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采用潜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对其在处理、控制暴雨径流污染问题进行了模拟研究,实验中人工模拟暴雨径流污染物浓度平均为CODcr291.23mg·L-1、TN26.08mg·L-1、TP1.38mg·L-1。实验结果表明,菖蒲-沸石湿地系统有较好的综合净化能力,去除率平均为CODcr87.13%、TN97.33%、TP77.29%。  相似文献   

2.
以福鼎大白茶树花粉为材料 ,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对茶树花粉发芽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含有 10 - 2 0 mg· L-1的 GA3、1- 2 0 mg· L-1的 2 ,4 - D、2 0 - 10 0 mg· L-1的 Zn SO4 、5 - 2 0 0 mg· L-1或稍高的H3BO3的培养液对花粉的发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H3BO3质量浓度为 2 0 0 mg· L-1时 ,其发芽率最高 ,达84 .5 3% ,比 CK高 110 .3% ;而含有 5 0 - 10 0 mg· L-1的 GA3、5 0 - 10 0 mg· L-1的 2 ,4 - D、高于 2 0 0 mg· L-1的Zn SO4 的培养液则对花粉的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 ,4 - D质量浓度为 10 0 mg· L-1时 ,发芽率最低 ,比 CK低 95 .2 % .  相似文献   

3.
叶腋增殖途径快速繁殖欧美杂种山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欧美杂种山杨腋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筛选出较为理想的芽分化、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建立起有效的叶腋增殖快繁途径。选出初始培养基为WPM+BA1. 0mg·L-1;分化培养基为NT+BA1. 0mg·L-1 +KT0. 5mg·L-1;生根培养基为1 /2WPM+NAA0. 3mg·L-1 +IAA0. 05mg·L-1。根据试验结果,采用分化培养基NT+BA1. 0mg·L-1 +KT0. 5mg·L-1及抽枝培养基WPM+BA0. 3mg·L-1 +2%蔗糖对试管苗进行交替培养,观察并统计四个继代的繁殖系数,得出每个继代芽增殖系数分别为5. 22、4. 46、4. 87、5. 23。  相似文献   

4.
百合基因转化胚性愈伤组织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建立稳定高效的胚性愈伤组织基因转化受体系统,以麝香百合Liliumlongiflorum花丝为外植体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再生研究以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培养基为MS+NAA1 0mg·L-1+BA0 5mg·L-1,分化培养基为MS+KT1 0mg·L-1+NAA0 2mg·L-1。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百合基因转化胚性愈伤组织的卡那霉素选择压为75mg·L-1,潮霉素的选择压为20mg·L-1,头孢霉素选择压为250mg·L-1。表4参10  相似文献   

5.
采用新型微电解-生物膜法处理当前危害极为严重的含重金属Cr3+有机废水,并阐述其作用机理。在实验过程中,废水中的有机物,由生物膜中的好氧微生物与厌氧微生物菌群作为营养源而消耗;重金属离子(Cr3+)则通过电沉积去除一部分,同时生物膜吸附另一部分而去除,净化后废水能够达到工业回用水标准。试验结果表明,对C6H12O6含量为500mg·L-1,Cr3+含量为10mg·L-1的重金属离子有机废水,经处理后,C6H12O6含量为15—20mg·L-1,Cr3+含量为1mg·L-1以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IBA,6 BA对百合组织培养过程愈伤组织增殖、芽的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MS+0 5mg·L-16 BA+0 4mg·L-1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增殖效果最好;最佳的分化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0 3mg·L-1IBA+1 5mg·L-16 BA和1/2MS+0 6mg·L-1IBA。  相似文献   

7.
紫花苜蓿愈伤成苗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张万军  王涛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2):1579-1583
 对秘鲁苜蓿等品种的子叶和下胚轴愈伤再生植株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经筛选获得了以改良的SH大量元素 +MS微量元素及铁盐 +水解酪蛋白 +VB19.9mg·L-1+VB69.5mg·L-1+尼克酸 4 .5mg·L-1+琼脂 8g·L-1为基本成分的愈伤成苗高频再生体系。其中 ,诱导愈伤和保持愈伤的培养基加 2 .0mg·L-12 ,4 -D +0 .0 2 5mg·L-1KT ;诱导再生植株分化的培养基加 0 .4mg·L-1KT +2 0g·L-1的蔗糖 ;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为 1/ 2MS ,其中蔗糖浓度为 10 g·L-1。秘鲁苜蓿子叶愈伤组织分化率达 10 0 % ,下胚轴愈伤组织分化率达 92 %以上。以该体系完成苜蓿愈伤植株再生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 ,完成植株再生仅需 6 0~ 70d。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驱油技术大面积应用的同时也产生了含聚丙烯酰胺污水的处理问题.含聚污水具有粘度大、含油多、乳化稳定的特点,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及设施难以使该污水处理达到外排水水质的标准.用气浮+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孤岛油田含聚污水进行处理,首先利用气浮去除悬浮油和大部分聚合物,然后利用生物接触氧化膜上的烃类降解菌和聚丙烯酰胺降解菌组成的高效降解菌群的生物降解作用去除乳化油和残余的聚合物.研究结果表明:孤岛含聚污水经气浮+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后含油量由300mg·L-1以上降至4mg·L-1以下,CODCr由1 700 mg·L-1以上降至100 mg·L-1以下,聚丙烯酰胺的含量由40 mg·L-1以上降到1.5 mg·L-1以下.出水水质完全达到国标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桃矮化砧木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豫农矮砧1号的茎段和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茎段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6_BA1 0mg·L-1+IBA0 1mg·L-1+GA31 0mg·L-1,茎尖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6_BA0 2mg·L-1+IBA0 01mg·L-1+GA31 0mg·L-1,幼芽形成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IBA1 0mg·L-1+IAA1 5mg·L-1,获得了豫农矮砧1号的再生植株,该研究结果为豫农矮砧1号的快速繁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够有效的降解废水中的尿素,从土壤中筛选出具有较高降解尿素能力的菌株4株,分别隶属于葡萄球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微杆菌属,其中克雷伯氏菌属占优。试验考察了pH、尿素浓度、葡萄糖浓度、氨氮浓度等因素对所筛选出菌种单菌株及混合菌株降解尿素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8.5,进水葡萄糖浓度0~1000mg·L-1,尿素浓度低于300mg·L-1的条件下,各菌株表现出较高活性,其中最大活性为0.649U;氨氮浓度对菌活性影响很大,进水氨氮浓度宜控制在70mg·L-1以下。  相似文献   

11.
陈院华  冯俊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642-8643
利用废铁屑与粉煤灰两种废物集合处理印染废水。通过对某印染废水的混凝、微电解、吸附处理,废水的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84.85%和95.53%。该过程是集成了浮选技术、电化学法、混凝法、吸附法于一体的处理印染废水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染料属生物难降解有机物,印染废水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水体污染源之一。真菌对印染废水降解时,菌丝首先吸附染料,其次对吸附染料进行生物降解,并且,真菌对于染料底物具有光谱性。因此,真菌处理印染废水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粉煤灰处理废水的机理及其在处理印染废水中的应用情况。指出粉煤灰作为1种新型水处理剂处理印染废水,具有效果好、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运行管理简单、占地少、以废治废、节约资源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徐乐中  李翠梅  蒋光洁  谈旭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273-8276,8291
在深入分析乡镇印染废水特征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现状进行了分类与讨论,指出了各类方法适用范围及特点、效果,并就当前印染废水处理热点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当前具有普适性的印染废水处理推荐方法与分类。  相似文献   

15.
李珍珍  王延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4,(6):1802-1804,1854
印染加工工艺中,由于液氨丝光整理过程使用大量纯氨水,使得过量的高浓度氨氮排入废水中,造成污水处理厂微生物中毒死亡,生化处理工艺瘫痪,出水水质不达标。在此结合某工业园区集中式印染污水处理厂的相关情况,阐述液氨丝光废水对微生物及生化工艺的影响,分别介绍了当前国内外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去除技术,并分析了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云芝漆酶对靛蓝废水的脱色净化作用。[方法]首先研究不同温度、pH、靛蓝浓度、HBT添加量、漆酶用量对漆酶/HBT脱色作用的影响,然后分析漆酶和酸性纤维素的酶协同水洗。[结果]当以1-羟基苯并三唑(简称HBT)为介体时,云芝漆酶/HBT对靛蓝作用的动力学参数Km和Vmax分别为0.318 mmol/L和0.035 5 mmol/(L.min)。在温度50℃,pH 4.5,靛蓝浓度100 mg/L,介体HBT用量0.1%,漆酶用量100 IU/L条件下,作用40 min时,靛蓝脱色率高达96.5%。牛仔布生物整理中采用漆酶与酸性纤维素酶协同作用,当漆酶用量为15 000 IU/kg牛仔布时,牛仔布的返沾程度减少85%,同时水洗废水中靛蓝含量减少83.8%。[结论]漆酶在牛仔服的生物整理及染整废水的脱色净化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采用絮凝-水解酸化-好氧组合工艺处理江苏某印染企业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平均COD,BOD5,色度分别为2 195 mg.L-1,485 mg.L-1,521倍时,上述各项指标去除率分别达到95.6%,96.9%,92.3%,出水符合纺织染整行业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强印染行业节能减排,提高染料废水处理效率。[方法]采用自制的日光光催化与好氧生物降解在同一反应器同时进行的装置降解印染废水。考察了溶液pH值、催化剂用量、溶液初始浓度、曝气量等单因素以及单一染料和混合染料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条件为:GR进水浓度为20.0mg/L,曝气量为60.0ml/min,pH值为3.0,催化剂投加量为0.6mg/L。此时影响光催化降解去除率的4个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进水浓度,曝气量,pH值,催化剂投加量。日光光催化-好氧生物降解单一染料B-4BLN、GR废水的染料去除率分别为85.66%、76.93%.COD去除率分别为90.67%、83.33%;此时,日光光催化降解时单一染料B4BLN、GR废水的染料去除率分别45.78%、36.54%,相应的COD去除率分别为44.18%、28.41%。因此,组合工艺在染料和COD去除方面均比单一的日光光催化要好。虽然二氧化钛对微生物有少量毒性,但不影响好氧菌的活性。[结论]日光光催化-好氧生物降解单一染料和混合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都比较好,且此组合工艺具有成本低、投资少、工艺简单等特点,采用日光催化降解与好氧降解在同一反应器同时进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生物絮凝剂(普鲁兰)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72-1973
[目的]确定生物絮凝剂普鲁兰处理印染废水的最佳絮凝条件,开发有效地处理印染废水的新技术。[方法]用新型微生物絮凝剂普鲁兰作为生物絮凝剂,AlCl3溶液作为助凝剂,对印染废水分别进行条件试验和混凝正交试验,寻找最佳絮凝范围和条件,并对不同的普鲁兰用量、助凝剂用量、pH值等6个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条件试验表明,普鲁兰与AlCl3的最佳配比为2∶6。CODcr去除率正交分析表明,6个因素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依次为:混合时间>普鲁兰用量>反应时间>AlCl3>沉淀时间>pH值。最佳絮凝条件为:3g/L普鲁兰、12 g/L AlCl3溶液、pH值6.5、混合时间30 s、反应时间15 min和沉淀时间40 min。[结论]在最佳絮凝条件下,印染废水中CODcr去除率达81%。  相似文献   

20.
以聚合氯化铝为絮凝剂,采用电气浮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研究了电气浮各工艺条件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絮凝剂投加量为40 mg/L、电流强度1 A、反应时间40 min、极板间距1 cm、pH值为7的情况下,对印染废水COD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为后续处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