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发酵床自然养猪技术养猪效果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按照生物发酵床自然养猪技术的要求建造猪舍,在猪舍发酵床铺设0.8 cm厚的有机垫料,在垫料和饲料中添加3种不同的微生物菌制剂产品,与传统养猪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猪从25 kg左右饲养至90 kg,结果证实,采用发酵床自然养猪技术较传统养猪日增重可提高12.21%~14.54%,节省饲料8.60%~10.75%;育肥猪头均获利40.33元;且猪粪中氨态氮及钙、磷含量分别减少49.57%、46.15%、27.97%,达到减量排放和不污染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以发酵床为基础的粪便免清理的新兴环保养猪技术。本试验将生物发酵床养猪和传统养猪作对比,拟通过观察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发酵床养猪技术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概念与作用原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实施流程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发酵微生物的准备;降解剂的选用;有机床板的制作;育猪棚的改建与育猪棚日常管理等。最后,本文指出发酵床养猪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猪肉品质与提高效益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影响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已经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该技术以其有效解决猪排泄物污染问题.降低养猪成本和提高猪肉品质等优势.得到了广大养猪户的认可。发酵床为猪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全面改善猪胃肠道和发酵床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从而达到健康、快速生长,无粪便、污水和臭气排放的目的。发酵床养猪作为一种极具前景的新型养猪生产模式.未来必将成为养猪生产的主流模式,但该项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制约推广应用的因素.现笔者提出.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5.
浅谈生态养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养猪是一种以发酵床技术为核心,在不给自然环境造成污染的前提下。使猪只健康、快速生长的一种新型养猪方法。其基本技术原理是在养猪圈舍内利用一些有益微生物与垫料混合建造发酵床,猪将排泄物直接排泄在发酵床上,利用猪的拱掘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料,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使猪粪尿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  相似文献   

6.
<正>发酵床养猪以其节约水电费用、减少用工成本,提高饲料报酬和养猪经济效益等诸多优势,日益为养猪人所关注。尤其对中、小养猪场(户),如何应用发酵床养猪以及该项技术的可行性更是时下热议的话题。发酵床养猪又称"自然养猪"、"微生态养猪"、"生物环保养猪"、"零排放养猪",其实质都是以发酵床技术为核心,利用微生物发酵原理对猪的粪、尿进行自然分解,使猪舍无氨味、臭味,对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7.
<正>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把猪排泄的粪尿通过木屑等垫料吸附并经微生物降解,从而控制粪污直接排出场外,可大大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日本开展现代微生物技术研究、优化菌种及组合,发展垫料微生态平衡繁殖技术,并注入新的科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规范。1999年在鹿儿岛大学农学部附属农场召开了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观摩会,1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和农户参加了会议。从此,发酵床养猪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发酵床养猪是近年从日本、韩国等国家引进的一项新兴养猪技术,又称"自然养猪法"或"生物环保养猪法",是利用有机垫料建成一个发酵床,通过添加商业化的微生物,猪排泄出来的粪便被垫料掩埋,水分被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蒸发,猪粪尿经微生物菌的发酵后,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  相似文献   

9.
1.发酵床零排放绿色生态养猪技术适合哪些猪群? 发酵床零排放绿色生态养猪技术对猪群没有要求,适用于公猪、后备母猪、怀孕母猪、产房、保育猪、育成猪、野猪、小香猪、藏香猪等各阶段猪群猪类。  相似文献   

10.
浅谈发酵床养猪法的优缺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发酵床养猪是近年从日本、韩国等地处亚寒带地区国家引进的一项养猪技术,又称“自然养猪法”或“生物环保养猪法”,利用有机垫料建成一个发酵床,通过添加商业化的微生物,猪排泄出来的粪便被垫料掩埋,水分被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蒸发,猪粪尿经微生物菌的发酵后,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的目的,是一种无污染、无排放的、无臭气的环保养猪技术。  相似文献   

11.
发酵床养猪的优势与弊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床养猪是近几年日本、韩国等地处亚寒带地区国家兴起的新兴养猪技术,又称为“自然养猪法”或“生物环保养猪法”,在养猪圈舍内利用高效有益微生物与垫料建造发酵床,猪将排泄物直接排放在发酵床上,利用生猪拱掘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耙,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发酵微生物菌落的分解发酵,使猪粪、尿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的目的。该项技术是一种无污染、无排放、无臭气的环保养猪技术。  相似文献   

12.
发酵床养猪猪蛔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发酵床养猪技术,猪病大大减少,但仍有猪病发生。2009年以来,嘉峪关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和大北农集团合作,共同开展零排放发酵床养猪技术的示范、推广。根据近3年来的养殖经验,结合嘉峪关市实际情况,在利用发酵床养猪技术中,对猪寄生虫病,尤其猪蛔虫病的防治应给予足够重视。1危害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寄生在猪小肠内而引起的线虫病。本病流行较广,严重危害3~6月龄仔猪,增重率可下降30%。感染本病的仔猪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患病的仔猪生长发育停滞,形成"僵猪",甚至造成死亡。无论是在发酵床上养殖,还  相似文献   

13.
环保养猪法也叫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是根据微生态理论和生物发酵理论.在猪舍内建立发酵床并铺设一定厚度的谷壳、锯末和菌种等混合物.形成60—100cm厚的垫料.猪饲养在上面,其所排出的粪尿在发酵床上经微生物发酵迅速降解、消化,从而达到免冲洗猪舍、无臭味、零排放,从源头上实现环保、无公害养殖。  相似文献   

14.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生态环保养猪模式.其关键是把目前通行的猪圈水泥地面改换成具有发酵功能的发醇床。这种发醇床由添加了专用发酵菌剂的垫料铺成,发酵菌以猪粪尿为主要营养生长繁殖。根据开始进猪时垫料的含水量不同和是否提前发酵.发酵床技术分为湿发酵和干撒式两种.湿发酵是将垫料原料与菌剂搅拌均匀.加适量水.提前发酵一定时间.再铺进猪圈养猪的方法。目前使用的发酵床多数属于这种:干撒式发酵床是将干垫料原料与菌剂搅拌均匀后不加水.也不提前发酵,直接铺进猪圈,当即可以进猪饲养的方法。现笔者主要介绍干撒式发酵床养猪技术。  相似文献   

15.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和猪的拱翻习性,采用发酵床菌种拌料饲喂及生物发酵床垫料饲养相结合的养猪方式。近年来,发酵床养猪技术在泰兴市发展较快,能促进生猪生长、提高生猪机体免疫力、减少生猪疾病,猪舍(栏、圈)免冲洗、无异味,减少了泰兴市生猪粪污染,达到健康养殖与粪尿零排放的和谐统一,缓解畜禽养殖与环保的矛盾。笔者通过多年实践、试验、研究,总结发酵床养猪技术应注意如下要点。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物发酵床环保节能养猪技术,有效的控制猪的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净化空气,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同时也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生产无公害的绿色有机猪。鸡西市城子河区禄艳养猪场2011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该项技术进行“生态养猪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使得养猪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生物发酵床猪舍的结构及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酵床养猪是一种全新的养猪观念,与之相适应的养猪技术与现代养猪技术相比有很大区别。在发酵床养猪技术中,将原来重点对猪的饲养管理转移到对发酵床内的微生物菌群进行良好的调控,只有创造出适应微生物菌群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使微生物菌群充分发挥作用,快速分解粪便,从而达到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猪舍环境,节省人力物力,达到饲养优质猪、健康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发酵床养猪是一种全新的养猪观念,与之相适应的养猪技术与现代养猪技术相比有很大区别。在发酵床养猪技术中,将原来重点对猪的饲养管理转移到对发酵床内的微生物菌群进行良好的调控,只有创造出适应微生物菌群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使微生物菌群充分发挥作用,快速分解粪便,从而达到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猪舍环境,节省人力物力,达到饲养优质猪、健康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1发酵床养猪技术内容 发酵床养猪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环保生态养殖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以发酵床为基础的粪尿免清理的新兴环保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核心是猪在发酵床垫料上生长,排泄的粪尿被发酵床中的微生物分解,无臭味,粪尿免于清理,对环境无污染。发酵床垫料主要由外源微生物、猪粪便、秸秆、锯末、稻壳等组成,厚度为40-90厘米。垫料中的外源微生物主要为纳豆菌,有的地方称为土著菌。将垫料各组分按比例混匀,堆积发酵至60-70℃,然后将垫料摊开,猪在铺有锯末或稻壳的垫料上生长。  相似文献   

20.
<正>发酵床养猪法是近年从日本、韩国等国家引进的一项新兴养猪技术,又称"自然养猪法",是利用有机垫料建成一个发酵床,通过添加商业化的微生物,猪排泄出来的粪便被垫料掩埋,猪粪尿经微生物菌的发酵后,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达到无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