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楠播种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楠为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处于Ⅱb层即第二林层b亚层的常绿阔叶乔木树种,在侧方遮阴条件下生长良好,被列为生态公益林树种及园林工程景观绿化树种.对红楠随采随播和芽苗移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起苗到移栽的间隔时间限于3h之内;从播种开始到移栽时的芽苗生长期30 d为最佳时间;采用50孔穴盘规格54 cm X27 cm x9 cm(深度),生产红楠小苗,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
红楠物候观测及采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连续3年观测红楠的物候生长期;开展了红楠采种、育苗试验,包括种子采集时间、处理方法、播种时间,水、热、光、湿、肥等因素对红楠苗木生长的影响等,测定结果表明,红楠种子千粒重为363.5g,实验室发芽率为77%,场圃发芽率为70.5%.根据种子千粒重、场圃发芽率、种子纯净度和单位面积产苗量等估算出红楠种子理论播种量为10.3kg/667m^2.  相似文献   

3.
红楠无性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红楠是我国珍贵的优质用材树种和名贵的园林观赏树种,综合利用价值高。在我国博大的树木园中,惟其“材”貌双全,自古素有“红木王”之美称。繁茂的枝叶有较强的减声、滞尘、吸毒的能力,是绿化改善环境的优良树种。但是红楠须5a 左右才结实一次,结实后的种子又有休眠性, 不利于产业化发展。通过对红楠嫁接与扦插繁殖技术的试验,红楠繁殖很快,现将红楠无性繁殖技术简报如  相似文献   

4.
对红楠种子采取春播和夏播,以及去皮后湿沙贮藏催芽与仅做去皮处理两种对比方式播种。结果表明:红楠适宜在夏季随采随播,种子采集去皮处理后,及时以湿沙贮藏催芽,待其出芽超过半数以后,再播种到圃地。播种后以透气黑膜覆盖,出苗率可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5.
红楠播种育苗与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楠是亚热带重要生态价值和多种经济用途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介绍了红楠生态、经济价值,播种育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6.
馨香木兰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馨香木兰是我国特有的二级保护树种,存在结实少,种子难发芽,育苗困难等问题.总结了馨香木兰育苗技术要点:种子经消毒后用湿沙贮藏,可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以65%箐土、30%农家肥、5%钙镁磷肥为培育基质,出苗健壮整齐,根系发达;芽苗移栽前用100mg/kg的ABT3号生根粉浸根处理,能显著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7.
杜英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种子直播育苗和芽苗移栽育苗的方法,进行杜英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芽苗移栽育苗,其1年生苗木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比种子直播育苗大30%和125%,每株苗木平均侧根数多92 5%,出圃移栽成活率高11%。移栽1a后,苗木年平均抽高和平均地径分别比种子直播苗大186%和72%。  相似文献   

8.
董棕为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理想的庭园观赏树种,本文从种子采收及处理、种子贮藏、整地与作床、播种、播种后的管理、幼苗断根处理、幼苗移栽上袋培养、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董棕的育苗技术,从而为董棕的育苗生产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又称丝棉树、丝棉木,杜仲科杜仲属落叶乔木,为我国所特有,是国家二级珍贵树种.杜仲属难生根树种,雌雄异株,一般采用种子繁殖.但为了有利于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性,控制好雌雄比例,提高开花结果率,我们在温室内进行了杜仲嫩枝扦插育苗试验,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扦插生根率达95%,移栽成活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0.
浙江楠既是我国特有的优质用材树种,又是优良的生态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2004年从浙江省种苗站引进浙江楠种子进行人工繁育。通过试验,初步总结出了浙江楠种子处理、整地作床、播种、芽苗移栽、苗期管理、出圃造林等环节的繁育栽培技术,培育了3.5万株优质苗木,并建立15hm2的人工栽培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滇朴作为滇中、滇东等地区重要的乡土园林绿化树种,在野生资源大量移植后,人工繁育开始大量出现,由于该地区春旱现象严重,营养袋假植育苗具有移栽成活率高、能抗旱移栽、提早移栽时间、耐长途运输等特点,探讨了该技术能有效避免春旱对移栽后苗木生长的影响,还可延长苗木生长期,总结了滇朴的种子营养袋假植育苗技术,包括采种、种子处理、圃地选择、整地作床、播种与苗期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通过2a多来对红椿育苗试验,我们从种子采收、苗床的制备、播种、小苗移栽、苗期管理等方面,总结出一套红椿实生苗容器育苗技术,使红椿种子的播种平均发芽率达到79.2%以上,移栽平均成活率96.8%,成苗率95.2%,目的是为了加速红椿人工林的推广应用,推动了北部湾地区珍贵速生树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滇朴作为滇中、滇东等地区重要的乡土园林绿化树种,在野生资源大量移植后,人工繁育开始大量出现,由于该地区春旱现象严重,营养袋假植育苗具有移栽成活率高、能抗旱移栽、提早移栽时间、耐长途运输等特点,探讨了该技术能有效避免春旱对移栽后苗木生长的影响,还可延长苗木生长期,总结了滇朴的种子营养袋假植育苗技术,包括采种、种子处理、圃地选择、整地作床、播种与苗期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红楠是我国重要的优良珍稀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用材价值和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文章介绍了红楠的容器育苗、造林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15.
<正>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 Sieb.)是樟科(Lauraceae)润楠属(Machilus Nees)集珍贵用材、园林绿化美化和生态环境保护于一身的优良珍稀阔叶树种[1],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生态效益。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红楠掠夺性的开采和对其适生环境的严重破坏已使其逐渐沦为渐危树种~([1-4])。目前对红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红楠天然林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
浙江六十田自然保护小区红楠种群结构与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省六十田自然保护小区常绿阔叶林下的红楠种群结构与更新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群落中红楠幼苗储备丰富,可以维持种群的更新;不论是从径级结构还是从高度结构来看,其更新都处于增长状态.由于红楠的种子较大,种子雨通常在母树树冠的下方,使得红楠种群在水平结构上呈聚集分布状态.红楠的天然更新中主要以有性繁殖为主.绝对种子数多且幼苗对光照的适应性广,是红楠种群在群落中处于增长状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红楠( Machilus thunbergii Sieb. et Zucc.)为樟科(Lauraceae)的常绿阔叶乔木。它既是优良的园林景观树种,又是珍贵用材树种。本文通过查阅众多文献,探讨红楠的研究进展,得出:(1)红楠在造林和森林经理、药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已经较为成熟;(2)生长与繁殖的基础研究不足,需要深入开展新品种培育、基因型鉴定、新品系创建等基础研究;(3)应用研究不足,目前主要应用于园林景观和生态恢复及木材加工。  相似文献   

18.
红楠(Machilua thanbergii Sieb.et Zucc.)又名小楠、猪脚楠、楠仔木、楠柴,为樟科常绿乔木,原为野生状态分布,近年来用作园林绿化优良树种。木材可作桥梁、建筑用材,树皮可作褐色染料和薰香原料,入药有舒筋消肿之效。种子油可制肥皂和润滑油。  相似文献   

19.
18个木兰科树种播种育苗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入的18个木兰科树种进行了播种和育苗技术研究,对种子的形态特征、优良度、千粒重及发芽率进行了测定,并记载了种子的发芽过程。结果表明,发芽率为4%~81%,发芽率较高的树种分别为深山含笑、云南拟单性木兰、粗枝木莲、苦梓含笑、麻栗坡老君山含笑,其它多数种类的发芽率均低于50%;落叶木莲及大果木莲,马关木莲发芽率最低。另从种子发芽持续时间来看,大多数树种的发芽持续时间在20天以上,麻栗坡老君山含笑所需时间最多,约为42天。木兰科树种宜采取随采随播的育苗方法,播种期拟定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为宜。  相似文献   

20.
付文林 《林业调查规划》2004,29(Z1):298-299
青香树是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耐瘠薄、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经过三年的育苗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在生产上适用的青香树采种、种子处理、苗木移栽、苗期管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