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密花香薷挥发油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法对密花香薷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分离出93个峰,确认了其中的84种化合物,其含量占全油的88.34%.主要化学成分为大根香叶烯(18.83%);D-柠檬烯(11.17%);2,5,5-三四基-1,3,6-庚三烯(6.30%);6-亚甲基-双环[3,1,0]己烷(5.90%);氧化石竹烯(3.94%);石竹烯(3.36%);4-碳-3,5-二甲基环己-1-烯(2.88%);α-3-环己烯-1-醇(2.06%).  相似文献   

2.
南美蟛蜞菊挥发油的抑菌活性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南美蟛蜞菊挥发油对畜禽、水产养殖中常见致病细菌的抑菌效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南美蟛蜞菊挥发油,研究测定了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耶尔森氏菌、鳗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效果,并用GC-MS分析了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南美蟛蜞菊挥发油对7种供试菌种都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且随着挥发油浓度的增大,其抑菌活性增强;利用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从南美蟛蜞菊挥发油中鉴定出了48种组分,主要含有庚烷(1,3,3-三甲基-三环(2,2,1,0(2,6))、3-蒈烯、α-水芹烯、氧化石竹烯和丁香烯等。  相似文献   

3.
黄蒿挥发油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黄蒿Artemisia scoparia挥发油对几种植物受体的化感作用,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黄蒿挥发油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苜蓿Medicago sativa、白菜Brassia pekinensis、玉米Zea mays种子萌发和幼芽、幼根伸长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萝卜种子抑制作用最强,最终萌发率比对照减少27.3%。对苜蓿的幼芽和幼根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分别比对照减少19.2%和33.4%。用GC-MS-DS联用方法,共鉴定出挥发油中的38种化合物,检出物占总质量的87.53%,其中萜烯类12种,占45.04%。相对百分含量在1.5%以上的化合物有10种:1)2,5 亚乙烯基[4,2,2]螺桨 3,7,9 三烯;2)斯巴醇;3)石竹烯;4)1,2 二甲氧基 4(2 丙烯基)苯;5)石竹烯氧化物;6)毛蒿素;7)橙花叔醇;8)β 法呢烯;9)1 (1,5 二甲基 4 己基) 4 甲基苯;10)大根香叶烯。  相似文献   

4.
以胡椒薄荷(Mentha piperita),美国薄荷(Monarda didymal)和柠檬薄荷(Mentha citrata)的幼苗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C)技术对芳香物质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计算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比较种间芳香物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3个薄荷材料的叶片主要芳香物质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胡椒薄荷芳香物质化学成分有月桂烯(24.72%)、右旋萜二烯(22.94%)、β-石竹烯(8.89%);美国薄荷有月桂烯(22.75%)、姜烯(14.11%)、(E)-β-金合欢烯(7.88%);柠檬薄荷有β-石竹烯(43.63%)、ALPHA-蒎烯(4.68%)、罗勒烯(4.37%)。3个薄荷材料共有β-石竹烯、丁香烯、萘、(-)-α-荜澄茄油烯4种芳香物质。  相似文献   

5.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西藏杜鹃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西藏杜鹃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依次是2-十四烷醇(13.81%)、2,3-丁二醇(12.86%)、2-甲氨甲基-1,3-二氧五烷(8.18%)、丙三醇(7.55%)、1,2-二甲氧基-4-(2-丙烯)-苯(6.36%)、(1s-丙醇),(2s)-氨基(叔丁氧基羰基)-1-苯基(4.63%)、对羟基苯乙酸乙酯,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4.44%)、5-二甲基氨甲基二氨基-4-甲基-2,1,3-苯并噻二唑(4.23%)、4-对羟基苯乙酸乙酯,叔丁基二甲基硅烷(3.94%)、石竹素(2.74%)等。  相似文献   

6.
刘欣  李波 《饲料广角》2014,(21):34-36
本文以秦巴山区香樟树叶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从香樟树叶中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量挥发油中化合物及其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析检测出14种有效成分,其中主要成分烯醇类物质,占挥发的15.13%,而烯醇中含量最多的为2,6,10,14-四甲基-14-烯醇。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油梨种子挥发性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了分离与鉴定,以揭示油梨种子挥发性成分组成。经计算机检索与标准谱图对照,确定其化学成分,并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从油梨种子中初步鉴定了83 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性化学成分的86.10%,其中相对含量由高到低依次化合物种类有萜类37种(77.75%)、醇类13种(2.17%)、酯类8种(1.77%)、醛类13种(1.63%)、烃类4种(1.21%)、环氧类2种(0.94%)、酮类3种(0.42%)、肟类1种(0.11%)、酸类1种(0.07%)、噻唑类1种(0.04%),其中主要挥发性化合物有反式-α-佛手柑油烯(27.99%)、大牛儿烯D (11.01%)、反-β-法尼烯(6.85%)、β-倍半水芹烯(4.44%)、反-β-罗勒烯(4.13%)、β-石竹烯(2.82%)、β-甜没药烯(2.56%)、α-蒎烯(2.48%)、δ-杜松烯(2.09%)、反-α-香柠檬烯(1.43%),本研究结果为油梨资源的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刺果甘草叶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刺果甘草叶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27个峰,并且确认了所含的全部化合物,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化学成分主要为5-(2-丙烯基)-1,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19.02%);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17.70%);[1R-(1R·,4Z,9S·)]-4,11,11-三甲基-8-亚甲基-二环[7.2.0]十一碳-4-烯(11.53%);2,3,6-三甲基-1,6-庚二烯(8.36%);2-十一酮(4.24%);香豆素-7,8-二醇(3.81%);2-甲基-6-亚甲基-7-辛烯-2-醇(3.47%);3,7,11,15-四甲基-2-十六烯-1-醇(3.43%).上述8种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71.56%.首次报道了刺果甘草叶的挥发性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 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法,对荔枝品种‘井岗红糯’的香气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示,共检测出62种。主要包括醇类(33.74%)、烯类(38.78%)、醛类(17.29%)、酯类(1.59%)、酮(0.09%)、酸类(0.28%);烷烃(1.51%)、其他化合物(6.72%)。橙花醇、3-甲基-2-丁烯醛、β-蒎烯、α-衣兰油烯、(R)-(+)-β-香茅醇、3-甲基-2-丁烯醇、3-异丙基-6-亚甲基-1-环己烯、d-柠檬烯、萜品油烯、蘑菇醇、1-甲基-3,7-亚甲基-2,6-辛二烯等是‘井岗红糯’荔枝果肉的关键香气组分。相对含量最高的是橙花醇(18.79%),橙花醇是香叶醇的异构体,其香气比香叶醇柔和优美,相对偏清,并带有新鲜的清香和柑橘香调。  相似文献   

10.
研究南橘(Citrus reticulata)基半部和端半部橘皮挥发油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南橘橘皮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其中化学成分,再用峰面积归一法分析各个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从南橘基半部的橘皮挥发油的36个峰中鉴定出29种化合物,主要化学成分为柠檬烯(51.53%)、麝香草酚(8.66%)、叶醇(7.22%)、N-甲基代邻氨基苯甲酸甲酯(5.43%)、松油烯(4.83%)等;从南橘端半部橘皮挥发油的35个峰中鉴定出27种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柠檬烯(70.5%)、γ-松油烯(5.29%)、麝香草酚(3.54%)、N-甲基代邻氨基苯甲酸甲酯(2.66%)、β-蒎烯(2.12%)等。  相似文献   

11.
采用3种提取方法提取杨梅叶精油,将其添加入卷烟中评吸评价,评价最好的为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的杨梅叶精油。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杨梅叶精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嗅辩仪分析检测杨梅叶精油成分和主要香味物质。共检测出84种物质,烯烃类物质46种,醇类物质16种,酮类物质8种,醛类物质5种,酯类物质4种,酸类物质1种,酚类物质1种,烷烃物质1种和酰类物质1种,其中β-石竹烯(40.16%)和α-葎草烯(28.023%)含量最高。检测出46种香味成分,综合分析表明β-石竹烯、α-白菖考烯、氧化石竹烯和α-葎草烯是杨梅叶精油的关键特征香味成分。  相似文献   

12.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抗家畜脑包虫病藏药方剂中挥发性物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该方剂中含有β-细辛脑(50.74%)、石竹烯(10.75%)、己酸(1.77%)、α-蒎烯(0.74%)、正十八烷、吖啶黄等成分,其中细辛脑、吖啶黄、α-蒎烯、己酸和正十八烷等成分对寄生虫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不同收获期(花蕾期、盛花期、结果期)贯叶连翘花中抗氧化能力、总黄酮、酚类和金丝桃素含量等的变化,以栽培花器官为实验材料,采用HPLC和GC-MS等方法对70%乙醇提取液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花蕾期和盛花期贯叶连翘花提取液自由基抑制率(inhibition percentage, I%)和铁离子还原/氧化能力(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 FRAP)均显著高于结果期,花蕾期和盛花期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总黄酮和酚类化合物以及金丝桃素含量均呈现为盛花期>花蕾期>结果期,且在P<0.05水平下达到显著差异;盛花期花中分离鉴定得到37种挥发性化学组分,其中,主要成分有1,1-二乙氧基-乙烷(19.26%)、1-十六醇(17.85%)、β-衣兰烯(10.71%)、(Z, Z)-9,12-十八碳二烯酰氯(8.42%)、十六烷酸乙酯(8.40%)、叶绿醇(5.79%)、石竹烯氧化物(4.56%)等。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花蕾期至盛花期采集贯叶连翘花器官较佳,提取液抗氧化能力较强,主要活性物质含量较高,挥发性成分较为丰富,该研究结果将对贯叶连翘生产、大面积种植栽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尖叶石竹种子的EMS和60Co-γ诱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更多尖叶石竹(Dianthus spiculifolius)新品种,本研究利用EMS和~(60)Co-γ射线对尖叶石竹种子进行了诱变处理。结果显示,处理时间为16h时,1.0%的EMS浓度接近诱变的半致死剂量,变异率达到7.0%。当剂量率为0.1Gy·min~(-1)时,300Gy的~(60)Co-γ射线接近诱变的半致死剂量,变异率达到4.2%。通过表型观察共获得了1 038株M1代变异植株,其中,EMS诱变处理获得了95株,~(60)Co-γ射线诱变处理获得了943株。本研究为丰富尖叶石竹种质资源提供了帮助,而且为石竹属其他植物的诱变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四川红桔皮中非极性化成分,发现50多个组分。含量较多的组分有27个,其中21个的化学结构鉴定为麝香草酚(Thymol)、δ-榄香烯(δ-Elemene)、δ-榄香烯(β-Elemene)、δ-荜澄茄烯(δ-Cadinene)、反—2—癸烯醇(Trans—2—Decenol)、橙花醇(Nerol)、9—十八(碳)烯醇(9-Octadecenol)、香叶醇甲酸酯(Geraniol formate)、乙酸正辛酯(Octyl acetate)、十二(烷)酸乙酯(Ethyl laurate)、肉豆蔻酸乙酯(Ethyl myristate)、棕榈酸甲酯(Methylpalmitate)、棕榈酸乙酯(Ethyl palmitate)、十八碳-8-烯酸甲酯(8-Octadecenoic acid methyl ester)、亚油酸乙酯(Ethyl linoleate)、(牛龙)牛儿基丙酮-2-(2-Geranylacetine)、1,1—二乙氧基正癸烷(1,1-Diethyloxydecane)、正十八烷(n-Octadecane)、植烷(Phytane)、正二十碳烷(Eicosane)、6—甲基—3—异丙基—2—酮基—1—丁酮—(3)基环已甲醛(6-methyl-3(1-methylethyl)-2-oxo-1-(3-ozobutyl) cyclohexanecarboxaldehyde)。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乌拉尔甘草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50个峰,并且确认了所含的全部化合物,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乌拉尔甘草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主要为:2-甲基庚烷(14.70%);3-甲基庚烷(12.22%);庚烷(7.73%);3-甲基己烷(6.61%);辛烷(6.12%);2,3-二甲基戊烷(6.04%);2,4-二甲基己烷(5.82%)。3-乙基戊烷(4.99%);2-甲基己烷(4.47%);甲基-环己烷(3.88%);2,3-二甲基己烷(3.53%)。上述11种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76.11%。首次报道了乌拉尔甘草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甘肃岷县产当归不同提取方法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水蒸汽蒸馏法(SD)和微波提取法(MAE)提取当归挥发油,结合GC-MS技术对其进行成分分析。结果:3种提取方法对当归挥发油成分的影响较大,其中从水蒸汽提取当归挥发油中鉴定出32种成分,超临界流体提取物中鉴定出54种成分,以上两种方法得到以往文献中未提及的3-(1,5-二甲基-4-己烯基)-6-亚甲基-环己烯等组分,而从微波提取物中鉴定出30种成分。结论:该结果可为岷县当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分析催情散中挥发油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选取10批次不同厂家的催情散,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催情散中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催情散中挥发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另取当归、香附、淫羊藿等药材作为对照,用相同方法提取并测定其挥发油成分。将催情散中挥发油与当归、香附、淫羊藿等药材中挥发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催情散中挥发油成分主要为茴香脑(13.37%)、香附子烯(4.54%)、(+)-β-selinene(2.11%)、棕榈酸(1.77%)等,其中茴香脑归属当归,香附子烯、(+)-β-selinene归属香附,棕榈酸归属淫羊藿。GC-MS可快速有效分析催情散中挥发性成分,为该药的成分研究以及质量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2-甲基丁酸对山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体外产气法模拟瘤胃发酵,通过测定24h体外累计产气量、细菌氮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降解率,评价2-甲基丁酸的不同添加水平对山羊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2-甲基丁酸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0%、0.3%、0.6%、0.9%、1.2%,每个水平4个重复。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3%的2-甲基丁酸组能极显著提高24h累计产气量(P<0.01);细菌氮含量有提高的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在添加水平为0%~0.9%时,NDF降解率有提高的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在1.2%时,其NDF降解率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的2-基丁酸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3%~0.6%。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土壤重金属镉(Cd)对植物的毒害机理,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 0.3, 1, 3, 10, 30和50 mg/kg)Cd污染土壤对石竹幼苗生长以及对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竹幼苗的分蘖数、株高和生物量表现出显著的“低促高抑”的现象,这缘于土壤Cd低浓度(≤1 mg/kg)胁迫和胁迫的初期,石竹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抗氧化酶活性提高,以抵抗体内逐渐增多的活性氧(ROS);随着Cd浓度的增加和镉胁迫时间的延长,石竹叶片中的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 等ROS爆发,SOD、APX、MDAR、DHAR和GR等抗氧化酶活性迅速降低,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减少,过多的ROS不能被石竹自身的抗氧化系统有效地清除,最终导致膜脂过氧化受到逆境伤害。另外,试验结果验证了APX是清除H2O2的重要酶,GR是生成GSH的重要酶,MDAR还原MDHAR是AsA-GSH循环中再生AsA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