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据《农学学报》2018年第12期《不同修剪方式对杨梅树冠、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作者颜丽菊等)报道,以浙江省临海市13年生东魁杨梅为试材,研究不同修剪方式对杨梅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枝修剪树冠高度下降最明显,为3.02m,显著低于对照的4.78m;株产最高,为41.67kg,显著高于对照株产量(15.67kg);果实贮藏性最好,贮藏3天腐烂率40%,显著低于对照的100%;其他树冠冠径、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单果质量、硬度和色泽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3.03.013)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的TrevorOlesen等人研究了修剪对荔枝树势、开花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地选择在3个地方,试材为4年生以上"粉红桂味"荔枝,研究了修剪对产量的影响。于不同时期对供试植株进行修剪,剪掉枝条顶端0.5~1.0m。在新南威尔士州北部  相似文献   

3.
正据《浙江农业科学》2020年第1期《有机叶面肥对柑桔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吴文明等)报道,在柑桔果实膨大期施用有机叶面肥,分析其对柑桔树势及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品种幼龄茶树进行不同程度修剪,研究修剪措施对茶树生长情况的影响,对修剪后次年茶树萌芽期、树势生长情况、芽叶密度、内含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春茶前选择性修剪、7月份选择性修剪(T2)更利于茶树树冠形成,同时能促进茶树产量及品质的提高,春茶前一次选择性修剪、以后全年不修剪(T1)能有效地降低春茶的酚氨比,两者(T1和T2)均能改善茶树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5.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2.110886),阿根廷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发芽后修剪对阿根廷门多萨省的马尔贝克葡萄的物候期、营养生长、产量组成和作物蒸腾的影响。后期修剪是最近提出的一种田间技术,用于缓解全球变暖导致的物候期变化。然而,品种和修剪日期不同,效果不同。该试验为期3年,研究人员将冬季修剪与3种后期修剪进行了比较:萌芽期修剪、2~3片未展叶期和8片未展叶期修剪。  相似文献   

6.
《中国果业信息》2014,(10):68-69
据《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第7期《不同碳汇途径对柑桔园土壤肥力和柑桔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作者胡佳羽等)报道,以生物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质焦、有机质(秸秆、菌渣)碳汇途径,研究不同碳汇处理对柑桔园土壤理化指标及柑桔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降低了柑桔土壤的p H值和容重,提高了柑桔土壤的有机质和全钾含量,提高了柑桔叶片全钾含量,但对柑桔土壤和叶片的全氮、  相似文献   

7.
柞树通过树体的整形修剪不但能增强树势、提高枝叶产量还能平衡光照、改善叶质。本试验以6年生壮年柞树作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根刈、中刈留拳、中刈放拐三种修剪方式对柞树枝叶产量、株形树势、枝条发育情况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中刈放拐修剪方式收效最明显,株高为4.33±0.314m、冠径为2.38±0.233 8m,枝叶产量为10.51±4.528kg/株,与根刈修剪方式呈极显著差异,枝叶产量与中刈留拳树形差异性显著;中刈留拳树形发条力、主枝长度、粗度与中刈放拐树形的相当,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葡萄架式与树形的选择对葡萄产量、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桂林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鲜食葡萄主产区,普遍采用双篱架或V形篱架,架高2.0-2.2m。在架式与树形应用中突出存在的问题一是结果部位低,果穗距地面高度一般为50-60cm;二是枝梢生长直立,副梢抽发量大;三是果实着色不良。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产量、品质和生产效益提高。通过架式改造,将双篱架或V形架改造成Y形架并配套进行整形修剪,在不影响当年产量前提下,能提高果实品质,显著减少农药使用次数,降低劳动力成本。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杏传统栽培管理粗放,生产上普遍存在的成花少、产量低、优质果率低等问题,以自主选育的早熟硬肉杏新品种‘早红艳’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栽植密度、不同修剪方式、不同施肥浓度,开展了早果优质丰产栽培试验示范。试验表明:高密度栽培、主干形修剪、果实膨大期施高钾型全营养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栽培模式,可实现‘早红艳’杏的早果优质丰产,并且果实品质和生产效益大幅度提高,为杏新品种进一步推广应用及发展杏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调节珍珠番石榴的成熟期,提高番石榴的品质和经济效益,采用不同时期进行修剪促发新枝开花结果,结果表明:8-9月修剪,珍珠番石榴能在10-11月开花,果实能在翌年3-4月成熟;其中8月25日修剪,果实在翌年3月27日成熟,果树产量最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北陆、达柔、蓝丰三个品种蓝莓为试材,在早春时节对其进行修剪,研究修剪对蓝莓采后单果重、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色泽、纵径与横径等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修剪后的蓝莓果单果重与果个大小明显增加,株产量略有下降,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与可滴定酸的含量明显增加,固酸比略有增加,酸甜适口,果品的感官价值提高,达到了理想的果品要求。  相似文献   

12.
红肉猕猴桃果肉颜色独特、品质佳、效益显著,但因其树势较弱,抗性较差,种植技术要求较高。本文分析了当前红肉猕猴桃整形修剪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不同树形结构的特点,阐述了常用树形的整形修剪技术,以期为红肉猕猴桃的整形修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据《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第5期《生长期喷钙提高锦橙果实品质及延长贮藏期》(温明霞等)报道,为探讨钙对柑桔果实贮藏品质及衰老的影响,为合理调控柑桔钙素营养、延长果实的贮藏保鲜期提供理论。以北碚447锦橙为试验材料,在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树体补钙,研究钙对果实贮藏品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柞树修剪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柞树进行多年修剪试验的结果表明,改变传统的砍伐方法,采用合理修剪的方法(定树型、定主干、定侧枝、定芽枝修剪法),可以促进柞枝萌发,增强树势,提高柞叶产量和品质,提高柞坡覆盖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江西省茶园管理的修剪习惯,设计了三个处理,对国家无性系茶树良种中茶108进行了不同修剪处理试验,旨在探讨修剪方式对中茶108采摘蓬面新梢生长、采摘产量、鲜叶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修剪高度45cm更利于茶树树冠的培养,经修剪处理的茶树,氨基酸含量的高低表现为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其余生化成分变化无规律。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汉中市是我国最北缘的柑桔产区.新形势下顺应国内外市场变化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思维理念,调整品种结构,调整栽培密度,调整栽植方式,调整修剪方式,调整花果管理,调整施肥技术和水分管理,调整病虫害防治理念,是提升汉中柑桔果实品质和场市场竞争力,提高产业效益及增加果农收入,发展壮大汉中柑桔产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正据《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柑桔黄龙病菌对沙田柚田间性状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吴丰年等)报道,为明确柑桔黄龙病菌对沙田柚田间性状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合田间调查和室内试验系统研究了沙田柚感染黄龙病菌后叶片症状、果实内外品质和风味感官品质的变化,及病菌浓度和树龄对病程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谢合平)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12年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柑桔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成果由华中农业大学牵头,省农业厅果品办、夷陵区特产中心、当阳、宜都等地为协作单位共同实施完成。该项目首创了椪柑开心形整形技术,自主研发了柑桔缩冠改造和无核椪柑丰产技术,显著提升了柑桔产量、品质和效益,并对其相应技术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明确了引起柑桔果面伤害的主要原因为花期和幼果期病虫为害,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改善了果实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东江柑桔实行大枝修剪、配方施肥、物理杀虫、贴纸护果、成熟期控水、覆盖反光膜增色、增糖、完熟采收等栽培管理技术集成与应用,使柑桔的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确保了产品安全,可广泛应用于绿色食品柑桔高品质栽培。  相似文献   

20.
以美味猕猴桃品种‘金魁’为试材,分别于盛花前后不同时期进行“零芽”修剪,对处理枝条的果实大小、干物质含量、糖、酸、Vc含量等主要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采用多维价值理论方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佳“零芽”修剪时期,为优质高效猕猴桃园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零芽”修剪果实单果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过早或过晚修剪,果实可滴定酸偏高,固酸比偏低;但对它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通过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显示,各“零芽”修剪时期的综合果实品质均高于对照;随着“零芽”修剪时间的推移,‘金魁’猕猴桃综合果实品质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盛花后20±2d为‘金魁’猕猴桃的最佳“零芽”修剪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