省东部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本文通过日本落叶松苗木分级造林试验,表明选特级苗和I级苗上山造林,可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加速幼林的高、径生长,确保幼林尽快郁闭成林。造林时,一定将苗木进行分级,混合苗造林不宜提倡。  相似文献   

9.
罗旭  高文革 《林业科技》1995,20(4):1-3,12
本文通过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S1-1苗19个形态指档的PCA分析,确定各指标的重要程度;通过对不同等级苗木的6个生理指标测定,分析生理指标与形态指标的关系;通过不同失水程度苗木水势测定和造林试验,确定苗木活力指标。  相似文献   

10.
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培育优质苗木是提高造林质量的关键,一九六七年以来,我在落叶松育苗的长期实践中,体会到:留苗密度对苗木质量有极大影响。留苗过密,虽然可以增加产量,但苗木生长纤弱,发育不良,降低了质量;留苗过稀,虽然扩大了苗木生长的营养面积,但给杂草滋生造成条件,且浪费了土地,尤其是落叶松在幼苗期喜群生,苗木过稀,不仅能降低产量,提高成本,而且容易造成苗木的枯死。可见,合理留苗,对提高苗木质量,增加苗木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一九六七年在后腰苗圃落叶松育苗的不同留苗密度试验情况介绍如下:落叶松育苗不同留苗密度试验情况如表1。  相似文献   

11.
造林苗木水分状况与苗木活力关系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造林苗木水分状况与苗木活力关系试验分析刘俊义,韩东秀,徐正权,张明峰(黑龙江省南岔林业局)(黑龙江省绥棱林业局)近几年来,针对苗木水分状况影响造林成活率这一问题,对伊春林区主要造林树种落叶松、红松、云杉、樟子松、水曲柳等不同苗龄型树苗(按综合分级均为...  相似文献   

12.
对7组不同密度的落叶松苗木质量和5组不同高径比落叶松苗木造林后的生长进行了分析,认为最佳育苗密度是每平方米300~400株。  相似文献   

13.
赵明扬 《中国林业》2011,(24):51-51
一、生根粉蘸根造林技术 华北落叶松造林应用生根粉浸根,可促进苗木根系伤口愈合和须根的生长.从而更好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加苗木生物量生长,笔者对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千层板林场马蹄坑作业区以不同浓度的ABT生根粉3号处理2年生华北落叶松一级苗,蘸泥浆造林4年后,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4.
董立国 《防护林科技》2019,(5):39-40,46
为了培育出更多的优质侧柏苗木,提高我国辽西干旱地区侧柏的造林效果,开展了不同育苗密度对侧柏苗木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所设的7个育苗密度处理中,育苗密度大的有助于苗木的高生长以及根系生长,但不利于地径加粗、根系数量的增加,中等的育苗密度有助于提高优质苗木的等级,增加Ⅰ、Ⅱ级苗所占的比例,提高移栽后苗木的成活率。辽西地区侧柏的育苗密度以270~400株m^-2为宜。  相似文献   

15.
用天然养殖助长剂喷洒处理日本落叶松播种苗,经过1年的生长,与对照的苗木相比,苗木高生长平均增加为0.6cm,地径生长平均啬0.14cm,主根生长平均增加0.75cm,侧根数量平均增加为0.05根。经对数据的方差分析发现,AAB对苗木的高生长和地径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华北落叶松播种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在总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设4个施肥配比处理,通过比较苗木形态指标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研究不同施肥方式、施肥配比对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木生物量及氮含量随着磷、钾肥比例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缓释肥氮磷钾配比为13∶13∶13、释放期为150~180 d、施氮量为100 mg/株为华北落叶松当年生容器苗最佳施肥处理,此处理下苗木生物量和氮含量达到最大,分别为0.54 g/株、13.79 mg/株,平均苗高为13.0 cm、地径为2.7 mm,较国家行业标准LY1000-91中规定的1年生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分别增加30.3%、33%,苗木合格率为9 5%,比国标规定的要求增加5%。  相似文献   

17.
苗木从圃地经起苗,分级,打捆,越冬,贮藏和长途运输至造林地,体内部分水份已经失去,故仅有形态指标已不能确定其是否保持较高的活力。本研究通过对红松,云杉的落叶松换床苗和造林苗晾晒试验及其研究分析,探讨了失水对苗木生理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日本落叶松苗木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种子苗1~2年生长过程观测,分析了苗木生长发育各阶段。的进程,总结提出了该树种实生苗生长规律。为指导生产、培育优质壮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菌根真菌对树苗根部病害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厚环乳牛肝、血红铆钉菇、彩色豆马勃3种外生菌根菌纯培养接种物,对日本落叶松、油松播种苗进行接种试验,测定其对苗木根部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试验表明,3种外生菌根真菌对苗木猝倒病均有的抑制作用。接种不同菌根真菌的松苗猝倒病发病率双对照降低4.0%~55.9%,苗高、地径、单株鲜重等生长指标提高2.8%~62.9%,菌根侵染率达82.0%~96.0%。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苗木越冬窖藏,都是采用传统的码垛法,即一层苗木,一层隔离砂,再浇一部分水.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落叶松S_1—1(上山造林苗木)和落叶松S_1—0(换床苗木).入冬后,苗木在窖藏保管期间,为防止苗木干梢,还要经常浇水或用雪把苗木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