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犬的扑咬行为是预防和直接制止犯罪行为、外界袭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扑咬是犬类保护自身、排挤它者的本能之一,但这只不过是狭义的扑咬。受训犬的扑咬是指经过人对犬的有目的、有步骤的训练,使其在只有狭义本能扑咬的基础上,实现对指令性扑咬的凶猛、迅捷完成。如何搞好受训犬的扑咬训练,笔者以为有六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养宠物成为一种时尚,宠物犬的饲养量相应增多。提高宠物犬素质、减少治安问题的需求,促进了宠物训导行业迅速发展。本文对经过百余年发展演变的现代训犬理论体系进行介绍,以期为宠物训导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巴浦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帮助人们了解犬的行为,并且可以进行科学的训练,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对如何激发、抑制狗的行为提供了可操作的理论依据。斯金纳在两位前辈的基础上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成为了现代训犬方法的理论根基。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相辅相成,取得良好的训犬效果,并推动训犬方法从传统训犬法逐渐发展为正向训练法。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和训犬理念的进步,未来的训犬将更多的回归犬行为本身,尊重它们的自然行为,回馈它们的福利改善,让犬和人类实现真正意识上的和谐共处,幸福陪伴。  相似文献   

3.
《参考消息》报道:试验表明,狗能设身处地从其它狗甚至人的角度来做出相对复杂的决定.   为确定动物是否会做出类似的反应,朗格和她的同事们训练一头博德牧羊犬吉尼斯用爪子拨弄一根木棍,表现出色有赏.狗通常不用爪子,尽可能用嘴去完成任务.因此,关键在于其它狗在看到吉尼斯受训的场面后是否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何赢取奖赏.……  相似文献   

4.
<正>一、受训犬的挑选是城市追踪犬训练的先决条件受训犬的挑选是城市追踪犬训练的第一步,应挑选外观各部匀称、身体健康、体格健壮、6~18月龄之间、嗅觉灵敏的犬,而在犬的神经类型方面适宜选择较平衡的活泼型,过于兴奋和抑制的犬不适宜挑选。受训犬的衔取占有欲望较好即可,衔取欲望若太强烈,  相似文献   

5.
游戏欲是受训犬重要的警用素质之一,也是保障受训犬高质量完成受训任务的基本保障。游戏欲是指在训练中,受训犬所表现出来的与训导员主动进行互动交流的行为表现的欲望强度,是一项重要的警用素质。游戏欲是工作犬基础能力培养中的一项重要培训内容。目前的工作犬训练中,游戏欲的培养还没有被得到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中的国外缉毒犬的训练,主要以西方警犬技术发展较早、较先进的国家为主,例如:以英国和美国缉毒犬训练为代表。而国内缉毒犬训练方法则指我国传统的缉毒犬训练,以及近年来我国总结、创新的缉毒犬训练法,即"五步训练法"。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本文主要讨论国内外缉毒犬在训练主客体、内容、方法、程序等方面的差异。目的在于,通过对这些差异的探讨,结合我国的实际禁毒形势,有针对性地学习、借鉴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创新我们的缉毒犬训练,使我国缉毒犬  相似文献   

7.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圈养的3只猩猩在接受了行为训练后,相继完成了串笼、称重、肌肉注射、前臂静脉穿刺,及眼、耳、口、鼻、腹部和四肢检查等训练项目。所有训练项目均使用食物、响片正强化,动物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主动完成,去除了化学保定或强制保定对动物造成的伤害。动物行为训练极大地方便了日常管理,丰富了动物行为,减少了刻板行为,提高了动物福利。训练发现,训练效果主要受不同的强化物、强化时间和训练环境的影响。刺激强烈或动作复杂的训练项目可以通过动作拆分来解决。  相似文献   

8.
2011 ~2012年,依照大熊猫的特殊习性和能力设计训练项目,采取食物鼓励的正强化训练方法,配以口令和手势等指令持续对广州动物园保育的2只圈养大熊猫进行医疗管理训练,相继完成了站、坐、趴、卧等基础动作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串笼、体尺体重测量、体温测量、肌肉注射、腕部采血、口腔及牙齿检查等训练项目.大熊猫的医疗管理训练的实施,减少了日常管理中动物对环境改变和人类干扰的应激反应,增加了人与动物的安全;以往需要麻醉动物才能进行的肌肉注射、采血、口腔及牙齿检查、体温测量等操作,现在可以引导动物在放松状态下主动完成,避免了麻醉对动物造成的伤害.圈养野生动物医疗行为训练不同驯兽表演,是提高动物福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崔多英  杨静  卢岩  李俊祥  张桂军 《野生动物》2012,33(6):320-322,341
2005—2011年,持续对北京动物园的3只圈养东北虎进行了医疗管理训练,相继完成串笼、体尺体重测量、后肢力量增强、肌肉注射、尾部采血、尿液收集、口腔及牙齿检查、修剪前爪等训练项目。通过训练,减少了日常饲养管理中动物对环境改变和人类干扰的应激反应;以往需要麻醉动物才能进行的肌肉注射、采血、口腔及牙齿检查和修爪等操作,现在可以引导动物在放松状态下主动完成,去除了麻醉对动物造成的伤害。圈养野生动物医疗管理训练不同于驯兽表演,是提高动物福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对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的采血训练,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配合兽医对川金丝猴健康状况的检查,增加金丝猴与人的信任感,改善及减少金丝猴的刻板行为,提高动物福利。经过不断的行为训练,川金丝猴能完成采血。从训练对象及目标、训练准备、训练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川金丝猴的采血训练过程。  相似文献   

11.
"咔立可"训练对动物训练者来说并不是一种新方法,它原是用来训练海豚的,这种训练技法由美国动物行为专家卡伦·普艾首先推广于犬的训练中,并定名为"咔立可训练",后又有人将其用于其它动物训练中。  相似文献   

12.
叶建强  杨凌 《警犬》2010,(9):24-25
犬是具有较复杂心理活动过程的动物,犬对主人真正意义上的服从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服从,所以其服从性绝不可以认为单靠较强的机械刺激手段就能在一朝一夕中完成。如何培养犬的服从性,正确的训练理念直接影响着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养犬》2016,(1)
响片训练法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开发的,通过使用响片声音标记动物正在进行的正确行为的模式运用于动物行为训练的一种训练方法,目前已开始运用于犬的训练。本文就响片训练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犬服从训练科目中的应用等方面对响片训练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在警犬训练理论中,"训练方法 "和"训练原则作为专有名词,有其明确的定义和特定的内涵。在我国警犬技术理论发展中,随着警犬技术人员对于警犬训练认识的发展,"训练方法 "和"训练原则"在不同时期的定义和内容不断演进,主要表现为在不同版本的警犬技术教材中不同的表述。厘清内容、明确涵义有利于使警犬技术学科日臻完善。一、"训练方法 "的演进与辨析在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翻印的《警犬教材》(1961年版)中,对于训练方法的定义是"训练方法就是用一定的刺激物去影响犬的手段。通常把主要训练方法分为四种:即机械训练法、口味奖励训练法、对比训练法和  相似文献   

15.
由于火灾现场、坍塌现场的特殊性,搜救犬训练过程中对环境的适应性锻炼非常重要。搜救犬“四区”训练法是对传统训练方法的继承和发展,通过情景模拟让训练更贴近实战,结合火灾现场的特点,设计出搜救犬训练的“砖头、沙石、坍塌、火灾”四区情景,分四个阶段逐步提高犬的工作适应能力以完成训练,克服了传统训练方法犬到现场中应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圈养东北虎尾部采血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某动物园通过正强化行为训练,引导动物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主动配合医疗人员完成检查,并成功对1只圈养东北虎完成尾部采血。科学的行为训练可以增加动物与饲养人员之间的信任,减少日常饲养管理中动物因环境改变和人为干扰产生的应激反应,避免了麻醉或物理保定对动物造成的伤害,提高了动物福利。  相似文献   

17.
同受训犬的年龄相适应受训犬的智力发育、接受能力和体能都是随着其年龄的增大而逐步提高和增强的,训练中就要随着受训犬年龄的逐渐增大而由易到难、由简入繁地稳步施训。如幼训时可结合环境锻炼有针对性地让犬适应或通过一些简单的自然障碍,为今后的障碍训练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动物正强化行为训练的开展,可以在对圈养野生动物进行疾病治疗或串笼等管理操作时,有效减少强制性保定、麻醉、驱赶等,降低动物的应激性,并可以丰富动物行为的多样性,预防刻板行为的发生,显著提高动物福利。2021年3月—2021年6月,南宁市动物园对圈养的母白狮"茉莉"开展了正强化行为训练工作,主要包括注意力训练、定位、触棒、保持、正卧、伸爪、侧卧、尾部脱敏、张嘴等。本文总结了已开展的训练项目、行为要求、口令及相关训练要点、项目完成所需的时间,并对相关训练要点进行阶段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训练前的准备工作 (一)烟酒搜查受训犬的选择考虑到云南边境的实际情况,一般应选择神经类型活泼、搜查欲望与持久性强烈、外界复杂环境适应能力好、胆量大、弹跳力强、体型中等偏上、嗅觉灵敏且注意力集中的犬只,我们建议将1岁左右的德国牧羊犬或拉布拉多犬作为受训犬的挑选对象.  相似文献   

20.
任义平  李超 《警犬》2009,(2):21-22
在警犬训练中,影响训练效果的因素很多,如受训犬的选择、训练的环境、气候、训练时机的选择等。业内有句话说: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犬。作为警犬训练中的主导者和综合刺激者,其语言、动作、性格、经验都直接作用于犬,影响训练效果。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训犬员自身因素对训练的影响,是提高训练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