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瓜类实蝇是湖南省瓜类作物重大害虫,主要有南亚果实蝇、具条实蝇和瓜实蝇等。由于其成虫飞翔能力强、幼虫蛀入瓜果内为害,化学防治效果不佳,适合采用绿色防控技术。一、种类识别二、发生与为害瓜类实蝇在湖南省一年发生5~6代,4—11月发生为害,6—9月是为害高峰期。成虫产卵于果实内,幼虫孵化后取食果肉,形成虫瓜。受害瓜先局部变黄,逐渐腐烂变臭,继而掉落。  相似文献   

2.
果实蝇是检疫性害虫,从2011年起在闽侯县大湖乡的果园相继发生,危害逐年加重。为减少果农损失,文章拟从果实蝇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等方面阐述,实现果实蝇有效防控目的。  相似文献   

3.
橘小实蝇又名"东方果实蝇""针蜂""果蛆",飞翔灵活,体形似蜂,繁殖能力非常强,并且有迁飞性,是瓜果中的主要检疫害虫,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瓜果种植区发生较为严重,果实受害率可高达95%以上,这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介绍了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等内容,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阐述柑桔果实蝇在当地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及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减少果实蝇对柑桔的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德宏州果实蝇1年的动态观察,摸清了当地果实蝇的生活习性,认识了果实蝇的为害,为果实蝇的防治提供依据。观察结果表明:果实蝇全年都有成虫活动,成虫最多发生在5月、6月,最少是12月和次年1月,可根据不同时期虫情采取不同的防治手段,以到达最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东魁杨梅病虫害发生为害调查,结果表明东魁杨梅主要病虫害有卷叶蛾类、粉虱类、蚧类、蚁类、蝇类、蚜虫、天牛、癌肿病、赤衣病、褐斑病、根腐病、肉葱病、梢枯病、白腐病等,其中卷叶蛾类5月底至6月中旬和7~8月发生为害严重,粉虱类主要为害杨梅幼嫩的新梢叶片并以6、7月发生较重,蚧类以5月底至7月初若虫为害较重,蝇类为果实成熟期为害,其他为5~9月点式为害;癌肿病、赤衣病、炭疽病、褐斑病、梢枯病、根腐病、肉葱病、果实白腐病等较常见,一般自3月开始显害到7、8月转为危害盛期,对品质提升潜存较大威胁。对此,针对东魁杨梅主要生育期病虫组合为害特征,提出一整套综合安全应对防控措施,保障杨梅浆果产业健康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7.
果实蝇是水果生产上的重要害虫,繁殖力强、寄主广泛、终年危害,近年来对开远市水果产业造成重大损失。经过4年来对开远市果实蝇发生消长规律的监测调查、防治试验,摸索出开远市果实蝇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经过防控示范,示范区化学农药用量降低50%,成虫密度降低99.2%,虫果率降低1.7~2.3倍,防控效果提高82.22%。  相似文献   

8.
贵州珍珠番石榴套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珍珠番石榴套袋技术的材料、套袋时间对番石榴果实品质和果实蝇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材料以汇丰牌白色果袋较好,套袋时间以谢花期后60 d最佳,果实套袋不仅可以改善珍珠番石榴外观质量,而且可以显著降低果实蝇为害率,提高珍珠番石榴果实的品质和商品性,从而增加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9.
张小亚  陈国庆 《浙江农业科学》2012,(9):1274-1275,1278
采用室内饲养笼观察法,分别测定了南亚果实蝇对不同柑橘品种在果皮完好、果皮刺孔、果皮被橘小实蝇产卵条件下的为害情况。结果表明,在饲养笼条件下,南亚果实蝇对完好的柑橘果实不产卵为害;对表皮刺孔或橘小实蝇产卵后的柑橘均,可在刺孔内或橘小实蝇产卵孔内继续产卵为害。在柑橘果皮可产卵为害的条件下,温州蜜柑较四三九和椪柑更易被南亚果实蝇产卵为害。  相似文献   

10.
南亚果实蝇国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亚果实蝇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可危害80多种蔬菜和水果。作者综述了南亚果实蝇的研究概况,包括为害与分布、形态特征、生物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和防治等内容,并对南亚果实蝇的综合防治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柑桔产业是永善县江边河谷区域的主要经济支柱,但近年来柑桔果实蝇发生危害面积逐年加大,给果农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柑桔产区经济发展。本文结合近年在桧溪、青胜、团结等乡镇开展防治试验,总结分析,详细阐述果实蝇在我县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提出有效防治对策,减轻危害损失。  相似文献   

12.
正果实蝇是华坪县芒果及其它水果上的主要虫害,发生范围广、防控难度大、危害损失重,严重威胁华坪县水果特别是芒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是芒果产业最大的潜在危险,也是广大果农反映最强烈的生产难题。此文就果实蝇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措施进行阐述,为解决果农生产中的问题提供参考。1果实蝇的生活习性1.1食性广果实蝇之所以造成华坪县芒果生产防疫上的困扰,是因为其生态习性有别于一般危害农作物的害虫,果实蝇成虫以花蜜、露水、腐果等为食,其取食  相似文献   

13.
稻秆蝇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是水稻的主要害虫。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适宜该虫发生,近年来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通过采用消灭越冬虫源,选用抗虫品种,适时安排播期,黄板诱杀,加强测报和药剂防治等关键防控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稻秆蝇的发生与扩展为害。  相似文献   

14.
番石榴果实套袋后减少了果实蝇的为害,提高了果的品质,增加产量,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经试验套袋的产量和产值比不套袋提高40%以上.  相似文献   

15.
阳晨 《湖南农业》2020,(8):18-19
正稻秆潜蝇又名稻潜蝇、稻钻心蝇,主要为害水稻,在湖南省发生为害有逐年加重趋势,已由原来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在桃江县,稻秆潜蝇发生面积逐年扩大,2012年发生面积667公顷,2015年发生面积6667公顷,2016年发生面积2万公顷。近3年早稻平均为害株率12.1%,最高31.75%;晚稻平均为害株率19.33%,最高35%。稻秆潜蝇属完全变态昆虫。在湖南  相似文献   

16.
甜瓜蝇的识别与防治吉林省蔬菜花卉科研所杨有权,李佳宁,齐心甜瓜蝇属于双翅目实蝇科,主要以幼虫为害甜瓜、西瓜、黄瓜和南瓜等瓜类作物。成蝇重点产卵于甜瓜蕾期后的青果内,并从卵孵出幼虫在果内至食为害,但在果实大到一定程度时,成蝇很少产卵为害。该蝇为害严重时...  相似文献   

17.
2005年5-10月份利用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诱蝇酮(Cuelure)和水解蛋白(Hydrolytic protein)3种诱剂监测了重庆市26个区县共计130个点南亚果实蝇Bactrocera tau(Walker)的分布与发生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在重庆市26个区县共诱集到南亚果实蝇68 525头,在各个诱集区县均有分布,其中合川、江津、涪陵、长寿区平均每个诱集点诱集的南亚果实蝇数量大,均在800头以上,是该虫发生严重的区县,城口、渝北、南川、黔江、武隆、永川区平均每个诱集点诱集南亚果实蝇数量小,均不足30头,是该虫发生较轻的区县.除涪陵区外,其他区县在7-9月份出现1个虫口高峰期,涪陵区出现2个虫口高峰期,分别在7月份和9月份.对3种诱剂诱集数量统计分析发现,不同诱剂每个监测点诱集的南亚果实蝇平均数量无显著性差异,从诱集南亚果实蝇的雌雄比例来看,诱蝇醚、诱蝇酮诱剂对南亚果实蝇雄成虫诱集效果好,对雌性个体诱集效果差,而水解蛋白诱剂对南亚果实蝇雌雄成虫均有较好的诱集效果.对6个南亚果实蝇发生数量较大区县的寄主作物分析发现,在其中5个区县中,丝瓜上的诱集数量明显大于其他寄主作物上的诱集数量,说明丝瓜比其他瓜类寄主作物更适合南亚果实蝇的取食选择.  相似文献   

18.
瓜实蝇为双翅目实蝇科害虫,主要为害瓜类作物,以幼虫在瓜内取食瓜肉,造成幼瓜提前脱落和烂瓜。邵东市2010年首次在瓜类蔬菜上发现瓜实蝇为害,近年来邵东市瓜实蝇发生特点表现为外地输入物种,发生面积大,分布广,为害严重,其成虫个体随营养的丰歉而变化,田间成虫峰次明显,世代重叠严重,且不同瓜类品种发生差异明显。介绍了瓜实蝇绿色防控技术,充分利用农业的、物理的、生物的、化学的措施综合防控,控制瓜实蝇成灾,确保瓜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9.
比较笋瓜、苦瓜、黄瓜、丝瓜、南瓜、蜜橘、香蕉7种不同寄主植物对南亚果实蝇羽化率、羽化天数、总体成活率、生长总时长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笋瓜上南亚果实蝇蛹的成活率最高,为85.62±1.57%;不同寄主植物瓜果对南亚果实蝇虫蛹历期、羽化天数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的寄主植物对南亚果实蝇产卵高峰期存在一定影响,在笋瓜上从卵到羽化成虫的时间最短;在笋瓜上南亚果实蝇整体总成活率最高,为57.67±1.74%,在香蕉上总成活率最低,为35.67±2.22%;不同的寄主植物对南亚果实蝇生长总时间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黄瓜上的生长总时间最短,为14.42±0.34d。  相似文献   

20.
地蛆是花蝇类的幼虫,别名根蛆。常见的为害十字花科作物的地蛆有种蝇、萝卜蝇和小萝卜蝇。种蝇是多食性害虫。除为害十字花科作物外,还可为害葫芦科、豆科、百合科、玉米等作物;萝卜蝇和小萝卜蝇仅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其中白菜和萝卜受害最重。种蝇一年发生多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且有部分世代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