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1检疫方法1.1头部检疫(1)检查天然孔、可视黏膜、皮肤和耳朵;检查鼻镜,鼻腔、口腔、唇和齿龈、舌面、舌根及咽喉黏膜有无溃病、出血点、烂斑、囊泡等病变。  相似文献   

2.
1剖检中器官检查要点鸡体表注意营养状况,皮肤上有否外伤、痘疹、脓痂和可视黏膜色泽等;口腔注意营养黏膜型禽痘、霉菌斑和其他;  相似文献   

3.
1 检疫1.1 活畜产地检疫:对在市场进行交易的活猪应了解其产地,切实搞好产地检疫。这样有利于把握活猪流通区域和流通环节。1.2 宰前检疫:对屠宰户已购的毛猪,进行宰前检疫。用开口钳将猪嘴撬开,观察其舌上是否有囊虫,当然只有大量感染时,舌上才有可能有此病虫。1.3 肉品检验:是目前比较普遍使用的检验方法。先肉眼观察猪胴体的肌肉有无猪囊虫;再对有关部位如咬肌、心肌、肋肌及臀部肌肉切一条口,看两侧切面有无囊虫生长。1.4 尸体剖检:对疑似猪囊虫病引起死亡的猪,可采取尸体剖检来诊断检疫。2 防治:须兽医、人医和食品卫…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了民和县采取“科普宣传、重点人群驱虫、改厕改圈”等综合防制措施,对全县猪囊尾蚴病进行了二十多年的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采用走访农户和屠宰户、临床检查、检疫检验、实验室诊断等方法,对民和县浅、川、脑不同地区猪囊尾蚴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该地区猪囊尾蚴病的感染率显著下降(0.05%),与2010年的0.11%相比感染率继续下降;2综合防治效果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3采取的综合防制措施科学、有效,宜推广。  相似文献   

5.
硬骨鱼类黏膜免疫机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鱼类黏膜是抗原、病原等异己物质进入机体的屏障,在免疫反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总结了硬骨鱼类黏膜免疫研究所涉及的组织器官,如皮肤、鳃和肠道等,以及在这些组织器官中与黏膜免疫功能相关的细胞;描述了黏膜免疫反应中的抗原在黏膜表面被抗原递呈细胞和MHC分子摄取、递呈给效应位点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发生免疫保护记忆的过程;从鱼类血清和黏液中的免疫球蛋白结构、黏液抗体的峰值以及来源等方面,讨论了黏膜免疫和系统免疫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存在观点分歧的原因,并提出了鱼类黏膜免疫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对牛疫病的检疫中,口腔黏膜病变的急性疫病主要有口蹄疫,黏膜病,牛瘟,恶性卡他热,蓝舌病。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玉屏风多糖对肠黏膜免疫应答和免疫损伤的调控作用,本试验以黄芪多糖为对照药物,以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为动物模型,150只SPF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对照组、玉屏风多糖治疗组、玉屏风多糖阳性对照组和黄芪多糖对照组,每组30只。多糖剂量为200mg/Kg/d,连续灌服7d,环磷酰胺剂量为80mg/Kg,隔日腹腔注射。检测SIgA、IL-2、TGF-β1和IL-6以及小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变化。结果发现,玉屏风多糖和黄芪多糖均可显著提高小鼠SIgA、IL-2、TGF-β1和IL-6水平(P<0.05或P<0.01),小鼠肠上皮细胞增生,杯状细胞增多,肠绒毛长度、宽度和隐窝深度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肠上皮细胞间淋巴细胞和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或P<0.01),PP结体积增大,淋巴细胞增生。与黄芪多糖比较,玉屏风多糖对肠黏膜免疫应答的正向调节作用更为明显。对免疫抑制小鼠,玉屏风多糖可有效拮抗环磷酰胺诱导的SIgA降低(P<0.05),并可通过调节TGF-β1(P<0.05)和IL-6(P<0.01)水平,调控Th1/Th2 漂移状态,缓解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损伤,对免疫抑制小鼠小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也有明显的保护和恢复作用。结果表明,玉屏风多糖可从多方面调控小鼠肠黏膜的免疫应答,可有效增强肠黏膜免疫功能,缓解和改善免疫抑制小鼠肠黏膜免疫屏障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牛囊尾蚴(囊虫病)是人无钩绦虫的幼虫引起的。德令哈地区牛囊尾蚴感染情况未见报到。鉴此,笔者于2000年9-11月对个体牛贩从各乡及农场收购来清真牛羊屠宰场屠宰的菜牛用随机抽样法进行牛囊尾蚴病的调查,结果检出感染囊尾蚴黄牛5头,感染率为4.06%;牦牛无一例感染。为德令哈市牛囊尾蚴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本文所调查的牛均为德令哈市各乡及农场的宰前检疫健康、膘情中等的成年菜牛。1.2采用随机抽样法,按检疫步骤对屠宰后的牛胴体被检部位肌肉刀切面用肉眼进行了检查。2结果2.1被检黄、牦牛2…  相似文献   

9.
肠道黏膜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黏膜免疫是当前免疫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尤其是肠道黏膜免疫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分别探讨了肠道黏膜组织结构、肠道菌群及黏膜疫苗对黏膜免疫的作用及影响,研究表明,肠道黏膜组织结构中主要是M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进行抗原摄取和转运,对起始黏膜免疫起着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在免疫过程中主要是促进抗原的分泌和调节各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合适的黏膜疫苗能够有效地激发黏膜免疫反应,具有方便、快捷、安全、有效、持续等优点.文章重点阐述了肠道菌群对黏膜免疫的影响及黏膜免疫的优点,并指出了制约黏膜免疫发展的关键因素、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和肉孢子虫病都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对人畜的危害都相当严重 ,而且在宰前难以检出 ,必须经过宰后检疫才能判定。同时由于这 3种寄生虫形态和寄生部位比较相似 ,因此在宰后检疫中很容易混淆。现将猪宰后检疫中囊尾蚴、旋毛虫、肉孢子虫的鉴别要点分述如下。1 猪囊尾蚴1 .1 寄生部位 主要寄生于咬肌、膈肌、舌肌、臀肌、肩胛肌和腰肌。1 .2 肉眼观察 虫体较大 ,易看到 ,长径 6~1 0 mm,短径约 5mm,明显位于肌纤维间 ,外观椭圆形。包囊为单层、半透明 ,囊内充满液体 ,囊壁是一层薄膜 ,壁上有一个小米粒大小的乳白…  相似文献   

11.
牛囊尾蚴是人体无钩绦虫的幼虫 ,主要寄生在牛的颈侧肌肉、肋间肌、心肌、臀肌等处 ,偶见于肝、肺等器官。在屠宰黄牛胴体上较少见。笔者曾遇到两例牛囊尾蚴寄生的黄牛胴体 ,现报告如下 :案例 1:2 0 0 1年 10月 18日 ,在贵南县过马营镇畜产品交易市场 ,笔者在进行市场检疫时发现 ,畜主马某某已屠宰剔骨的一具黄牛胴体 ,在其肋间肌、颈侧肌、腿肌臀肌处 ,寄生有密度不一的呈椭圆形的白色囊泡 ,囊内充满透明液体 ,并含有一个小的黄白色头节 ,经测量 ,肌肉切面 4 0cm2 内虫体为 7~ 8个。案例 2 :2 0 0 1年 10月 2 7日 ,笔者在进行市场检疫时…  相似文献   

12.
1宰后检疫生猪屠宰后应立即进行宰后检疫,宰后检疫应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进行。头、蹄、内脏和胴体施行同步检疫,必要时可进行实验室检验。1.1头部检疫剖检颌下2侧淋巴结和外咬肌,视检鼻盘、唇、齿龈、咽喉黏膜和扁桃体。  相似文献   

13.
<正>1宰前检疫的重要性宰前检疫是指对即将屠宰的动物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实施检查,防止患病牛羊进入屠宰加工环节,是保证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肉"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宰前检疫包括多种工作内容,有技术性、管理性、监督性三种。其中主要包括查证验物、临床检查、无害化处理和检查登记笔录等。2宰前检疫存在的问题2.1进场屠宰的牛羊免疫耳标佩戴率和产地检疫持证率较  相似文献   

14.
猪囊尾蚴病是猪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猪和人的肌肉及其它组织器官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猪肉中的囊尾蚴形似大米,俗称米心猪。本病对养猪业、屠宰业危害极大,又危及人类健康,所以防制工作特别重要。现将1997年7月至2002年6月凤庆县城区生猪定宰场猪囊尾蚴病的检出情况作如下调查分析。1材料和方法1.1生猪来源城区定宰场屠宰的生猪均产自本县,以凤山镇为主,兼有勐佑乡、大寺乡、永新乡、鲁史镇等部分生猪。1.2宰后检疫按《四部规程》规定用眼观、局部解剖等手段检查猪囊尾蚴寄生情况。1.3病猪肉的处理检出囊尾蚴病猪肉按《畜禽病害肉…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浓度的大蒜溶液对小鼠小肠黏膜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不同浓度(0、1%、2%、5%和10%)的大蒜对小鼠小肠黏膜结构的影响及部分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与数量变化规律.结果发现,1%大蒜对小鼠小肠黏膜结构影响较好,肠绒毛长度最长、V/C比值最大、黏膜厚度最厚,1%大蒜对改善和增强小鼠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猪细颈囊尾蚴病的检疫及危害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检疫情况 在上市的自条猪中,发现有不少猪患有细颈囊尾蚴病,我县仅1992年检疫13250头白条猪中,检出1335头猪患有此病,检出率达10%左右,大大高于猪囊尾蚴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笔者首先从群体检查、个体检查两个方面人手,分析了畜牧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方式的主要类型;其后,围绕动物检疫率低、检疫实践不规范两点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1 动物检疫方式的主要类型 在目前的畜牧兽医工作当中,常用的动物检疫方式主要有群体检查与个体检查两种.所谓“群体检查”,即兽医检疫人员进入到养殖现场中,对同一养殖环境下待检动物群体实施整体性的活动观察与临床检查;所谓“个体检查”,即通过随机抽样或选取异常个体的方式,对单一动物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临床检查与疾病诊断.  相似文献   

18.
猪囊尾蚴病是动物寄生虫病中的一种疾病,是动物检疫中必检疫的一个疾病,在动物疫病中属于二类疫病,面对高职学生,如何上好猪囊尾蚴病课,作者从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教学流程、说教学反思四个方面介绍猪囊尾蚴病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1临床症状直肠不全破裂是指直肠黏膜或黏膜肌层的损伤。仅黏膜损伤,一般出血较少,多能自愈。黏膜和肌层同时损伤,尤其损伤面积较大时,出血较多,病畜呈现不安,努责增加。直肠检查时,可探明损伤的部位和程度,有时形成创囊,囊内蓄积有血液和粪便,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白藜芦醇(Res)对氧化应激仔猪肠道黏膜结构、抗氧化能力、紧密连接蛋白及炎性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选择健康状况良好、胎次相近的28日龄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30头,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0、30、90 mg/kg Res,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于试验第15天清晨给试验组[敌草快(Diquat)组、Diquat+10 mg/kg Res组、Diquat+30 mg/kg Res组、Diquat+90 mg/kg Res组]仔猪按照10 mg/kg BW的剂量腹腔注射Diquat建立氧化应激模型,对照组只注射相同剂量灭菌生理盐水为参照。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Diquat组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著降低(P<0.05),隐窝深度显著升高(P<0.05);肠黏膜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肠黏膜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和跨膜蛋白(Cla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Diquat组相比,Diquat+30 mg/kg Res组和Diquat+90 mg/kg Res组回肠绒毛高度和V/C显著提高(P<0.05);肠黏膜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GSH-Px和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其中以Diquat+90 mg/kg Res组效果最为显著;肠黏膜ZO-1、Occludin和Cla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0.05),且不同Res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肠黏膜IL-1β、TNF-α和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IL-10含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Res可以提高氧化应激仔猪回肠抗氧化酶活性,改善回肠黏膜形态结构,同时抑制肠道炎症的发生,维持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