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角陶赛特羊与当地寒杂羊杂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西市安定区肉羊良种场引进的无角陶赛特羊具有早熟、体形大、繁殖率高、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好等特点,是优良的肉用品种.周边农户饲养的绵羊主要以寒杂羊为主(小尾寒羊♂×滩羊♀、小尾寒羊♂×细毛杂种羊♀、滩羊♂×小尾寒羊♀所杂交繁殖的杂种羊简称寒杂羊),占绵羊总数的69.8%.  相似文献   

2.
黑头萨福克羊引种适应性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头萨福克羊(Suffolk)原产于英国,以南丘羊为父本,有角诺福克羊为母本杂交培育而成。性早熟,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产羔率中等。成年公羊体重为100~110kg,母羊为60~70kg;剪毛量3—4kg,净毛率为60%,产羔率为130%-140%。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先后从澳大利亚引进该品种,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宁夏等地,对改良当地绵羊品种,促进养羊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4年8月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从宁夏银川引进9月龄黑头萨福克原种肉羊169只,  相似文献   

3.
小尾寒羊具有早熟、生长发育快,一年四季发情,产羔率高等优良种质特性。利用其这一宝贵遗传资源,通过同引入肉用品种杂交,培育适应农区条件的肉用多胎绵羊品种。  相似文献   

4.
文章综述了从国外引进优良肉用绵羊品种对国内不同地方绵羊品种杂交改良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萨福克羊、杜泊羊、无角陶赛特羊、美利奴羊、特克塞尔羊等优良绵羊品种与我国不同地方绵羊品种杂交,其杂交后代在生长发育性能、产肉性能、胴体品质等方面的表现,旨在总结中国肉用绵羊的杂交改良工作,为推动中国肉用绵羊杂交改良,提高地方绵羊的生长性能和肉用性能,扩大我国肉羊的生产规模,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动物性肉食结构平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萨福克羊(Suffolk)以其体型大,早期生长快,肌肉丰满,后躯发育良好,繁殖性能好,产肉多和适应性强等特点而著称于世,是世界上优良肉用绵羊品种之一。萨福克羊引进我国后,适应了各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并能保持其原有的优良性状。利用萨福克羊早熟、体大、肌肉发育良好的特点,与我国多个绵羊品种进行杂交,可提高杂交后代羔羊的生长发育速度和产肉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1肉羊品种的选择我国肉羊品种有130多个,但在我国北方生长快肉质好的育肥品种主要有蒙串、小尾寒羊、杜波绵羊、无角陶赛特、萨福克羊、美利奴羊等肉用羊。2如何选择羔羊规模化育肥场可以从东北、内蒙等  相似文献   

7.
对陶赛特、萨福克、萨门、德克赛尔4个肉用羊品种和滩羊、小尾寒羊2个粗毛羊品种的羊毛品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粗毛羊外层粗毛的自然长度大于肉用羊,且粗毛羊中滩羊大于小尾寒羊,肉用羊中以陶赛特的羊毛最长;萨门羊的羊毛密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羊(P<0.01),以陶赛特的密度最小;滩羊的净毛率最高,肉用羊间净毛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陶赛特最高,萨门的最低。  相似文献   

8.
引进肉用性能突出、遗传稳定性强以及适应性较好的黑头杜波、黑头萨福克和德国美利奴肉用羊品种,与甘肃酒泉当地自繁杂交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测定其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以黑头杜波、黑头萨福克等肉用羊作为父本与甘肃酒泉当地自繁小尾寒母羊杂交,其杂交后代生长速度快、屠宰率高,多胎多羔性能好,适应性强,杂交优势明显,可以在甘肃酒泉当地或同类地区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阜康市本地土种羊的生产性能,用世界优良肉用绵羊品种——萨福克羊进行改良。对萨福克羊与本地羊杂交一代的生长发育、产肉性能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杂一代羔羊体格粗壮,具有明显的父本肉用体型特征,胸深宽,肋骨较开张,背宽,后躯较丰满,生长快,毛色混杂等特点。杂一代增重效果明显高于当地土种羔羊(P<0.01),而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其中试验组F1的初生重比对照组F1高39.80%,断奶重比对照组高65.70%,10月龄体重比对照组F1高出50.66%,胴体重比对照组高6.70 kg。说明阜康市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杂交优势,改良当地绵羊品种生产性能,发展规模化、产业化肉羊生产,推广羔羊育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文章宗旨是进行进口肉用绵羊胚胎移植,为肉用绵羊生产提供更多的种羊,促进肉用羊产业发展.采用CIDR+FSH方法,对20只萨福克羊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超排有效率100%,平均排卵点12.47个/只,平均采胚10.68枚/只,最高个体采胚数23枚;采用CIDR+PMSG方法,对160只本地绵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24h内同期发情率为98.10%;胚胎移植后两个情期不返情率(妊娠率)69.03%,实际产羔率66.45%.  相似文献   

11.
1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 产于德国萨克森州,该羊种生长发育快(羔羊8月龄内平均日增重300~350g),产羔率高(150%~200%),产肉多(屠宰率50%~55%),体大(成年公羊体重100~140kg,母羊70~80kg)。2 小尾寒羊 产于山东西南、河北、河南。有早熟、体大(成年公羊重94kg,母羊49kg),产肉多(屠宰率50%~55%)、产羔率高(210%~260%),常年发情、遗传性稳定的优良特性。3 罗曼诺夫羊 原产俄罗斯,肉皮两用,产羔率高(250%~300%),体中等,被异质,有髓毛短(3~4cm)呈黑色,无髓毛长(6~8cm)呈白色。4 阿勒泰细毛肉羊 …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有的一些地方优良品种具有繁殖力高、抗逆性强、毛品质优、肉质好等特点,但在肉用体型、生长发育、产肉性状等方面不甚理想;目前从国外引入的绵羊品种普遍生长发育快、肉质好,但在抗逆性或繁殖性能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因此培育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集繁殖力高、抗逆性强、生长发育快、羊毛品质好、早熟等优良性状于一身的绵羊新品种(或品系)是我国绵羊育种工作的主攻方向,也是增强羊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性选择。文章对高山美利奴羊肉用、多胎品系育种方案及指标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晋中市肉用羊三元杂交改良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晋中市肉用羊三元杂交改良技术 ,从 1998年 1月至2 0 0 1年 12月进行。1 目的和意义肉用羊三元杂交改良综合配套技术是科技兴牧、提高养羊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畜牧业发展、加速产业化调整的重大举措。目的在于通过对我市现有羊种———晋中绵羊、山西细毛羊和太行山山羊等地方良种进行本品种选育的基础上 ,用国内著名的多胎品种———小尾寒羊和黎城大青山羊作为第一父本与其杂交 ,形成二元杂种母本 ,再引进世界著名肉用羊品种———萨福克、道赛特、夏洛莱、边区莱斯特和波尔山羊与其进行三元杂交 ,并将近年来的多项试验和国内外先进…  相似文献   

14.
肉羊改良与育肥技术就是利用各种杂交的方法,以本地品种为母本,引进优良肉用品种为父本进行经济杂交,同时,利用当地资源和适当的精料对杂交后代进行育肥的一种技术。这样培育的商品肉羊既保留了本地羊粗放、适应性强的特点,又有外来优良品种生长速度快、产肉多、肉质好的优点,并且使当地的草山草坡和各种农副资源得以合理地利用。1肉羊的改良1.1主要的肉羊品种主要的肉用绵羊品种有小尾寒羊、湖羊、夏洛来羊、特克赛尔、无角陶赛特羊和萨福克羊。主要的肉用山羊品种有成都麻羊、南江黄羊、槐山羊、马头山羊、波尔山羊和萨能奶山羊。1.2优质…  相似文献   

15.
萨福克、陶赛特肉用种羊非繁殖季节诱导发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CRID装置对纯种萨福克、无角陶赛特肉用种羊进行非繁殖季节诱导发情处理。结果表明,110只萨福克母羊第1、2情期产羔率分别为43.6%和69.1%;170只无角陶赛特母羊第1、2情期的产羔率为44.1%和72.9%,诱导发情处理羊的受胎率,比自然发情受胎率分别高15%和5%。试验还探讨了气候条件对肉用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5个微卫星标记在山西省主要8个绵羊品种中的多态性研究,预测进口肉用绵羊品种与地方绵羊品种的杂种优势,为山西省肉用绵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8个绵羊品种在5个微卫星位点上平均等位基因数在6.0~8.6个之间,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在3.81~5.68个之间,平均基因杂合度在0.6711~0.7896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6152~0.7462之间,品种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1390.说明选择5个微卫星座位均为高度多态位点,可用于8个绵羊品种遗传多样性评估;8个绵羊品种在5个微卫星座位上都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且总群体86.1%遗传变异发生在品种内.根据标准遗传距离和Nei's遗传距离,若用本地绵羊、广灵大尾羊做母本,父本选择顺序依次为特克赛尔羊、杜泊羊、萨福克羊、道赛特羊;若用小尾寒羊做母本,父本选择顺序为特克赛尔羊、萨福克羊、杜泊羊、道赛特羊.若用乌珠穆沁羊做母本,父本选择顺序为特克赛尔羊、萨福克羊、道赛特羊、杜泊羊.进口肉用绵羊品种与地方绵羊品种最理想杂交组合为:特克赛尔羊与本地绵羊、广灵大尾羊、小尾寒羊;较差杂交组合为:道赛特羊与小尾寒羊、乌珠穆沁羊,杜泊羊与乌珠穆沁羊.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优质肉用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羔羊的屠宰性能,试验在坝上沽源县同一个养羊场将200只小尾寒羊按不同年龄、胎次随机分成5组,采用药物诱导发情,试情公羊试情后,分别取无角陶赛特、萨福克、特克塞尔和德国美利奴公羊的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小尾寒羊纯繁采用本交方法作为试验对照组。在各组合杂交一代育肥羔羊6月龄时,从每个组合中随机挑选15只(10公、5母)羔羊进行产肉率和肉质品质屠宰测定。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羔羊的产肉性能均显著优于小尾寒羊羔羊的产肉性能(P<0.05),且杂交羔羊的肉用体型明显优于同龄小尾寒羊羔羊的肉用体型;萨×寒杂交羔羊产肉性能稍优于其他杂交羔羊;4种杂交羔羊一、二等优质切块的质量明显大于同龄小尾寒羊(P<0.05),且以萨×寒杂交羔羊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正>萨福克羊产于英国英格兰东南的萨福克、诺福克、剑桥和艾赛克斯等地。该品种体大,骨骼坚强,早熟,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3个月龄羔羊胴体重达17 kg,肉嫩脂少。萨福克羊早熟,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产羔率为130%~140%,是生产大胴体和优质羔羊肉的理想成品。我国新疆和内蒙古自治区从澳大利亚引入该品种羊,除进行纯种繁育外,还同当地粗毛羊及细毛杂种羊杂交来生产肉用羔羊,适应  相似文献   

19.
利用5个微卫星标记在山西省主要8个绵羊品种中的多态性研究,预测进口肉用绵羊品种与地方绵羊品种的杂种优势,为山西省肉用绵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8个绵羊品种在5个微卫星位点上平均等位基因数在6.0-8.6个之间,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在3.81-5.68个之间,平均基因杂合度在0.6711-0.7896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6152-0.7462之间,品种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1390。说明选择5个微卫星座位均为高度多态位点,可用于8个绵羊品种遗传多样性评估;8个绵羊品种在5个微卫星座位上都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且总群体86.1%遗传变异发生在品种内。根据标准遗传距离和Nei's遗传距离,若用本地绵羊、广灵大尾羊做母本,父本选择顺序依次为特克赛尔羊、杜泊羊、萨福克羊、道赛特羊;若用小尾寒羊做母本,父本选择顺序为特克赛尔羊、萨福克羊、杜泊羊、道赛特羊。若用乌珠穆沁羊做母本,父本选择顺序为特克赛尔羊、萨福克羊、道赛特羊、杜泊羊。进口肉用绵羊品种与地方绵羊品种最理想杂交组合为:特克赛尔羊与本地绵羊、广灵大尾羊、小尾寒羊;较差杂交组合为:道赛特羊与小尾寒羊、乌珠穆沁羊,杜泊羊与乌珠穆沁羊。  相似文献   

20.
小尾寒羊是我国著名的肉裘兼用型地方良种。素以早熟多胎、常年发情、体格高大、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较好、耐粗饲、宜舍饲等优良种质特性而著称于世,倍受养羊生产者喜爱,被誉为“国宝”。养殖小尾寒羊,不仅能增加羊肉产量,满足市场需求,还能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全面了解小尾寒羊育成与开发利用特点,对正确引进与科学利用小尾寒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