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梅山猪作为我国优良地方猪品种,通过梅山猪、巴克夏×梅山猪和杜洛克×梅山猪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筛选出最优杂交组合,对下一阶段梅山猪遗传资源的保种和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试验选取梅山猪、杜洛克×梅山猪、巴克夏×梅山猪各8窝,饲养至断奶30日龄,按照猪场管理要求正常饲养,在出生、20日龄、30日龄分别称重,同时进行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纯种梅山猪与杂交猪产仔数无显著差异水平(P>0.05),而仔猪乳头数量(左、右)、出生个体重、30日龄个体重及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随着日龄的增长,巴×梅山猪和杜×梅山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梅山猪。梅山猪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巴×梅山猪和杜×梅山猪(P<0.05),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高于巴×梅山猪和杜×梅山猪,但差异不显著(P>0.05)。纯种梅山猪与杂交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和氨基酸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相对于梅山猪而言,与巴克夏、杜洛克的杂交后代初期生产性能就有很大的改善,巴×梅猪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一定程度上优于杜×梅猪,在生产中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杜可二元杂(杜洛克×可乐猪)在不同饲养条件下育肥性能的差异,试验将16头杜可二元杂交猪(DK)商品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头。试验组采用放牧+补饲育肥,即每天放牧5~8 h,晚上返回圈舍时补饲精料;对照组采用舍饲育肥。结果表明:试验组在日饲喂精料量低于对照组的情况下,日增重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绝对增重(总净增重和头均增重)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饲料报酬上,试验组也优于对照组。说明杜可二元杂交猪具有较好的耐粗饲性能,并且通过适当放牧替代部分精料投入,能有效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3.
(1)应用28窝L♂×LW·Q♀三元杂交和26窝L♂×Q♀二元杂交,比较两者之间初生窝重、窝仔猪数、断奶窝重等繁殖性能,结果L♂×LW·Q♀三元杂交各项指标均高于L♂×Q♀二元杂交,分别高1.4kg、1.31头、9.2kg,初生窝重、窝仔猪数经统计分析P<0.05,表明组间差异显著,断奶窝重经统计分析P<0.01,表明组间差异极显著.这亦说明以清平猪为第一母本的三元杂交模式应成为清平猪产区主要的商品猪生产方式.(2)应用25头L♂×LW·Q♀三元杂交猪和21头L♂×Q♀二元杂交猪进行育肥饲养实验,L♂×LW·Q♀三元杂交猪平均日增重686g,L♂×Q♀二元杂交猪平均日增重613g,两者比较三元杂交猪比二元杂交猪平均日增重高73g,统计分析P<0.01,表明组间差异极显著.L♂×LW·Q♀三元杂交猪与L♂×Q♀二元杂交猪的料重比比较,降低饲料消耗7.3%,育肥猪增重营养成本:DE下降7.8%,CP下降6.3%,说明L♂×LW·Q♀三元杂交猪在育肥性能上优于L♂×Q♀二元杂交猪.  相似文献   

4.
李懿  李晓娜 《中国饲料》2023,1(6):37-40
文章旨在研究饲养密度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和应激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20头遗传背景相近、体重和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的杜长大(杜洛克×长白×大白)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低饲养密度组(1.40 m2/头)、中饲养密度组(1.05 m2/头)和高饲养密度组(0.84 m2/头),试验为期30 d。结果表明,与中饲养密度和低饲养密度组相比,高饲养密度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CAT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GSH-Px和T-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ACTH和COR浓度极显著提高(P<0.01)|与低饲养密度组相比,中饲养密度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 CAT水平显著降低(P<0.05),COR浓度显著提高(P<0.05),但GSH-Px、T-SOD和ACTH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各饲养密度组T-AOC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饲养密度过高将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和应激能力。结论:降低饲养密度可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水平,降低应激水平。 [关键词]饲养密度|肥育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5.
对30日龄断奶太湖猪三元杂交仔猪、川猪(长白×荣昌)三元杂交仔猪和杜长大(杜洛克×长白猪×大约克)三元杂交仔猪进行育肥试验,结果表明,杜长大与川猪和太湖猪的增重差分别为3.6kg和4.9kg,差异显著(P0.05);饲料效率分别为3.17∶1、3.23∶1、3.17∶1。  相似文献   

6.
在以双肌臀大约克猪纯繁(双×双)为对照的长×双、双×长、双×杜、杜×双等二元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以双肌臀大约克猪纯繁为对照,又测定了杜×长双、杜×双长、长×双长、双×长双三元或二元级进组合的肥育性能及胴体品质。结果表明,杜×长双组合在日增重(860.74 g)、饲料报酬(2.87:1)等主要指标上优于其它杂交组合,且瘦肉率高(68.96%)、胴体品质优良,是一个理想的外三元优势杂交组合。试验还表明,双肌臀大约克猪产仔多(12.00头)、增重较快(792.21 g)、瘦肉率较高68.30%,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6胎次与10胎次出生杜花猪(杜洛克猪♂×广东小耳花猪♀)的育肥前期生长性能,本研究对2种胎次出生的杜花猪进行了育肥性能测定,结果表明,6胎次和10胎次出生的杜花猪育肥前期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6胎次杜花猪的育肥前期料重比为3.15,日增重为395.06 g;10胎次杜花猪的育肥前期料重比为3.09,日增重为402.03 g。本研究认为,6胎次和10胎次出生的杜花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含不同比例梅山猪血缘杂交猪肥育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德  杨凤  陈代文  周安国 《养猪》2002,199(3):20-24
选不同比例梅山猪血缘 (梅山猪血缘比例为 0 ,1 /8,1 /4,3 /8,1 /2 ,1 )的杂交仔猪 68头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 ,在同一营养水平 (DE :前期 1 4.2 1兆焦 /公斤 ,后期 1 3 .79兆焦 /公斤 ;CP :1 5 % ,1 3 % ;Lys :0 .75 % ,0 .65 % )下 ,研究不同梅山猪血缘比例对不同体重阶段生长育肥猪肥育性能 (平均日增重、饲料 /增重 )的影响。结果表明 ,梅山猪与国外猪种杂交后 ,1 /2梅山 ,1 /4梅山 ,1 /8梅山杂交猪各阶段肥育性能显著高于纯种梅山猪 (P <0 .0 1 ) ;与杜洛克×大白 (下称杜×大 )杂交猪相比 ,试验前期 (2 0—5 5kg)的差异小于试验后期 (5 5—屠宰 ) ;整个试验期 ,杜×大杂交猪的肥育性能与纯种梅山及其杂交猪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随梅山猪血缘增加 ,杂交猪的肥育性能逐渐降低 ;同一血缘不同体重阶段生长育肥猪随体重 (或饲养天数 )增加 ,饲料利用效率 (F/G)呈三次曲线变化 (P <0 .0 1 ) ,平均日增重 (ADG)则呈二次曲线变化 (P <0 .0 1 )。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梅山猪、杜洛克×梅山猪(简称杜×梅猪)和巴克夏×梅山猪(简称巴×梅猪)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分析,筛选出最优杂交组合,对梅山猪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试验选取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各3个重复组,每个重复8头猪,在相同的营养水平和管理条件下饲养,分别育肥饲养至适当体重进行屠宰,每组随机选取1头猪测定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肉背最长肌各项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肉背最长肌各项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及总氨基酸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肌肉中风味和营养价值基本一致,综合考虑饲养周期及经济效益,杜×梅猪和巴×梅猪优于纯种梅山猪,在生产中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育肥猪为研究对象,研究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苹果渣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健康良好的"杜×长×大"育肥猪40头,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4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包含5头猪.试验预试期7 d,正式周期为30 d.试验结果表明,育肥猪日粮中添加苹果渣可提高其采食量、降低料重比,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2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16.67%(P<0.05);苹果渣对育肥猪腹泻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适宜比例的苹果渣可提高其平均日增重,但添加比例不宜超过4%.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兽医学报》2016,(12):2166-2170
为研究育肥期间补饲发酵饲料桑粉对猪的生长性能与猪肉品质的影响,54头胎次、初始体质量(65.80±1.20)kg、日龄基本一致的健康"杜×大×长"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Ⅰ、Ⅱ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15%饲料桑粉,试验Ⅱ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15%发酵饲料桑粉。育肥猪在饲喂66d后,测定平均日增重、饲料增重比、屠宰率、平均背膘厚度、眼肌面积、肌肉pH值、肌内脂肪含量、肌肉剪切力,脂肪含量和脂肪酸含量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的猪平均日增重提高了2.51%,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背膘厚度,试验Ⅰ组降低了6.60%,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肌内脂肪,试验Ⅰ组、试验Ⅱ分别提高了9.97%,17.82%,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Ⅱ组的猪肌肉剪切力降低了9.86%,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的猪肉内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有所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2.
选择体重20 kg左右杜×长×大外三元杂交仔猪40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鱼腥草)、试验Ⅰ组(基础日粮+0.5%鱼腥草)、试验Ⅱ组(基础日粮+1%鱼腥草)、试验Ⅲ组(基础日粮+1.5%鱼腥草),研究日粮中添加鱼腥草对生长育肥猪日增重及料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Ⅱ组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提高9.23%(P<0.05),料重比降低9.68%(P<0.05)。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6,(5):53-55
为了研究青海八眉猪及其二元母猪的繁殖性能,在青海互助八眉猪场,选择年龄2岁、3胎次的经产八眉母猪及其二元母猪,测定了繁殖性能各项指标。结果表明:产仔数八眉×八眉组极显著高于长白×(杜洛克×八眉)组(P0.01),显著高于长白×(大约克×八眉)组、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八眉组(P0.05),杜洛克×八眉组显著高于长白×(杜洛克×八眉)组(P0.05);产活仔数八眉×八眉组极显著高于长白×八眉组和长白×(杜洛克×八眉)组(P0.01),显著高于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大约克×八眉)组(P0.05),杜洛克×八眉组显著高于长白×八眉组和长白×(杜洛克×八眉)组(P0.05);初生窝重长白×(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大约克×八眉)组显著高于八眉×八眉组(P0.05)。21日龄窝重和断奶窝重长白×(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大约克×八眉)组极显著高于八眉×八眉组(P0.01),显著高于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八眉组(P0.05),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八眉组显著高于八眉×八眉组(P0.05);断奶仔猪数八眉×八眉组极显著高于长白×八眉组和长白×(杜洛克×八眉)组(P0.01),显著高于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大约克×八眉)组(P0.05);断奶育成率长白×(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大约克×八眉)组最高,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猪兰尼定受体1(Ryanodine Receptor1,RYR1)基因是导致猪应激综合征、影响猪肉质的主效基因.试验采用RFLP方法,以大白猪、2个杂交猪群(杜洛克×长白猪×大白猪和长白猪×大白猪)为对照,检测了江口萝卜猪与引入的梅山猪群RYR1基因的分布类型.结果表明,对照组中,外三元、外二元杂交猪和大白猪中均检测到...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肥育猪生长性能及胴体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主要探讨不同类型猪在生长性能与肌肉品质的差异。挑选50 kg 左右的鄂西黑猪(脂肪型)、长大二元杂交猪(瘦肉型)、长♂×(野♂×鄂♀) ♀(中间型)三元杂交阉公猪各24头,饲养至100 kg左右屠宰,每个品种屠宰6头,进行生长性能、胴体性状与肉质性状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长大二元杂交猪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鄂西黑猪(P<0.05),而与长野鄂杂交猪差异不显著(P>0.05)。长大二元杂交猪的屠宰率、瘦肉率和眼肌面积显著高于鄂西黑猪和长野鄂杂交猪(P<0.05),而料重比、背膘厚显著低于鄂西黑猪(P<0.05)。长大二元杂交猪的肌肉pH2、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显著高于鄂西黑猪,而肌肉评分显著低于鄂西黑猪(P<0.05),而长野鄂杂交猪的肉质与长大二元杂交猪和鄂西黑猪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及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乳酸菌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选择体重约8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3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粮中5%的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处理后再与其他原料混合;试验预试期3 d,正试期4周,在第4周结束时,每组随机抽取6头猪进行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和肉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发酵饲料对肥育猪的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猪血清中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水平组间差异也不显著(P=0.11);试验组育肥猪的背最长肌pH_(45 min)和肉色评分显著增加(P0.05),背最长肌肉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有升高趋势(P=0.08)。结果表明:肥育猪饲料中添加5%发酵饲料原料可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中草药添加剂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体重约15kg左右的三元杂交(杜×大×长)仔猪6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将生长育肥猪分为仔猪(15~30kg)、中猪(30~60kg)和大猪(60~90kg)3个阶段。在仔猪、中猪和大猪阶段饲料中分别添加中草药添加剂2.0、1.5和1.0g/kg。结果表明,中草药制剂对仔猪日增重、耗料量、料重比、能量和蛋白质的消化率均无影响(P>0.05)。对中猪的日增重、耗料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但提高了中猪能量和蛋白质的消化率(P<0.05)。对大猪的耗料量无影响(P>0.05),但提高了大猪的日增重、能量和蛋白质的消化率(P<0.05),降低了料重比(P<0.05)。可见,本研究所用的中草药制剂能改善育肥猪尤其是大猪阶段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8.
在育肥猪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半胱胺,探讨半胱胺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30头,体重58 kg左右,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组,试验1组为基础日粮+130 mg/kg半胱胺,试验2组基础日粮+200 mg/kg半胱胺.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2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7.13%和7.74%(P<0.05),差异显著;料重比分别下降2.11%和2.41%(P<0.05),差异显著;毛收入增加6.66%和5.4%.试验1组和试验2组相比,试验2组日增重提高0.57%、料重比下降0.31%,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经济收入减少1.16%.说明.在育肥猪饲粮中添加130 mg/kg和200 mg/kg的半胱胺,均可显著提高育肥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增加经济收入.而以添加130 mg/kg半胱胺的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豆科饲草日粮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21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研究对象,采用添加10%或20%含量的箭舌豌豆(或沙打旺或苜蓿)豆科饲草日粮作为试验日粮,测定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指标。结果表明:添加10%的箭舌豌豆或苜蓿的日粮均能够显著提高育肥猪的末重和日增重(P 0.05),可有效降低育肥猪的料肉比(P 0.05),明显增加毛利润(P 0.05),分别达到了325.55元和333.99元。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不同豆科饲草会影响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其中日粮中添加10%的箭舌豌豆或苜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含有诱食剂的预混料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60 kg左右的杜×大×长育肥猪108头,随机平均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中。试验组使用含有诱食剂的预混料,对照组使用不含有诱食剂的预混料。试验结果显示,添加含有诱食剂的预混料能够显著提高育肥猪的日增重15.4%(P<0.05),采食量极显著提高了15.8%(P<0.01),料肉比提高了0.1%,但差异不显著(P>0.05),收入提高了15.3%。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含有诱食剂的预混料饲喂育肥猪,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