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先优化葡萄籽蛋白的中性蛋白酶酶解工艺参数,然后研究其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2.9h、pH值6.6和酶解温度45.3℃,此时水解度为18.44%。葡萄籽蛋白中性蛋白酶酶解物在104~520μg/mL和166.6~833μg/mL范围内,其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24.34%~38.02%和27.72%~81.19%;且都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2.
猪骨蛋白的风味蛋白酶酶解工艺及其产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猪骨蛋白风味蛋白酶水解度为目标值,以酶解时间、pH值和酶解温度为因素的数学模型,方差分析表明拟合较好。通过对回归方程优化计算,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3.2h、pH值7和酶解温度48.5℃。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在最优条件下,得到的水解度为20.08%,与理论值20.03%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猪骨蛋白的水解度;当浓度75~375μg/mL和120~600μg/mL的范围内,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分别为14.95%~33.18%和21.74%~81.42%,且清除效果与浓度之间都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纤维素酶提取紫茄子皮色素,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提取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0∶1、酶浓度0.8%、酶解温度45℃和酶解时间9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最大吸光度可达0.742。在5~30μg/mL的浓度范围内,随着反应液中紫茄子皮色素和VC浓度的增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但色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明显不如VC的清除作用。当紫茄子皮色素的浓度和VC的浓度都超过30μg/mL时,清除率随着浓度的增大几乎不变。在10~28μg/mL的浓度范围内,随着反应液中紫茄子皮色素和VC浓度的增加,对亚硝基的清除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但色素对亚硝基的清除作用明显不如VC对它的清除作用。继续增加浓度,色素对亚硝基的清除曲线与VC对亚硝基的清除曲线有一交点,在此交点处它们对亚硝基的清除率相等,随后随浓度的增加色素对亚硝基的清除率明显大于VC对它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4.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碱性蛋白酶酶解猪骨蛋白工艺中的酶的浓度、温度和pH值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水解度关系的数学模型;同时研究了酶解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最佳的酶解工艺参数为酶的浓度4%、酶解温度50.6℃和pH值8.1,经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32.8%,与理论计算值33.2%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碱性蛋白酶酶解猪骨蛋白的水解度;当酶解物浓度在133~4000μg/mL范围内,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21.84%~88.16%,且都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超 《农业机械》2013,(9):94-97
为了探讨纤维素酶对银杏叶中总黄酮提取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主要影响因子与银杏叶总黄酮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液料比对银杏叶总黄酮得率影响显著、酶浓度影响不显著、酶解时间影响极显著。通过RSM响应曲面法的进一步分析显示,回归方程P=0.0010<0.01,R2Adj为0.8831和Adeq.Precision为11.329,说明所建模型与试验值的拟合度很好。银杏叶总黄酮的纤维素酶提取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4.3mL/g、酶浓度0.41%和酶解时间48min;经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得率为1.32%,与理论计算值1.30%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丁香活性物质提取工艺优化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丁香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0%乙醇、提取温度60℃、料液比1∶20和提取时间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率为(10 480.4±40.3)μmol/g,获得的相应丁香粗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总还原力弱于相同质量浓度的阳性对照BHT和VC(P<0.01或P<0.001),FRAP法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弱于相同质量浓度的VC,强于相同质量浓度的BHT(P<0.05、P<0.01或P<0.001);通过生物活性追踪发现丁香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其弱极性的乙酸乙酯部分,该部分100 μg/mL质量浓度样液的总还原力达0.634±0.040,FRAP法抗氧化能力达0.433±0.005,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85.294±0.499)%;相关关系表明丁香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为总多酚和总黄酮.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并对其清除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枸杞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0.08g/v、提取温度83℃和提取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3.403%。枸杞粗多糖质量浓度为4mg/mL时,羟自由基清除率清除率达到97.6%;在粗多糖浓度为2mg/mL时,对超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为18.6%。  相似文献   

8.
酶解法提高松针黄酮抗氧化性能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松针总黄酮(PNF)的抗氧化性能和酶法修饰提高PNF抗氧化性能的条件.结果发现,PNF的体外抗氧化性能很强,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与抗坏血酸相似,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分别约为抗坏血酸清除率的4倍、2倍,Fe3+还原能力的EC50约为抗坏血酸EC50的1/2.8.用β-葡萄糖苷酶对PNF进行酶解修饰,其最优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40℃,酶添加量1/1 000,底物质量浓度0.6 g/L,酶解时间5 h.酶解后,PNF的抗氧化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伊贝母中的总黄酮含量,用AB-8大孔树脂将其纯化,将纯化后的黄酮进行抗氧化试验,分别采用DPPH自由基法、羟基自由基法和对还原力的测定研究了伊贝母总黄酮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测定伊贝母中总黄酮的含量为0.1057%;伊贝母黄酮的纯度为80%;当伊贝母总黄酮浓度在0.03~0.15mg/mL和0.1~0.35mg/mL范围内,其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31.11%~84.86%和10.99%~76.45%,且都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伊贝母总黄酮也具有较强的还原力。  相似文献   

10.
王蓓  马海乐  乔玮 《农业机械学报》2010,41(Z1):198-202
以马铃薯渣为原料,采用酶法将薯渣中的蛋白转化为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肽。以酶解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酶解效果评价指标,从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等6种商业蛋白酶中筛选出胰蛋白酶为最佳水解用酶。通过优化试验,得出薯渣蛋白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4g/(100mL)、加酶量7%、pH值8.0、料液温度50℃、酶解时间90min。酶解液稀释20倍后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2%,酶解液清除  相似文献   

11.
酶法制备大米抗氧化肽的蛋白酶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酶法制备进行大米抗氧化肽蛋白酶的筛选。以大米蛋白为原料、酶解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从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复合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等7种蛋白酶中,筛选出中性蛋白酶为最佳用酶。通过试验得出最佳的酶解反应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1.0 g/(100mL)、加酶量8%、pH值6.0、温度60℃、酶解时间30min。酶解液稀释15倍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9.45%,酶解液清除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丑橘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丑橘皮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优化丑橘皮总黄酮的提取条件;滤纸片法探究丑橘皮总黄酮提取液对细菌、真菌的抑菌效果及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法提取丑橘皮总黄酮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颗粒细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温度,最佳提取条件为颗粒细度0.841~2.0mm、浸提时间45min、料液比为1∶40(g∶mL)、浸提温度55℃,此条件下丑橘皮总黄酮平均得率为4.16g/100g;丑橘皮总黄酮提取液对大肠杆菌、芽孢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桔青霉、黑曲霉菌具有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062 5mg/mL、0.062 5mg/mL、0.031 25mg/mL、0.125mg/mL、0.062 5mg/mL。  相似文献   

13.
无色高果糖浓缩苹果汁生产工艺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蔗糖酶酶解法和脱色脱酸树脂进行了无色脱酸高果糖浓缩苹果汁的生产工艺试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苹果汁中蔗糖酶酶解条件、脱色条件及脱酸条件.结果表明:苹果汁中蔗糖的较佳酶解条件为:苹果汁浓度为120 g/L,酶质量比为7mg/kg,pH值为4.5,温度为5512;XDA-5脱色树脂的较佳脱色条件为:苹果汁浓度为200 g/L、pH值为3.5、温度为50℃、流速为150 mL/h;D380树脂在温度25℃、苹果汁浓度300 g/L、流速180mL/h时吸附分离果酸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稻秸酶解和沼气发酵臭氧氨水联合预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稻秸进行了臭氧氨水联合预处理提高酶解糖化和沼气发酵效率的实验研究,探索了臭氧氨水联合预处理对木质纤维素降解、单糖质量浓度、还原糖质量浓度和沼气发酵气体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氨水两步预处理进一步强化了脱木质素能力,有效提高了稻秸酶解糖化效率和沼气发酵产气率,增强了纤维降解利用率。酶解过程中,随着臭氧用量的增加,葡萄糖质量浓度先增加后降低,臭氧用量0.75 g/g时葡萄糖质量浓度最高,为36.92 g/L;氨水浸泡时间越长,还原糖质量浓度越高,氨水浸泡6 h的还原糖质量浓度为60.51 g/L。因此,酶解的适宜臭氧氨水联合处理条件为臭氧用量0.75 g/g和氨水浸泡时间6 h。对于沼气发酵,臭氧用量1.0 g/g和氨水浸泡时间9 h获得了较高甲烷产率,为165.39 mL/g,有效提高了稻秸产气效率和木质纤维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花生粕为原料,采用酶法提取花生多糖,探讨了酶种类、双酶组合、酶解时间、pH值和固液比等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生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5.0、酶解时间6h、固液比1∶20及加酶量为酸性蛋白酶10%+木瓜蛋白酶8%,花生多糖提取率为10.06%。花生多糖对·OH、·O2-自由基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其IC50分别为0.81mg/mL和0.17mg/mL。从花生粕中提取的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可作为功能性食品原料添加到饮料和面包等食品中,既增加了产品的保健功能,同时又提高了花生粕的附加值,为花生粕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槟榔籽总酚提取工艺优化与抗氧化活性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槟榔籽中总酚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为试验因素,以总酚含量为响应值,采用三因素五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槟榔籽总酚提取含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槟榔籽中总酚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58℃、提取时间4h、液料比47mL/g,总酚含量的预测值为148.09mg/g,验证值为146.63mg/g.试验证明,响应面法对槟榔籽中总酚提取条件的优化是可行的,可用于实际预测.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槟榔籽提取物具有较强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其EC_(50)值分别为145.62μg/mL和139.38μg/mL.  相似文献   

17.
诃子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诃子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抗氧化活性及其初步物质基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液料比20、提取温度60℃、提取次数4次、提取时间7min;总还原力、FRAP法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结果均显示诃子粗提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生物活性追踪结果发现,诃子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由存在于乙酸乙酯相的弱极性化合物组成,该相质量浓度为25、50μg/mL样品的总还原力OD700值分别为0.197±0.002和0.380±0.006,FRAP法抗氧化能力OD593分别为0.272±0.023和0.631±0.002,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6.838±0.600)%和(90.318±0.917)%。相关关系表明,诃子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为总黄酮和总多酚。  相似文献   

18.
以条斑紫菜为原料,利用建立的酶膜反应器制备紫菜降压肽,为获得最大蛋白转化率,采用径向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RBF-ANN)对该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交互验证的方法优化并建立最优模型。通过模型的模拟及优化,得到间歇式酶膜耦合制备紫菜降压肽的最佳工艺条件:底物质量浓度1.0 g/mL、加酶量4%、反应温度50℃、pH值9.0、循环泵转速300r/min的条件下反应60min。其蛋白转化率为55.67%,多肽得率为22.27%,单位酶产肽量为13.91,IC50质量浓度为0.492 mg/mL。在优化工艺条件基础上进行连续酶膜耦合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酶解反应相比,蛋白转化率提高21.98%,多肽得率提高8.79%,单位酶肽产量比间歇反应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以油用萝卜籽为研究对象,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油用萝卜籽中的总黄酮化合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提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分析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4个因素及两两因素间对总黄酮提取含量的影响,得出影响最大的是超声温度,其次是超声时间,接着是料液比,最后是乙醇浓度。当料液比1∶25 g/mL,乙醇浓度70%,超声温度53 ℃,超声时间28 min时,提取率最高,此时总黄酮含量为15.18 mg/g。与模型预测值15.15 mg/g接近,表明此工艺较为可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豆油脱臭馏出物组成成分的特点,运用HPLC法测定3种维生素E同分异构体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乙醇超声波提取VE效率高、测定值波动小,在所确定的最佳分析条件下,在10~100μg/mL范围内α-VE浓度与峰面积显著线性相关,R=0.99958;在25~200μg/mL范围内γ-VE浓度与峰面积显著线性相关,R=0.99981,在30~300μg/mL范围内δ-VE浓度与峰面积显著线性相关,R=0.99993。3种异构体6次重复测定的变异系数均在3%以下、回收率92.8%~98.5%。方法检测结果准确、前处理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实际工作中的样品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