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甘肃省部分地区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甘肃庆阳、平凉、白银、兰州、临夏、定西、天水、甘南和陇南等地区的豆科植物及其共生根瘤菌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豆科植物根瘤标本800多份,分别属于34属82种及变种,分离得到根瘤菌790余株;采集的根瘤形状以球形、棒形和掌形为主,部分呈现珊瑚形;根瘤颜色以土黄色、白色、浅褐色和粉红色为主,部分为红色或深褐色。研究发现,根瘤着生部位与寄主基因型有很大关系,调查的豆科植物中92.6%的根瘤着生在侧根上, 其余着生在主根或主侧根上;属内种间根瘤的形状、大小、颜色和着生部位相似,但是不同属间根瘤的形状、颜色、大小和着生部位存在明显差异;根瘤菌的分布与外界因素有密切联系,海拔、土壤水分和土壤肥力均会影响根瘤的分布和数量。在甘肃省大部分地区,豆科植物及其伴生植物在分布上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光线好、水分多的区域及阳坡、水渠边和路边均有大量豆科植物分布,伴生植物种类单一,以禾本科和菊科植物居多,但数量较少;同时发现,在调查地区,豆科植物被广泛用于防止水土流失和防止土壤沙漠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河南省商丘地区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调查,共采集到根瘤样品228份,包括野生和栽培豆科植物23属31种,采集的根瘤94%着生在侧根或须根上,根瘤的形状主要有球状、棒状、掌状,少数珊瑚状、三棱状、不规则状;颜色多为土黄色、粉色,少数呈白色、绿色、棕色.调查研究发现,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结瘤及根瘤特征,除了与寄主植物的遗传特性、发育时期有关外,还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水分、土壤结构、土壤pH值等)有密切的关系.抗逆性试验结果表明,根瘤菌对NaCl、pH值及重金属Hg2+、Cu2、Pb2+等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这与豆科植物生长的地理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上海市固氮植物的结瘤状况和固氮效果进行调查分析,采集根瘤寄主分属5科37属,共83种,其中非豆科植物有4科4属12种,豆科植物33属71种。结果表明,有93%的根瘤着生于寄主侧根,大小一般在1~10mm。形状以球形、近球形、柱形为主,颜色多为白色、黄褐色。固氮酶活性为0~10μmol/(g.h)。  相似文献   

4.
陕西豆科固氮植物资源调查及生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陕西豆科固氮植物资源的调查。共采得豆科植物45属100种,除个体别种外均有根瘤。属内种间豆科植物根瘤的形状,颜色、大小、着生部位相似,从属间植物根瘤特性差异明显,根瘤的形成和固氮活性与土壤条件和寄主特性密切相关。根据寄主植物生长习性、地理布和利用状况,陕西豆科植物根瘤菌的生态分布可分为干旱区、草地区、耕地区、山地灌丛区、木一栽培区等5个生态分布区。  相似文献   

5.
陕西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陕西关中、陕北地区,共采集到28属59种豆科植物根瘤样品930份,分离到710株根瘤菌,其中新发现地八角(Astragalus bhotanensis Baker)、硬毛棘豆(Oxytropis hirta Bunge)、塔落岩黄耆(Hedysarum fruticosum Pall)、毛掌锦鸡儿(Caragana leveillei kom)等10种豆科植物能够结瘤.在对豆科植物的结瘤特性比较研究后发现,豆科植物根瘤大小、数量、形状、颜色、着生部位除与寄主植物种有关系外,还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该调查为根瘤菌在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提供宝贵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对上海市园林绿地中固氮植物资源的结瘤特点和固氮酶活性进行调查和研究.本次试验,共采集到根瘤寄主85种(及变种),分属5科38属,其中豆科植物34属73种,非豆科4科4属12种.在被调查的植物中,根瘤94%着生于侧根,大小一般在1~10mm,形状以球形、近球形、棒形为主,颜色多为白色和黄褐色,固氮酶活性主要介于0~10μmol·g-1·h-1之间.  相似文献   

7.
西藏部分地区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采自西藏拉萨、林芝和日喀则地区的 10属 18种豆科植物的 2 82份根瘤样品进行根瘤菌的分离纯化、菌株的回接和固氮酶活性的测定 ,结果表明 ,这些地区的豆科植物均可自然结瘤 ,其形态比较单一 ,主要为较规则的球形、柱状和掌状 ,颜色为褐红色、红色、粉红色和白色 ,球形根瘤的大小为 Φ0 .1~ 6 .0 m m,柱状根瘤的大小为 1~ 10 mm,92 .5 %的自然根瘤可测到固氮酶活性 ,其活性值为 0 .0 93~ 12 .40 3nmol/ (mg· h) ,可以看出 ,豆科植物根瘤的大小、颜色和固氮酶的活性与采集地点的生态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8.
新疆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调查、分类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980-1985年对新疆全境进行根瘤菌资源调查、采集与分类研究。共采集根瘤标本220份,包括37属,120种豆科植物,其中50个种是新发现其结瘤情况的;分离出100多株抗逆性强的,与多种重要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根瘤菌,经数值分类,新疆的快生型根瘤菌分别属于已知属Rhizobium的各个种,不过其离散性较大;而新疆慢生型根瘤菌的很多特性完全不同于已知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用多种方法聚类,确定为一新的分类单元,拟建议为Rhizobium中的一个新种。筛选出的大豆、苜蓿根瘤菌在新疆地区接种,大豆增产10%以上,苜蓿增产20%。  相似文献   

9.
[目的]开展石漠化地区豆科植物根瘤内生细菌多样性研究,为豆科植物在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YMA培养基、NA培养基对采集自文山石漠化地区6种豆科植物根瘤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再对分离获得的内生细菌进行酶切去除冗余、ARDRA分析、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及生物学表型特征分析.[结果]从6种豆科植物根瘤中共分离获得135株根瘤内生细菌,分别隶属于7个属24个种,其中49株为假单胞菌属(6个种)、17株泛菌属(3个种)、25株肠杆菌属(6个种)、17株芽孢杆菌属(5个种)、14株类芽孢杆菌属(1个种)、10株根瘤菌属(2个种)、3株农杆菌属(1个种).生物学表型特征分析显示,SWFU-W032菌株能在盐浓度为5%的培养基中生长;13株内生细可以在pH 12.0的培养基上生长;SWFU-W024、SWFU-W009菌株可以水解淀粉;SWFU-W011、SWFU-W015和SWFU-W020菌株具有抗生素合成能力;除SWFU-W060外的供试菌株均具有产IAA能力;SWFU-W045、SWFU-W046和SWFU-W070菌株具有产蛋白酶能力.[结论]文山石漠化地区豆科植物根瘤内生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中存在一些具有较高抗性、较强耐受性和多种可促进植物生长的特异菌株,这些菌株可作为石漠化地区土壤改良和生态恢复等的资源应用.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根瘤菌资源的种类与共生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山西省境内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40属97种豆科植物的调查,采集了根瘤样本287份,经分离、纯化、鉴定、回接原寄主,获得了根瘤菌株212株。对有代表性的71株进行了结瘤和固氮酶活性的测定,有效菌株达100%,绝大部分为中效菌株,高效和低效菌株的结瘤和固氮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1.
对环境施磷增加田菁[Sesbania cannabina(Retz.)pers.]结瘤固氮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受环境供磷水平的制约。 在广州石牌地区花岗岩发育赤红壤中,田菁以磷增氮的土壤有效磷临界水平(ppm P)为25.6(0.1 N HCL法)。 在无氮培养液中,秋植和春植田菁以磷增氮的供磷临界水平(毫摩尔P)分别为0.78和0.48,植株体内含磷量的临界水平(P%)分别为0.213和0.157。该临界供磷水平与含磷量有受季节性影响的倾向。介质的高磷水平还会引起田菁固氮量的下降。 在低磷的介质中,增磷对田菁根瘤的形成,发育和固氮酶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磷供应达到一定水平后,继续增磷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未发现高磷供应对田菁的根瘤数有不良影响,但对其根瘤干重、特别是固氮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豆科灰金合欢根瘤的固氮活性,自根瘤幼小时开始上升,成熟时达到峰值,至衰老时又急剧下降.根瘤菌在宿主豆科植物细胞内转变为固氮类菌体时,由宿主受侵染细胞分化衍生出周膜包裹.周膜内最初只有单个类菌体,随后增殖为几个群聚生存.成熟根瘤中含类菌体细胞最多,固氮作用也最大,根瘤衰老阶段固氮活性减低直至丧失.本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浓度0.5-1.0μmolL-12,4-D和0.2-0.6μmolL-1激动素,并接种根瘤菌ORS571菌株,可诱发出小麦类似根瘤结构的发育,且可测出微量固氮活性(乙炔还原率),但与豆科根瘤相比低得多.小麦类根瘤的侵染位置发生在根表皮与露出裂隙之间,用电镜照片证明根瘤菌存在于皮层受侵染细胞间隙及其细胞内部靠近核的区域.根瘤菌侵入后能够进行繁殖并可大量堆积  相似文献   

13.
以2,4-D处理玉米苗并接种根瘤菌,诱导根瘤菌与玉米苗结瘤共生.试验结果如下:5个玉米品种的始瘤期仅需2~3d,结瘤率高达90%~100%,固氮酶活性(乙炔还原法)在45~55nmol株-1d-1之间.在闽单88中,还出现琼脂液化、结红瘤等特殊现象.经显微镜观察表明,根瘤菌可从弯曲、膨大、变形的根毛侵入,可形成类侵入线;瘤组织细胞内含有数量众多的根瘤菌菌体.说明了2,4-D能诱导根瘤菌进入非豆科植物根瘤,并能在瘤内繁殖.  相似文献   

14.
选用4种培养基进行涂布平板分离塔里木盆地北缘土壤放线菌样,所分离菌株初步鉴定为6个属,链霉菌是优势菌(占51.2;~100;).在几种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壤中,耕作土壤中放线菌分布最丰富.典型相关分析得出,放线菌分布多样性主要受土壤总盐含量的影响,随总盐含量的升高而降低,总盐含量与放线菌数量和种类之间呈负相关,结合回归分析得出,在土壤总盐中,Mg2+和Cl-1含量是影响放线菌分布的主要因素;其次,对塔里木盆地北缘土壤放线菌而言,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及速效氮含量对其分布多样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氮素与豆科作物固氮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氮素与根瘤固氮结合可达高产,两者矛盾对根瘤固氮产生不利影响。氮素影响根瘤固氮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文章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氮素与大豆根瘤固氮关系研究发展进程;综述不同氮素形态和氮素浓度对根瘤形成和生长、根瘤固氮酶活性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动态;阐述氮素抑制根瘤固氮碳水化合物争夺、抑制根瘤氧供给、硝酸盐毒害、反馈调节及其他可能抑制机制;提出氮素抑制结瘤氮浓度界限模糊化,不同氮素形式、豆科种类氮素抑制机制差异化及详细抑制机制不明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间作豌豆为研究对象,在隔根和不同灌水水平下,研究了根间作用和水分对间作豌豆根瘤数及根瘤重的影响,分析了根瘤数和根瘤重与豌豆产量的相关关系,以期为干旱条件下提高间作豆科的结瘤固氮能力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与玉米间作不利于豌豆根瘤的形成,单作豌豆根瘤数较未隔根、部分隔根和完全隔根间作豌豆的根瘤数分别高16.0%-17.8%、26.2%-59.5%和37.9%-69.9%,根瘤重分别高26.9%-49.9%、129.2%-155.2%和170.6%-136.9%。2)间作群体内,充分的根间作用有利于增加豌豆的根瘤数和根瘤重,未隔根与完全隔根间作豌豆相比,其根瘤数和根瘤重分别高18.8%-45.6%和58.6%-124.9%。3)增加灌水有利于增加豌豆的根瘤数和根瘤重,但间作加剧了干旱对豌豆结瘤数的不利影响。4)间作具有显著提高豌豆产量的优势,未隔根、部分隔根和完全隔根间作豌豆的产量较单作豌豆分别提高了22.6%-30.8%、19.0%-24.5%和6.6%-14.0%,灌水量越大、根间作用越充分,间作豌豆增产越高。5)间作豌豆的产量与根瘤数、根瘤重呈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保持适量根瘤数是获取间作豌豆高产的可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