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恢复生态学及其在林区矿山植被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林区矿山开采地形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失、土地退化等的研究与分析,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林区矿山退化植被的修复途径.  相似文献   

2.
矿产资源的无序开采,导致山区、林区植被与环境被严重破坏,恢复植被成为当务之急。应正确选择、配置树种,下大力气整理矿坑,挖掘坑穴,填换好土,严格挑选苗木,植苗前修根、浸根、蘸生根剂,植后浇水、覆盖,及时防病虫害。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主要草塘(水生植被)植被特征进行了叙述,为保护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主要草塘(水生植被)植被,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从店子林区的自然状况调查入手,对分布较为广泛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类植物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店子林区不同类型地块的植被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林区植被恢复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前,黑龙江省已开采的沙金矿和脉金矿点达430多处,其中80%的金矿属沙金矿床,多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完达山林区的山间谷地、河床沟系、河流故道。据1996年林业部的统计资料表明,黑龙江省黄金开采占用国有林地面积2731.90hm2。 沙金矿的开采,特别是在采掘作业过程中,严重破坏地表植被,不仅森林草地被砍光,而且污染地表水体。使几万年乃至几十万年形成的肥沃土壤层损失殆尽,使森林、草地、良田变成沟壑纵横、沙石裸露、植被皆无、水土流失严重的不毛之地。因此,治理金矿废弃矿区,把被破坏的土地恢复成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6.
龙首山林区是河西走廊北部山区最主要的天然森林植被,科学研究荒漠中山地森林植被的发育、演变和扩大干旱荒漠地区的森林植被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在对该林区植被类型、特点作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龙首山林区保护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喜马拉雅山中段南翼的几处沟谷林区,包括:错那(勒布)林区、亚东林区、聂拉木(樟木)林区和吉隆林区等。这些地方面积虽不大,但却集中了重要而独特的生态类型,更与毗邻的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等国形成了连片的森林和植被。因而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河谷及峡谷地段,国界分明,而山水相连,植被同类。  相似文献   

8.
喜马拉雅山中段南翼的几处沟谷林区,包括:错那(勒布)林区、亚东林区、聂拉木(樟木)林区和吉隆林区等。这些地方面积虽不大,但却集中了重要而独特的生态类型,更与毗邻的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等国形成了连片的森林和植被。因而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河谷及峡谷地段,国界分明,而山水相连,植被同类。徐凤翔在此地考察的第一站便是美丽的勒布林区。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辽宁省东部林区(以抚顺市林区为例)进行调查研究,观察到林区生态脆弱、生态保障和水源涵养功能差、林业资源危机、经济危困、国家很少有财力投入,致使无力对森林资源加强保护和加速森林植被恢复的实际情况,提出征收水资源费的政策性问题。文章认为森林是水资源涵养区,对水资源保护和储存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提出只有征收水资源费,加强对森林植被恢复和林区生态建设的投入,从根本上改善林区生态状况,加强生态防护功能,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水资源的安全。否则,总有一天水库将无水可卖而且自身难保。  相似文献   

10.
木兰围场国有林区历史沿革及其丰富的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先叙述了木兰围场国有林区的概况,即社会基本情况与森林分布特点;接着叙述了该林区的行政区域历史沿革与林区形成的历史沿革;最后揭示了该林区的植被区系和植物资源分类。  相似文献   

11.
张掖市寺大隆林场地处祁连山北麓、黑河中上游地带的肃南县境内,所辖林区是目前祁连山森林植被最丰富、生物群落最为完整的水源涵养林区,林区总经营面积达262.86万亩,约占张掖市总土地面积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水生植被的分布及组成进行了简要论述,初步划分了水生植被类型,指出了主要水生植被类型的生境特征,为今后保护水生植被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东大山天然林区及周边森林植被的特征,生物多样性所受到的威胁,提出了扩大自然保护区、实现社区共管、进行封山育林等的植被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刘亚春 《中国林业》2011,(23):32-32
塞罕坝是河北省最重要的林区之一,植被状况良好。由于林区海拔高,气候条件差,冬季寒冷,积雪厚且时间长,因此研究林区越冬鸟类的资料很少。为给林区鸟类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深入研究林区越冬鸟类提供线索,近几年来.笔者对林区鸟类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以克拉玛依市减排林区外围自然植被为研究对象,分析自然植被的种类组成、习性及重要值。研究结果表明,在减排林区外围以藜科植被种类最为丰富,其次为蒺藜科,种类最少的为柽柳科;由于藜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特性引起的,故藜科的相对密度、相对优势度、相对频度及重要值均在群落中处于最高位置。研究区荒漠植物群落结构组成简单,寡种优势现象极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森林草原重点火险区地处俄罗斯和蒙古国的下风头,同时境内森林植被和草原植被水平分布明显,有近8000公里的林草植被过渡带,受西伯利亚低压和蒙古国高压的控制,草原植被多处于森林植被上风头。因此,外火入境和境内草原火烧入林区是引发森林大火的主要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难点问题,我区依靠科技进步,重点加强了防火阻隔网建设,全区每年开设国境机耕防火隔离带2167公里,林缘机耕防火隔离带8000余公里,同时在林区的河塘、铁路、公路周围及林区周围等地区火烧防火隔离带1万余公里,90%以上的境外火和60%以上的…  相似文献   

17.
林区公路作为林区经营的基础设施,在修建和改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森林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本文以广东南岭林区公路的边坡修复为例,初步探讨林区公路边坡生态修复的措施,以及修复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防止水土流失、加快森林植被与景观的恢复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大兴安岭林区地处黑龙江西北部,气候寒冷,树种单一,森林结构简单,生产力较低,经济价值不高,植被恢复缓慢,适宜树种难选。通过引种优良沙棘树种,利用其自身所具有的经济和生态上的双重优势和其极高的抗逆性、广泛的适应性及其相关制品的纯绿色与多功能特性,进行多功能林营造,不但能够快速恢复植被,而且能够尽快地恢复生物链。对实现大兴安岭林区"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总体目标,改善大兴安岭林区的生态环境和提高林区的经济效益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海南热带林动态变化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遥感手段进行海南霸王岭林区植被的动态监测 ,使用 3幅不同年份 ,同一季节的TM遥感影像 ,进行多时相遥感图像的光谱分析 ,特征提取 ,植被分类 ,精度检验 ,生成植被分类图和各类型植被的统计数据 ,从而分析植被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0.
川西采伐迹地早期植被生物量与生产力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空间代替时间”[1]的方法,对川西米亚罗林区采伐迹地早期天然植被生物量与生产力进行了测定与研究。结果表明:川西米亚罗林区采伐迹地天然植被恢复较快,伐后第1 年植被总生物量为650.7 kg/hm 2,并以草本植物为主,到29 年时植被总生物量达50 210.44 kg/hm 2,此时植被以乔木树种(红桦)占优势,并在演替中起主导作用。迹地早期被总生物量和乔木层生物量随迹地年龄增大而增加,灌木和草本层生物量基本成二次抛物线变化。文中还讨论了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生产力,迹地乔、灌、草生物量比的变化划分植被演替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