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模糊聚类方法,选取16个性状作为刻划指标,对25个常用高粱恢复系、保持系材料进行聚类。结果表明,由于品种间的相互杂交和复式杂交,大部分恢复系材料间的贴近度已很大,遗传分歧性变小,聚为一类。多数保持系材料间的贴近度很小,它们多为外引材料及多个材料的杂交后代,遗传异质性较大,独立成类。选育杂交种时,在类间选配亲本易获得强优杂交组合。对一些差异不太大的性状的改良,宜在类内选择亲本,以便于后代的迅速稳定;而对一些差异大的性状的改良,则宜在类问选配亲本,这样后代类型丰富,易于选择。  相似文献   

2.
以2个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系)、2个春性甘蓝型恢复系、2个春性甘蓝型不育系以及16个由2个春性恢复系与2个半冬性品种杂交选育的新春性甘蓝型恢复系为材料.利用SSR、SRAP、AFLP 3种标记对这些材料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同时对新恢复系和相应的亲本恢复系与2个春性不育系间的遗传差异进行比较.3种标记的综合聚类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583处将22份材料分成4类,春性亲本恢复系Ag-5和Qu、2份两春性不育系聚为第Ⅰ类;8份新春性恢复系聚为第Ⅱ类;半冬性亲本LB和5份新春性恢复系聚为第Ⅲ类中;第Ⅳ类包括半冬性亲本305和3份新春性恢复系.16份新恢复系中931-935与2份不育系的遗传距离均小于其亲本恢复系Ag-5与2份不育系的遗传距离,帐23与不育系Ⅰ的遗传距离小于其亲本恢复系Ag-5与不育系Ⅰ的遗传距离,而其余14份新恢复系与2份不育系的遗传距离均大于其相应春性亲本恢复系与2份不育系的遗传距离,说明向春性恢复系中导入半冬性品种遗传成份能有效扩大恢复系与不育系间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3.
切花多头菊品种基质栽培应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切花菊评价标准和菊花DUS测试技术,对引种、自主繁育的36个切花多头菊品种进行17个农艺性状观察测量、评价和分析,利用聚类分析法对切花多头菊品种进行分类。结果表明,高尔夫、艾丽惊喜和艾丽金芝等20个品种适合浙江平地设施基质栽培。基于表型性状聚类结果,在遗传距离20处可分为4类,第1类占参试品种数的86.1%,表现生育期稳定,光周期反应时间适中,有利提高切花品质,这为1年多季栽培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便利。主成分分析表明,分枝数、株高、叶片数、花序长和叶刻深度等性状是造成多头菊种质资源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可视为创新育种种质资源评价和亲本选择的主要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4.
按照格列芬(Griffing B.)双列杂交方法Ⅱ对八个黄瓜品种五种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亲本1、2、5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值均高,是杂优利用选育高产品种的优良亲本,优势组合是3×5、1×2、1×8、1×6。亲本7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高,特殊配合力方差值低,通过常规选育可使高产性状稳定遗传给后代。节位主要受累加效应影响,常规育种即可使性状稳定,杂优利用也不会选出显著早熟的品种,亲本8、7、6、4是选育早熟品种的优良亲本。2、6、1、8是改造瓜把长度的理想亲本。  相似文献   

5.
阴雨霜冻条件下的甘蔗耐寒评价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解阴雨霜冻条件下甘蔗性状变化特点及评价品种的耐寒性,选用国内外35个甘蔗品种(系)在广西霜冻常发区资源县开展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阴雨霜冻甘蔗的受害表现不同于干旱霜冻,在低于0℃的积温仅为干旱霜冻1/3左右的条件下,叶片受害最重,基部蔗茎中度受害,梢部蔗茎受害较轻。相关分析发现阴雨霜冻性状仅与出苗率、甘蔗锤度和绿叶数等少数前期性状存在相关性,且相关系数低;梢部茎长冻损率与绿叶百分率、基部节间冻损率不存在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发现选用基部节间冻损率、+1~+4叶绿叶百分率进行阴雨霜冻耐寒性评价较为适宜。聚类分类后的耐寒性评价表明:在南亚热带和热带选育的甘蔗品种,未经过耐寒性鉴定;选用耐寒亲本,选育的甘蔗新品种其耐寒性表现较好以上的几率将不低于40%;选用非耐寒亲本,选育的新品种其耐寒性表现较差以下的几率将高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6.
高品质陆地棉数量性状的因子分析及品种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4个高品质陆地棉品种(系)的17个数量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前6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84.06%,分别代表纤维品质、产量、株形、衣分与果节数、铃重与子指、早熟性等陆地棉品种的主要特征;根据24个品种(系)前6个公因子的得分值,采用离差平方和法将其聚为4类,其中Ⅱ类和Ⅲ类分别在品质和产量表现最好;并选出了6个较理想的亲本,分别是A001、A016、A201B、A402B、A705、P2。同时对高品质陆地棉品种的选育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四平市林科院通过对适宜北方生长的近30个品种杨进行了品种区域并随机区组比较选育,结果表明鞍杂杨这一品种从质量性状上讲非常适合做绿化树种,而且造林成活率、生长量、以及林分蓄积量各项指标同当地乡土树种小黑杨比较高出许多,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特别适宜于吉林省的中西部推广栽植  相似文献   

8.
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在蟹爪兰资源评价及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DPS统计软件,对25个蟹爪兰品种(系)资源的16个生物学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按照方差累计贡献率882% 提取了7 个主成分,通过计算各品种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值,分析出综合性状优良和主要性状突出的品种,另外通过16个性状的相关矩阵R分析得出各个性状间的相关性,以利于亲本和杂交后代的筛选。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25个供试品种(系)从株高、冠幅、茎节长等主要生物学性状的差异聚为3大类,并细分为7小类,为蟹爪兰的分类和良种选育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远缘材料选育抗病优质小麦品种中梁23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小麦品种中梁23的选育实践,总结出的利用远缘材料的优良特性选育新品种的体会是:制定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的育种目标及技术路线;选择具多个优良性状的亲本配置杂交组合;杂交后代的选择要突出重点,优中选优;育种与抗性鉴定、品质分析相结合;育种与染色体鉴定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利用SPSS 170软件对47个湖南柚类品种资源的37个花器官和果实形态学性状进行了品种Q型聚类及其性状的R型聚类,同时对37个形态学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7个性状对47个柚类品种资源聚类,可将柚类品种分成6个组群;37个形态性状聚类也可分为6个组;经主成分分析,37个花果性状可综合为12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8158%,根据前12个主成分与性状的相关性,选出了32个影响力较大的性状,这些性状综合了柚类特有的花器官因子和果实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