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解澳大利亚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 caribaea)在广西中部引种的生长表现,在桂中地区的三门江林场对澳大利亚湿加松(P. elliottii×P. caribaea)与马尾松(P.massoniana)、加勒比松(P.caribaea)、湿地松(P. elliottii)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对其生长量、产脂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7.8a生时各树种的生长量为马尾松>湿加松>加勒比松>湿地松;在松脂产量方面,湿加松>加勒比松>湿地松>马尾松。湿加松早期生长快于其他树种,6.3 a生之后马尾松的生长量超过其它树种,17.8 a生时马尾松生长量显著高于湿加松、加勒比松和湿地松。从生长量和产脂量两个指标综合考虑,湿加松可作为脂材两用林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杂交松在广西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杂交松(Pinus elliottii×Pinus caribaea)引种区域对比试验表明,杂交松能适应广西的自然条件,并表现出优良的速生丰产性状。杂交松的生长优于马尾松、湿地松和加勒比松,其平均公顷蓄积量分别比马尾松、湿地松和加勒比松大34.93%、82.44%和174.98%。杂交松年均树高和年均胸径生长量都超过了广西马尾松速丰林生长指标,适于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易平 《广西林业科学》2011,40(3):182-185
对桂北黄冕林场引种的澳大利亚杂交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试验林的生长性状及产脂情况进行调查,并与同龄的马尾松、湿地松及加勒比松进行生长性状及产脂量的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立地条件、造林方式和抚育管理条件下,杂交松的生长性状优于马尾松、湿地松和加勒比松;在产脂量上,湿地松产脂量最高,其次为...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杂交松在桂东南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澳大利亚杂交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在广西东南部引种的生长表现,开展杂交松与湿地松(Pinus elliottii)、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加勒比松(Pinus caribaea var.hondurensis)的栽培对比试验,杂交松示范造林和采脂试验,杂交松不同种植坡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松能适应广西博白县的自然条件,并表现出优良的速生丰产性状,杂交松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以及松脂产量均优于马尾松、湿地松和加勒比松;杂交松的种植规格以2.5m×4m为最佳,以种植在东坡和西坡生长较好;杂交松被松梢螟为害程度在4种松树中最高;杂交松在桂东南松类低产林改造和发展松树人工林中,可作为替代的造林树种,造林时可优先选择在东坡和西坡,并在杂交松人工林培育过程中注意防治松梢螟。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广西区内主要的产脂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P.elliottii)、巴哈马加勒比松(P.caribaea var.bahamensis)和火炬松(P.taeda)为材料研究产脂能力在种内的变异情况,比较不同选择方法的选优效果,从而确定上述4个树种在广西高产脂选择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各参试树种中湿地松产脂力和期望年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3.80 g/d、5.42 kg。在产脂力上湿地松火炬松巴哈马加勒比松马尾松;在期望年产量上湿地松火炬松巴哈马加勒比松马尾松。将产脂力标准设置为11 g/d、期望年产量设置为5 kg/a时,马尾松选择效果较为理想。而湿地松的产脂力标准27 g/d、期望年产量为12.5 kg/a,火炬松的产脂力20 g/d、期望年产量为10 kg/a,加勒比松的产脂力15 g/d、期望年产量为7 kg/a时,选择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10年生马尾松(Pinus masoniana)、杂交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生长、效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马尾松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单株材积、林分蓄积量、出材量和产值等指标均高于杂交松和湿地松,林...  相似文献   

7.
在福建省福鼎市店下虎头坝林场进行了湿加松、马尾松和湿地松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个树种造林保存率较高,生长量均超过了国家颁布的速生丰产林标准,均适合在闽东沿海地区造林。5年生时,3个树种的生长量大小排序是:湿加松、马尾松和湿地松,湿加松生长较好,与马尾松在胸径、树高和材积等生长性状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10年生时,3个树种的生长量大小排序是:马尾松、湿加松和湿地松,马尾松生长量全面超过湿加松,但差异不显著。5年生和10年生时,马尾松、湿加松与湿地松间的胸径、树高、材积等生长性状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表现出湿加松在幼龄早期生长较快,马尾松在幼龄后期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8.
湿加松(Pinus elliottii Xp.caribaea)是以湿地松(Pinus ellittii Enge Im)为母本,以洪都拉斯加勒比松(P.caribaea More Iet)为父本的杂交新品种,我国最早由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于20世纪90年代开展湿加松的杂交育种和无性繁殖研究,并逐步推广到粤南的滨海低地、粤北山区以及福建高海拔地区。该品种表现出林木生长快、松脂产量高的效果。但是,相关研究表明,该  相似文献   

9.
湿地松、加勒比松人工林优树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树高、胸径、材积为生长量指标,结合干形、冠幅、皮厚等形质指标,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对40 a生湿地松(Pinus elliottii)、13~40 a生加勒比松(P. caribaea) 人工林开展优树选择研究,提出优树选择标准。40 a生湿地松优树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大于5株优势木平均值的1%、15%、35%以上,树干通直,共选择出优树10株,入选率为 4348%。13~40 a生加勒比松优树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比5株优势木平均值大8%~12%、15%~22%、49%~70%,树干通直,共选择出优树77株,入选率为 4919%。湿地松、加勒比松优树选择应以生长性状为主要目标,同时注重木材密度、产脂等性状的选择,进而丰富其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对7个松树树种的材积和产脂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地点、重复对材积和产脂力的影响均不大,树种间材积和产脂力差异规律不明显。4个年度数据中,9年生和15年生材积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9年生和16年生时产脂力均达显著差异。从树种平均值分析来看,热带松、本种加勒比松和马尾松生长相对较快,而湿地松、巴哈马加勒比松以及火炬松则生长较慢;产脂力较高的是热带松、巴哈马加勒比松、马尾松优树混合种,属中等产脂力的是本种加勒比松和湿地松,产脂力较低的是垌头群马尾松(对照)和火炬松。  相似文献   

11.
湿加松Pinus elliottii × P.caribaea及其母本湿地松P.elliottii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脂材两用商品林树种。研究通过比较二者松脂成分与特性的差异,分析湿加松成为广东采脂优势树种的潜力。以广东台山种子园20年生的湿地松与湿加松子代测定林为材料,割脂采集松脂样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二者松脂成分差异;同时,通过高压蒸汽蒸馏松脂获得松香和松节油,并将以上的松香进行深加工获得138#和145#松香树脂,以及其调配得到的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并根据标准测定松香得率与软化点,以了解深加工产品的物理性质。湿加松与湿地松松脂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β-蒎烯、β-水芹烯、海松酸、去氢枞酸和枞酸呈显著性差异。湿加松的β-水芹烯、去氢枞酸和枞酸含量高于湿地松,而β-蒎烯和海松酸含量低于湿地松。两者的松香软化点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湿加松的松香软化点高于湿地松。湿加松与湿地松松脂的主要成分一致但相对含量存在差异,说明湿加松松脂具备母本湿地松松脂的特性;此外,湿加松的松香软化温度高于湿地松,其调配的SIS具备更好的耐低温性能和增粘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引种湿加松苗期生长表现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湿加松是湿地松(Pinuselliottii)和加勒比松(Pinuscaribeaea)的杂交种。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湿加松(Pee×Pch=Pinuselliottiivar.elliottii×caribeaeavar.hondurensis)F2子代一年生实生苗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生长优势,其平均苗高34 8cm,比湿地松和马尾松(Pinusmassoniana)大74%;平均地径0 48cm,比马尾松大52%;3种松树的根系生长表现无显著差异,但湿加松地下部分鲜重显著大于马尾松,地上部分鲜重极显著大于湿地松和马尾松。四川省引种湿加松宜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并了解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混交造林的生长效果,通过开展火力楠与灰木莲(Manglietia conifera)、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混交种植试验,对3个树种混交林和纯林的树高和胸径进行调查,并计算3.5 a生时的材积和蓄积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混交造林1.5 a时,仅火力楠与湿加松混交时,火力楠胸径显著高于纯林,其余均无差异;但3.5 a生时,混交林中的灰木莲、湿加松的生长、材积和蓄积量显著高于各自纯林,而混交林中火力楠生长状况低于其纯林。由此可知,灰木莲、湿加松与火力楠混交能显著提高自身林分生长,火力楠作为伴生树种在今后的混交造林中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加勒比松(Pinus caribaea)16个种源、湿地松(P.elliottii)4个种源2.5 a生营养袋苗木为材料,定期开展生长调查,于2016年7—8月、2017年2月开展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分析加勒比松、湿地松针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对树种、种源、不同测量时间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加勒比松/湿地松的株高、地径生长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测量时间与树种对最大PSⅡ的光能转换效率(Fv/Fm)有显著影响(P<0.01),二者互作效应不显著,与7、8月相比,测量值均在第2年2月显著提高;两个树种的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光化学淬灭(qP)与表观量子传递速率(ETR)对测量时间的响应模式相反;加勒比松与湿地松叶绿素荧光参数受种源影响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加勒比松与湿地松的株高和地径生长与2月Fv/Fm、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测量值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高光强抑制了湿地松、加勒比松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但抑制效果与生长无明显相关关系;低温造成的胁迫主要抑制了加勒比松的光化学反应,并与其生长表现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可考虑将2月份测量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作为加勒比松耐寒个体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5.
试验以火炬松(Pinus taeda)第三代半同胞家系及火加松(火炬松×加勒比松P.taeda×P.caribaea)全同胞家系作为研究对象,参试家系共20个,其中9个为火炬松第三代半同胞家系,11个为火加松全同胞家系,另以来自台山市红岭种子园改良代湿地松(P.elliottii)种子园混合种子为对照(CK1),分析了2 a和5 a生长性状差异。结果表明:(1)火炬松第三代半同胞家系及火加松全同胞家系的各生长性状与作为对照的湿地松相比均具有明显优势;(2)火炬松第三代半同胞家系及火加松全同胞家系各项生长性状之间差异不显著;(3)以5 a平均材积为指标,对20个家系进行了优良家系选择,入选家系分别为09-15、09-9、44-12-5和26-Ⅲ-4。  相似文献   

16.
为增加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产脂量,于2018年4-6月在桂东藤县埌南镇广西藤县通轩立信化学有限公司湿加松苗圃开展了pH值和不同浓度NAA、芸苔素内酯的促脂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H值和NAA、芸苔素内酯对湿加松产脂均有影响。其中,pH值在3~5产脂量比对照提高18%以上,pH值为9的处理产脂量比对照提高40.9%;芸苔素内酯0.2 mg/L+NAA0.1 g/L处理产脂量比对照提高46.7%。  相似文献   

17.
选用6种育苗基质在2种立地类型下开展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本种加勒比松(P.caribaea var.caribaea)、洪都拉斯加勒比松(P.caribaea var.hondurensis)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立地类型显著影响3个树种/变种苗木保存率和苗木质量(P<0.05),光照和水分供应充足的平地苗圃适合培育湿地松苗木,排水和环境卫生良好的山坡地更有利于培育加勒比松苗木;(2)湿地松的最佳基质是:20%火烧土+30%阔叶林腐殖土+47%黄心土+3%过磷酸钙、20%泥炭土+30%阔叶林腐殖土+47%黄心土+3%过磷酸钙;本种加勒比松最佳基质是:30%火烧土+20%松林表土+47%黄心土+3%过磷酸钙、30%阔叶林腐殖土+20%松林表土+47%黄心土+3%过磷酸钙;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的最佳基质是:20%松林表土+30%阔叶林腐殖土+47%黄心土+3%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树嫁接促进接穗提早开花是缩短林木育种周期的重要手段。研究以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精选种子园 3 个无性系为中间砧木,湿地松、加勒比松(P. caribaea)3 个变种和他们的杂交子 代湿加松(P. elliottii×P. caribaea)共 10 个无性系大树的新梢为接穗,研究砧木无性系、砧木无性系分 株、接穗树种、接穗无性系及其交互作用对接穗成活率、开花性别及数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嫁接 258 条接穗,共成活 240 条,砧木 AE19 对 5 个树种的接穗都表现出最好的亲和力;嫁接 10 个月后,成活接 穗中有 129 条接穗开花,64.3% 的穗条产生了雌球花,17.8% 产生了雄花序,17.8% 接穗产生了雌雄花; 砧木无性系、接穗无性系均对雌球花量、雄花序量有显著的影响,一些砧木无性系对某一性别花量促进 有倾向性;砧木无性系分株、接穗树种对雌球花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杂交松产脂量及松脂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7年生杂交松50天内产脂量为588 g/株,分别比湿地松、加勒比松、马尾松高9.91%、23.01%、68.48%;全年产脂量3 057 kg/hm2,分别比湿地松、加勒比松和马尾松高43.1%、59.9%、82.5%.产脂量与树高胸径综合指数密切相关.杂交松松脂成分与湿地松、加勒比松相比,没有显著差别;与马尾松相比,除左旋海松酸偏低、去氢枞酸偏高外,其余组成成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正>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火炬松(P.teada)、沙松(P.clausa)、光松(P.glabra)和加勒比松(P.caribaea)、卵果松(P.oocarpa)是北美南部和中美洲的优良速生松树,其中许多种已经广泛引种到世界各地。近年来我国也大量引种了一些国外松,为了解它们在本地的生长物候学特性和适应性,1981~1985年对6种国外松进行了栽培试验,并以马尾松(湖北红安种源)为对照,现将5年的观测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