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童浩  徐庆国 《作物研究》2013,(5):521-525
水稻品质改良已成为当前育种工作的主要趋势,优质米品种选育和米质研究是当前及今后水稻育种的重点。综述了水稻种子α,β-淀粉酶活性的差异与稻米品质之间的关系,以及种子蛋白组分间的差异与稻米米质的相关性。探讨了水稻品种间品质差异与α,β-淀粉酶活性和蛋白组分的关系,并对其在育种中的意义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稻米品质遗传和优质稻育种途径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稻米品质的要求将逐步提高。培育适合福建省要求的优质、丰产、多抗新品种是水稻育种工作者的紧迫任务。为提高优质稻育种效率,了解有关稻米品质的遗传规律和育种途径十分必要,本文将对此进行讨论。1米质性状的遗传米质性状可分为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4个部分。1.1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市场上稻米外观是优质米重要的性状,要求米粒透明度好,无垩白或少垩白,整精米率高。部颁舢型一级优质米标准是垩白米率少于5%,垩白大小小于5%,整精米率在59%以上,长宽比大于3.0。早期的研究认为…  相似文献   

3.
稻米质量主要在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食味品质以及营养卫生品质等方面进行评价。不能单从某一方面去评价米质的优劣,要全面地评定。特别要抓几个主要性状,如整精米率、垩白、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适口性(适味)等。这些性状之间有一定的相互关系。分析它的相关性,从中摸索规律性,从一个性状推测判断另一个性状的优劣性,为评价稻米品质、水稻育种、制定优质大米标准以及优质稻米的栽培等提供一些依据是有一定意  相似文献   

4.
北方杂交粳稻株型与稻米品质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株型与稻米品质的关系,将株型育种与优质育种有机结合,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及典型冗余分析等方法,以10个不育系与10个恢复系配组的100个杂交粳稻为材料,研究了株型与稻米品质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株型与部分米质性状之间关系密切;倒2叶基角、单穗重在株型性状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直链淀粉含量及粒长在米质性状体系中起重要作用。倒2叶基角、株高和单穗重对米质性状影响较大;直链淀粉含量、糙米率和透明度受株型性状影响较大。选择指数模型表明米质较优的北方杂交粳稻的株型为:剑叶、倒2叶较宽,倒3叶较短且窄,株高偏矮,秆长较短,穗子较长,穗数较多且单穗重较轻。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2017,(1):5-11
对2000—2015年四川省审定的和农业部审定的由四川育种单位选育的共405个杂交籼稻品种以及2009—2015年四川省27个水稻主推品种的稻米品质年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历年审定品种主要米质性状的年度平均值看,垩白度缓慢降低,整精米率和胶稠度波动提高,直链淀粉含量保持在较为优质的水平,这4项指标的优质达标率均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垩白粒率年度间变化大,无明显改良趋势。稻米综合品质年度间波动大,总体上波动上升,但历年优质稻品种比率均偏低,平均仅为15.56%。四川省水稻主推品种的各项主要米质指标均达到较优水平,但主推品种中优质稻的比率也只有55.56%,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2001年福建省部分籼稻品种米质检测结果及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福建省稻麦研究所米质检测实验室对参加省优质米评选品种进行稻米品质检测及主要品质性状的初步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以福建省各地参加 2 0 0 1年优质米评选的 6 2份籼稻品种为材料 ,其中早籼品种 15个 ,中晚籼稻品种 17个。1 2 方法米质分析在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米质检测实验室进行 ,测定方法及评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要粮食质量标准 ,农业部部颁标准“NY12 2 - 86优质食用稻米”及“NY14 7- 88米质测定方法”进行。测定粒长、长宽比、垩白度 (C)、垩白率 (N)、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 (AC)、…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稻米的品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稻米品质在商品流通中必须具有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等方面的基本特点,在稻米品质各项指标中,至白、整精米率及与食味相关的理化性状显得尤为重要。三辽宁省水稻优质育种现状及存在问题自1974~1998年25年间,我省先后审(认)定了69个水稻品种,粳稻高产育忡已经站在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前列,在优质育种方面已先后有成了丰锦、辽盐283、辽选180、辽盐241、营8433、辽粳294等一系列优质水稻新品种\然而,从市(认)定的69个水稻品种的品质分析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水稻新品种(组合)米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鉴定评价福建省各地近年选育和引进的水稻新品种、新组合的品质性状,为福建省水稻品种区试、示范、审定提供准确可靠的科学依据,促进福建省水稻品种稻米质量提高,2003年福建省种子总站依据NY20—86《优质食用稻米》,NY/T83—88《米质测定方法》对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委托的稻谷样品的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9.
稻米淀粉RVA谱在水稻优质米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优质米育种应用的指标上,利用粘度速测仪测定稻米淀粉粘度特性成为评价稻米食用品质的一个很重要指标。相比于目前公认的直链淀粉、蛋白质及胶稠度等食味性主要影响指标,稻米淀粉粘度特性测定更加准确、迅速。本文综述了稻米淀粉RVA谱测定方法、特征特性、与其它营养食味品质的关系及其基因定位研究,分析了稻米淀粉RVA谱在优质米育种上的应用,为稻米淀粉RVA谱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往有关稻米品质的研究多采用籼稻品种,有关粳稻米质研究甚少。为此,近年来我们收集了一批目前生产上正在利用或即将应用的粳稻品种,对同一条件下栽培收获的种子与同一品种不同季别种植收获的种子进行了稻米品质分析,并探索了适于粳稻米质分析的方法,以便弄清目前粳稻稻米品质现状及其不同季别种植等条件对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长白、吉粳系列水稻品种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米质优良、抗病性较强等优点,本文选用近5年来已审定并在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有代表性的27个长白、吉粳系列水稻新品种,对其米质理化10项指标进行分析,系统地评价长白、吉粳系列水稻品种米质现状。结果表明,在长白、吉粳系列品种中,品质性状能够达到国家1级优质米标准的品种占总数的3.7%,达到2级优质米的品种占总数的37.0%。垩白度、垩白率和整精米率是制约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65%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稻米品质的要求日趋提升,改善稻米品质尤为迫切。因此,优质水稻品种选育成为水稻育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稻米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等性状的QTL定位、克隆和功能研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稻米品质改良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彭灵佳  肖层林 《作物研究》2006,20(Z1):405-408
扼要介绍了稻米品质的概念、要素,评价稻米品质的主要指标,综合评述了稻米品质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湖南省优质杂交稻育种的现状与进展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水稻品种的品质现状,指出了稻米品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稻米品质改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生活的变化,人们对稻米的追求已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本文侧重分析稻米的的外观、营养、加工等品质及其指标、以及影响稻米品质的品质遗传特性、栽培环境和农艺措施等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生产优质稻米的参数指标,为后期优质稻米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稻米品质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灵佳  肖层林 《作物研究》2006,20(5):405-408
扼要介绍了稻米品质的概念、要素,评价稻米品质的主要指标,综合评述了稻米品质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湖南省优质杂交稻育种的现状与进展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水稻品种的品质现状,指出了稻米品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稻米品质改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稻米食味品质是稻米品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快速、有效地评价稻米食味品质,为优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是今后育种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验以6个北方粳型两用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按NCⅡ设计配组30个杂交组合为研究材料,对其植株农艺性状与食味值进行了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探讨通过株型选择提高和改善水稻食味品质的途径。结果表明:剑叶形态、株高和穗颈粗度对食味值的直接作用较大,其中水稻上三叶特别是剑叶对食味值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北方杂交粳稻优质育种过程中应选择株高中等、穗颈较细、叶片较窄、穗数较多、株型较紧凑且剑叶叶片角度较小的材料有利于食味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稻米食味品质是稻米品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快速、有效地评价稻米食味品质,为优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是今后育种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验以6个北方粳型两用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按NCI/设计配组30个杂交组合为研究材料,对其植株农艺性状与食味值进行了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探讨通过株型选择提高和改善水稻食味品质的途径。结果表明:剑叶形态、株高和穗颈粗度对食味值的直接作用较大,其中水稻上三叶特别是剑叶对食味值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北方杂交粳稻优质育种过程中应选择株高中等、穗颈较细、叶片较窄、穗数较多、株型较紧凑且剑叶叶片角度较小的材料有利于食味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米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从国内市场看,自1994年以后,由于市场中优质米受欢迎,劣质稻米出现了压库现象;从国际市场看,虽然我国稻米产量居世界第一,但由于米质较差,出口数量甚少。由此可见,稻米品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由稻米生产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的严重障碍。因此,优质米生产已成为我国稻米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稻米品质的研究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杂交稻米及其亲本淀粉粒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品质级别有显著差异的3个水稻不育系和3个恢复系及其所配的9个杂交组合共15个材料的胚乳淀粉粒。结果表明:不同品质的稻米均有其固定的淀粉粒形态。杂交稻米淀粉粒的形态因双亲米质的优劣而具有明显差异。双亲优质的杂交稻米,表现优质米淀粉粒形态;优质与中质杂交,表现中亲淀粉粒形态;优质与普通品质杂交,表现为超中亲淀粉粒形态;双亲均是普通品质者,表现质量超亲淀粉粒形态;中质与普通品质杂交,趋向高亲淀粉粒形态;双亲均是中质者,表现中质米淀粉粒形态。据此,淀粉的形态特征可作为鉴定稻米品质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又可为杂交稻品质育种从淀粉粒形态上选择亲本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粮食市场的开放。稻米品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早稻生产潜力较大,产量较高,但品质较差而不受消费者欢迎。因此,早灿米质亟待改良。1存在的问题早稻灌浆成熟期间气温高,日照强,湿度大,不利于优质米的形成。如能降低温度则可能较好地提高稻米品质,但由于早稻大部分地区受季节限制,调节结实期光温条件实属困难。因此改良早稻品质的主要手段应是基因改良。2优质早稻改良的成效近年来,经育种家的努力,已育成一批有一定产量水平、米质较优的早灿新品种。自1984年到今,广东已先后育成了七连早25号、七山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